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名︰ 密碼︰ 驗證碼︰ 記住
淺談汪曾祺散文
新聞來源︰愛讀文學網 發表時間︰2016-03-11 14:51:33 發表人︰admin

 

周全

 

    最初接觸汪曾祺先生的作品是他的短篇小說《受戒》。題為“受戒”,其內容絕大與“受戒”無關,且結構散漫,創作體裁是小說而似散文,實屬一篇“復雜”的作品。

  精讀由陸建華主編的《汪曾祺文集·散文卷》(選讀《文論集》、《小說集》部分經典之作)之後,更加發現,汪曾祺的創作,與他散文創作的結構風格、筆調韻致有著很緊密的聯系,換言之,他的文論可稱為“散文化文論”,小說則可稱“散文化小說”,自然也包括他的扛鼎之作《大淖記事》。

    正是由于他的小說、文論等創作得益于散文,所以通過閱讀他的散文,有助于我們更好地理解他其他體裁的創作特色。我想,這是互為裨益,也是我寫這篇文章的基點。

1

  在這個“人心浮躁”的社會里,人們做任何事情都帶有著很強烈的功利性,追求一種很直面的刺激,也只有這樣,他們才覺得他們的人生是經過風浪的,經得起考驗的。而汪曾祺並不這麼認為,他是一個“安于微小”,“安于平常”的人,他的性格、氣質,就決定了他的心態,那就是“平和”,所以,“平和”自然而然地成為他散文創作的一大特色。正如他自己說的,“我是生長在水邊的人,一個平常的,平和的人。我已經過了七十歲,對于高山,只好仰止。我是個安于竹籬茅舍,小橋流水的人。”

  這當然是一種境界,我們並不排除這種境界與他當時這個年齡階段有關,不過,他的作品的那種“平和”的心態,卻影響著讀者,包括年輕的一代。我認為,這種“平和”的心態在今天來說有著兩方面意義︰“平和”心態可以消解人心中凌厲躁動的情緒;不過,人人都安于“平和”,那也就沒有所謂的“突出”,“千篇一律”、“不思進取”的精神,同樣也是要不得。

     熟知汪老的讀者,就會知道,汪老這種“平和”心態,是前面一種意義的抉擇,主要針對“偉大主席毛澤東”時代的,在那些“狂亂的年代”里面,人們都崇奉一切偉大的東西,人心惶惶,不可終日。汪老只好選擇甘于平凡,他在《泰山片石》留下這麼幾句對那個年代的他的心態的禪理性詮釋,“我對一切偉大的東西總有點格格不入。我十年間兩登泰山,可謂了不相干。泰山既不能進我的內部,我也不能外化為泰山。山自山,我自我。不能達到物我同一,山即是山,我即是我。”細細品味,你會覺得汪老很有佛性。

2

    汪老之外的其他作家的散文集,沒有任何一部是筆者認真地從頭到尾讀過一遍的,大抵厭煩于他們文字的精雕細琢,詞藻工于堆砌,讓人產生一種虛榮浮華的感覺。相反,讀汪老的作品,你會感到很親切,很塌實,甚至覺得,汪老就坐在你對面,跟你輕輕交談一般。這說明什麼?只能說明汪老的文字,是很平淡的。別人筆下很“神”的東西,到了他的筆下,一切都淡了,就像一汪清水,清澈見底。

  文字的平淡,便成為了他散文創作的另一特色。正如他自己所說,“我只能用平平常常的思想感情去了解他們,用平平常常的方法表現他們。這結果就是淡。”平淡,在他看來,其實是一種寫實的筆調,他不喜歡用深奧的思維去塑造一個人物,也不喜歡用夸張的手法表現人們的生活,而是實實在在,用最貼近、最貼切的文筆,將他們平常般地收攏在自己的筆下,並且也沒有刻意去淡化他們。“化”是一個過程,汪老認為他的作品雖然“淡”,可是沒有“化”,畢竟,“我寫作,強調真實,大都有過親身感受,我不能靠材料寫作,我只能寫我所熟悉的平平常常的人和事,或者如姜白石所說‘世間子兒女’”。(《七十書懷》)

3

  王蒙在《中華讀書報》指出︰“作家不是世界的審判官,應該是世界的情人,應該對世界充滿興趣,充滿愛。”因此,他的新書《尷尬風流》寫的都是一些雞毛蒜皮的事,可是,卻充滿了他對世界的“善意的理解”。看到這段文字,我不由地想起了汪曾祺在《我的家鄉》類似地這麼說過“……生活是充滿希望的。”

  毋庸置疑,他們都是生活的贊歌者,他們對生活充滿了感情,充滿了謝意,生活給他們帶來了許多有趣的樂事,這些樂事,就是他們身邊瑣碎的小事,他們勇于取別人之所棄,擅長描寫生活的末端細節,展示生活原貌,倒過來把生活寫得充滿了愛意,充滿了希望,給人以振奮。

  汪曾祺的散文集,正是由這樣的一篇一篇描寫生活的平常小事串連而成的。譬如《下水道和孩子》寫孩子們跑到修下水道的地方玩耍時那種天真、活潑、好奇、愉快的情狀,寫出了孩子們成長的故事。《故鄉的食物》列舉了汪老家鄉(高郵)的食物,並穿插了許多新鮮有趣的故事。所有的這些篇章,幾乎每篇都是寫些微不足道的事情,然而正是這些“不屑一顧”,卻恰恰成為他散文的特色之一。

4

  讀過汪曾祺先生寫的《岳陽樓記》的人,都會毫無疑問地被他的才情、學問打動。人們只知道古代有個出名的範仲淹,寫了一篇著名的《岳陽樓記》,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可是,又有誰知道,現當代有位不大出名的汪曾祺,寫了一篇可與範仲淹媲美的《岳陽樓記》呢?請看看當代著名作家鄧友梅先生是如何評價汪曾祺的,“真談起問題來,你才發現此人學問有真知卓見,寫作有獨到之功,使你敬而不生畏,愛而不生煩。”(選自《漫憶汪曾祺》)與《岳陽樓記》的寫作一樣,有著厚重學問的還有他的《國子監》(堪稱得上一部“野史”,是一宗正統歷史以外的未見被載錄的珍貴史料)、《嚴子陵釣台》(以學者的身份考究了嚴子陵本人和釣台的關系,看得出汪老的古文底子是很扎實,治學很嚴謹)。

  汪曾祺先生學問深,並且知識面廣,是可以從他的散文中一一看得出來的……

    他是一個書畫家。他懂得書法,自幼習得一手好字,又深諳各家的書律,鄧友梅先生稱贊“曾祺書法出名,首先是他寫得好……”(《再說汪曾祺》)。因為汪老的字寫得好,所以每每他出游,就會有人問他要字,他也非常樂意施贈。說到畫畫,水彩、洋畫、國畫,汪老都有這麼一手留著。他一生送出的字畫,用他自己的話說“記不清了”。《遙寄愛荷華》記載他送給聶華苓的一個小條幅,“畫的是一叢秋海棠,一個草蟲,題了兩句朱自清先生的詩︰‘解得夕陽無限好,不須惆悵近黃昏。’”《懷念德熙》中又雲︰“德熙不蓄字畫。他家里掛著的只有一條齊白石的水印木刻梨花,和我給他畫的墨菊橫幅。”他還著有《中國馬鈴薯圖譜》(毀于文革)、《口蘑圖譜》等。

  汪老是一位民俗學家,《滇游新記》以游記的形式,寫出了傣族人民在民俗節日——“潑水節”活躍的氣氛。在《大等喊》里又寫到了傣族人民的飲食起居。在《昆明年俗》里更加列舉了昆明過春節的風俗習慣。他對于民俗的描寫,讓更多的人們了解我們國家少數民族的風土人情,是很有意義的。

  汪老是一位生物學家。一首《葡萄月令》(模仿詩經《豳風·七月》的結構形式)可以看得出汪老是如何熟知葡萄的生長、管理過程的。《花》、《人間草木》、《紫薇》等許多篇章,都是圍繞植物而展開的,很有新意,里面有些插入了古人經典的說法、有些直接述說自己的認知、有些添加了某些有趣的故事。他是很愛大自然的,這一點有點像他的老師沈從文(曾說對一顆石子也懷有熱愛之情)。

  汪老是一位飲食專家。他說他平時除了寫作之外,另一個便是做菜。因此,他是能燒得幾味好菜的“專家”。88年安格爾和聶華苓訪問大陸,在他家做客,他親自做了幾道菜,聶華苓吃得很開心,“連煮干絲的湯也喝的光光的。”《蘿卜》記載一位台灣女作家來京,要汪老做一頓飯,結果“她吃了贊不絕口”。他吃過得東西實在太多了,就像他送出去的字畫,實在“記不清了”。《湘行二記》中的“吃擂茶”、《鱖魚》、《故鄉的野菜》、《四方食事》、《昆明食菌》等等都是記載飲食的。作者寫飲食,其實寄予了他對年青人的厚望,“多積累一點生活知識。”“口味不要太窄了,什麼都要嘗嘗,不管是古代的還是異地的食物。”

  汪老同時還是一位詩人。每至靈感來臨,得大書特書。他平生寫了多少詩作,沒有統計,據在散文出現的,也不少,下面會做詳細地整理,在這就勿贅了。

5

  汪曾祺是一位博學的人才,有著多重的身份。讀他的散文,就好比在讀一本小百科全書,是很有一樣的味道。然而,這與他的背景很有關聯。他的一生,有三個“故鄉”,一個是童年時代的江甦高郵,一個是青年求學時代的昆明,一個是他晚年工作、生活的北京,因此,不難發現,他的散文描敘的東西,總是離不開這個“三角關系”的影響。

  童年的故鄉,尤使他難忘的是家鄉美麗的風景,故鄉的節日,故鄉的食物,于是才有了他對故鄉美好的回憶(《我的家鄉》、《故鄉的元宵》、《故鄉的食物》等);青年的故鄉,提供了他奮發圖強,增長知識的環境(西南聯大),給他人生中青春的回憶(《泡茶館》、《跑警報》、《昆明的雨》、《翠湖心影》等);晚年的故鄉,給了他“一點波折”才讓他的人生沒有那麼“過于平淡”,他的回憶便變得既是“出世”也是“入世”,反正一句,“隨遇而安”(《隨遇而安》、《胡同文化》、《香港的高樓和北京的樹》等)。

  有學者指出,汪曾祺的散文,“回憶”性很強,而缺乏“前瞻”性。我們大可不必對這個觀點做出絕對的判斷。汪曾祺的散文,確實很大一部分散發出他對故鄉的追憶,那麼,到底他為什麼敘述如此多的回憶性題材呢?我想,這與我們文學尋根是有著某種密切的聯系的。八十年代之後,在對慘痛歷史的反思和對現實批判的基礎上,興起了一股文學尋根的潮流。汪曾祺在這個年代發表的小說、散文,多取材于故鄉高郵地區舊市鎮的風俗民情,“有意開掘這塊古老土地岩層”,與世界文學對話(洪子城《中國當代文史》).如果文學“尋根”的目的是為了與世界對話,又或者通過對傳統文化的關照,來借鑒西方文藝,並解決當代社會文學“貧困”的話,那麼這種題材本身就具有了某種“前瞻”性。

  至于有些批評家認為這是“復古”的潮流,那就要切實聯系到“文學岩層”被開掘之後,是否改造了西方流入本土的現代的感受意識、形式、觀念,是否為中國當代文學的出路別開生面或者另闢蹊徑。

6

  寫景和寫人在汪曾祺散文里,並不亞于在他的小說中。也可以說,他的小說是散文化的小說,故把小說和散文連在一起看,除了有些多了個“情節”外,實在無異。寫景的散文中,堪稱“妙品”的要數《天山行色》,雖然作者開始就表明“行色匆匆”,可在他妙筆生花下,毫無“匆匆”之感,反倒有一種不能忘懷的感覺,筆墨所至,毫不吝嗇,把意境寫的開闊,清奇。其間亦詩興大發,作詩頗多。

  至于寫人,他小說《受戒》成功塑造了小英子、小明子的形象,著實是他領悟到“要貼到人物來寫”“作者要和人物同呼吸,共哀樂”(沈從文語)。到了散文,不能像小說人物一樣虛構,畢竟都是真實的人,在他筆下的沈從文、朱德熙、金岳霖、老舍等等,都是有血有肉的實體,他把與他們過往的經歷感受,很真實地在他筆下描繪出來,對沈從文,他是很“尊敬”的,德熙是“懷念”的,金岳霖是“有趣”的,老舍是“屬于全國人民,首先是屬于北京人的”,這樣的描寫都是很真摯的,很感動人的。

7

  既然說到了人物,不得不插入一些別樣的成分,來說說汪曾祺對沈從文的“尊敬”。

汪曾祺30年代末40年代初,受業于西南聯大沈從文老師。他曾說過,他一生受到兩位作家、作品影響最大,一個是屠格涅夫和他的《獵人日記》,另外一個就是沈從文和他的《沈從文選集》。汪曾祺之所如此尊重沈從文,不外乎沈從文人格品德和他的文學風格。沈從文自解放後,是一個一直受到打壓、排斥、“冷”待遇的作家(郭沫若《斥反動文藝》對他的批判尤為激烈)。由于受到許多政治因素的干擾和影響,人們對沈從文本人,沈從文的作品有著一定的隔閡,這是可以理解的。

  大膽正直的汪曾祺先生,率先站出來,為他的老師辯護,《一個愛國的作家》就是一篇最好的佐證。這篇散文(接近議論文)提出了人們大眾誤解沈從文的三個 “要害”,逐一批駁,最後得出結論,“沈先生小說的一個貫串性的主題是民族品德的發現與重造”。文章同時還肯定了他對文物工作做出的貢獻,“這(文物研究工作)和他的文學作品中的愛國主義是完全一致的。”

  沈從文的氣質,汪曾祺是很了解的,“一是都對工作、對學問熱愛到了痴迷的程度;二是為人天真到象一個孩子,對生活充滿興趣,不管在什麼環境下永遠不消沉沮喪,無心機、少俗慮。”所以,汪曾祺的氣質也就受到了沈從文的影響和傳承。(《沈從文先生在西南聯大》)

  汪曾祺目睹了沈從文的後半生,連同他的喪事,兩個字形容“樸素”。他尊敬沈從文,他理解沈從文,然而有一點他始終不明白,為什麼這個國度的人們怎麼就不能容下這顆小小的“愛國”的魂靈呢?當汪曾祺走近沈從文遺體時,“看著他,久久不能離開。這樣一個人,就這樣地去了。我看他一眼,又看他一眼,我哭了。”作者哭了,筆者也哭了,所有熱愛沈老、汪老的讀者,都會哭的。好個“星斗其文,赤子其人”也!

8

  汪曾祺的散文還很注重對精神實體的探尋。一方面他要求破除迷信,另一方面他要求重構民族品格。這兩方面是相互聯系,相輔相承。民族要振興,首先就要擺脫封建殘余的毒害。這在他的散文作品中都能夠體現出來。

  “五四”運動的精神傳統在汪曾祺的身上得到了很好繼承。他力倡先進文明,反對落後愚昧。他寫《八仙》就是為了向封建迷信進行無情的鞭撻,他認為,“八仙在中國的民族心理上,是一個消極的因素。”因此要給予批判。又如他對封建管制下人們的愚昧進行極大的諷刺,“這些神是‘古帝王’造出來的神話,是謠言,目的是統一老百姓的思想,是‘神道設教’”(《城隍·土地·灶王爺》)。

  對于民族品格的問題,汪先生一直都在探尋著,思考著。他跟他的老師沈從文一樣,對這個偉大的民族都是只有愛,沒有怨的,他對民族寄予了希望,飽含了贊美之情。他在《跑警報》里這樣熱辣辣地寫道︰“我們這個民族,長期以來,生于憂患,已經很‘皮實’了。對于任何猝然而來的災難,都用一種‘儒道互補’的精神對待之。這種‘儒道互補’的真髓,即‘不在乎’。這種‘不在乎’精神,是永遠征不服的。”這就是我們民族品格的最好的重現。

  對于整個中華民族的思考,他也是很深入的。在《懸空的人》中,汪先生與黑人作家赫伯特交談,涉及到黑人在美國的歷史地位時,曾有這麼一番感悟,“一個人有祖國,有自己的民族,有文化傳統,不覺得這有什麼。一旦沒有這些,你才會覺得這有多麼重要,多麼珍貴。”他凝重地提醒我們,要用真心去珍視、愛護自己的民族。可見他自己對民族的高度的關注與重視。這也是我們中國知識分子的優良的遺傳。

9

  上海華東師範大學楊劍龍博導在一個學術講座上,曾用三個“悖論”來簡括現當代文學史,其中一項是“典雅與通俗的悖論”。是的,在我們現當代文學史中,“雅”文學和“俗”文學既有爭斗,也有磨合,是一對突出的“矛盾體”。歷史,正是從這樣的“矛盾”車輪上不斷向前推進。

  倘若硬要給汪曾祺先生的散文套個名頭,那我會毫不猶豫地設計為“雅中帶俗”或者“雅俗共存”的文學。他的散文都不會一雅到底或者一俗到底。知識分子有知識分子的“賞頭”,普通百姓自有普通百姓的“看頭”。總之,他的作品就是那麼“不落窠臼”,百看不厭,百看常新。當踫到學術性問題的時候,汪先生采取的是嚴謹的治學態度,親自動手翻閱大量文獻、典籍進行考究,可從他鋪陳“國子監”、“棧”、“呼雷豹”等的歷史或者來由便可知曉,這些都是不乏“雅”的表現。知識分子要是讀了,會稱贊那是很有學問的。

  汪先生的個別用字是很挑逗的,如“翠湖的柳樹真是綠得好像要滴下來。”又如,寫客人為了吃東西後少報錢數,把碟子扔到湖水去,盡管算賬的堂倌發現數目少了,然而“提著大銅壺用‘鳳凰三點頭’手法為客人續水時也從不拿眼楮‘賊’客人。”再如他在《蘿卜》中寫道,“蘿卜一把一把地碼著。”這些個“滴”、“賊”、“碼”的用法,看來似乎是作者的獨創,雖生僻,可讓人很容易理解到它的意思,而且又非常形象,感覺就更加親切些。我想,這便是汪先生“俗”的傾向表現吧。

10

  當代學者、教授楊鼎川在九四年訪問汪曾祺先生,曾這樣問,“我想同陸建華先生聯系一下,或者同出版社聯系,如果他們同意編一個您的研究專集,您有什麼意見?”汪老回答不同意,原因,“我這個人沒什麼研究頭,不值得,我這是很真誠的,不希望有人去寫研究我的書”。

  不管怎麼樣也好,這本書(汪先生的散文集著作)還是出來了。汪曾祺散文集收到的效果,正如楊鼎川當年預料的那樣,營造了一種“精神境界”、“精神向度”,這在社會上得到了公認。

  其實,早在90年,汪曾祺儼然對自己在文壇的位置作了自我定位,他是一個“不開風氣不為師”的作家,他還告誡青年作家們,“第一,不要學任何人。第二,不要學我。”他還衷心敬告青年們,創作“不要過早地歸于平淡”。

11

  汪曾祺先生逝世將近十年了。

  由于他是餃接現代文學與當代文學特別的作家,因此,在這些日子里,他的小說,他的散文,他的文論,甚至他的詩歌,都受到了社會、學界的相關重視。

    人們都注重去挖掘他在創作中寄托著人世間的一種和諧、寧靜、美麗的境界。他那種“水的創作風格”和樸實平淡的筆調,更加拉近了作家、作品、讀者三者之間的關系,讓人感覺很親切、很溫馨,也洋溢著“人道主義”、“人文主義”的情調。

  拜讀他的散文,可以陶冶讀者的性情,也讓讀者那顆為塵世奔碌而疲憊不堪的心靈,得到一宿的安寧和慰藉。只有這樣,才能體現出汪老先生散文的真正價值!

    最後,筆者還是引用汪曾祺先生的人生境界作為結尾,“人總要呆在一種什麼東西里,沉溺其中。苟有所得,才能實證自己的存在,切實地掂出自己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