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建国见到毛主席(一)
作者:笨笨的姥爷      更新:2020-03-09 22:22      字数:2097
    “文革”的开展,让整个中国对毛泽东同志的个人崇拜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既然毛主席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在首都接见红卫兵,那作为红卫兵及其赞同红卫兵革命行动的青年学生有谁不想“被接见”?我估计,没有。何况所有费用皆免,一切都是毛主席请客,周总理埋单。我自然无法免俗。实事求是地讲,“免俗”这个词并非当时的所思所想。                        ——文建国写作笔记摘录

    在串连路上的所见所闻,让文建国眼界大开。

    坐火车外出旅行,本来应该是一件让人感觉挺惬意的事情。

    文建国记得小时候,有小朋友一人一张小木椅,排列起来,双脚一蹬,椅子前移,火车就开起了(谁说它不是火车呢)。还是在小时候,呼朋引伴,从仓巷“不远万里”,跑到城外黑桥上看火车,眼见着一列蒸汽机车从山洞(隧道)里呼啸而出,汽笛长鸣,气势磅礴,快到黑桥下面的时候,会有一股浓烟喷薄而出(司机一定是有意的),小伙伴们夸张地手舞足蹈,故意地鬼哭狼嚎,脸庞虽然常常被熏得黑黢麻乎,却开心异常,还有些许紧张,生怕被火车一口气吞噬了去。

    火车从东边来,经过桥肚,钻进山洞就没有了踪影;火车从山洞里出来,向东边奔驰,可以看得很远很远,然后是一个黑点,最后终于无影无踪。

    如果是绿皮客车,那墨绿色,那厚重,那悠闲,感觉是很温馨的,让文建国煞是羡慕。如果车上换作是我自己,我在车上会做什么呢?可沿途观光,可与同行人尽情交流,可定下心来看一本厚厚的小说。

    也还是在小时候,夜深人静,江州城西南方向传过来长长的汽笛声伴和着节奏感很强的车轮辗压声,每每将不识愁滋味的少年文建国带入梦幻般的意境,巴望着早点长大,坐上火车,南来北往,充满着视觉的享受和美丽的遐想。

    文建国上次送张公张婆回老家,去的路上,听张婆讲了一火车文家大院的事情,回来的路上听张婆家的老幺说了一火车文张屯的故事。他虽然是第一次坐火车,反而没有对火车留下什么印象。

    现在坐在火车上,虽然充满着一幅逃难似的情景——文建国在电影里看到过的,但是坐在火车上的人们依然精神亢奋,激情满怀。那些令人不快的插曲,甚至是稀奇古怪的噩梦竟然没有丝毫影响文建国继续对首都的向往,那里有毛主席,有天安门。

    几年以后,有儿童歌曲《我爱北京天安门》创作和广泛传播,应该是当时生活的真实写照。她不仅仅受到少年儿童的欢迎,也还包括青年学生。但那时候青年学生绝大多数已经上山下乡,没有心思再去“I love Peking”“ I love Tiananmen”了。

    文建国是11月23日到达北京的,一下火车他就得到了令所有来京串连的大、中学生欣喜若狂的好消息——毛主席将在25、26两天最后一次接见红卫兵。

    当时适逢24气节的小雪,北京的气候已经很冷了,但他庆幸毕竟赶上了毛主席最后一次接见红卫兵革命小将的机会(自己不是红卫兵,但还是革命小将)。冷,又算什么呢!

    自“文革”以来,“毛主席万岁”的口号已经呼喊过千遍万遍了,今天终于可以看到“万岁”了——当然,这种带有调侃语气的说法,文建国是不会说出来的。当时文建国是否是这样想的?也难说。

    一般而言,文建国是不会这么想的。他是一个中规中矩的好青年。所谓的“好”,一般也就是指,具有被当时的社会所认可,所接纳的道德和行为规范。

    文建国身着一件半新不旧的蓝色中山装,罩在一件中装小棉袄的外面,如果不是一条灰色毛线大围巾的遮挡,那样的衣领就显得够滑稽的了。他的面目清瘦,嘴唇上方和下颚生长出些许胡须(不像参加工作以后,不要说参加重大活动,就是日常上班,也要将胡须刮干净的)。

    以前他笑话过孔乙己似的大哥怀祺,可等他自己又类似于怀祺大哥的模样时,他全然不记得自己曾经嘲笑过的对象了。有不少同学租借了军用棉大衣,文建国因为手脚慢了半拍,没有能够享受。

    在首都,在他心目中那么神圣那么崇高那么伟大的地方,文建国幸福而又痛苦着,兴奋而又彷徨着,激动而又忧郁着。能够参加革命串连,并且上首都被毛主席老人家接见,无疑是幸福、兴奋和激动的,自己不是红卫兵战士,无疑又是令他痛苦、彷徨和忧郁的。用当时的眼光看,他是不幸的,用历史的眼光看,也许他又是幸运的。

    有人在谈到毛主席八次接见红卫兵的时候归纳说,周恩来总理举轻若重,毛泽东主席举重若轻,从第八次接见红卫兵就可窥见一斑。

    不去评价事情本身是否荒唐,在当时反正肯定是激动人心的。因为有了第一次,再有若干次,那是必须的。据说毛主席当时已经不太情愿接见红卫兵了,“小雪”已过,周总理怕发生冻伤事故,设想在25日、26日两天中全部接见完在京的250万红卫兵。

    当周总理把这个设想报告给毛主席时,主席说:“不是停止串连,要回原地闹革命嘛。”周总理说:“已经来了,天又渐冷,北京市压力很大,要尽快想办法见,让他们快回去。你不见,他们不走啊。”

    毛主席说:“这些红卫兵娃娃来了,天又冷,了不得,这是逼上梁山呀!”毛主席于是同意周总理善解人意的建议和安排,把第八次接见作为最后一次。

    在等待毛主席接见的这两天里,文建国抓紧时间游览了北京的名胜古迹。天安门,长城,颐和园,到处可以看到“某某到此一游”的留言,字迹多数潦草幼稚。文建国写有一手漂亮的楷书,其实也是很想雁过留声,牛刀小试的。有几次他甚至有了冲动,但是看看周围惨不忍睹的涂鸦,还是从鼻腔里嗤出些许液体,摇摇头,故作一副不屑为伍的表情,遗憾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