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名︰ 密碼︰ 驗證碼︰ 記住
作家曹文軒談戰爭:毀掉的是善、美 人類應斷然拒絕
新聞來源︰愛讀文學網 發表時間︰2016-03-10 20:20:58 發表人︰admin

曹文軒。中新網記者 李卿 攝

中新網85日電 兒童文學作家、北京大學教授曹文軒創作的兒童小說《火印》近日出版,備受關注。該書通過一個孩子和一匹馬的視角來詮釋抗日戰爭這段歷史。今日,曹文軒做客中新網視頻訪談《人物對話間》,暢談該書創作背景及思路。在他自己看來,這部作品體現了自己對戰爭的思考。曹文軒認為,戰爭是應該令全人類詛咒的,因為它毀滅掉的不僅僅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它毀滅掉的是善、美,毀滅掉的是一切。戰爭是我們人類應該斷然拒絕的。

作品體現了對戰爭的思考

作家曹文軒最新長篇小說《火印》以戰爭年代的北方草原為背景,講述了抗戰時期,一個中國男孩坡娃和一匹戰馬雪兒的傳奇經歷。而對于書中的反面人物——日本侵略者,曹文軒也並沒有將他們臉譜化

他覺得,這正體現了自己對戰爭的思考。因為戰爭帶來的悲劇,不只是對被加害方,對于加害方來說也是悲劇。那場戰爭給日本人民帶來的也是沉重的災難。

他說︰我們對日本人的仇恨是應當的、是毫無疑問的,因為他給我們這個民族帶來了極其沉重的災難。而且這個民族還好像看上去也是沒有太強的反省力那麼一個民族。所以我們對那樣一個民族保持高度的警惕,這都是對的。我經常講,在這個世界上中國人最要擔心的可能就是大洋彼岸的那個國家。我一直是這樣一個看法。

但曹文軒認為,當一部文學作品寫到那場戰爭的時候,我們大概不能簡單地停留在對日本人的仇恨上,我們更多的可能要往深度解讀這場戰爭

 抗日神劇把好多事情公式化

訪談中,曹文軒也談到了當下的抗日神劇。他覺得,這些影視作品把好多事情公式化了那麼我想回到一個真實的狀態,回到人性這個原點上來去思考這場戰爭。所以就有了書中日本兵的形象。

他說︰不可能所有的時候日本兵都是魔鬼。假如都是魔鬼,那也是戰爭把他們變成魔鬼,他們不是天生的魔鬼。

曹文軒坦言,自己希望書中的那個日本軍人的形象能讓我們感受到戰爭是可怕的戰爭是恐懼的,戰爭是應該令全人類詛咒的,因為它毀滅掉的不僅僅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它毀滅掉的是善、美,毀滅掉的是一切。

 戰爭是人類應該斷然拒絕的

在《火印》中,那個日本軍人最終死在了中國游擊隊員的搶口之下。曹文軒說︰當他死在中國游擊隊員的搶口之下的時候,我們一定會對戰爭有深切的感受。因為中國游擊隊員的子彈是正義的,是毫無疑問的。但是正義的子彈射倒的、毀滅的生命未必是惡的,這就是戰爭讓我們難以選擇的一個充滿悖論的問題。

他說︰(日本兵)並不是這個世界上一個惡的人,甚至在他的品性里有許多善良的方面。那麼這個形象的設計就更讓我們(能夠)感受到,戰爭是我們人類應該斷然拒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