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母子辩理
作者:雪原      更新:2023-07-26 16:32      字数:2195
    为能够顺利地实施新政,推行新法,实现皇帝“富国强兵”的伟大理想,宰相王安石以身作则。他宵衣旰食,日理万机地为实施变法而辛勤地工作。可自从有了应试排名的争议之后,来自以高太后(小名滔滔)为首的皇室阻力便日渐强大起来,压得神宗、王安石喘不过气来。

    高太后乃宋英宗皇后,宋神宗生母。

    宋英宗赵曙与皇后高氏是一对青梅竹马的恩爱夫妻。 赵曙是濮安懿王第十三子,仁宗赵祯的侄子,而高氏则是赵祯的皇后曹氏大姐的女儿,两人自幼被选入皇宫。当时皇宫中人戏称赵曙为“官家儿”,戏称高氏为“皇后女”。

    赵曙十六岁时娶高氏为妻,因仁宗皇子年幼夭折,赵曙得以即位,高氏也顺理成章地入主中宫。

    赵曙与高氏婚后鹣鲽情深,高氏为他诞下了四子四女——皇帝的所有子女,这种现象在历朝历代都极其罕见,但对英宗来说毫不奇怪,国为赵曙本身没有嫔妃。

    在《宋史》《长编》《续资治通鉴》乃至其余宋代笔记里都没有他晋封妃嫔的文字记载,倒是后来蔡京之子蔡绦 所著的《铁围山丛谈》中曾经提及英宗“左右无一侍御者”。

    英宗治平年间,一向多病的赵曙身体已完全恢复,但皇后仍不让他临幸任何宫人。

    曹太后觉得不妥,便让亲信悄悄地劝说皇后:“官家即位已久,如今身体痊愈,怎么可以左右无一侍御者呢?”

    高皇后听了颇不高兴,回答道:“去跟娘娘说,我嫁的是十三团练,又不是嫁他官家!”

    十三团练喻指赵曙。因他在濮王诸子中排行十三,仁宗在位时长辈皆唤他“十三”,仁宗又封他为团练使。

    这段话后来传至宫外,成了士大夫们八卦的笑料,大概都觉得英宗乾纲不振,以致皇后强悍如此。

    但赵曙虽然有点优柔寡断,却是个有脾气、有个性的男子汉,倔强起来也敢跟养母曹太后作对。他能尊重皇后意见不纳嫔妃,应源于那段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浪漫爱情。

    可惜他们未能白头到老,赵曙仅做了四年的皇帝便撒手人寰,驾鹤西归,撇下了当时只有三十多岁的高皇后。

    高太后是个颇具争议的后党领袖:起初儿子赵顼锐意改革,有实现“富国强兵”的伟大抱负,高太后举双手赞成。但由于改革操之过急,让巨蠹大恶、社鼠城狐钻了空子,他们借改革之机,为自己谋取私利,搞得全国上下怨声载道,民不聊生。

    高太后见此,恐改革危及祖宗基业,转而反对儿子变法。

    高太后乃亳州蒙城(今安徽省蒙城县)人,宋仁宗明道二年 (1033年) 出身于官宦世家, 其小姨为曹太后 (仁宗皇后)。她四岁时被小姨接入皇宫,公元 1065年被英宗册封为皇后。

    高太后崇尚节俭,办事公正,特别是注意约束外戚和严守封建妇德。她吸取了五代时期封建伦理道德丧失,权臣武将跋扈横行甚至弑上篡位的教训,在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特别注重宣扬儒家的封建礼教和伦常观念,并将理学大师程颐的理论作为朝廷官员必修的课程,社会上也跟着形成一种“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思潮。

    英宗为皇时,高氏的弟弟高士林任内殿崇班已很长时间,当时英宗想升他的官职,高皇后婉言谢绝:“士林能在朝做官,已是皇上过分恩典的结果,又怎好援照前代推恩后族的惯例?”

    神宗登上大位后,几次要为高氏家族修建豪华宅第,高太后死不答应,最后朝廷赏赐了一片空地,由高家人自己出钱建造房屋,没有用国库半两银子。

    本届科举考试的最后排名及名次的反反复复,高太后早有耳闻,她和苏轼、吕大临一样,都极为佩服上官均的文章。

    高太后虽想帮着上官均说话,无奈何上官均的母亲就是自己的亲妹妹高源源。

    上官均的父亲上官凝庆历二年(1042年)考中进士,初调安徽池州任铜陵县尉时,因其名声,被仁宗皇后曹氏看好。

    曹氏是随仁宗皇帝和韩琦宰相明察暗访来到铜陵县的,而此时的上官凝正在县衙代替知县重审一起争议了许久的旧案子。他设计引出真凶,使其原形毕露,为受冤之人平反昭雪,而当胜诉一方要馈赠重礼以示感谢之时,上官凝却一再推辞,委婉拒绝。

    见此,曹氏无比欣悦。她当即保媒,将外甥女高源源嫁给了铜陵县尉上官凝。

    高滔滔和高源源乃同父同母的亲姐妹,只比高源源大了两岁的高滔滔有着常人无可比拟的好福气。

    高滔滔从小得姨母曹氏的宠护被带进皇宫,治平二年被英宗封为皇后。而高源源的命运与高滔滔的命运完全不同,嫁给上官凝就要为他孝敬公婆,生儿育女。当姐姐成为 皇后,成为太后时,高源源从不向人显摆自己娘家的高贵身份,而是在邵武和平坎下的官坊墟,送走了年岁已高、溘然去世的公公、婆婆,养大了自己的四个儿子。她不但为上官家族尽心尽力,还竭尽全力地帮助附近乃至外地的逃难中人,收留归化的叶祖洽便是高源源品格高尚的有力证明。

    “皇上啊!皇上,原本母亲压根儿就不想管那朝中的破事,可你们越做越过分,越做越离谱。远的放在一边不论,就拿此次福建邵武军的应试童生上官均和叶祖洽来说,两人的卷子明显不同。上官均的论点明确,论据充分,炳炳烺烺、笔酣墨饱。他的文章既肯定了皇上实施新政对‘富国强兵’的阳光一面,同时也指出各地官员在实施新政过程中所遇到的主要问题和一些官员利用手中权力趁机勒索钱财,无恶不作的阴暗一面,是一篇实话实说的政论文章,并不像吕惠卿所说的有故意忤逆新政的意思,而同属邵武军的叶祖洽却抛弃……”

    “母后是爱屋及乌,任人唯亲。”

    高太后听此,无比难过地大声说道:“没想到我儿仲铖(赵顼,字仲铖)就是这样看待母亲的。想先皇在世,母亲有哪件事情是为了自己考虑……”

    高氏极其伤悲,一阵眩晕,倒在了地上。

    见母后晕倒在地,赵顼慌忙唤总管太监李宪传御医。

    雍王赵颢、曹王赵頵听说母后被皇兄气得晕倒在地,二王急忙联络能说会道的大臣王珪、邢恕、苏轼一起进宫与赵顼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