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访亲
作者:苏慕      更新:2018-03-31 23:13      字数:2133
    华子下了大巴车,坐在候车室,犹豫了一会,不知去哪里,这次回来他是准备结婚的。官庄他是回不去了,二姐红云已经敬过宅了,是他告知要回来结婚的前一个月。在人字河一带,一是如果坐月子的妇女,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去了别人家,或者男人带女人回去过夜的,被人发现了要用鲤鱼,公鸡,猪头三牲敬过,才算除了晦气。还有就是像红云这种情况,房屋易主,三牲敬过,这个房子就不是姓郭的了,改姓了陈,也许是冥冥之中注定,双胞胎大姐二姐都嫁的陈姓人家。虽是自己的出生之地,有他的幼年,童年,少年,他的初恋,然而他却被抛弃了,敬过宅他自己好像成了客人,他不敢想象他站在堂屋里,站在父母的遗像前,屋子却不是姓郭的了,这是插在他心头的一根刺,尽管易主那是自己的姐姐。

    他打电话给了周正武,让他来车站接他,他装着没有看到梅子,不想见她狼狈的样子。这次回来结婚的对象却不是和翠莲,他记不起处了多长时间两人在一起的,反正就在那个休假的初夏,梅子和那个人去公司后上班后,江淮的梅雨季节如期而至,粘粘嗒嗒,既不一阵风似的一股脑倾泻而来,只见头而不见尾,亦不是犹抱琵琶半遮面,隐隐绰绰,浮光掠影地敷衍,实实在在的时令节气,下得人心湿漉漉的。氤氲的雨雾笼罩着整个小镇,整个院子。翠莲像蛇和他缠在了一起,在这个祖屋,他的领地,他的房间,像是在海洋上颠簸,把他抛向空中,又坠入尘埃。他在他的祖屋完成了他的成人礼。

    那个人是在梅子送翠莲走后,打扫华子的房间,在华子的床肚底下,看到用过的揉成团的一包卫生纸的。他略微吃了一惊,儿子大了!他是要开始服老了,这一两年感到精神有点不济了。他总是想起他的女人,他给女人修了坟,棺木已经被河水冲刷得裸露出来一角,他在人字河堤砌了石工,请人把棺木打开,把遗骸拾起来重新入殓到坛子里,封好。按时下流行的样式在原址砌了石墓,在墓的四周栽上了松柏,种了万年青。又请了四尊石头狮子,立在墓前墓后,很是威武。他在墓里为自己也预留了位置,点了一个放骨灰盒的地方。女人和他没有过上好日子,女人和他在一起时,正是三年自然灾害的最后一年。女人和她的母亲,面黄肌瘦地靠在他家的门框上,他那时已在大队部走动,俞书记很看中他,小伙子很是吃得苦,不但种田好,脚程子也快,去乡下送个信,或去城里叫他办个事,从不耽搁。因此即使是豆饼,麦糠,他比一般人还是填得饱肚子。他说动他的母亲,想娶女人为妻。他盛了两碗粥汤,母女二人喝了之后,留下了女人。他自认为自己配不上女人,女人跟他也是为了活命。他对女人并不好,老娘对他说女人的不是,甚至于当他的面打女人,他从未忤逆过老娘,没为女人说过一句话。他买了别人家的屋基,起早贪黑地在人字河堤上挖黄泥,在石制的模槽里垒成方块,放在太阳下晒,他有了自己和女人的茅草屋。红霞和红云就是在那个茅草屋里出生的。外面的墙上贴满了牛粪,他各个地方蹲点,随身都带着拾粪的家伙,晒干了,就像现在烧煤一样,铲下来放在灶膛里,比麦草好烧。唉,女人一点不会做家务,也许跑惯了,去打个酱油,能和别人聊上半天。也不会过日子,他为两个断奶的女儿准备的粉子面,被她烙糍粑吃了。书是念得好,算盘打得好又有什么用?华子十岁那年,他本来打算翻建新屋,才得知准备建房买砖头的一千多元,被她借给厂里了,也没有借条,厂长也不认账,这个傻女人,被人两句话就哄骗了,又不会吵架,只是哭。他把那个厂长摁在地上狠狠地揍了一顿。女人终究想不开,这件事让她愧疚,淤积在心里,才有了这个病。女人终究没住上新的瓦房,她仍在土坯房里去世了。尽管老屋已经逐步初具规模,他在茅屋前伸展了院子,垒了前屋,给红霞红云住,又把屋后临马路的地方,砍了刺槐,杂草,砌了猪圈。女人离世后,日子反倒一天天好过了,他打了地基,下面浇注了黄沙水泥混凝土,砌了三进两院的瓦屋。在多种经营公司任职十年是他最春风得意的十年,只是女人无福消受。孩子们总算都大了,是该考虑华子的婚事了,他答应过女人,好好抚养好孩子,对孩子有个交代。他托人去翠莲的所在乡去访亲,得知此户人家姐妹两人,因翠莲面容姣好,上门提亲的人众多,女孩子不怎么端正。而且因为是姐姐,那户人家的意思竟要是入赘一个上门女婿,这于他是万万不可能的。他喝止梅子带翠莲回家来玩,也告诫华子,“丑妻家中宝,一个在外常年航海的人,漂亮的女子是守不住的。”他的妻尽管好看,识文断字,自己这辈子的辛劳却是她不能分担的,还要时刻提防别人的觊觎。

    华子仍旧和翠莲私下相好,并不为那个人所动,他在翠莲温柔的言语里无法自拔。那个人流连病榻时,做了妥协,约翠莲的父母谈婚姻的事。周正武作为梅子的未婚夫,也从城里赶了下来。

    翠莲看到周正武,并没有表现出什么不妥来。周正武倒是吃了大惊,又拿眼反复地看,终于认定翠莲,就是和他家住对门的表弟一床吃,一床睡的翠莲。他告诉了梅子,又悄悄地和华子说,说她脚踩两只船。华子始终听不下去,“只要她婚后对我好,婚前的事既往不咎。”可是最终还是谈崩了,那个人绝不允许自己的儿子倒插门,尽管他已经答应翠莲的父母在市里买房子结婚,他也早在心里为子女做好了安排。

    翠莲在事情谈崩后第二个月就结了婚,嫁到城里了,并不是周正武的表弟,也没有入赘女婿,结婚的男子在社会上有一定的诨名,浑身刺满了刺青。听说他的父母把妹妹留家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