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介紹
看世界金獎童畫,讀中國純美童詩
《世界金獎童畫 詩》︰匯集中國“兒童畫之鄉”徐州睢寧近百幅世界大獎兒童畫,這些圖畫分別獲得匈牙利國際青少年畫展金獎、芬蘭國際青少年畫展金獎等世界級大獎,表現了孩子們對大千世界的奇妙想像,以及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憧憬。同樣是涂鴉,為什麼這些孩子的畫可以獲得國際大獎?看完這套書,你將揭開其中的奧秘。
這套書另外一個特點是,詩情畫意。著名兒童詩人鞏孺萍為每一幅兒童畫配上了妙趣橫生的詩歌,在對兒童畫進行趣味解讀的基礎上,進一步拓展想像空間,賦予兒童畫更加醇美意境和豐富內涵。兒童畫教育專家朱君老師為每幅畫進行了點評,幫助讀者更好地認識兒童畫的創作靈感和藝術價值。畢加索曾經說過︰“要花一生的時間去學習如何像孩子一般作畫。”因此,這套書,不僅適合孩子閱讀,大人同樣能從中得到啟發,找回失去的童年。
圖畫沒有國界,這些看上去拙樸稚嫩的繪畫,蘊涵著孩子們奇幻的想象和純真的心靈,另人怦然心動。中國孩子的畫征服了世界,如此集中,詩意呈現,還是第一次。因此,這套書不僅值得擁有,更值得永遠珍藏。因為這些畫和詩里,有我們共同的童年。
出版社︰重慶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5年3月
作者介紹
鞏孺萍,教育學碩士。江甦省作家協會會員,海外華文女作家協會會員,作品曾獲冰心兒童文學新作獎、江甦省紫金山文學獎。作品入選2013年新聞出版總署向全國青少年推薦的百種優秀圖書、2014中國童書榜100佳。多部作品被翻譯成英語、法語、瑞典語、阿拉伯語、越南語、馬來語等在國外和港澳台出版。著有兒童詩集《再見雪孩子》《窗前跑過栗色的小馬》《變來變去的媽媽》《我的第一本昆蟲記》以及繪本《“沒想到”嬰兒創意圖畫書》等。
睢寧兒童畫介紹︰
睢寧兒童畫1955年孕育破土,已經走過了半個世紀的歷程。在政府和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下,睢寧兒童畫不斷發展、壯大,1981年南斯拉夫世界兒童畫創作展覽中,中國兒童畫有15幅獲金質獎章,其中7幅是徐州市睢寧兒童的作品。在2010年日本第40屆世界兒童畫展評選中,睢寧兒童畫再創佳績,共有98幅作品獲獎,向世界展示了“中國兒童畫之鄉”的魅力。
截至2013年底,全縣共有5400余幅兒童畫作品被選送到美、英、法、日、德、港、澳、台等70多個國家和地區展出,榮獲各類獎項980多個,其中外務大臣獎3枚,特別金獎15枚,金牌160枚;有4幅作品在聯合國大廈陳列,國家文化部于1996年12月正式命名江甦睢寧為“兒童畫之鄉”,這一殊榮至今仍是全國唯一。如今,睢寧兒童畫已成為中外文化交流與合作的一張精美名片,也成為睢寧最為獨特的優勢資源。其新穎明快的鄉土氣息,充分表現出孩子們獨特的思維方式和非凡的創造力,洋溢著童心的天趣和光彩。
一個神奇的世界(序 )
著名兒童文學作家 金波
每當我面對兒童畫,我都會長久地反復地賞讀。那真是一個神奇的世界。畫面所呈現的是大膽的筆墨,豐富的色彩,飛騰的線條。漸漸地,我忘記了我身在何處,所有的思緒都沉浸在那畫面中。
兒童畫很奇妙,甚至很神秘。當嬰兒剛會拿起畫筆,面對畫紙,他便成了一個天生的畫家,他們無師自通,信筆涂鴉。我作為一個成年人,實在無力解讀他們的畫,我只能在他們的畫中去尋找,去猜測,去發現。那畫沒有終極的詮釋。即使是學了一些繪畫的技法,兒童畫也往往還有許多說不清,道不明的佳妙。
兒童畫看不明白,還要看,而且是饒有興致地看,這就是兒童畫的魅力。這魅力最吸引的是詩人。鞏孺萍就是這樣一位詩人,她為這些兒童畫題了詩。但她不是解釋這些畫,她是神游于畫中,在尋找,在發現,在聯想,在幻想,在跳躍,在騰飛,總之,這畫讓她痴迷忘我,她以一個新的我走進這畫中了。這些畫是她的夢幻,是她的靈感,是她的詩園。于是,在她的眼中,她看到長頸鹿家的房子“又高又闊”,它說“我家的屋頂\是天空做的”( 《長頸鹿》)。 河面上,“一只只船兒結伴而出”,詩人說,“那是巨人們穿著鞋子\在河上漫步……”(《春天的小河》)一幅題為《小河流過家門前》的畫,詩人欣賞著畫面,望著那些小鵝天天下河,詩人寫道︰“游泳捉魚\是唯一的功課”(《鄉村的早晨》)一幅畫︰小鎮黃昏。房頂天線。“它呀\在等著夜幕垂下\好撓一撓\月亮的小腳丫\讓它笑成一一\彎彎的月牙”(《小鎮黃昏》)……
我不必再多引用這些“題畫詩”,這些詩與畫,是珠聯璧合,是相得益彰,它們相互補充,相互發現。當詩與畫相融合的時候,我們便全身心地回歸童年,忘記了年齡,忘記了世俗,我們忽然悟出,無論快樂,無論悲傷,童年都是我們一生的財富。
我又想起畢加索說過的那句話︰“要花一生的時間去學習如何像孩子一般作畫”。因為孩子的畫里有詩情畫意。
是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