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记住
冷漠与焦灼  —罗望子小说印象
新闻来源:爱读文学网 发表时间:2016-03-11 14:33:06 发表人:admin

 

许廷顺

 

一物降一物,卤水点豆腐。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对不同的文学作品也应有不同的阅读策略。有的作品你得细嚼慢咽,闭起眼来好好地咂磨咂磨;有的作品宜于开怀痛饮,吆五喝六,一醉方休;罗望子的小说需要你的是“硬啃”,先问问你有没有一副好牙口配着好胃口,否则弄不好会营养不良。

对一般读者来说,阅读罗望子很可能意味着自身审美经验的一次“内讧”。一副冷冰冰真正cool的外表,遥远、模糊、躁动不安的神情,莫名的、神经质的、颓唐的、虚无的气息,似乎比那些书写当下的“另类”走得更远,直让你觉得头大,全乱了,摸门不着。而那也许正是罗望子要达到的某种“震惊”效果。

罗望子是自视颇高的。在《一个写作者的习惯姿态》一文中他挥斥当今文坛:“我想问一问,我们的泱泱大国里,有多少个真正的以追寻终极为目标的写作者?”继之,他夫子自道:“十年(整整十年)的写作经历磨练了我的韧性,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的某种神性物质不断地激发着我的写作热情”,“我希望我的每一次出现,都是思想的新一轮深邃,我是我自己的洞察者,从形式到内容”,“这种为了告别的写作,使我始终成为某个流派的迟到者,同时又是某种思想意识的超前者。”以思想的探寻者、追寻终极的写作者自称,这是起了一个很高的调子,也正是年轻人的狂妄与傲气。调子起高了能不能拔上去是一码事,敢不敢往上拔那也是一个人生命冲决力的体现吧。至少,罗望子是有年龄资本的。

罗望子的“冲决”努力突出表现在他的先锋文本实验上。其中既有对过去先锋小说经验的借鉴吸收,也由他自己的创新,如不同人称自由转换、多元叙事者、嵌入式文本的运用,在表现方式上则有自由联想、内心独白、梦境、对话蒙太奇等等。这种文体追求可能与罗望子抱持的一种小说观念有关,他把小说看作是对生活的“陌生化过程”,是一种“神秘的幻觉和幻想”,这无疑和表现主义的主张暗为呼应。我请一位道行颇高的学兄读他的《若无其事的家伙》,问写的是什么意思,学兄沉吟半晌,喷啧嘴,表示“不好说”,但是指出,“似乎有那么一点卡夫卡的味道......”有没有那么严重我不敢妄自置喙,罗望子小说的抽象化特征则是显而易见的。

形式上的抽象晦涩与某种内在的焦躁急切结合在一起,很可能是罗望子小说最具意味的张力结构。出现在罗望子笔下的人物大多面目不甚真切,我们差不多看不见他们的表情,更看不见叙事者的表情,他们执拗地把自己的内心深深地隐藏起来。小说主人公经常会显得有些神经兮兮的,思绪飘忽不宁,缺少通常意义上的性格和逻辑的“可追踪性”。但是透过那些近于无聊、干燥的对话、独白、动作和行为,我们可以隐隐觉出超越于文本之上的来自叙述者的某种内在焦灼。意义的阕如让故事本身赤裸裸地暴露于世界的不安审视之下,而极端冷漠克制的叙述姿态常常正是重新建构的渴望受创后的无奈抉择。以爱情为例,罗望子笔下的爱情全无神圣可言,因为生命太委顿鄙琐,爱情充满了疲惫和虚无感,甚至自我放逐为味同嚼蜡的感情游戏。(如《婚姻生活的侧面》、《没有月光的晚上》、《陷人情网的小伙子》、《在腼腆的桥上求爱》)由此观照而生成的“抵抗焦灼”与“走向虚无”的内在两极冲突,成为罗望子小说解不开的意蕴心结。

主体内在的焦躁峻切还直接反映到叙述形式和叙述语感上来。罗望子的语言很容易被看成是坚硬的、冷漠的,甚至是破碎的,但是如果你细心听,却能强烈感受到里面时时流露出的某种难以抑制的焦灼。繁琐的传统叙事学规则在罗望子那里是无暇顾及太多的,在一组句群、一个段落甚至是一个句子当中,他的叙述者、叙述视点、叙述方向都可能跳荡不羁,从而成功制造出阅读中的动荡直感。如:“他说我们识字也是为了打鬼子汉奸——可打鬼子汉奸千吗又把我们劝在这里——当时我没敢打断爹的话——但我想等我们长大了认字了鬼子早就被赶走了,还要我们这些人做什么?”(《识字课本》)“‘我要。’她摇头摆尾,索性把衣衫一扯,一颗纽扣从他们两人之间蹦到书架上,然后她又扯乱了头发。”(《另一种时间》)类似的叙述转折在罗望子的语言中是很典型的,十分真切地体现了作家主体思维因焦灼而难以自控的情态。这种阅读效果的造成,我相信并非作家特意为之,实是主客的不期然的际遇。天性中的躁动不安,抑郁之气不得畅舒,驱使自由之魂在故事与语言的网罗中狂乱地冲决,最终留下了处处破碎与创痕。

罗望子一路艰难走来,在先锋失落的今天,他坚定地张扬着文本和思想的先锋写作姿态,力图有所创新和突破,并形成了独异的个人风格。然而“先锋”常常是一柄双刃剑,罗望子的探索既蕴含着蓬勃的生机,同时也潜伏差曲折和艰险。我祝愿他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