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名︰ 密碼︰ 驗證碼︰ 記住
里下河流派簡介
新聞來源︰愛讀文學網 發表時間︰2016-02-18 12:22:56 發表人︰admin

 談論“里下河文學流派”,必須弄清楚“里下河”區域的界定。“里下河”不是一條河,她是由四條水系構成的一個地域。“里下河文學”是里下河地域範圍內的文學。

“里下河”,是江甦甦中地區里河與下河之間區域空間的簡稱。里下河地區是一個一萬多平方公里的平原。其地理範圍為,西接里運河,東牽串場河,北靠甦北灌概總渠,南達老通揚運河。“里下河”雖屬平原,但在地貌上,又是江甦省長江與淮河之間最低窪的地區,四周高、中間低,地形如鍋,是典型的窪地,境內河湖相連,水網密布,土地肥沃,是著名的魚米之鄉。

“里下河”大致有4個行政區,包括揚州、泰州、鹽城、南通等地。具體有揚州的高郵、寶應,泰州的興化、姜堰,鹽城的鹽都、東台、阜寧、建湖和南通的海安等地。其中興化和建湖是里下河的腹部地區,而尤以興化處于最低窪位置,俗稱“鍋地窪”。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江甦高郵籍作家汪曾祺以小說《受戒》、《大淖記事》復出文壇,在隨後至今的三十余年間,在高郵鄰縣包括泰州的興化、揚州的寶應,鹽城的鹽都、東台、建湖和南通的海安等地一大批生于里下河、長于里下河的作家,攜其“里下河式書寫”相繼登上文壇,匯聚形成里下河作家群。眾多優秀作品先後問鼎全國重要文學獎項,特別是畢飛宇先後榮獲魯迅文學獎、茅盾文學獎,王干、吳義勤榮獲魯迅文學獎,引起文學界的廣泛關注。這批作家的地域文學創作得到了文學界的充分認可,一個充分體現文學地理特點的文學流派—“里下河文學流派”逐漸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