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仙真进宫
作者:千年老妖      更新:2016-08-24 15:18      字数:2979
    第23章:仙真进宫

    洛阳城,皇宫北宫,苍龙门外。

    天气已经渐渐热起来,站在紫禁城空旷的院落里可以看见无比晴好的天空,蓝澄澄的如一汪碧玉,没有一丝云彩。宫门外高大的杨树上,几只蝉已经在枝头鸣叫,欢乐而充满了生机。

    据说,蝉声高亮,寓意着有人能够飞上枝头。

    几百名妙龄少女排成长长的队伍,等候在宫门外,只等辰时一到,宫门大开,宫里的管事婆婆出来挑拣。

    宫门外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无数专送女孩的马车,所有的人都鸦雀无声,保持异常的沉默。来自各地的女孩站在一起,黑压压一群人,端的是绿肥红瘦,嫩脸修蛾,脂粉香扑鼻。很少有人说话,只专心照看自己的脂粉衣裳是否周全,或是好奇地偷眼观察近旁的女孩。

    这是是每个普通人家少女的命运,每三年一选,经过层层选拔,将才貌双全的未婚女子选入皇宫,充实后庭。

    北魏宫廷挑拣宫女主要经过三层:每年的春末夏初,一般人家的女子,如愿进宫,可以到皇宫专设的目录处登记名册,接受主管目录处太监的第一层挑选,留下模样周正,心灵手巧的女子。这些女子一俟固定时间,在宫门外等候宫内的管事婆婆的挑选,管事婆婆主要检查的是一些常见的病症,身体没有暗疾的女子,则进入宫内,由春衣、女酒、女飨、女食、奚官诸位女使再负责筛选掉一部分,最后留下的,大约是十之三四。

    正在进行的是管事婆婆的挑选。

    房间门口站着的宫女依次喊着院子里女孩的名字。

    在一处院落里,所有的女孩都要在院子里除去外衣只留下**,然后走进房间里,在管事婆婆的注视下,脱掉**,任凭管事婆婆的一双手在身上摸来摸去。虽然全都是未婚的少女,但却不能有任何的不满,因为只要管事婆婆稍有不满,就会让你转身回去,再也没有机会留在宫里。

    年轻的女孩虽然很多,但因为对彼此都不认识,只能偷偷的打量着别人,等宫女喊到某一个女孩的名字时,便齐刷刷地把目光投向那低声喊到的女孩,看着她除去**,同时在内心暗暗和自己对比着,队伍里是安静的。

    “胡妙音!”宫女喊名字的声音突然变得有点高。

    “在”,队伍中间的一个女孩匆忙的回答了一声,然后小跑几步,从队伍中间跑到宫女的面前。

    院落里的女孩齐刷刷地把目光投向这个叫胡妙音的女孩,人群中顿时有一点骚动。只见她脸上薄施粉黛,一身浅绿色挑丝双窠云雁的时新衣装,是合着规矩裁制的,上裳下裙,泯然于众的普通式样和颜色,在一众女孩之中,虽然并无半分的出挑,但也不显得小气。衣领上斜插一朵新摘的白芙蓉,缀下细细的银丝串珠流苏,略略自矜身份,以显并非一般的小家碧玉,潜在地告诉周围的女孩子,她是不能轻易小瞧了去的。

    但是,众女孩骚动的不是这叫胡妙音的女孩的打扮和长相,而是她的头发。

    院落里的女孩都是长长的黑发,在头发上费些心思,有的乌云一般的盘在头上,饰以金簪或玉簪,高贵气质顿显,有的是披在肩上,乌黑顺滑,显得清纯秀气,有的则是扎着小辫,感觉像是邻家小妹,让人油然而生爱怜之心。

    只有这胡妙音一头短发,头发短到像是刚刚长出来的,因此,与别的女孩在头发上费心思打扮不同,胡妙音只是简单地在头上围了一方翠色纱巾。当胡妙音在宫女的催促下除去外衣,并把头上的翠色纱巾拿掉的时候,院落里起了一阵的骚动,相近的女孩都在窃窃私语,讨论这名叫胡妙音的女孩的来历。

    窃窃私语间,一个声音低低的传来,“这个胡妙音原来是个尼姑呀!”

    “什么”,人群中有点骚乱,“尼姑怎么也要进宫啊?”

    “谁知道呢”,一个声音尖尖的女孩带着点嘲讽的口吻说,“肯定是在寺庙里呆不下去了呗”。

    “嘻嘻”,声音尖尖的女孩话音刚落,一个女孩马上接着说道,“莫不是和哪一位小和尚有了奸情不成?”

    周围的女孩立刻笑了起来。

    “吵什么,吵什么!谁再吵,就把谁轰出去!”站在门口的宫女大声的呵斥道。

    “切!”人群中一个女孩轻声道,“不过是一个宫女罢了,又不是进宫做妃子,轰出去就轰出去,要不是我爹娘非要我进宫,我还不乐意进来呢。”

    “就是,谁稀罕啊,进宫还不是伺候别人!”旁边的几个女孩赶紧附和道。

    “胡妙音出来了!”几个女孩还想抱怨,其中的一个女孩赶紧提醒道。

    一个穿着鹅黄衫裙的女孩撇了撇嘴,不屑的说:“长得也不怎么样啊,身材还没有我好呢,干嘛好好的尼姑不做,跑来和我们抢什么啊。”

    “就是”,她旁边的一个紫衣衫女孩同样学着她撇了撇嘴,“肯定是在寺庙里呆不下去了,被师傅给撵了出来了呗”。

    刚从房间里走出来的胡妙音,一听到人群中有人说“尼姑”两个字,不由得蹙了蹙眉头,抬头看了看说话的女孩。

    紫衣衫女孩用胳膊碰了碰穿着鹅黄衫裙的女孩,“小声点,她看你了。”

    “怕什么!”穿着鹅黄衫裙的女孩故意提高了点声音,“就许她做尼姑,还不许我们提尼姑这两个字了!”

    “小点声”,紫衣衫女孩拉了拉穿着鹅黄衫裙的女孩的袖子。

    到了中午,院落里的女孩终于一一的被管事婆婆检查了一遍。

    很多女孩由于长时间的站立,已经有点承受不住了,一个女孩甚至晕倒在地上,被周围的几个女孩七手八脚的给抬着坐在了树荫下。

    正焦急间,一个管事婆婆从房间里走了出来,站在门口的宫女连忙大声喊道:“不要说话了,请管事婆婆吩咐接下来要做的事”。

    众女孩立刻安静了下来。

    管事婆婆咳嗽了一声,清了清嗓子,“接下来,凡是念到名字的姑娘,请跟随宫女到宫殿里面,由春衣、女酒、女飨、女食、奚官诸位女使挑选,跟随他们到各自的宫中去。”管事婆婆顿了一下,“嫣红,你开始念名字吧”。

    “是”,站在管事婆婆身后的宫女拿出一本名册,“李艳影”!

    “到”,人群中走出一个身穿天蓝色衫裙的女孩子。

    “站在这边吧”,宫女嫣红指了指旁边。

    “钱穆华、杨弘慎、李徽娥、王英淑、江凝婉、袁婉仪……”

    念到名字的女孩子一个个的站到了宫女嫣红旁边。

    一会儿,名册上的名字全部念完,紫衣衫女孩和鹅黄衫裙女孩都在其中,但却没听到胡妙音的名字,紫衣衫女孩对鹅黄衫裙女孩说:“没有那个胡妙音的名字。”

    鹅黄衫裙女孩撇了撇嘴,“肯定不会要她的,她是做过尼姑的,怎么可能进宫呢。”

    管事婆婆看了一眼剩下的女孩,“没有念到名字的,就请各自回家吧,宫里是受苦受罪的地方,各位姑娘还是回家,请爹娘许配一门亲事,好好的过各自的安稳日子吧。”

    没有念到名字的女孩一个个低着头,出门而去。

    “胡妙音”,管事婆婆喊住正要转身离去的胡妙音,“你不用和这些姑娘一起去见春衣、女酒、女飨、女食、奚官诸位女使了,皇后娘娘喜爱佛法,正好缺一个懂得佛经的宫女,你就去皇后娘娘的宫中做一些杂事吧。”

    胡妙音一愣,连忙点了点头,口中称谢。

    管事婆婆指了指旁边的一个小门,“请跟我来吧,皇后娘娘宫中的小太监在门外等着呢。”

    胡妙音转身朝小门走去。

    人群中一阵骚乱,“凭什么啊,凭什么她就能去皇后娘娘的宫中啊!”鹅黄衫裙女孩气得脸色发白,不停地问身边的紫衣衫女孩。

    小门外。

    小太监王玉建满脸堆笑的对管事婆婆说:“有劳婆婆了,我们李总管说了,婆婆以后有什么需要我们李总管的,只要让人带个话,李总管肯定给婆婆办好的。”

    管事婆婆慢条斯理的说:“请公公代老身多谢李总管,李总管吩咐了,劳神怎敢不用心。”

    小太监王玉建连忙从袖子里摸出一大锭金子,递到管事婆婆手里,“婆婆莫要嫌弃,我们李总管让婆婆请今天办事的各位姐姐喝茶。”

    管事婆婆连忙收下金子,“恭敬不如从命,那就多谢李总管了!”

    小太监王玉建对管事婆婆拱了拱手,转身对胡妙音说:“走吧,皇后娘娘宫中还有很多的佛经等着抄写呢。”

    胡妙音连忙跟着小太监王玉建往皇后娘娘的宫中走去。

    管事婆婆看着二人渐渐远去,摇了摇头,叹了一口气,转身走进院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