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王国庆医院初恋(一)
作者:笨笨的姥爷      更新:2020-03-02 22:51      字数:2015
    也许是受英雄主义教育的影响吧,我从小的理想就是当兵。看到小学同学王国庆参军,且为“小兵”,我羡慕得真的难以形容。有忌妒,有怨恨。可我真的没有忌妒和怨恨的对象,忌妒谁,怨恨谁呢?谁也不忌妒,谁也不怨恨。也许就和葛延生首批入团一样。各人有各人走的路。用网络时代的话来自我调侃自我安慰,那就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打的去吧!                      ——文建国写作笔记摘录

    初二的第一学期快结束的时候,文建国听说丙班的小学同学王国庆应征入伍了。王国庆15周岁,无线电通讯兵。在那个年代,能够当兵,已经是无上荣光,当小兵,则是凤毛麟角了。

    王国庆,文建国小学同班同学中的“二将”,家庭出身无产阶级,时髦一点的说法是“普罗列塔利亚(无产者)”。正因为他是无产阶级的子弟,所以他当兵有了可能,文建国还听说他有一个表叔在部队是个什么“长”,那是何等了得!这就为他当小兵铺平了道路。

    王国庆入伍时走得匆忙,没有来得及与文建国打招呼。但文建国却有好长一段时间记挂着王国庆,说文建国记挂王国庆这个人,未免有点虚伪,其实文建国是通过王国庆当兵,而且还是小兵这件事,记挂着的是为什么他能当兵,而我为什么不能?

    读小学时,敏成小学凡是学生中的荣誉一切都归文建国。这上了初中,一切情况都变了,先是有葛延生入团,有史静进入文工团,如今有王国庆参军,硬是让文建国无端地生出许多烦恼。

    王国庆穿上军装,一走就是三年,66年年底回江州探亲,已经读高二的文建国陪同他在北固山散步。用上“散步”一词,说明他们都已经长大了,他们的嘴唇上也的确滋生出些许胡髭。

    读小学的时候,上北固山是“打游击”,半山腰有战争时期遗留下来的几个碉堡,文建国和他的同学们,一手是树枝(枪支),一手是泥巴块(手榴弹),在碉堡内外打得起劲。今天一个是文质彬彬的重点高中的学生,一个是英姿勃发的解放军战士,他们以一种小学同学以来从未有过的交集形式,从未有过的谈话内容,相互交流着对青春对人生对社会尚且稚嫩的看法。

    反正是停课闹革命,文建国有的是时间,但王国庆说,只有三个小时,然后还要怎么怎么。

    冬日里的阳光暖洋洋的,北固山,山不大,山不高,与其说是爬山,不如说是散步。文建国为有这样一个当兵的小学同学而自豪,与王国庆一道散步,无疑抬高了自己的身价,仿佛那“一颗红星头上戴,革命的红旗挂两边”的,倒是自己了。

    王国庆已经三年没有和家乡人好好说过话了,今天是他主动约会,约会的对象又是自己一贯尊重的老邻居老班长,所以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从参军报名,军校培训,苦练收发报技术,到下放连队,真正成为一名野战军的战士等等,一一道来,绘声绘色,把个文建国说得心里痒痒的,却又落得一个只能望洋兴叹的份儿。

    文建国尤其注意了解王国庆参军的行情内幕,好像自己可以步其后尘似的,但这是不可能的——他有自知之明,但他就是希望多知道一点。文建国的言谈,下意识地流露出自卑感,同时也为没有参加江中的红卫兵团而叹惜。其时“有成份论,不唯成份论”的舆论正在成为家庭出身问题上的主论调,可人们谁都知道,话是应该这么说的,但怎么做却是另一码子事了。

    若干年以后,建国发现了一条规律,大凡在强调某一事体之必要性重要性的时候,往往正是它在现实生活中被忽视之时。他还无法预料,等他以后读江州师专的时候,是民兵,却不能成为“基干民兵”,班上有十几个基干民兵呢。他这个副班长是很没有脸面的,好的是,大家珍惜来之不易的读书机会,只要今后不想从政,基干民兵,入党什么的与做一名好教师没有必然的关系。不过他也自觉地将自己划归为,只是学习上的副班长,或者是分管生活的班副,在争取学习成绩优秀的同时,能够有机会为同学服务也就行了。不像有些同学在入学之初就准备好了今后从政的大方向,所以必须时时处处事事抢占先机。否则的话,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作为现役军人的王国庆以老同学,以老兄弟的身份,给足了老班长的脸面和尊重,但他婉转地表达出的仍然是“有成份论,不唯成份论”那层表面上的含义。

    文建国内心感谢王国庆的关心,起码是目前没有第二个同学能够与他说上安慰的言语,但他并不需要善解人意的说教。文建国这时需要的是沉默,他就沉默了。

    文建国这人在同龄人中始终是比别人成熟得早一步,显得稳重,而正是这种所谓的稳重让他在人生的道路上缺乏魄力,说话做事瞻前顾后(前怕狼后怕虎)。像刘姥姥进大观园,即使“三进”,也还是原来的刘姥姥;亦像小家碧玉嫁入侯门豪宅,一辈子,也走不出大家闺秀的范儿。

    当然文建国的态度是姑且听之,他也没有任何理论依据,或者事实依据来反驳“有成份论,不唯成份论”的不是。不是说这一理论的不是,而是说,这一理论再怎么强调,它的前提总是“有成份论”在先,“不唯成份论”在后。后面的那句话,全看人家怎么理解,怎么落实了。比如在入团问题上,在参军问题上,我文建国怎么可能与葛延生,与王国庆相提并论呢。事实摆在那儿,“有成份论”是应该的,“不唯成份论”是不可能的。或者也有典型,“不唯成份论”是可能的,但文建国不是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