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记住
谈里下河文学流派小说创作的精神故里
新闻来源:朱小如 发表时间:2016-05-05 11:35:15 发表人:admin

    我个人以为当下提出“里下河文学流派”的概念,显然与以前的“创造社”、“文学研究会”以及“新月派”等等文学流派概念有所不同,而是更接近于当年的“京派”、“海派”这样的提法,因为当年的“京派”、“海派”的提法,其实不是因为作家们具有同一政治立场、同一审美主张,也不是因为一起办同仁杂志,而是由于地域语言、地缘性文化特征的,可以相似归类的有较宽大的创作空间自由以及个性极度张扬的文学流派概念。

 

    最突出的例子是“海派”包含了旧式“鸳鸯蝴蝶派”,也包含了新式“都市摩登派”、“现代派”,甚至一定程度上还包含了早期的“革命派”。“海派”不仅延续了近代的市民文化传统,同时又增加了现代都市文明新因素,“海派”文化“有容乃大”的主张,既鼓励创新,也不排斥古典精神。

 

    如果我们不是因为历史被人为遮蔽住,我们就会看到郭沫若和张资平同为创造社成员,但他们的文学创作特点却有所不同,张资平的小说都是完完全全的“都市摩登加革命派”的典范之作。而当时张资平比郭沫若也更有读者缘。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创造社与文学研究会、新月派的“为艺术还是为人生”之争的背后,则隐含了京派与海派、保守与激进、穷与富等诸多复杂因素之争。

 

    由此而论,现代文学里的文学流派概念形成确有自由结社,发表共同宣言,组织同仁杂志的土壤环境因素,而到了“山药蛋派”和“荷花淀派”时,情况就已经不同。自由结社,发表共同宣言,组织同仁杂志的土壤环境、政治气候已不存在,更多的是出于政治需要因素和某种类似地缘文化因素的特定文学归类而已。

 

    由此,这样梳理下来,我个人觉得当下“里下河文学流派”的提出也是有较大的“可能性”因素存在的。

 

    首先是里下河拥有庞大的作家群,且已有众多优秀作品先后问鼎全国重要文学奖项,这已经是不争的客观事实。而以汪曾祺为代表作家的小说创作影响力持续性地发酵。如安徽的小说家苏北就以“小汪曾祺”这样的名号而自豪,并不以这样的“跟风” 为耻。其中的缘由想必也和汪曾祺自陈是沈从文弟子的理由一样。回顾当年沈从文小说创作之所以走红,不为别的,只因他的小说与当年“五四文学”的社会问题小说、左翼革命文学等主流文学不同。汪曾祺小说的独树一帜则也是和所谓的伤痕、反思、改革等主流文学不同。

 

    又如,在辅导一些还不太成熟的小说家时,我谈得最多的是毕飞宇的《平原》,因为只有在把握好如毕飞宇式的个性化的小说叙事腔调之时,小说家即便不在自己的作品上署名,读者照样能认出这就是你的小说,你才有资格说你已是成熟的小说家。仔细研究毕飞宇小说的叙事腔调,其实不难发现在一定程度上是受里下河“方言”的影响。

 

    再如,刘春龙的《乡村捕钓散记》也自称受费振钟的散文创作影响很深。这些例子其实都可以用来佐证当下一大批生于里下河、长于里下河的作家,创作了众多优秀作品,并相继登上全国文坛,逐渐已汇聚并形成了相当大的文学影响力。

 

    所谓的“文学流派”,其作用无非就是这样一种流动的、持续性的、绵延不绝的文学影响力。尤其在当下自由结社,发表共同宣言,组织同仁杂志的土壤环境、政治气候虽已不复存在的条件下,而构成持续性的、绵延不绝的文学影响力的元素当然也在发生着相应的变化。由此,研究当下的“文学流派”的指向就无法以自由结社,发表共同宣言,组织同仁杂志这样一些表面元素为起点,而是要深入到汇聚“文学流派”的更深、更内在化的日常生活方式,地缘文化习俗以及区域语言环境等结构元素中来探求。

 

    那么,汇聚“里下河文学流派”的更深、更内在化的结构元素,究竟有哪些?

 

    我以为汇聚“里下河文学流派”的结构元素首先是书写对象的地域文化特征和乡土人情风貌的基本一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自然环境和地域文化对生于斯长于斯的作家来说,有着无法摆脱的影响,或在汪曾祺、毕飞宇的创作中表现为“故土”情节,或在刘仁前和刘春龙那里成为少年“记忆”也罢,具体而言,里下河文学流派的作家,他们的文化之根都深深埋藏在里下河文化的沃土中,其文学创作中以里下河地区为主要表现对象,描写里下河的人情和地域风貌,创作了大量充满地域色彩的乡土风情作品。

 

    其次,是他们的作品大都追求清新自然、冲淡平和的风俗画描写风格,具有散文化与诗化的文学审美特征。而这样的文学审美特征如果追根溯源起来,就得自于沈从文的“田园牧歌”式文学叙事,自觉或不自觉地远远拉开着与“启蒙”、“苦难”等所谓主流文学叙事的审美距离。

 

    总之,我们不得不说,中国作家们的叙事智慧总是和中国作家们的生存经验紧密关联在一起。由此,从郑板桥的名言“难得糊涂”中不难品味出板桥故里人家的日常生活处事精神和文学审美情趣,这无疑也是当今里下河文学流派得以汇聚的深厚的历史文化根源。

 

    (朱小如,著名文艺评论家,《文学报》评论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