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遭贬营州
作者:千年老妖      更新:2016-08-06 07:38      字数:3097
    第22章:遭贬营州

    早朝,宣武帝无精打采的坐在龙椅上,对大殿内文武群臣山呼的“万岁”声无动于衷。

    “诸位爱卿,今日早朝有何事要奏啊?”等文武群臣站定,宣武帝懒懒的问。

    文武众臣沉默了一会儿,无人参奏。

    等了片刻,宣武帝打了个长长的呵欠,“既然无人上奏,朕这两日身体疲累的紧,今日早朝就到此吧。”

    见无人说话,何敬连忙挥了挥手中的马尾拂尘,“退……”

    “朝”字尚未说出口,下面一个声音响起,“圣上,臣有本要奏”。

    众人俱已做好退朝回家的准备,猝不及防地被这个声音打断,都有点不情愿,定睛看去,见是御史武陵原,便连忙打起精神,好听听御史武陵原今日上奏弹劾的又是那个倒霉鬼。

    宣武帝刚要起身回后宫,一见御史武陵原要上奏,连连叫苦不迭。

    御史武陵原被同僚认为是最为固执之人,只要是被他参奏之人,最后几乎都被降职或免职,他曾经上本参奏高皇后父亲强圈民地、致人一家死亡,高皇后从中阻拦,宣武帝不便处理,武陵原便手抄百余十份奏本,每日早朝时跪在宣武帝案前,痛陈高皇后父亲的罪行,最终,宣武帝尴尬不已,只得命高皇后父亲退地赔钱,同时罚俸一年,以示惩戒。即便如此,武陵原依然不依不饶,弄得宣武帝屡次想把武陵原调出洛阳城,又害怕大臣们说自己容不得批评,只得如鲠在喉,恨恨不已。

    因此,一听武陵原有本要奏,宣武帝不由得皱了一下眉头,只在喉头里面“嗯”了一声。

    “启奏圣上,不知圣上有没有接到中山王元英、平东将军杨大眼、镇东将军萧宝寅在钟离城的战报?”

    “嗯”,宣武帝不置可否。

    “不知圣上如何处置中山王元英、平东将军杨大眼、镇东将军萧宝寅?”武陵原问。

    “不知武大人认为朕该如何处置这三人才好?”宣武帝强忍着心中的不满,问得语气有点厌烦。

    “微臣以为,此三人理当问斩!”武陵原以不容否定的语气斩钉截铁的说,同时右手做了一个向下砍头的动作。

    “武大人为何认为这三人都该处斩啊,适合他们三人之间有什么私人恩怨吗?”宣武帝尽量压制着。

    “禀圣上,微臣和这三人并无任何的私人恩怨”,武陵原顿了一下,“在未攻打钟离城之前,中山王元英曾许下海口,半个月一定攻下钟离城,在圣上苦苦劝阻之后,仍然拒不撤兵。如今,元英和杨大眼、萧宝寅三人率领我北魏百万大军,去攻打一个只有曲曲三千守兵的钟离城,不但没有攻下,反而损失将士二十五万之众。二十五万啊,圣上,这将导致我朝在几年内无法对外用兵。元英如此刚愎自用,用兵如此草率,实是因为圣上对他恩宠过重,对外用兵过于倚重于他,才会造成他刚愎自用,甚至连圣上的劝阻都不放在心上,一心只考虑着他自己的名声,才会酿成钟离城之祸。圣上,不可不三思啊。”

    宣武帝沉默不语。

    兵部尚书元勰犹豫一下,上前道:“圣上,武大人此言差矣。此次用兵钟离城,虽最终以失败告终,但据臣所知,当时的钟离城的确是防守空虚,而且钟离城周围的南梁城市大都因战败而疏于放手,是以,中山王才会果断的用兵钟离城。只是,战场的形势瞬息万变,带兵打仗之人,一个不慎,就会导致全盘皆输,此乃战场常见。况且,我北魏与南梁交战多年,有胜有负,钟离城之战前,中山王与平东将军和镇东将军各自攻占南梁多座城池,即使钟离城之战损失再大,三位将军的功劳也足以抵过了。如若今天依武大人之言,三位将军全部处死的话,试问,以后还有谁敢领兵打仗,战场上又哪有常胜将军?”

    兵部尚书元勰刚一说完,旁边的镇远将军李朝威连忙上前,“圣上,元大人此言甚是。老臣我领兵三十多年,也是胜败难定,是以刚才武大人所参之事,实难服军中众将士之心。”

    未等宣武帝说话,武陵原赶紧对镇远将军李朝威道:“李将军此言是何意?莫非是李将军用军中众将士来压迫朝廷不成。”

    李朝威气得胡子乱颤,用手指着武陵原,“你,你,你简直是信口雌黄,血口喷人。”

    见宣武帝不说话,武陵原知道,自己的话戳中了宣武帝的软肋,自古以来,皇帝最忌讳的就是武将一枝独大,功高盖主,一旦皇帝认为你的权力对皇家形成了威胁,管你是堂叔亲弟弟,管你功劳的大小,一律铲除再说,以免给自己的江山留下后患。

    李朝威为官几十年,岂能不知武陵原话中的厉害,连忙平息一下,跪在龙案前,“圣上,老臣李朝威领兵三十年,对圣上和先皇一直忠心耿耿,从未有过任何异心,还请圣上明鉴。”

    宣武帝此时自然不能不说话,只得出言安慰李朝威,“李将军莫要生气,将军多年征战疆场,为国尽忠,朕心中感念不已。”

    李朝威连忙磕头谢恩,“多谢圣上记得老臣的一点功劳,老臣感激涕零,死不足惜。”

    宣武帝劝慰老臣归权威老臣,但武陵原的一番话也并非没有道理。元英在钟离城之战中调集的军队,虽然没有对外传的那样有一百万,但大体上是差不多的,如此庞大的军队,已经占整个北魏军队的一半之多,如果此时元英联合杨大眼和萧宝寅率领军队造反的话,整个北魏的确没有人可以制衡他,北魏就危险矣。自己刚即位的第二年,咸阳王元禧谋反,差一点就在北魏掀起了血雨腥风的屠杀,自己的确不能不防。

    见宣武帝不说话,众臣都知道武陵原的话虽然狠毒,但的确是说到了历代皇帝的软肋之处,知道宣武帝心里泛起了怀疑,因此,都不敢再说。

    “圣上”,兵部尚书元勰刚要说话,宣武帝伸手打断了他,“何敬,拟旨,念元英、杨大眼、萧宝寅三人往日功劳,朕不忍心处死,除去三人爵位,元英及萧宝寅贬为平民,革除俸禄,留在府中闭门思过。杨大眼发配营州充军,其家人酌情,可留在洛阳城。”

    “是”,何敬连忙应答。

    “圣上”,武陵原还想说些什么。

    “好了”,宣武帝从龙椅上站起身,“朕累了,今日早朝就到此为止,众位爱卿,退朝吧。”

    刑部大门外,元英、杨大眼、萧宝寅略显踉跄的走出刑部。三人头发凌乱,神情有点落魄。

    元英转身,回头看着杨大眼和萧宝寅略带狼狈的神态,不禁对着二人笑,杨大眼和萧宝寅见元英停下对着自己笑,也互相看了一眼,彼此对笑。

    “杨将军、萧将军,因在下指挥不当,连累了二位将军,元某给二位将军赔罪了。”元英双手作揖。

    杨大眼和萧宝寅连忙双手作揖,“王爷言重了,在下愧不敢当,谁不知王爷乃我北魏第一名将,战场上胜负各半,王爷切莫记挂在心。”

    “没成想竟然连累二位发配到边疆充军,在下实在是惭愧啊。二位将军请放心,如今我元英虽然被贬为平民了,但二位将军如果有需要我元英帮助的,我元英一定万死不辞。”

    杨大眼和萧宝寅抱了抱拳,刚想说话,各自的家人已经过来接各自回家,便互道珍重,一一离开。

    杨大眼看了一下给自己递过缰绳的杨白花,哈哈笑了一下,“儿子,心里感到非常的不公平、不服气吧。”

    杨白花看了一眼杨大眼,把缰绳递过去,“莫非父亲认为圣上如此处置是公平的不成?”

    “等你慢慢长大后就知道了”,杨大眼翻身上马,“等你像父亲一样打了那么多的仗之后,你就会知道,这个世界那有什么公平不公平啊。”

    “可明明这次钟离城之败和父亲您没有多大关系,为什么圣上要如此的惩罚你?”杨白花的语气里充满了愤愤不平。

    “这样不是挺好的嘛”,杨大眼自嘲的笑了笑,“我虽然被贬到了营州,但还是在军队里。”

    “父亲,我陪你一起到营州去”,杨白花举起了马鞭,作势要走。

    突然,远方传来尖利的声音,“杨将军,等等咱家”。

    杨大眼和杨白花回头一看,是宫内的一个太监,便停了下来,“敢问公公,有何是要吩咐杨某?”

    “哎呦,杨将军言重了”,太监擦了擦额头上的汗,“何总管让咱家过来,给杨将军一封密札,请杨将军亲自拆阅。”说着,从袖子里递过来一封书笺。

    杨大眼接过书笺,拆开看了一眼,然后习惯性的往腰间摸了一下,然后尴尬地笑了一下,“公公莫怪,杨某今日刚从刑部大牢出来,身上没带银两,改日,杨某一定加倍感谢公公。”

    太监咯咯的笑了几声,“杨将军记住就好,咱家告辞了。”

    等太监走远,杨白花问:“父亲,何总管要你做何事?”

    杨大眼把书笺递给杨白花,上面只有四个小楷:不日进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