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集
作者:
唐静松 更新:2016-02-13 13:48 字数:12130
01
惠王:寡人早就说过,不要闭关自守,要广纳良才,举国上下要齐心合力,精诚团结,这样我大秦国才能永远昌盛。你这样,嫉贤妒能,排除异己,还能干什么大事情,你做相国也不短了吧?
公孙:整整十一年了。
惠王:是,下面的话我替你说了吧,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可是你身为相国知法犯法,按律处置。
陈宫:回禀代王,预谋杀人,事后灭口,按律法诛灭九族!
公孙衍大惊,跪倒:代王饶命。
惠王:你触犯律法,谁也救不了你,执行。<武士上前>
张仪:慢。
惠王:张仪有话要说?
张仪:以臣看来,老相国没有罪。
惠王:怎么说?
张仪:老相国的确是想杀人,但是目的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国家,相国杀人不是为了协私报复,也不是图财害命,而是想替秦国除去他心中的心头之患,而后还要替秦国除苏秦,这不正是代王之患吗?因此我说相国有错,但没有罪,这与为了国家舍生忘死杀生取义是相同道理。
惠王:也有一定道理,不过杀人之事实摆在这里,罪过还是要惩罚的呀。
张仪:要说杀人事实,那微臣和翟青都健在,最多也只是个谋划之罪,何况相国一家世代为秦国尽忠,也就算不上什么罪过。
惠王:老相国听见了吧。
公孙:罪臣羞愧万分,只求速死!
惠王:张仪说的有点道理。你是有罪但没有错,看在张仪的份上免去你满门抄斩之罪,回家修养。
公孙:谢代王不斩之恩,谢张仪救命之恩。<下朝>
众人称赞张仪。
02
苏秦府中,琴声传到院外——府中的花园——亭阁——池塘——书房。<苏秦抚琴>
贾舍人上茶,站立。
03
司马府中,张仪与司马错对饮。
张仪:张仪多谢司马大人举荐才有出头日,敬此杯。<饮尽>
司马:贤弟不必客气,算起来我们也是同门之弟,我虽没有幸会于鬼谷先师,但 之道,先有苏秦在这里 走,你我不会再失去你了,哈哈。
张仪:司马大人,今后张仪要为秦国统一天下,尽毕生之力。<目光诚恳>
司马:贤弟,你的能力抱负无需质疑,世人皆知,我担心的是……<欲言又止>
张仪:大人担心的是秦国的环境,的确大丈夫立于天地,不能只看别人不顾自己,所以今天在朝上为老相国说情。
司马:你做的很好,虽然他目前受惠王排斥,但他的门生遍布朝野家族显贵,不是我们这些外来人能够比拟的。<举杯>
张仪:大人说的没错,公孙衍代表旧贵族势力,而且小太子还是他的外甥,我现在这样做,就是要与他们化解仇恨,这也是为日后在秦国长期效力打下基础。
司马:贤弟果然目光长远,帝王更替,朝臣变幻,往往遭殃的是我们,卫鞅公的教训一定要吸取,不能让历史重演。<悲调音乐>
04
客栈,张仪飞奔房间,店主向前祝贺:张先生,恭喜你呀。
张仪不理,直奔房间。<特写>晴儿在哭泣。
张仪不解:怎么了,晴儿,牧儿呢?
晴儿:牧儿走了。
张仪:为什么,我的最好的兄弟,我要他与我共享美好生活。牧儿,牧儿。
晴儿给他一个书信,张仪看信,<画面显示整个过程,快放>眼睛湿润了。
张仪:我不及苏秦师兄,不及苏秦。我向苍天起誓,永不背约,与苏秦永为和好!<强烈音乐>
张仪起身与晴儿拥抱:还好你没有走,否则我不知道能否活下去。
晴儿:我还能去哪里呢?
张仪:你哪也不要去,就和我在一起。<紧紧拥抱>
张仪:和我一起,纵横天下吧,这个世界有你有我有未来!<音乐>
晴儿:这会你不恨苏大哥了吧。
张仪:我本来就没有恨他,早就说过的,现在我更加佩服他了。
晴儿:我真羡慕你们两个,互相欣赏尊敬,这或许是先师鬼谷子的最终愿望吧。
张仪:是啊,所以我们两个在学艺之时传授的理念就截然不同,一正一奇,一张一弛,有我们两个在,天下要热闹一番了啊。
晴儿:对了,牧儿临走时留下一对白玉,原来是准备送给司马大人的。
张仪:这回不用了,我们同为宗派,兄弟相称,再送礼物就不好了。
晴儿:我也是那么觉得,所以就自作主张打发人送给公孙相国了。<音乐强烈>
张仪:啊,你真是这么做的?
晴儿:这难道不符你的想法吗?
张仪:太符合了,太符合。人家都说知夫莫若妻也,你……
晴儿脸红:胡说什么呢,你。
张仪抱住晴儿:晴儿,我的生命中不能没有你嫁给我吧,我们同呼吸,共命运。
晴儿:还有什么办法呢,只能和你委屈一生了。
张仪:不让你受委屈。
晴儿:别在这里说大话,你以后的道路充满凶险挑战,我能牵肠挂肚,能不担惊受怕吗?不过这些都不算什么,只要我们的心在一起。
05
公孙府,正堂,公孙衍与夫人叙话。<室内摆设豪华>
夫人:老爷,我听说在朝上,人家张仪保住我们全家的性命,是这样吗?
公孙:是的,让我没有想到啊。
夫人:那以后我们要谢谢人家,不要再恩将仇报了啊。
公孙:你懂什么,还是张仪说的对!我与他无冤无仇,谈不上什么恩怨,只要他一心一意为秦国做事,我就不会为难他,或许会支持他。<夫人点头>
家人来报:张仪使人来献璧玉一对。<音乐>
公孙:噢,呈上来。<家人呈上玉,二人仔细观看>
公孙:张仪真是天下奇才,既有盖世奇才,又懂人情世故,难得,难得啊,就像这块宝玉一样奇珍。来人,重赏来人。慢,将去年中郎令送我的虎坊头砚回赠张仪。
是。
夫人微笑。
公孙:此人日后前途无量,与人搞好关系,没有坏处。
夫人:这块宝玉。
公孙:我们都老了,这玩意不稀罕,心意我们领了,把它送给我们的小外甥武公吧,他若将来成为太子,我们公孙家还会东山再起的!
画外音:苏秦的精心策划,张仪的倾力表现,使他们每个人的目的都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张仪在秦国立足后,先是与司马错共同完成征讨巴蜀之地,后来又力主改革 政,渐得人心,加上他圆滑的外交天才,使朝中众臣都关系融洽,而苏秦这边,因秦国没有对赵国用兵,威信也逐渐树立,于是又开始了他连横的步伐……<张仪画面>
07
苏秦乘车,贾舍人驾车,牧儿背剑。在大路上行驶,仪仗队在后面。<音乐奏起,侧后,前跟>
韩国国都大梁城门,苏秦车队进入城内。<前移>
08
大街上,一个老汉在卖鱼<女儿>。突然一队人马从南面跑过来,把老汉撞倒。
女儿:爹,爹。<老汉倒地,流血>
骑马被围观人拦住,苏秦的车队也停了下来,下车观看。
骑马人上前踢翻了摊子:他妈的,找死啊,敢拦我们的马队,知道我们是什么人吗?大秦国使臣!就是你们韩国官吏也无权处置,懂不懂?
女子:你撞伤人了,不但不赔礼道歉,还强词夺理。
群众甲:就是啊,你也太不讲道理了。
乙:无法无天。
丙:人家是秦国使者,有外交豁免权,没有办法,弱国没有办法。
一个官员:怎么回事?
女子:军爷,他们骑马撞伤了我爹,还踢飞了鱼摊。
官员:你们是什么人,在韩国国都如此大胆妄为?
骑马人亮牌:我们是大秦国都使臣,在路上遇见拦阻,耽误了行程,恐怕你吃罪不起吧。
官员:这,<转身对老汉>你太不礼貌了,竟敢拦阻秦国使臣,还不向使臣赔礼道歉。
老汉急的晕过去。女子:你是什么狗官,不保护良民,却为这强盗说话。
官员:这,这是国家法律,我也没有办法,你们还是赶紧回家吧。我就不再追究此事。
女子:我,我和你们拼了。<拿鱼刀,被抓住>
苏秦:姑娘,不要拼命。<来到骑马人面前>听说你们是大秦使臣。
骑马人:你想怎么着?
苏秦:那你们在秦国撞伤了人也可以这样嚣张?
骑马人:这你管不着。
苏秦:看起来,不是这样,那你们来到韩国就可以无法无天,连这个官员都奈何不了你。
骑马人:你既然明白,还问什么,再说,这也不关你的事。
苏秦:巧了,我第一次来到韩国,也是第一次听说外国使臣可以不受任何法律制裁,不错,不错啊。
骑马人:你是什么人?
苏秦:赵国的使臣。
骑马人:<缓和>失敬,那既然是同行,我们井水不犯河水。
苏秦:可我还知道一个道理,杀人偿命,欠债还钱,你要向这个老汉赔偿一切损失,并赔礼道歉。
骑马人:这你管的太宽了吧,再说你又不是当地官吏。
苏秦:是啊,当地官吏对你没有效力,也只有我这爱管闲事的人来主持正义!
骑马人:我看你也是活腻了。
拔剑就砍,被苏秦一把抓住脖子,骑马人疼的直叫:你找死,敢对我大秦使臣动手!
苏秦:今天让你死个明白,爷爷是赵国相国苏秦。<强烈音效>
啊,苏大人,小人有眼不识泰山,您大人大量,饶了小人吧。
苏秦:你也怕死,哈哈,那你打算怎么处理此事。
骑马人:全部依你。
苏秦松开手:向老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
骑马人回到队中,抽出宝剑:给我上,杀了他。
众人吓了一跳。
苏秦毫无惧色:那就这样吧。<抽出宝剑将六个人全部杀死>
众人惊慌失措。官员上前:苏大人,在韩国杀了人这不好交待吧。
苏秦大笑:哈,这几个人也算是人吗,一群禽兽,我们都是外国使臣,不受韩国法律处置,可是你说的,上车。
苏秦上车,贾舍人给老人扶起,给两锭金子。
众人:苏相国仗义行侠,天下英雄。<赞叹不已>
官员无奈:收拾了,收拾了。<背影,张仪车队>
05
俯景:苏秦的车队行驶在大街上,秦使的车队行驶在大街上,两车对垒。
特写:两车车夫互不相让。
A. 天空雄鹰。B.贾舍人与秦车夫互视。
秦车夫:你们什么人,还不把路让开,想找死吗?
贾舍人并不答话。秦车夫下车拿鞭子就要抽打,被贾舍人一把抓住,踢翻在地,秦军几个上来,与贾舍人打成一团。<特写>
苏秦与秦使同时下车。
秦使:你们是什么人,竟敢阻拦我们大秦使者车队,还敢动手,不想要命了吗?
百姓:是啊,这可是秦国使臣。
乙:连韩国官吏都不敢管。
苏秦:这就是大秦使臣,不像啊,我也曾经去过咸阳,井然有序,怎么到了别的国家,就无法无天,就如强盗呢?
秦使:你,你敢如此口出狂言,到底是什么人?
苏秦:你没有必要知道我是什么人,我今天命令你把路让开,今天就免你一死,否则,今天你出不了这条街。
秦使:你要做什么?想和我大秦国开战吗?
苏秦:哈哈,我乃赵国使臣。
秦使:那秦赵之间也算友好,你我何故在此无谓争执呢,误会吗,你我同行如何?
百姓甲:原来是赵国使者,也是啊,赵国也是大国,怪不得秦使缓和口气了。
苏秦:秦国依靠军事力量强大,动辄出无名之师对六国出兵,毫无和平共处之意,君臣上下,皆是虎狼之心。没有一丝仁德之心,百姓们,你们说,你们谁没有受到过秦军的欺辱,一个小小的使者,竟然也敢在别国的大街上横冲直撞,眼里没有一点王法。请问,你们在自己的国家里也是这样吗?<大家鼓掌>
秦使尴尬。
苏秦:百姓,这种受人凌辱的事件,你们受够了吗?
百姓齐呼:受够了,打死他。
苏秦:今天你首先要向受伤的老汉赔礼道歉并赔偿银子200两。第二,给我让开道路。
百姓齐呼:呼 呼
秦使:你是赵国使者,有什么权力在韩国发施号令?
苏秦冷笑:赵国人无权管,韩国人不敢管,<特写韩国官吏>所以你才敢如此嚣张,今天我苏秦就替天行道,惩罚一下你这无法无天的恶棍,也顺便告诉一下秦国,天下之人不可欺。<百姓欢呼>
秦使后撤一步,四名秦军举刀上前,牧儿一人执剑与之厮杀。几个回合便杀死了四人,秦使飞剑入围,苏秦一剑就刺杀了秦使。<众人惊愕>
苏秦:百姓们,我们大家不要害怕。我苏秦一人做事一人当。与你们无关,与韩国无关。
苏秦扯下一块白纱,用剑血写书,交给车夫:赶紧滚回秦国。
秦国车夫驾车逃窜。苏秦车队昂进,百姓欢呼。
06
韩王宫殿:韩王在上座,众臣跪坐。
韩王:最近从赵国那里刮起了一股抗秦潮,我们韩国地小人稀,夹在大国之中真不容易啊,你们说,我们将何去何从呢?
大臣甲:代王,我韩建国百余年来,靠的就是左右逢源,赵国可以抗秦,可我们拿什么来抗秦呢?若不识时务,以卵击石,则必招来祸害。
大臣乙:臣与相国不敢苟同,韩国受尽欺侮,在夹缝中生存,如果我们在一个大树底下,那么秦国就不会再敢欺辱我们。
大臣甲:话虽这样说,可联盟能否抵挡住秦国,再说这联盟中各国能否真心也值得怀疑。
大臣丙:是啊,就因为我们总是瞻前顾后,互相猜疑,秦国才能够如此猖獗,如果我们精诚团结,众志成城,小小的秦国算得了什么。
韩王:你们说的都有道理,对秦国,既不能得罪,也无可奈何,可是就连魏国齐国也经常欺侮寡人,<画面显示军队攻击>弱国无话语呀,秦国的使臣在我都城横冲直撞,胡作非为,你们说我们还有主权吗?
一个官员匆匆上殿。
官员:代王,代王,大事不好了,秦国使臣……
韩王:刚说到他,就来了,慌什么,秦国使臣又杀人了,抢劫了?
官员:都不是,他……
韩王:那他怎么了,莫非要反了不成,真是的。
官员:被杀了。<强烈音响>
全场人惊呆。
韩王:谁杀的,凶手抓起来了没有?
官员:没有,微臣不敢抓。
大臣:都杀人了,你这个京官怎么不敢抓,什么人这么胆大包天?
官员:听说是赵国的相国苏秦!<全场震惊>
07
馆驿内,苏秦在坐下休息,贾舍人上茶。
牧儿:老爷,不,大哥,如今你杀了秦国使臣,既惹怒了秦国,又在韩国犯法,这动静可够大的啊。
苏秦喝了口茶,看了看牧儿,又看了一眼舍人。
舍人放下茶盘:此乃天赐良机,唯一冤枉的就是秦国使臣,不过他们平时趾高气扬,为非作歹也是罪有应得。
牧儿:<低声>那强大的秦国岂能善罢甘休?再说在韩国杀人也要交待啊。
苏秦:哈哈,我们是干什么来了啊,嗯?
贾舍人:老爷,这招一箭双雕,既打击了狂傲的秦国,让他们对老爷更加重视和惧怕,另一方面,让百姓也感到只有老爷不惧怕秦国乃当世英雄。
牧儿:那秦军出兵攻打呢?
贾:攻打谁?攻打韩国,人是老爷杀的,与韩国无关。再说,出兵韩国,赵国,楚国必出兵相救,秦兵也讨不了什么便宜。
牧儿:噢,这么深奥啊。那韩国就不追究了吗?
贾:他追究什么,杀的是秦国使臣,还是为韩国除暴安良,韩国比秦国更尴尬,已经被老爷套上了。
苏秦:哈哈,知我者,舍人也。目前韩国已经没有退路,得罪了秦国,他只有依靠我才能安全。如果说以前他还可以选择犹豫,目前他也只有上我这条船了。
08
天外天在飞速流过,苍鹰在天空飞翔。特写,苏秦手握宝剑。
09
韩国朝廷,大家:啊,原来如此啊,这,这可把天捅个大窟窿了,代王。
韩王:苏秦这招真够阴险的,这个秦国使臣也是倒霉,偏偏给苏秦这个机会,唉。
大臣:代王,这事如何处置?
韩王:你说如何处置?
甲:马上抓捕苏秦?
韩王:愚蠢,还用你抓,就馆驿喝茶呢,他既敢杀秦使,说明名不虚传,此人非同一般。
大臣乙:代王圣明,此事虽看似恐怖,但不失为一个机会。
大臣丙:机会,什么机会,杀了秦国使臣,不出五日秦国必出兵涵谷,十日可到成阜。
大臣甲:是啊,你还能有什么机会,嗯?
韩王:让人家把话说完,这样不好嘛。
乙:谢代王,大家想一想,如今,秦国使臣被杀,即便是我们抓捕苏秦献给秦国,秦国会就此罢休吗?<众人不语,乙巡回下殿>不会的,他还是借口我们保护不力出兵攻打韩国,那时候天下都知道韩国是没有诚信公义的,为什么出卖了英雄,出卖盟友为敌,失去了天下人心。那么赵国呢,也会与秦国一样攻打韩国,灭亡就在旦夕啊,代王。
甲:你危言耸听!
韩王:你们不了解苏秦,他机智勇敢,善于把握形势,这次我们已经被他套上了,要跑也跑不掉了,国小民弱,这就是命运。人是无法向命运抗争的。
大臣乙:代王不必如此消极,臣有一策,可保韩国无恙。
韩王:快说。
乙:想当年苏秦刚到赵国,秦军攻打魏国,赵王采用大臣的建议,把苏秦留在赵国,果然赵国无恙,这才出使到我们韩国。
韩王:你是说扣押苏秦。
乙:非也,对苏秦之能礼求而绝不能粗暴。礼贤下士才是关键。
09
馆驿内,三个在谈论。
苏秦:现在已经成为骑虎难下之势,上下都不好受,只有跟着我苏秦,才能有出路,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让谁做出这种决策都是痛苦的。
突然馆驿来报:中车大人董承来了。<众人一惊>
牧儿:来了多少人?
馆人:一二十人。抬着礼品。
贾舍人:迎接客人。
010
馆驿外,董承带领随从在门外。<全景>贾舍人出来迎接行礼。
贾:承蒙中车大人看望,不胜荣幸,舍人这里替苏相国行礼了。
董承:客气,客气。苏相国举世闻名,能够屈尊来到我韩国,乃韩国之幸也,一点薄礼不成敬意。
011
二人进馆驿室内,舍人在门外通报:老爷,韩国中车大人董承来拜见。
苏秦:请进。
董承入内跪拜苏秦:韩国中车令董承叩见苏大人。
苏秦赶紧扶起:你我各为其主,何故行此大礼,请起,请起。来人,看茶。<贾舍人上茶后退出>
苏秦:董大人可是奉韩王之命,拿我苏秦归案问罪吗?
董:大人哪里话,董承奉我代王命,一是前来问候,二是对苏相国不畏强霸,为民除害表示钦佩。三……
苏:三就是向我请教,当韩国该如何处置?
董:相国果然未雨先谋,我乃久仰先生大名,也喜欢鬼谷先师的学派,你我不必相互猜疑和套圈子,既然你敢于杀秦使,必有御敌之策,
苏秦看着董承,原来是同道之人,难得,那我就省了很多力量了。
董:眼下,人们似乎关心的是韩国该如何应对秦国的威胁,而实质是到底接受还是不接受相国的连横策略。
苏:分析的透彻,那依你之见,韩国该如何应对呢?
董:本来在一切没有发生之前,要向韩国出售这个策略,应该说希望不大,因为韩国在六国中最弱小,在夹缝中生存,谁也得罪不起,再说就是连横,贡献的力量也是极其有限,但现在不一样了,如今先生在韩国杀死秦使,把天捅了一个大窟窿,今韩国胆战心惊,就好像在漩涡中的小船,自身难保,急于靠岸,这就给了先生一个天大的机会。
苏:董兄高瞻远瞩,秦佩服佩服。<这小小的韩国也有这等高人>
董:我绝非卖主求荣之辈,而是多年来受强秦的欺辱让我无法忍受,大丈夫活于天地,应顶天立地,壮志凌云,岂能屈脖为奴?今遇先生,董承肺腑之言,望先生勿疑!
苏秦感动<兄有如此之志,韩国有如此之臣,何畏惧于秦手>:请看,<苏秦拉开地图>秦边境有军队十万,将军 如果要攻打韩国,必须绕道,魏国这些地方途径五百余里,长途跋涉。临行之前,我已命赵将军赵盾率十万精兵,屯于上谷,等候秦军到来,另外我已修书楚王和魏王要求楚王出兵,只管观望,不需出战,楚王应允。还要求魏王断绝秦军水道梁河,这样秦军二十万孤军深入,到了韩国边境已经疲惫不堪,强弩之末,我苏秦登城一呼,十万赵军杀出,秦军必溃败千里!<音响>
董承再跪:苏先生运筹帷幄,董承代韩国谢先生。
苏:不要这样说,事情是因我而起,我苏秦当年赵国时,赵王爷曾惧怕秦军如今却誓与强秦决一高下,夫战者,勇气也。以往与秦军交战,未战先怯,再加上秦军,作战勇猛,因此六国胜少负多,我们自己要先有这个勇气!
董:先生一言中的!我也曾力主军队要改革,但一人难为,唉,目前朝中大臣都是苟全之人,从不长远计划。
苏:这我明白,举国上下,都习惯于无为而治,要改革,首先要从弊政开始,当年卫鞅公在秦国改革变法,才有今天秦国的强大,只可惜,唉……
董:相国大人,何时见我家代王?
苏:不急,现在还不是时候。
董:为什么?
011
秦王宫殿,秦惠王上座,众臣下坐。
公孙衍:代王,我大秦自建立已来,从未有过使臣被杀之事,此乃奇耻大辱,我建议立即向韩国兴师问罪,要求他们赔礼割地,交出凶手苏秦由秦国处置。
秦:能不能换个思路,总是割地求和,现在人家都说我们是强盗,还不够吗?土地可以抢来,但人心是要靠道义去换来的。我们秦国以前抢了很多土地,后来还不是大部分都 出去了吗?人心是强霸不来的,再说这次道义站在我们这一边,不正是我们收买民心的好时机吗?
公孙衍无语。
秦:司马错,你呢?
司马:臣认为苏秦杀我使臣不是一个孤立的,表面的小事情。
惠王:说得好。
司马:苏秦去韩国推行连横之术,并非易事,于是他故意在韩国制造事端,引起混乱,使秦国有动作,这样韩国就感到了危机,逼迫韩国要么向我割地赔礼,要么加入联合抗秦,这是一箭双雕之计。<众臣小声议论>
惠王:好歹度的计谋,不愧是先师之徒,让我也骑虎难下。张仪,你对你师兄这一招有何见解?
张仪思索一会:代王英明,苏秦这是有意制造混乱,从中渔利,我们只要沉着冷静,低调处置,苏秦必败!
公孙:张卿之意,我们怎样低调处置呢?
张仪:据我所知,苏秦所杀之秦使,长期在韩国骄横跋扈,引起百姓愤怒,苏秦杀之,已经赢得人心,占得先机,另外,韩国上下必担心秦国会兴师问罪,因此只好投靠苏秦。
公孙:那他一人可以抵挡我十万雄兵?
张仪:说的好,我在边界上虽有十余万精兵,但是要攻打韩国,须绕道魏国六百余里山路,途径楚国边界,我已探知,楚军二十万已进入边界,敌国也配合苏秦不向秦军提供粮草水源,这十余万人翻山越岭,到了韩国还能做什么呢?
公孙:那韩国也不是我们的对手。
张仪:最后一招最要命,苏秦在临行之前已命赵奢率十万精兵,埋伏于韩国成阜附近,用意有二,其一,如果秦国长途跋涉,攻打韩国,就是自己主动送上门来的美餐。其二,韩国想投靠秦国而拘捕苏秦,赵国二天之内就会拿下韩国。<众人哑语>
公孙:那,那,我们也不能就这样罢休,不能咽下这口气。
张仪:我们今天不咽下,明天就要吃更大的亏,那时候就是吞下。
惠王:张仪分析的已经很精辟了,我们不能轻举妄动,但也不能无动于衷,让天下人耻笑。
张仪:代王,
惠王:不要再说了,如今巴蜀地区又发叛乱,使我一直无法安定心思经略中原,我准备派司马错和张仪率二十万大军,平定巴蜀,永除心头之患。
司马,张仪:领旨。
众人散朝,张仪与司马错同行。
张仪:该说的我们都说了。
司马:我有种预感。
张仪:惠王要犯错误。
司马:是的,我们秦国没有受过这等欺辱,惠王也咽不下去啊。
张仪:这就是苏秦想要的。
012
公孙府内,池塘里的鱼儿。<特写>一个大鱼吃了一条小鱼,月光下,蛐蛐在叫。
书房内,公孙衍把一封书信交给公孙卯:快马加鞭送到韩国相府张大人府上。
公:这回你离开赵国,到了韩国就有机会收拾你了。<特写公孙脸部>
月亮被乌云遮住。
013
张仪府中,张仪在园中散步,晴儿过来。
晴儿:听说苏大哥在韩国杀了秦国使臣?
张仪:是,现在是他出手的时候了,这个妙计也真绝,我都想不出来啊。
晴儿:一箭三雕。
张仪:怎么讲?
晴儿:既向天下表明,苏秦乃第一不怕秦国的人,一战成名,其次是把弱小的韩国拉下水逼迫就范。三是向秦国将了一军,使秦国进退两难。
张仪:真不愧是我张仪的夫人,聪明之极,连一般的官员也看不透啊。
晴儿:多谢夫君夸奖,不过……
张仪:不过秦国也不是好惹的。今天惠王派我与司马大人西征,就说明惠王表面上看的很开,但内心里不会接受。
晴儿:你是说秦国还会用兵?
张仪:是不可避免啊,为了挽回颜面,也只有这样。
晴儿:可惜,为了颜面,拿十万将士的生命做无谓牺牲。
张仪:历朝历代不都是这样,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没有教训,这些人是不会回头的。
晴儿:我听家人说,有人看见公孙卯出城了连夜。
张仪:小把戏,又是老头子<他们家>旧病复发去韩国活动,对苏秦采取一些阴谋诡计,成不了大事情,只会帮苏秦成事。
晴儿:那我们要不要提醒苏大哥。
张仪:不用,这点玩意岂能瞒过他的法眼,我听说他到韩国并未拜见韩王也就是想扫除一些保守势力的障碍,日后便于施展拳脚,放心,伤不着他。<自信表情>
013
夜,书房,晴儿在灯下,写好了一个字条,拿到门外打开鸟笼,把纸条藏进鸽子身上,用手一抛,鸽子飞了一圈,径直向远方飞去。
特写:公孙卯骑快马在路上飞奔。
014
清晨,牧儿在院子里练剑,苏秦在一旁看。<各种角度拍摄>一声鸽子声从远处传来,飞进院子。牧儿停下。
苏秦:怎么停下来了,练完这一套组合。
牧儿:我晴姐来了。
苏秦:在哪里?<四周观看>
牧儿<用哨咕咕几声,鸽子就飞到他手臂上>:这里啊,哈哈,这是我们两个人的信鸽,嘘,保密的。<取出书信,用手拱鸽子, >
苏秦一看<音响>:果然有小人作祟。
牧儿看过纸条给舍人:这是张兄写的。
苏:晴儿怕我有危险,才写信给我,张仪这个滑头他不担心我也只有他最了解我,舍人,你马上去中车令董承府上,让他派人监守四城,看见有从秦国来的人不要惊动,监视。
贾舍人:是!<出去>
苏秦:晴儿,还是女儿心细,男人比不了啊。
牧儿:苏大哥,想晴儿姐了。
苏:想,不过不是那个想,是一个兄妹的想念。<音乐响起>
牧儿:我知道是你安排姐姐去秦国,和张大哥在一起的,你为什么放弃姐姐呢?你不喜欢姐姐吗?我不信。
苏:我喜欢晴儿,但我知道,他的未来在秦国更美好,和张仪在一起。我的前途虽然远大,但更加凶险,而和张仪在一起,会稳定幸福。
牧儿:看来喜欢一个人是希望她过得好。
014
外景,城门人来人往,士兵在监视外来人,公孙卯骑马而入,下马。
士兵甲:干什么的?
公孙:做生意的。
甲:做什么生意的?
公孙:小人是做珠宝生意的,从赵国来。<特写城楼上牧儿在观望>
公孙拿出几锭银子,士兵收下,公孙卯上马走了,牧儿示意校尉跟上。
背影,校尉化成平民跟踪公孙卯,进入张府。
015
三人哈哈大笑。
牧儿:他说做什么的不好,偏说是做珠宝的,撞到我头上了,再说他骑的马匹红棕色,剪毛手法就是秦军骑兵战马类型一口咸阳话,可笑。
贾:我的牧儿前途不可限量啊。
苏喝了一口茶:牧儿记头功一次,舍人,你再去中车董大人府告诉他情况,让他早作准备。
贾舍人:好的,我马上就办。<退下>
015
韩王宫殿。
韩王:苏秦来我国已有半月有余,都在做什么呢?
董承:整天看书做赋一副清闲自得的样子。
韩王:奇怪啊,按理说,他应该拜见寡人陈述联合抗秦之策,可他却不慌不忙,这卖的是什么关子呢?
董承:他似乎在等待时机。苏秦心机常人不能揣测。
韩王:我听这话里,好像你也在和寡人兜圈子吧。你董承的机智虽比不上苏秦,但在我韩国也属一流,要是有事瞒着我……
董承跪下:臣受代王知遇之恩,由一布衣官至一品,只想为韩国肝胆涂地,如有二心天地齐诛!
韩王:起来起来,寡人不过随口说了一句,就这样,寡人信得过你。不过有事不要瞒着我。
董承:臣正要汇报一事。
韩王:说。
董承:据臣几个月的密探调查,朝中几位老臣都与秦国重臣秘密交往。经常有书信来往,因此,我朝一举一动,秦国很快就知道。
韩王:这不是新鲜事,寡人还是太子之时,就知道他们那点烂事,我也知道起不了什么大的风浪,情有可原,谁让韩国贫穷呢,我朝一品大夫年俸金二百两,可人家秦国一次就送五百金,也省了我给他们补贴了。
董承:代王英明,今天臣查到一件事情,似乎是大事情。<音响>
韩王:什么大事情?
016
大夫张大六府中,张佑拿着信件看完后烧掉。
管事张凡:老爷,有什么新指示吗?
张佑:你猜呢?
张凡:肯定与苏秦有关。
张佑:聪明到底是我的管事,那你说具体是什么事情?
张凡:哼,就公孙老爷子那点智商,闭眼也会猜出他要<用姿势示意>
张佑:是啊,他总是说为了我们着想,实际上是为了他秦国,苏秦一死,天下太平,他秦国就无忧了。
张凡:可关键是。
张佑:关键是苏秦已经威胁到了我们的利益,多年来我们与苏秦私交,虽然说不上卖国求荣,但也保持了韩国的一点尊严,可苏秦要我们与秦国绝交对立,这样一来,我们与秦国就没有什么好处可言了,财路断了是小事,韩国也容不下我们啊,总之苏秦在韩国一天,对我们就越发不利,于公于私,我们也要除掉他!<音响>
张凡:老爷此事关乎重大,我们直接出面去刺杀赵国使臣,这在台面上也不好看,一旦暴露难逃干系。
张佑:那是当然,这不比上几次我们搞定几个小人物那么简单,苏秦也绝非等闲之辈,用武力强攻动静太大,一旦招来董承那小子,我们都难保活命。
张凡:这事好办,苏秦不是杀了秦国使臣吗?冤有头债有主,何不……
张佑:不行,公孙大人明示此事一定要秘密进行,不能牵连秦国什么事情,上次他刺杀张仪未果,险些全家丧命。
张凡:他妈的这事情就难办了,俗话说,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他那么远还能管得了我,到时候苏秦一死,天下太平,谁还在乎是谁干的,他命令我们,我们也用这封信要挟于他。
张佑:你说的有道理,不能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好,你去安排,要找可靠的人,手怀绝技,心狠手辣之徒,钱不用愁,有人供给我们,记住,保密!
017
韩王宫室。
韩王:有这种事,不会吧?
董承:千真万确,臣在大夫内府的眼线已经发现他们的密谋,但具体行动还不知道。
韩王:真是胆大包天,敢做出这等事情来!
013
馆驿,<强烈音乐>董承全部武装,在指挥部下全面进入战备状态。
014
苏秦在园中与贾舍人对弈,特写棋盘黑白局势,特写池塘中鱼儿在游动,蜻蜓在飞。
015
张凡在酒馆中与六个黑衣人密谋:每人块金子,这是定金,事成之后,另有重赏。
黑衣人甲:放心吧,在大梁这块地上还没有什么我们做不了的事情!
张凡:记住,一旦被抓,一口咬定是秦国人,听见了吗?不允许透露我们任何一个字眼!
黑衣人乙:没有问题,黑衣帮的兄弟视死如归,这一点请放心,即使不成也绝不留下活口!撤!<众人消失在夜幕中>
016
馆驿,夜晚,苏秦在书房看书,几个黑影翻墙而过,特写苏秦表情。
017
张府,夜。
张佑:事情都安排好了吗?
张凡:安排好了,今晚就行动,还是黑头帮弟兄。
张佑:嗯,在韩国也就是他们还能干点事情,有把握吗,这苏秦不比常人要慎重对待。
张凡:知道,即便刺杀成,我还要另一支人马在暗中进行。
张佑:嗯,这还差不多,只允许
018
馆驿中,后室一个妇人在擦地,特写面部阴冷。
牧儿进来:阿婆,辛苦一天了,快去休息吧。
妇人:啊,不累,你都是贵客,应该的。
牧儿:阿婆,你是本地人吗?
妇人:是的。
牧儿:那明天你帮我买点药回来,这是药方,大人可能有点不舒服。
妇人:好。
特写牧儿面部表情,牧儿在后堂打量室内摆设,走了出去。一声动静,牧儿赶紧走过。
苏秦:牧儿,你还没有休息啊?
牧儿:您不也没有休息吗?
苏秦:今天有点累了,不舒服早点睡吧。
牧儿:我明天叫人给买药去。
苏秦:好的。
特写树上黑衣人,地上黑衣人。牧儿回房间。
019
一会儿,房间中灯熄灭了,<紧张音乐响起>
黑衣人一挥手,三个人发射小箭朝苏秦房间,没有动静。头领示意,那二人上前看看。特写黑衣人上前想打开窗户。突然几支小箭飞出,两个人当场毙命。<恢复宁静>
黑衣人大惊:不好,撤!
突然灯光回明,周围金兵围住,黑衣人围成小圈。牧儿,舍人,苏秦走了上来。
董承:又是黑衣帮,你们作恶多端,今天让你得到应有的惩罚。
黑衣头领:什么黑衣帮,我们是秦国都校尉,奉命来取苏秦首级!
苏秦:别装了,秦国校尉没有你们这样愚蠢,只要你们说出主谋,我放你们生路
头领:休想,今晚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兄弟上!
众人打成一团,最后头领被捉。
董承:这就是臭名昭著的黑衣帮,押下去。
苏秦:严加讯刑,不怕不招!
特写妇人看见黑衣人被捕脸色。
020
张府,老爷,不好了,大事不好了。
张佑:什么事情?
张凡:刚才有人来报,黑衣人被捕,有招供可能。
张佑:废物,这点小事也办不了。唉。
张凡:老爷,要早做准备啊,万一他们……
张佑:什么万一,无凭无据,他能把我们怎么样?不用怕,回去睡觉。
张凡下去回到房间收拾东西从后门溜走,不久被人抓住。
董承带领校尉直奔张府而来,特写大门。
校尉上前敲门:开门,开门,快开门。里面声音:什么人大胆,这么晚还敢敲门。
开门,校尉一涌而入,直奔正堂,张佑穿衣出来:什么人,竟敢闯我府!
董承:奉诏,拿张佑到衙门问话。
张佑:我有何罪?
董承:谋杀使臣里通外国。
张佑:一派胡言,有什么证据?
董承:带上来。<校尉押着张凡>
张凡:老爷,我对不起你,我对不起你啊。
董承:带着他搜!
是!
张佑:大胆,竟敢搜我重臣之府?
董承:可惜你现在不是了。
校尉开始各房间搜查,到处哭喊声不断,校尉拿着书信和黄金。董承拿着给张佑:张大人,这你有何话说?
张凡低头,张佑昂首不语。
董承:带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