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名︰ 密碼︰ 驗證碼︰ 記住
泰州市文聯、泰州學院聯合召開《里下河當代文學史論》編撰工作論證會
新聞來源︰里下河文學網 發表時間︰2017-06-26 10:50:07 發表人︰admin

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里下河地區涌現了一大批在中國文壇頗具影響力的小說家、詩人、散文家和評論家,他們的創作大多植根于里下河這塊熱土,既有各自鮮明的創作個性,又有相通的文化根源和精神氣質,以其特有方式,形成了風格鮮明、影響廣泛的里下河文學流派,構成了中國當代文學史的重要組成部,其研究價值越來越受到廣大學者、評論家的重視,成為當下文學界一道靚麗的風景。

為進一步加強對里下河文學流派的研究,系統梳理和分析里下河文學流派的形成、發展、成就、特點,全面揭示其文化特質和文學內涵,泰州市文聯、泰州學院聯合啟動《里下河當代文學史論》的編撰工作,近期,多位專家學者就《里下河當代文學史論》的編撰及相關問題進行研討。

市文聯劉仁前主席主持了研討會。

據悉,為更好地完成該書的編撰工作,我市面向全國招聘撰寫者,最終組成了以葉櫓、孫生民、姜廣平、鄭潤良、卞秋華、周衛彬為主要成員的專家編撰小組。研討會上,省作協正廳級巡視員、評論家張王飛,著名學者、評論家費振鐘,以及著名評論家溫潘亞、葉櫓等就書籍編撰框架、研究的範圍等進行了討論。

著名學者、文學評論家費振鐘提出,編撰過程中,應當注意四個原則︰一、宜從作品入手,帶出作家介紹;二、宜以時間為軸,帶出空間介紹;三、從整體入手,在進行局部介紹;四、以重點作家帶出一般作家。費振鐘指出,作品是一切的依據,編撰過程中一定要堅持這一原則,從作品質量出發,確保整本書的水平。

江甦省作家協會正廳級巡視員張王飛表示,編撰《里下河當代文學史論》從目前來說,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近年來,泰州已經連續成功舉辦了四屆里下河文學流派研討會,有著很好的基礎。在編撰過程中,作者首先應該確定里下河的範圍,它不僅僅是泰州,還包括高郵、海安、鹽城一帶,在選擇入選作品和作者上不應該局限于泰州地區。此外,切忌求“大而全”,要找到“別樣性”,把里下河文學的特征表現出來。

泰州學院院長、教授、省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溫潘亞指出,可以將整本書分為大體分為總論、小說、詩歌、散文、戲劇五個部分,他建議不要將評論放入其中,此外,他提出編撰成員應和揚州、南通、鹽城等地的作協溝通,盡可能不錯過任何一個優秀作品和作者,在選擇作品時,應該以作品的風格特色來歸類。

著名學者、詩歌評論家葉櫓認為,《里下河當代文學史論》對于後來人的研究具有很大作用,一定要注重作品的學術性,體現其學術水平,切忌形成“流水賬”式的書寫。此外,在編寫緒論時,要注意體現里下河的生態特點,以及作家是如何通過作品來體現這些特點的。

研討會上,市文聯、泰州學院與《里下河當代文學史論》姜廣平、孫生民、周衛彬等部分作者簽署了編撰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