孙德喜 叶橹先生,原名莫绍裘,扬州大学文学院教授。他的诗歌批评起步于1955年,那时他只是武汉大学中文系的一名二年级的本科生,就已经开始在《人民文学》上发表论文《激情的赞歌读闻捷的诗》、《关于抒.. [阅读全文]
蒋登科 散文是最容易走向读者的文体之一,所以才会有散文热之类现象的产生,然而对这其中的原因,人们似乎还并没有挖掘得很充分,并且,由于散文是一种很杂的文体,难以界定出几条文体上的法则,因此,尽.. [阅读全文]
傅元峰 1979年,丁帆在《文学评论》上发表了《论峻青短篇小说的艺术风格》一文,开始了他作为文学评论家的生涯。他研究视角多元,论域宽广,就本质来看,其学理精髓不可避免地成为了中国当代大陆文学的一.. [阅读全文]
唐晓渡 五味杂陈的中年倏忽将过。黄土汹涌,眼睁睁已漫至胸际。随着两鬓飞霜,前额日显空旷,脑袋和目光也越来越多地被扭向身后。这里的被扭向身后,意指受控于某种无意识的力量;这种力量通常被称为.. [阅读全文]
十 品 中国现代诗歌在进入90年代后就像激越的长江忽然进入舒缓徐行的宜昌段,原本冲动、浮躁、狂乱的诗歌心态在宽阔的江面上平静而沉稳地前进着。如果说这是一种低潮现象,倒不如说是一种清醒的蓄积,尽.. [阅读全文]
徐应佩 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白居易是就写诗而言的,其实文学是人学,人的最动人处就在于情,各种文学样式概莫能外。近读南通籍青年作家徐可的散文,也印证了这点。 徐可不追求.. [阅读全文]
杨荣昌 散文创作在20世纪90年代出现了声势浩大的高潮,历史文化散文的异军突起,思想随笔的纷纷涌现,尤其是一批年长的学者以其渊博的学识,深厚的艺术造诣创作出的大量学者散文更是丰富了散文艺术的百花.. [阅读全文]
梁艳萍 吴晨骏早期以诗歌名世,80年代中期在大学读书的期间,即开始诗歌创作。进入90年代,吴晨骏转向小说写作。他的第一篇小说《小布速写》96年2月发表于《当代小说》杂志。小说以一个五岁的小孩的视角.. [阅读全文]
谈凤霞 阅读乡土题材作品,总会从那各色各样的乡土故事中感受到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也养育一方文之确切。故乡之于文学写作,似乎永远都是一条流在生命里的母亲河。每个人的故乡或来处大底会有两个:一个是.. [阅读全文]
汪雨萌 叙述朱辉是有些困难的。朱辉出道应该有好多年了,与他同时期走上文坛的江苏青年作家们大抵都已功成名就,创作上也都趋于稳定,有了属于自己的风格,属于自己的标志性特征,但朱辉好像还在那儿折腾.. [阅读全文]
谭 杰 在70后作家群体中,鲁敏是始终保持冷静独立的姿态、严格遵循小说本体艺术、勤于生活经验开掘和探索、精于场景描摹和细节刻画的高产的小说家。她的创作摒弃了传统的宏大叙事,而多从困境中的小人物入.. [阅读全文]
刘李娥 曹文轩的小说诞生于中国传统的艺术土壤之中,其散文化笔法,诗歌般的意境,恬淡的艺术风格以及轻灵的叙事语言给读者带来了美的艺术享受。在80年代他就己以《弓》、《古堡》、《再见了,我的小..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