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梦见遢仙
作者:
雪原 更新:2023-07-28 10:50 字数:2125
太后高氏偏袒向氏。她不但将向氏擢升为后宫之首,还将自己长寿宫里最能干、最靓丽的妙龄侍女显肃姑娘送给了向氏。
高太后如此厚待向氏,不仅仅是因为向氏的清丽绝俗和才气过人,更为重要的还是她的曾祖父向敏中是“澶渊之盟”的起草人,她的父亲向经是仁宗时期被赵祯皇帝誉为官员楷模的青州知府。
正因如此,向氏于治平三年(1066年)嫁给颍王赵顼,封安国夫人。
有了“澶渊之盟”,辽、宋两国才能化干戈为玉帛,宋廷才能集中精力对付欲建西夏帝国的李氏家族。
“澶渊之盟”是宋国在取得绝对胜利的情况之下与辽国签订的极不平等的条约。
对宋而言,这是个丧权辱国的和约,不仅燕云十六州未能收回,而且还要输金纳绢以求辽国的不再南侵,此后辽国更是不断需索,使北宋国威扫地。辽国在不利的军事情势下,占了宋国的大便宜,得到了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不过,“澶渊之盟”以后,宋辽之间保持了几十年的和平,这对两国之间的贸易关系、民间交往及民族融合都非常有利。
燕云十六州本是大宋的领土,又怎么变成了辽人的领地?
后唐清泰三年(公元 936年),河东 (今山西)节度使石敬瑭造反,被后唐末帝李从珂围困。石敬瑭向辽国求援,辽出兵大败后唐,并立石敬瑭为帝,史称后晋。
石敬瑭为了报答辽国,做了两项决定:一是认辽太宗耶律德光为干爹。当时石敬瑭已四十七岁,而辽太宗才三十七岁,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儿皇帝”。光有名分上的表示显然不够,石敬瑭还把北京、密云、蓟县、顺义、涿州、延庆、易县、怀来、大同、朔县等长城 以南十六个州县拱手送给了辽太宗。
从此,这些地方便成为大辽的国土。
宋朝建立后,曾三次北进伐辽,企图收回燕云十六州,但都惨败。
人们熟悉的“杨家将”的故事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发生的。
到了宋真宗的时候,宋朝倒是打几个胜仗,但仍没能收回燕云十六州,却匪夷所思地 与辽签订了一个不平等条约,这就是历史上的“澶渊之盟”。
宋辽战争长达二十五年,其目的在于争夺燕云十六州。
由于燕云十六州是一个先进的农业区,它的农业、手工业和其他文化活动都比契丹本部地区要发达许多,因此契丹统治者对这一地区足够重视。他们把燕云十六州中的幽州升为南京,改皇都为上京,把原先的南京(辽阳)改为东京,又在南京幽州设立了许多官职,将其视为腹地,俨然以大国的姿态屹立于宋的北方,成为大辽帝国。辽国在北宋边境不断挑衅,直至挥师进逼,可见其觊觎中原之心,其妄图吞并北宋,引发两国之间的战争。这便是两国所缔结“澶渊之盟”的直接原因。
就在“澶渊之盟”签订后的第一个朝堂会上,宰相向敏中被同是宰相的寇准当着皇帝和百官的面儿怒骂。寇准怒骂他是国贼禄鬼、民族败类。
之后,向敏中朝真宗皇帝倾诉了自己的满腹委屈。
宋真宗安慰道:“向卿忠君为国,朝堂上忍辱负重,不与寇准一般见识,实乃我朝良将贤臣。” 向敏中摇了摇头,万般无奈地苦笑道:“什么良将贤臣?大宋百姓不说我向敏中是个卖国求荣的奸贼佞臣,就是我向家的祖宗坟地冒了青烟。”
“陷爱卿于如此境地,朕也是愧疚不安。虽然‘澶渊之盟’对宋不利,可又有什么法子呢?不跟辽人结好,西夏就会趁机和契丹缔盟,李氏独立建国的理想不但能够实现,还会与辽伐谋,夺我大宋江山,如此结果实在可怕。”
见真宗还掉下几滴痛楚的泪水,向敏中连忙跪地,大声泣曰:“皇上,是我向敏中不懂事理,作为臣子不是竭尽全力地为皇上排忧解难,而是……”
“快快请起。与辽人结盟完完全全是朕的意思,爱卿只是个起草之人,卖国的帽子不能扣在向卿的头上,而应由朕一人承担。”
见真宗皇帝无比愤怒地喘着粗气,向敏中慌忙趋前,大声哭道:“皇上别难过!权当那寇老西儿在朝堂之上放了个臭屁,那杨家能征善战,可又几次收回失地?大话谁不会说?可光说大话又有何用? ”
真宗连叹几声之后,便躺在藤椅上闭目养神。
见此,向敏中只好悄悄地退出御书房。
没过多久,赵恒便做了个怪梦,梦见一个邋遢道士对他说:“澶渊之盟可保辽、宋边境长达百年安宁,不过在四十年之后,党项人会脱离大宋,建西夏帝国,并要大宋予以承认。”
“华夏连为一体,党项不能建国!”
邋遢道士摇了摇芭蕉扇子,笑了笑,轻声说道:“只怕大宋的将来…… ”
道士话到嘴边又给咽了回去,赵恒慌忙问道:“只怕大宋的将来会怎么样?”
邋遢道士依然微微笑道:“五十年后,来自福建、邵武的子兰后代会代表宋廷出使辽国,可帮大宋结交辽国。”
“大宋还能延续多久?”
赵恒吓得手足发麻,冷汗涔涔。他一个翻身,差点摔倒在地连忙让太监传来太子赵祯。
赵恒向赵祯讲述了自己梦中的情景。赵祯道:父皇所梦的邋遢道士,不就是人们传说中的道仙钟离权吗?遢仙提到的子兰便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庄王的小儿子,他官拜上官大夫,后来他的子孙便跟姓上官。钟离权要真宗皇帝纳向敏中的女儿为妃,并立她为后,可向敏中和儿子都没生下女儿,只好将此事一拖再拖,最后拖到了赵曙即位,向敏中的孙子向经才得一小女,取名红梅。
太后曹氏谨记丈夫临终时的叮咛,当红梅刚十二岁,就要求养子赵曙迎娶红梅,皇后高氏吓得要死,怕得要命,深恐红梅抢她后位。
得知赵曙惧怕皇后,不敢私自做主,太后曹氏又顾及自己和高氏的亲戚关系。红梅便主动从青州来到皇宫,向皇后高氏说明来意。
高氏一听,万分喜悦,当即点头应允。
就这样,不满十三岁的向红梅嫁给不满十岁的高氏长子赵顼,高、向二氏成为婆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