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名︰ 密碼︰ 驗證碼︰ 記住
王彥|水土交融 詩思齊飛——談里下河文學評論的理論資源與詩性建構
新聞來源︰里下河文學網 發表時間︰2018-02-28 19:07:31 發表人︰admin

 

在中國當代地域文學書寫中,里下河文學流派是獨特的一支,可以說是創作與評論並進,詩意與哲思齊飛。

 

文學評論是里下河文學重要的組成,無論全國文學評論陣地建設的大本營,還是透過《里下河文學》年刊、里下河文學流派作家叢書、《文藝報》里下河研究專欄等小窗口,都能感受到里下河文學評論的力量,特別是丁帆、汪政、吳義勤、費振鐘、王干、何平、周衛彬、汪雨萌等老中青三代評論家在全國的聲望,讓我們看到,里下河文學評論既有深厚的理論建構,也有緊貼文本、富含詩性的細膩解讀。

 

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澱,是里下河文學創作及評論不斷開花結果的土壤。這里不僅有施耐庵、秦少游、陳琳等著名文學家,有訓詁大師王念孫、王引之父子,有扛起啟蒙重任、對後世影響甚遠的泰州學派、揚州學派,還有被稱為“東方黑格爾”的文藝評論家劉熙載,他的評論著作《藝概》內容廣博、眼光深慧,其中提出的具體方法,比如以辯證思維揭示藝術規律,對物我、情景、義法種種關系的探討,至今仍被推崇。可以說,劉熙載等人的理論探索,不僅在中國古代文學史、思想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也成為當今里下河文學評論家的精神淵源和理學基因。

 

進入當代,丁帆對鄉土小說理論的建構,吳義勤、王干等評論家對文學思潮和文學運動的引領,以及他們在全國文學評論建設中的示範和對家鄉文學發展的積極參與,進一步擴大了里下河文學的精神滋養和社會影響。對于里下河“70後”“80後”年輕評論家來說,理論背景更為廣闊,除了對傳統文化資源的繼承,對國內外最新文藝理論和思潮的系統把握,以及在學院、期刊等平台的大量文學實踐,都成為他們更為豐富的學養支撐。

 

說到里下河文學的獨特品格,我想用“水土交融”做個比喻。“水泗環繞”“南北交匯”的水土文化,使他們的文學創作及評論在審美追求中體現出一些共同特質。

 

一是坤生萬物,靜水深流。地域文學像是一枚文化徽章,深深鈐印在中國文學的歷史卷軸中,也因其獨具特色,大大拓展了文學的審美疆域。可以說,作家、評論家的文化記憶、情感形態、審美趣味都離不開地域歷史、文化、地理、民俗的影響,或者說,地域文化從深層次決定了地域文學的審美生成和美學品格。

 

在當代文壇,里下河文學流派個性鮮明,獨樹一幟,逐步發展成為推動中國當代文學發展的重要力量,這與里下河水土的滋養不無關系。我說的這個水土,既有地理意義,也包含文化內涵。正如文化人類學家魯思·本尼迪克特所說︰“個體生活歷史首先是適應由其社區代代相傳下來的生活模式和標準。從他出生之時起,他生于其中的風俗就在塑造著他的經驗與行為。到他能說話時,他就成了這種文化的小小創造物,而當他長大成人並能參與這種文化的活動時,其文化的習慣就是他的習慣,其文化的信仰就是他的信仰,其文化的禁忌就是他的禁忌。”列維·斯特勞斯也說︰“我們的行為和思想都依照習慣,稍稍偏離風俗就會遇到非常大的困難。”以汪曾祺為代表的里下河作家、評論家,在談到自己的創作時也呈現出這樣的表達︰“我的家鄉是一個水鄉……水有時是洶涌澎湃的,但我們那里的水平常總是柔軟地平和地靜靜地流著。”曹文軒也坦言自己的創作根植于故鄉,他的文字也烙印著里下河溫柔的感傷︰“雖然童年是在物質高度匱乏中度過的,但同時也是快樂的︰可以整天在田野上抓魚、逮鳥,玩到把肚子咕咕響的饑餓感都能忘掉。”里下河詩人姜樺在《灘涂,沒有一首詩是我寫的》中說︰“寫出這些詩的,是大海、天空、草地、太陽星星的尾巴/是蘆葦、水杉、鹽蒿草……/一群鳥,飛翔,奔跑,姿態和速度各不相同/有關灘涂的詩句,長長短短、交錯不齊。”

 

里下河的水土很特別,不僅水網密集,大河小溝,柔波靜流,而且有一大片窪地,窪而不堵,又無高山遮擋,既可閑適自居,也可望外界,再加上明清移民文化的融入,泰州學派“百姓日用即道”的流行,都賦予里下河作家、評論家一種共同氣質——將日常與大道建立詩意連接,將堅硬的、極端的苦難軟化成溫暖的、詩意的、悲憫的情懷,這種詩性是燭照當代文學的一盞別致的明燈。

 

二是上善若水,厚德如土。正如陳思和先生在《目擊與守望》中所說︰“評論家與作家一樣,他對文學的參與即是一種選擇,以主體的有限投入來豐富文學的世界。”這樣的批評,出發點是對文學的健康發展有益,那就絕不是凌駕于作家作品之上的批評,不是裝腔作勢或刻意逢迎,不是置身事外、毫無溫度的雞蛋里挑骨頭,而是用生命擁抱文本,真心為作家、作品提供建設性意見。里下河的文學評論生態很好,從汪政、費振鐘等眾多當地評論家身上,從他們冷靜客觀的評論文字中,從他們對新人的關心扶植中,我們感受到一種推心置腹、循循善誘的批評,感受到水一樣流轉的溫情,大地一般的厚德。

 

最近,《里下河文學流派作家叢書》之評論卷正式出版,厚厚的12冊評論集,勾勒出里下河文學評論的版圖,也顯示了磅礡的思想力量;而“80後”汪雨萌的評論集《年輕的思想》入選“21世紀文學之星叢書”2017年卷,更讓人欣喜地看到,里下河文學評論不僅有高峰,也有一片蓬勃生長的高原,老中青三代評論者之間良好的代際傳承、思想踫撞和文化互動,讓里下河文學評論之河源遠流長。

 

此外,里下河文學流派沒有畫地為牢、故步自封,而是敞開胸懷,面向全國匯集評論力量,以進一步加大里下河文學研究力度。在今年9月召開的第五屆全國里下河文學流派研討會上,在泰州學院建立了里下河文學研究中心,聘請來自全國各地的評論名家擔任研究中心導師,邀約30余名青年評論家為特約評論員。

 

三是不拘一地,水到渠成。里下河文學流派的文學及評論視野不局限于里下河,而是發乎于此,不止于此,正如水一樣,流動,開放,博大,貫通。在寫作或評論風格上,少了條條框框的限制,追求表達的多樣化和詩意化,比如王干這些年一直在開拓文學批評的疆界,他要求批評要像條魚那樣敏銳、鮮活,不時到不同的水里去,即使在同一片海子里,也要從不同角度游幾個來回。

 

此外,里下河的文學創作和評論作者往往是重合的,他們既是作家又是評論家,這也讓他們的眼光保持了審美體驗與學理經驗的內在融通,同時,人們難以用某一文體來框限他們的才華。比如汪曾祺,他的小說是以散文筆法來寫的,他有一種野心,打通詩與小說、散文的界限,小說中的氣氛即人物,造成一種新的境界,全是詩。他喜歡小橋流水,日常風俗,和一些偉大的、空洞的東西格格不入。畢飛宇是小說家,卻出了好幾本散文集;劉仁前的長篇小說《香河》被成功改編為影視劇;丁捷是小說、影視和詩歌的多面手;王干既是作家又是評論家,還是書法教授;汪政、曉華夫婦志同道合,20多年如一日堅守批評陣地,成為里下河文學評論界的一道亮麗風景;年輕評論家周衛彬不僅評論眼光獨到,曾獲江甦省紫金文藝評論獎,在散文創作方面也引人注目,他的家庭還榮列全國書香之家……在這樣厚重的文學土壤中,跨地域、跨文體的創作悄然發生,並一代代傳遞、生長,不刻意,不張揚,卻積微成著,水到渠成。

 

小橋流水溢詩情,高天厚土生哲思。隨著時代大潮的奔涌,里下河也在發生巨變,比如有的地方水面填成了耕地,有的小橋流水連通成了遼闊大河,很快這里又將開通高鐵,一些人順著水或是逆著風走了出去,走出去之後,他們身上體現了哪些里下河特質,又吸收了怎樣的外來養分?當重返里下河時將給故鄉注入哪些新鮮血液?關于里下河文學創作及評論的傳承性、開放性、未來發展空間,還有待更多的思考和研究。

 

來源︰王 彥|水土交融 詩思齊飛——談里下河文學評論的理論資源與詩性建構 | 里下河文學(http://www.lxhwx.cn/16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