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集
作者:唐静松      更新:2016-02-13 13:52      字数:13192
    01

    馆驿,清晨,苏秦在练剑,牧儿在观看。贾舍人从外面匆匆跑过来:老爷,出事了,一切如您所料,张大人被抓,全家被捕,满城风雨,所有人都在议论,人心惶惶啊。

    苏秦继续练剑,把树叶都削下来,逐渐杀气露出。<1分钟>

    特写把剑掷向剑鞘。

    苏秦:不如此,就不能在韩国推行合纵,韩国是我们第一站,必须成功,不能失败。这次保守说,必须除掉,才能杀一儆百,扫清我们道路,现在就看韩国的态度了,看他有没有这个魄力。

    02

    <强烈音乐>一批官员急急进宫,拜见韩王。特写人的脚步与抓人的场面。

    03

    韩国宫殿,一群官员跪倒:代王,张相国乃是三朝老臣,对韩国有不朽功勋,请代王开恩,绕了相国,百姓无不感恩代王恩典,相国一家三百余口不能就这样白白的丧命啊,代王。

    甲:代王,相国纵有杀使臣之过,那也是为了韩国不陷于苏秦之流欺骗之下场,也是为了国家,不是为了私利,请代王明察。

    乙:相国虽有与外邦众臣交往之事实,可这并非不忠,也是为了在非常时期开辟一条外交沟通渠道。<韩王脸色>这,这,请代王明鉴。

    韩王不出声,走下殿来,看着殿上的鲜花。特写折断。猛转身,上台阶入后殿。

    宫人:退朝。

    众人:代王。<相互对视>

    宫人:各位大人,代王也休息,诸位请回吧。

    <前移>甲:张相国一旦不保,我等必受牵连,这是其一,那董承与苏秦狼狈为奸,入朝为政,这以后不会有我们好日子过,这才是最重要的。

    乙:是啊,可我们现在怎么办呢?

    04

    董承府中,几名官员在等待。<就座>董承从后面回来:抱歉,让各位久等了。

    几位大臣跪下:董大人,我等受韩王世恩,如今大人为国除害,大快人心,我等都愿意听大人调遣!

    董承扶起:各位行至于此,我们同朝为臣,且都是我的长者,董承   不起啊。

    甲:董大人,你是我看着长大的,从小到大一身正气,刚直不阿,对国家更是忠心可表,如今,张相国老贼一除,正是韩国关键时期,是战是和,都在大人,想我韩国生存与夹缝之中百余年,受尽欺辱,和不今日与强虏一斩两决,与六国结盟,彰显英雄正气!<强烈音乐>

    董承:大人之意,承早有此心,可是张相国被捕,尚未处置,代王也在犹豫之中,如今张相国的故臣正在联合救他,一旦代王下不了决心,那我们就是前功尽弃,秦国也会更加猖獗,另外,苏秦马上就会放弃韩国,去联合五国,那时候……

    乙:决不能让他们得逞!我们这里搜集了他们几个人的弊处<竹筒>献给韩王,让韩王看到正气的力量。

    董承:各位大臣有如此报国之心,何愁韩国不强!

    05

    馆驿内,苏秦与贾舍人对弈。牧儿观看。

    苏秦:最近你的棋艺大有长进啊。

    舍人:老爷是说我们的计划进展很快吧?

    苏秦:是啊,你总是能够跟上我的思路很难得啊。

    舍人:老爷,目前您看事情有几成胜算?

    苏秦:只有六成,所以就像你这盘棋一样,还需要加一点力气。

    贾:老爷的意思是……

    苏秦:目前韩王虽然势成骑虎,但是要让他们下决心去与秦国彻底决裂,还是十分困难的,这就像我们在一直很大的锅里把一块冰水烧开,尽管已经烧了很多木柴,但是只看见热气,却不见沸腾,因此呢,就要继续加柴火。

    贾:老爷,认为目前添加的木柴是……

    苏秦:韩国担心有两点,一是处决张相国激怒秦国出兵,而是怕我们突然消失去魏国或者是去楚国。

    贾:老爷,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06

    韩王宫殿,特写一张张揭发大臣与张相国勾结通敌国受贿的卷宗。<韩王的脸>董承在一旁。<音乐响起>韩王把卷宗收起来,转身看地图:

    秦国要发兵攻打韩国,不出十日就可以到边界。

    董承:在地图看是这样的,但实际上并非那么容易,秦国函谷关屯兵十五万,通常只是发出十万铁甲,要经过魏国成阜等地,地形崎岖复杂,没有供养,行动必然迟缓,赵国十万铁甲已经在边界驻扎,等候秦军。另外,韩国在十天之内发兵十万,不成问题。秦国出师无名,失道寡助,我韩军报国为民,气势高涨,这正是扬我国军威的大好时机啊。这些大臣表面上要联名上保张相国,实际上是为了自己。

    韩王:怎么讲?

    董承边走边说:这些人依靠祖辈功名,在朝中居高位,却不做实事,一位追求安乐,且贪生怕死,对那些想为国家做些事情的人才百般阻挠,甚至是排挤打击,至使满朝上下没有朝气的声音,只有向这些人站在一起,才能保住官职。

    韩王:这个寡人也是深恶痛绝。

    董承:有句话,臣要冒死进言。

    韩王:有话直说。言者无罪。

    董承:那些老臣看见救老相国希望不大,就联合西山李王,准备趁乱夺取王宫,秦军已经答应配合。

    韩王大怒:有这等事?

    董承:臣在几个大臣家里安插的内线举报的。

    韩王:这些大逆不道的罪臣。

    军官上殿:禀代王,臣已探查韩国边境,有十万赵国精兵屯驻。<强烈音乐>

    韩王:太好了。

    文官上奏:启禀代王,臣探知燕国使臣在到处打探苏相国处所。

    韩王:啊,千万不要让苏秦出去。

    韩王上台阶到案边,拿出一支金牌令箭:董卿,寡人赐你此箭,要你做两件事!

    董承跪倒。

    代王吩咐:一,代寡人处决张相国等几个奸臣,以示国人。二,立即传旨,后天在朝会,寡人要隆重大典召见苏秦!

    董承:臣马上去办!

    <凯旋乐奏起>

    07

    画外音:在韩王权衡利弊决心抗秦之后,以董承为代表的正直官员处决了以张相国为首的老臣,为抗秦扫清了道路。

    一群士兵抓捕大臣家人场面。

    08

    在刑场上,张相国等人大骂:苏秦你这个奸佞小人,凭借一张利嘴就欺我韩国,君臣抗秦,把韩国拉下水,我死了也要与你没完。

    特写行刑,百姓围观。

    09

    韩国大殿,外景全景,清晨,宫人在扫地。

    甲:今天是什么日子,这么隆重了。

    乙:听说是要接见苏秦相国,这个人很了不起呢,敢杀秦国使臣。

    甲伸舌头:啊,就是他啊。

    010

    后宫,宫人:快点干,利索点,今日代王要接见苏相国,谁要是出半点差错,别怪我不留情面。

    011

    厨房,侍长:你们都给我听好了,今天午时一刻,准时宴会开始,各种详单已经列好,每一种菜都要上好的原料,另外开十坛吴国十年前送来的汾酒,一点都不能含糊,听见了吗?

    众人:谨遵大人教诲!

    012

    天空,蓝色,太阳升起,云彩淡薄,雄鹰在空中盘旋。

    013

    城墙外,军士在打扫,行人走路。

    014

    大街上,张灯结彩。

    015

    特写:苏秦一行乘车出馆驿,向宫殿走去,路上行人欢呼。特写:老汉和女儿。

    苏相国英雄盖世!苏相国领导众邦!苏相国英雄盖世!苏相国君怡万邦!

    行人欢呼,夹道相迎。

    016

    一批官员被押往刑场,在囚车上。

    017

    两个镜头互相交叉。

    018

    苏秦车队到宫门下车。<前移>三人持手节上殿。<音乐响起>

    020

    犯人押下囚车。特写镜头:每个人的表情,张相国的口被堵住,不能说话。

    021

    韩王宫殿,韩正座大殿,坐立不安。董承意视沉住气,韩王稍好。

    苏秦上殿,昂首挺胸。<强烈音乐响起>众臣仰视。宫人偷看,被头领揪住。

    特写苏秦。<仰侧拍>

    苏秦跪拜:赵国使臣相国苏秦拜见代王。

    韩王不知所措,董承示意下殿,韩王下殿扶起苏秦:苏卿不必如此大礼,快快请起。来,上殿。<一起上台阶,转身>

    韩王:寡人有幸得到苏卿赏识,不远千里,来到我韩国,那是我大韩的幸事,寡人连日繁忙,未能召见,多有怠慢,还请苏卿见谅。

    苏秦还礼:苏秦来到韩国,就惹下事端令朝中不安,这里特向代王请罪。

    韩王:苏卿一身正气,为民除害,主持公道,是韩国之福啊,也是天下英雄之楷模。何言有罪,还须嘉奖。

    董承:代王诏令,授苏秦为韩国相国。位列三公。

    众臣叩拜:<两边文武跪拜>恭贺苏相国,贺喜苏相国。

    苏秦下视,跪拜韩王:臣受代王如此恩宠,誓为韩国存亡,联合抗秦死而后已!

    022

    刑场,主刑官喊:行刑!

    几个人的人头落地,一阵大雁飞过。

    023

    秦王宫殿,众臣议事。

    公孙衍:代王,韩国最近动静不小啊,先是处决了与我们交好多年的老臣张范,还有一批亲秦的大臣,然后又拜苏秦为相,执意与秦国为敌,简直不把大秦放在眼里。

    秦王不语。

    田向:代王,我们不能让苏秦一个个的把六国联合起来,要杀一儆百给韩国颜色看看。

    公孙衍:田中车说的对,连韩国也敢与我们作对,这是绝对不能容许的,我建议立刻出兵韩国夺取成阜抓拿苏秦,给天下一个震撼!

    秦王在看一个信札:<特写书信署名:张仪,司马错>张仪说的有道理,见怪不怪,其义自败。

    主权<大夫>:代王圣明,如今秦国后方并不稳定,还不能说称霸天下,那就应该打消天下人对我们的戒心,与天下人交好,这样苏秦的合纵之策不攻自破。

    公孙衍:你这是无视大秦的尊严,一个小小的苏秦也敢与秦国对抗,韩国更是可恶,收了我们那么多好处,恩将仇报,不出兵征讨,我难平此恨!

    秦王:是啊,你们说的都有几分道理,可我还是不能接受连小小韩国也敢向秦国挑衅。不过呢,

    公孙衍积极上前:代王言之有理,马上出兵给他们点颜色看看。

    秦王不语。

    024

    狂野中,行军路上。张仪与司马错同车。近景:小河流水。

    司马:张弟,武王为何在此时派你我出征巴蜀呢,这可是重要时刻,苏秦在韩国已经得势,眼看就要席卷中原,作为外交家,正是你大显身手的时候啊。<天空中雄鹰飞旋>

    张仪微笑:此乃天意,代王心里清楚,苏秦的合纵之为不是心血来潮,而是揣摩多年的雄伟大计,六国长期受到秦国压榨,早就有雪耻之心,只是担心国小而不敌,现在苏秦适应当前潮流,迎合六国抗秦的需要,这不是小事情,也就是说不是一两个人几句话就能说服了的,百余年的心头之恨,要让人家发泄出来,所以苏秦占了天时,韩国地处中间,既不接秦国,又连接五国,国又小,同意操纵,秦国要想出兵,必须经过魏国,长途跋涉是其一,其二是让五国看见秦国之威胁果真存在。那几个国家出兵相救,轻易就会打败秦军,这是地利。

    司马错:人和呢?

    张仪:秦国长期以来,骄横跋扈,给了苏秦做英雄的机会,现在天下皆知苏秦不惧怕秦国,招来六国有志气之人士的仰慕,这就是人和。所以,这段时期,是苏秦时期。

    车过河,两个人下车涉水,张仪用水洗脸:我们现在是向上走,逆水行舟。

    司马错:那这么大的刺激,朝中百官,能承受吗?代王心里恐怕也不能忍受吧。

    张仪:所以才派我们出来远离是非之地,专心攻打巴蜀,家里的事情不用我们操心了。

    <小河流水>

    021

    韩王宫殿,大摆宴席,韩王与苏秦上座,其他人下两旁座。<歌舞升平>

    韩王举杯:众卿,苏相国乃天下第一不惧秦国之人,其心可见,其威也明,不愧先师之高徒,如今韩国有苏卿无忧矣。

    众人:恭贺代王,恭贺苏相国威名,天下太平,指日可待。<举杯>

    苏秦:感谢代王如此信任,秦七尺男儿,今生必为抗秦而生,为天下六国合盟而战。<举杯>

    022

    夜,秦王宫殿,秦王在观看夜景灯火。

    公孙衍:代王,夜景虽好,但臣仍挂念苏秦之事。

    秦王:依你之见,当如何处理?

    公孙衍:老臣以为,应当速命边境吕范将军率十万精兵整装待命,给韩国一个震慑,必要时出兵东山谷,取捷径攻打成阜,造成大兵压境之势,则韩王必惧,苏秦也就无计可施了。

    秦王:那既然老相国忠心为国,张仪等人又不在朝中,这件事就你去办吧。

    公孙:感谢代王信任,老臣誓为秦国胆肝涂地,以死报答。

    秦王:好了,起来吧,不过有一点,记住不到万不得已,不能出兵,不到紧要关头不能攻打韩国。

    公孙:遵旨。<下去><前跟镜头>这回我有机会面对面和苏秦较量一番了。

    宫侍:代王,您不是一直在寻找万全之策吗?怎么突然……

    秦王:我怕他跟我唠叨打扰我看夜景心情,再说,目前也没有什么万全之策,出姿态搞不好中人圈套,不出令人笑话,我也受不了。

    023

    韩王宫殿,众人欢宴,董承端酒杯:代王,苏相国,天下人恨秦久矣,如今我韩国第一个站出来敢向秦国叫板,大出我国多年的怨恨,百姓无不称颂代王英明,苏相国胆识。

    韩王:董卿之言甚是,我韩国未有春秋霸业,今日也风光一次。干杯!

    苏秦拿酒杯,走下台阶:自周末以来,先有齐国恒公,秦国穆公,楚国庄公,赵国灵王,燕国昭王等上霸业,而韩国从未有之,这是为什么呢?嗯?

    大臣甲:韩国实力偏弱,不如以上诸侯。

    苏秦大笑:哈哈……,抬上来。

    四个抬一布卷放在中间,苏秦用剑一刺,卷子自然打开,众人齐惊。<特写:一副韩国地图>

    苏秦手执剑走到中央:韩国,北面有巩,成阜这样的坚固城池,西有宜阳,商陵这般险峻的要塞,东有苑,穰,郁水这样天然河流做屏障,南有 山阻隔强大的楚国,方圆九百余里,雄兵二十三万五千六百四十,这算是国乃弱小吗?想当年秦国不过是山戎之族,不过几百人的队伍,发展到现在地方几千里,而我们韩国国土一天比一天缩小。<韩王窘色>

    苏秦问大臣乙:你说呢?

    大臣乙:韩国军队训练不强,装备落后。

    苏秦把酒杯端走扔在一边:想当年,天下的士兵,没有谁能比得上韩军,韩军的射术天下闻名,能够百步穿杨,远的射中护胸铠甲,近的直取心脏。<苏秦拔出宝剑>这把龙泉宝剑,是我从赵国而得,却产自韩国冥山,天下有名气的 丈也出自   ,墨阳, ,邓师,可你却说韩国装备落后,哈哈,来人,撤去坐席,放立一边。韩国的装备目前是不怎么样,那是因为韩军久疏战场,对兵器早已淡视,而这些利剑兵  ,却一年比一年产得多,都去了秦国,所以秦军兵器器利,韩军弱不禁风。<众臣窘相>

    苏秦饮酒:可是这一切都过去了,如今,韩王英明决断,痛斩国贼,重振国威,扬我大韩威武,诸位可有此意乎?

    众人举杯:愿为苏相国马首是瞻,共创韩国辉煌。<韩王激动><强烈音乐>

    苏秦一饮而尽:好,听着,以后文官三日一上朝,清廉从政,如有贪百银以上者斩,武官一律穿甲身上朝,军队训练严格执行,士兵没人加俸五成,军官带头训练,我十日检查军 一次,不合格初次军棍一百,二次定斩不赦。<回到座位上>我如此痛心变革,绝非为彰显名声,而是不如此,不能重振韩国的精神,百余年来,韩人习惯于苟且偷生,听命于诸侯摆布,在夹缝中生存,到现在,民无生气,国将不国,我们一再向秦国割地,可秦国给我们安全了吗?今日予之,明日再索,韩国的土地毕竟有限,可秦国的贪婪是无止境啊!身为先周名门之王侯,都屈尊于一个山戎之国,我苏秦为你们感到耻辱!<众人惊呆>

    董承:众臣,苏卿本为赵国,却冒生命危险,几次于生死威胁,义举抗秦,刚才所言,句句在理,声声在心,我们每一个有良知的韩人,难道不感到羞愧吗?我们还要继续听命于人,无动于衷么?

    众人:不能,对抗强秦,扬我国威……

    韩王流泪:寡人也感到惭愧,继承先王基业,不思进取,整日安于享乐。古人云:宁为鸡头,不做牛后,如今我有苏卿盖世英杰文公武略,加之众臣齐心壮志,何愁国力不强,我们还要看着别人的脸色活下去吗?我还要陪着笑脸割着土地去向贪婪无度凶残强暴的秦国卑躬屈膝么?

    众臣:代王圣明,我等今后励精图治,发奋图强,为韩国粉身碎骨在所不辞。

    韩王:好,我们幸得苏卿乃上天所赐,万民之福。<摘下宝剑,劈下一桌脚,送与苏秦>这柄宝剑乃先王御剑,赐予苏卿,如今,韩国社稷托付于你,如有不义之人,如同此案!<众人惊呆>

    苏秦跪接:这宝剑乃赵王所赐,献于代王。众人听真。目前,韩国虽弱小,军队要经过一年的训练才能对抗强国,政令也要慢慢好转才能国力强盛,但是我们今天起有了一个自强的心!<音乐响起>

    众臣欢呼,韩王与众臣欢呼,百姓在街上欢呼,苏秦示意。

    025

    韩军在校场操练,个个气宇轩昂,精神抖擞,苏秦在一旁暗中观察。

    026

    官府颁布告示:减税,减粮;鼓励生产;举报贪官;招募工匠。

    027

    大街上,百姓在看告示。

    甲:这苏秦相国果然有手段,一个多月就把韩国几十年的风俗全都改了。

    乙:是啊,过去我打兵器,都被卖到了秦国,可没有办法,自己的军队不用,为了吃饭,我是心里流血,身上流汗,现在好了,官府成立工匠营,我又能给自己的士兵打兵刃了啊,哈哈。

    028

    苏秦在乡村指导农民生产。

    029

    苏秦在检查国家单位。

    030

    苏秦看望居民。

    031

    秦国军营,吕范与公孙衍议事。

    公孙:看见了吧,小小韩国都在跃跃欲试。

    吕范:是啊,想当年,我率三万大军就吓得他们割地求和,二年多没有打仗,手都痒痒了,只要代王一声令下,我马上开向韩国!

    公孙:你呀就是小心谨慎,这一点可不像你的弟弟,目前我监管大军,代王授权我便宜从事,你不用担心。

    吕范:这可不是小事情,调动军队没有虎符,可是死罪。

    032

    韩王宫殿朝会。

    堂官:据统计三个月内,韩国人丁增五十八万,士兵到三十二万,训练明显加强,民间各种案件明显减少,各种兴农政策深得人心。

    韩王:这一切都归功于苏相国和众卿的众志成城。

    报,代王,秦军十万,已经出发边境。<全场寂静,韩王惊呆>

    特写:苏秦,董承表情。

    该来的早晚会来,我们等的就是这一天。

    韩王:既然这样,你们布置吧。<进入后堂>

    苏秦站到台阶上:各官听命。

    在!

    左华,布告安民,不能引起恐慌,加强边境管理,开发粮仓,稳定米价。董承负责全城治安,严防不法分子垂乱。蒋平,统率一万新军,开往成阜听命。散朝!<强烈音效>

    众人散去。

    苏秦面部表情。

    033

    山谷,秦军队伍,满不在乎表情。

    副将田分:将军,我们这次出兵,没有代王虎符。

    吕范:不用担心,老相国有代王手令,我看过了,代王已授权他出兵权力。

    副将:将军,我们这次出兵有种不祥预感。

    吕范:这要是换了别人我非杀了他,就冲这句话,你跟了我十几年,说吧。

    副将:将军,这次出兵,我们马上要进入魏国境内,以往都是魏国接送,供给粮草,可如今不见动静,现在看来是指望不上了。将军,我本来就没有指望他们,自己带足了粮草。另外,我还听说赵军,十五万,已经在边境呆了二个月了。

    吕范:知道,我估计他们也是对我一种恐吓,目的是不想让我们出兵,一旦我们真的来了,他们也就默认了,不会与我们真正交战,十几年来还没有人敢与秦军真正交战。

    副将欲言又止,一个老鹰飞来。突然一个军士来报:将军,已经探明,长东山谷的水源已经枯竭。

    将军:怎么会这样,浑河干枯了吗?

    兵士:回报将军,三个月前,魏国就修凿了一条河渠,把浑河改道经西山了。

    吕范:奇怪,早不修晚不修,偏在这时候修,专心与我秦国作对吗?

    副将:将军,据说修筑工匠是赵国派来的。<音乐>

    吕范:这还真不是简单事件了。穿过这条山谷需要两天时间,我们只要快马加鞭,一天走完,否则,没有水源,我们不用打,渴也渴死。

    副将:将军,我们是不是考虑一下……

    吕范:考虑什么,老相国就在车上,撤回去是没有可能,只能前进。快!

    特写:天空的太阳,地下的干土,士兵们向前跑。<1分钟>

    034

    一片湖水,苏秦与董承在舟上行驶,鸟语花香。<2分钟>

    董承:苏相国,你这可谓一举三得啊,先是修河渠断了秦军水源,后又让魏国百姓有水灌溉,又能够在此地欣赏人间美景啊。

    苏秦:此乃天意,天佑我苏秦,天佑韩国,若非此源,打败秦军是要费一番心思的。

    董承:大人,您怎么知道这条河流的?

    苏秦:为上将者,天地山川风云变幻要尽在心中,我当年周游列国虽屡屡受挫,但是我一路记载各国风土人情,地形利害,如今派上了用场,这个计策,在我出赵国进入韩国就想到,因此三个月前派人助魏国筑渠,就在于此!

    董承拜倒:苏将军远谋,董承十倍不及也。

    苏秦扶起:不必客气,你我都是韩国关键大臣,打败秦军以安抚百姓,何必如此?

    035

    中午,太阳火辣,士兵饥渴难耐,将军也是难受。行进缓慢。

    公孙衍气奄一息,将军把一壶水给公孙衍一下子全喝下。士兵眼馋。

    公孙:将军,还要多长时间走出山谷。

    吕范:如今没有河也是好事,行进没有阻拦,再有半天就走出去。

    公孙:好吧,可这出去,就有水了吗?

    吕范:是啊,山谷那边就是浑河的源头,也就是目前修渠的位置就有水源了。

    副将:将军,我怀疑这山谷之中是不是有埋伏啊,你看若是这个状态,我秦疲惫不堪,即便出了山谷,也难与韩军作战啊。

    公孙:放肆,长他人志气,不得胡言。我秦军所向披靡,韩军十年都不敢与我交战,就这点困难不算什么。

    吕范:是啊,这条路走了十几次,从未失手。小小的苏秦不足畏惧,告诉士兵,马上就有水源,加速前进。

    士兵饥渴中前进。

    太阳直射,大部队行军俯景,有几只苍鹰飞过,副将眼神。特写:士兵脚步加快。

    037

    韩王宫殿,韩王焦急走动。董承站立。

    韩王:这出谋划策,苏卿尚可一统带兵打仗,这可是头一回,要是胜了便好,一旦失败,苏秦性命堪忧,一代天骄,太可惜了。

    董承:代王如此爱才,实乃百姓之福啊,只要代王广开言论,招贤纳士,一定会有人才涌出,说不定会出现第二个苏秦呢。

    韩王摇头:不会了,苏秦就是盖世奇才,首先是天赋,其次是从师,最后是刻苦,缺一不可啊。我们打败了,至多是割地赔礼,秦军不会把我们怎么样,可是苏君就不一样了。秦人对他恨之入骨,不会放过他的。

    038

    苏秦在亭子里喝茶,贾舍人倒茶:老爷,再有半个时辰,秦军就会出山谷。

    苏秦:是啊 ,也就是说有的人生命中只有半个时辰了,多可怜啊,为了不义之战,结束生命。通知前军,按计划布置。

    039

    秦军疲惫行进,一个军士报:将军,前面就是山谷尽头。

    吕范:好,勇士们,前进,前方就是水源了,冲啊。

    士兵呐喊着冲向前方。

    咚……

    韩军在前方挡住大将:你们高兴的太早了。哈哈。

    吕范:来者何人,通报姓名。

    将军:我乃韩国大将玄庄,奉苏秦相国之命,在此等候吕将军和公孙大人。<秦军大惊>

    公孙:苏秦现在哪里?出来与我答话。

    玄庄:不急,苏相国准备了一份厚礼给你们,要是你们收下,就在20里以后的妙峰山设宴招待各位。要是你们害怕了,就马上撤回。

    公孙:苏秦匹夫,欺人太甚。

    副将:将军,这里必有埋伏,他们故意引我入内。

    吕范:我秦军以一挡十,从不后撤,这是祖制。将士们,韩军不是我们的对手,杀!

    众军向前杀去,双方混战。

    特写韩军有意后撤,秦军追击。

    天渐黑下来,到一个山谷,韩军突然消失。吕范在马上惊异:苏秦出来,苏秦出来。<山谷中有人大笑,哈哈……>

    秦军齐视:一个小车推出来,苏秦上座,两旁军士拥出。

    公孙衍面惧。

    吕范:苏秦,今天你跑不了。

    苏秦:吕将军,这话应该我对你说吧。可惜啊,一名能争善战之将,刚过完39岁的生日,就要结束自己的生命了。

    吕范面惧:你在胡说什么?

    苏秦:你的五岁儿子娇秦,还有你70多岁的老母,正在日夜盼你平安回去,我也不忍心杀你,可是今天你不选择生路,我也没有办法。

    吕范:我吕范一生为秦国争战,虽死无憾,你有什么花招都使出来吧。

    公孙衍出列:你就是苏秦。

    苏秦:你就是公孙衍,难得一见啊!

    公孙:苏君十四年前,都怪老夫怠慢,没有举荐先生,我终生大憾,如今,你师弟已在秦为官,苏君何不弃暗投明,报效我秦国呢?

    苏秦:噢,这会又想起我的好处。

    公孙:先生忌恨秦国,情有可原,可过去的事情不能左右今天,以先生的才干威名,来到秦国,我公孙衍辞去相国之职,让位于你,如有假意,天地不容!

    苏秦:感谢相国诚意,我苏秦受难十年,早以立下大志,那就是为天下百姓讨个公道,我绝非私恨小人,以小过而忌恨秦国,而是秦国无视天下苍生,武力强权,动辄相攻,民无宁日,,国不安定,我苏秦就想主持公道,打败不可一世秦军!

    赵军:吼,吼。

    公孙:以你一人之力,还能与我百万雄师抗衡?岂不是以卵击石?

    苏秦:是啊,多亏你们是十万甲兵,若果真百万,我倒省事。一下子了解了秦国。

    吕范:不要与他废话,谁抓住苏秦,赏金二百金。

    苏秦抓一只枪一掷,只见吕范头盔落地。秦军惊呆。

    苏秦:小子太猖狂了,我飞剑取你性命,易如反掌,只念你我都是生命,上有父母,下有妻小,不忍杀之。

    吕范:身为大将,只能战死,别无选择,冲!

    两军混战,赵军勇猛,秦军疲惫。

    公孙:将军,此战不能太久,后撤吧,我们不吃眼前亏。

    吕范:我受先王重托怎能临阵后退,辱我秦军威名,冲!

    吕范骑马杀向苏秦,苏秦把宝剑一甩,吕范人头落地,宝剑回到苏秦手中。不沾血迹。

    苏秦:果然是把好剑。

    公孙:撤,后撤。

    秦军仓皇后撤,赵军假意追杀。<5分钟>

    傍晚,秦军走在山谷中,公孙衍与副将并行。

    副将:可惜吕将军。

    公孙:这都是我的过失,我一个人向代王请罪,不会连累吕将军家人和众军士。

    秦军前进全景。月光照耀。乌鸦叫。

    035

    韩王宫殿,鼓乐飞奏,韩王与苏秦及众臣庆贺。舞女起舞。

    韩王:诸君,今日浑河一战,凭苏君一人之力打败十万不可一世秦军,为韩国立了举世之功。我们敬苏君此杯。

    众人:苏相国英雄盖世,名扬天下。

    苏秦还礼:代王,诸臣工,此绝非我一人之功,而是我们一百五十五韩国人共同的努力,上至君王大臣,下至黎民百姓,对此役无比重视,齐心合力,众志成城,才有今天的辉煌胜利,让我们明白一个道理,只要天下人一心一意,秦国并不可怕,没有不可战胜的敌人。<音乐响起>

    众人欢呼。

    画外音:

    苏秦凭他高超的智慧和过人的谋略,在各种矛盾之中制造有利条件,征服了六国中最小的韩国,为他合纵战略打开了胜利之门,从此,他天下闻名,各国都争相抢占,就连秦国也对他颇有敬畏!

    苏秦驾车出行画面,各国争夺苏秦画面。

    036

    秦王宫殿,公孙衍跪在阶下,秦王半天不语。

    公孙:代王,臣请求重罪治臣,以平天下之恨,不如此,臣内心不安啊。

    秦王:现在知道苏秦厉害了吗?

    公孙:苏秦确实厉害。但……

    秦王:好了,要是当年你留下他,还会有今天之狼狈吗?不过也好,让寡人得到张仪,失之桑榆收之东隅,寡人知道你有罪,但你对秦国忠贞不二,所以罪在可赦。免去你相国之职,仍居三公之位,有事朝拜无事自由。

    公孙:臣谢代王不斩之恩。

    037

    司马错与张仪同行。

    画外音:

    经一年的征讨,张仪和司马错利用软硬兼施,内外结合的策略,收复了巴蜀之地,并大兴水利,屯田耕作,成为了后来的天府之国。李冰父子在成都附近修建的都汇堰,至今还在发挥着作用。

    司马:这次出征,多亏张兄协助,在政治上加大攻击强度,使我军不仅能胜敌,而且能够征服巴蜀之地,在这方面,我真是自愧不如啊。

    张仪:兄长太过奖了,弟本来就是学一些攻心之术,要真正打仗,那我可不行啊。

    司马:不用和我谦虚,你的师兄不久前就轻而易举的打败了秦军吕范阵亡,老相国也辞职回家,你敢说你不会打仗,我看一旦开战,你们两个毫不逊色于庞涓,孙膑。

    张仪:那也是因为秦军冒进,进入死地,失败是常理之中,况且苏秦也是手下留情,否则十万秦军片甲不留。也不过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司马:我也在想这苏秦也是有意放老相国一马,否则……

    张仪:苏秦目前只想合纵抗秦,而不是联合攻打秦国,他要的一种局势,而不是一场战争,因此,让秦军受点损失又不至于激怒秦王。恰到好处。

    司马错与张仪背影,秦军大队人马。

    山川秀丽,鸟语花香。<音乐奏起凯旋曲>

    画外音:

    回朝之后,巴蜀的大捷冲淡了对苏秦失利的阴影,秦王更加重视作为国家外交战略大师张仪的作用,加封张仪为相国,与司马错共执朝政,从此,秦国又回到商鞅变法之时快速发展的道路。

    038

    张仪府,晴儿在书房抚琴。<镜头:内室——花园——门外>

    张仪下车,管家:老爷回来了,快报告夫人。

    张仪:不必,我自己进去,不用通报。

    张仪边走,琴声越来越快,一断:日出东方兮天下白,大丈夫还朝兮志在四方。

    张仪:鲜花盛开兮群芳艳,佳人抚琴兮郎君还。

    晴儿:讨厌,回来了也不进来。

    张仪进门,两人拥抱。<音乐>

    晴儿:你出去近一年,我日夜祈祷你平安回来。

    张仪:我心里感到你的心声。

    晴儿:你怎么感到的?

    张仪:用心感到啊,每当我困惑的时候,眼前就出现你睿智的目光,孤独的时候,就会感到你温情的神志,你在家里怎么样?

    晴儿:还好,就是缺你。

    张仪:这是战争,以后出游,我要你与我同行。<拥抱>

    晴儿:你看这是我为你做的一幅画,每天划一笔,三天前我就剩最后几笔。

    张仪看画,<镜头对准画面>用手扶横:好一幅江山美画啊,气势雄伟,蕴味深厚,充满生命的热爱。

    晴儿:我们女人家没有什么抱负志向,只想安居乐业,这幅画就是这个格调。

    张仪看画,拿起笔:江山如此多娇。

    这几个字就能体现一个纵横家对国家人民的热爱!<音乐>

    晴儿看画:听说苏秦在那边很成功。

    张仪:苏兄成功是必然的,他敏锐的抓住了这个天下第一商机又选择了最好进入的韩国,不成功都难啊。

    晴儿:那你打算怎么办呢?

    张仪:静观其变。

    晴儿:可是秦国群臣恐怕……

    张仪:经过浑河之战,都老实了。

    057

    燕王宫殿,后宫,王后(文易夫人)在书房中作画。<古琴声><画面:花园——室内>夫人在思索作画,侍女在一旁弹琴。

    夫人:铃儿,你的琴艺越来越好了,有一点天籁之音的味道。

    铃儿:谢谢王后夸奖,这不都是您教我的,我这点还不及您一点皮毛呢。

    夫人:不错了,我从小练琴,十几年的功夫才到这个地步。我的琴艺只有一个人能和,<铃儿看着夫人>三年多了,真快,好像就在昨天。

    铃儿:夫人,您希望她还会回来的,是吗?

    夫人:除了这点希望,还能有什么指望呢?代王已经病入膏肓,说不定哪天就会驾崩,我的儿子也是太子,这一生的荣华富贵我都不在意,只希望自己有一份真爱,真情,哪怕是盼望也值得了。

    铃儿:我小时候妈妈说,只要自己心中有所想,那就有实现的可能。

    夫人:是吗,还有呢?

    铃儿:我妈妈临走时送我一尊佛像,可灵了,我们一起敬拜,就会心想事成。

    夫人:是吗?来我们一起敬拜。<两个人一起默默祈祷>

    夫人:铃儿,你我亲如姐妹,这次你帮助了姐姐,我怎么谢你呢。

    铃儿:我的生命都是你给的,我哪能要什么回报啊。对了夫人,噢姐姐,我弟弟目前闲暇无事,何不修书一封,让他带给苏君呢?<音乐响起>

    文易夫人写字,装好,交给铃儿:一定要保密。

    铃儿点点头。夫人近景。<音乐响起>

    058

    燕王后宫,燕王靠在榻上:夫人,你十四岁进宫,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文貌佳人,我有幸与你同生,一直视你为生命,甚至高于社稷,如今……

    夫人:代王,臣有幸服侍代王二十年,深得宠幸,文易终生不能报答,愿代王早日康复,臣妾陪代王到城外游玩。

    太子:父王,您一定会好起来的。

    燕王:王儿,为父与你母后只有你一个,视为掌上明珠,现在你的学业和武功都渐成熟,要多关心国家大事,还要关心天下大事。

    太子:孩儿记住了。

    燕王:如今天下,秦国一家独大强悍,幸亏燕国远离秦国,日后国家大事要切记以下几点:一,苏秦召天下联合抗秦,我们燕国一定不能后退,苏秦天下豪杰也只有他才能担此重任,我们要全力支持,你父王今生只接交两个人,一个是你母亲,<特写夫人面部>,另一个就是苏秦。<强烈音响><夫人面部表情>所以日后苏秦有难,你务必要出手相助,如果他犯了什么过错,也不要处罚他,记住了吗?这个人对燕国有好处,将来也是。<太子点头>第二,齐国与燕国世仇,不共戴天,很难共事,两个国家打了70年,矛盾不可调和,因此只要防范住齐国,燕国就会安全,要做到这一点,就暗地里与秦国结盟。

    太子:这不会违背合纵之约吗?

    燕王:合约之时,齐国必不会有风声,一旦破裂,就要防范,天下六国,心怀各异,不能达到长期联盟,也经不住秦国的威逼利诱,苏秦能维持十几年,就算不错了,这一点你母后也清楚。<夫人表情>第三,日后国家有什么大事,多向大臣请教,虚心做学生,不能骄傲自大,最后一点就是你要善待你的母后,不要让她受一点委屈。

    太子点点头,夫人抓住燕王的手:代王,代王。

    燕王:我累了,你们去吧。我一个人安静一下啊。

    038

    赵王宫殿,赵王在花园中散步,杜兰在后面跟着。<特写池中鱼儿游动>

    赵王:这鱼儿多自由啊,比我要自由啊,想去哪里就去哪里。

    杜兰:代王是想苏秦了吗?

    赵王:哈,是啊,有点想他了,这个人在身边,你会感觉到他的能量,不可战胜的气势,一旦远离而去,就有一种被抛弃的感觉,孤独啊。苏卿也快走半年了吧。寡人感到无比孤独啊,真是有如亲兄弟一般。

    杜兰:代王的心情臣完全理解,不过像苏秦这样的人才是不会属于一个国家独有的,因为他的志向远大,胃口也是整个天下,因此代王不必过于挂念。

    赵王:是啊,他不会属于一个国家,也满足不了他的胃口,只求他对赵国恩惠有加就行了。

    杜兰:苏卿在赵国想有事业平台,况且赵王视为知己,这一点他对赵国应该格外照顾啊。

    赵王:话不能这样说,燕文王才是他的启蒙恩人,这谁都知道,我与他交流之时,苏秦多次提到文王,看起来寡人在他心目中的地位,比不上文王啊。

    杜兰:我听说燕文王病入在榻,已将国事托于太子和大臣,看来离大限不远了。

    赵王:真有此事,那以后苏秦只有我赵国可以依靠,不过,燕文王之后,文易夫人就可惜了,她可是个问貌双全的美人,这么早就……

    杜兰:我听说她对苏秦可是一往情深啊。

    赵王:有这等事?

    杜兰:我在苏秦家中发现一个玉佩,刻着文易二字,一眼便知是王后所赐。

    赵王:自古才貌佳人配英雄才子,唉,可惜是王后啊,不管这些了,明天,你派人到韩国送五百金与苏秦,表明寡人心意。

    杜兰:好的,我马上安排。

    039

    韩王宫殿,韩王在看地图。

    宫人:代王,现在全国上下都赞颂苏秦是天下英雄。

    韩王:难道不是吗?

    宫人:如果没有韩国百姓努力,代王的英明,他一个苏秦能做了什么事情,如今倒好,功劳全是他自己的,扬名天下,代王您却……

    韩王:他,你说怎么办呢?<不动声色>

    宫人:小人斗胆进言,苏秦的合纵之术不会长久,他一个人拍屁股走了,我们却为此得罪了秦国,得不偿失啊。不如……

    韩王:不如怎样?

    宫人:不如把他抓起交给秦国处置,这样就缓和了矛盾。

    啪!韩王打宫人一个耳光。

    宫人跪下:小人知罪,小人胡言乱语,代王饶命。

    韩王:都什么时候,还有人敢向秦国献媚,一个小太监也敢议论朝中重臣。来人,<廷尉到>严加审讯,找出同党,一个不留,满门抄斩,以示国人,以后谁再敢言秦国之好,祸灭九族!

    040

    苏秦府内,苏秦在园中作画。<1分钟>

    贾舍人:老爷,今天……

    苏秦:那个狗太监的事?

    舍人:老爷真是消息灵通啊,那您下一步怎么安排?

    苏秦:这幅怎么结束我的下一步……

    府人来报:老爷,有一个自称是燕国的商人要给老爷送信。<递上>

    苏秦停下笔,接过信:<强烈音响>你们都下去吧,叫那人到厅堂歇息重赏。

    苏秦打开信。<音乐><画面信纸:一句诗:君在客乡时,花开一枝秀,摘花问月明,月嫌人非旧。江水泛青舟,空行我已瘦,待到月圆时,青丝闺中绣><强烈二胡音乐>

    苏秦泪出。<文易夫人画面>苏秦挥笔:无意看神州,芳草绕青柳,志在四方男,不须柔情露,唯见女人花,雨滴连成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