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晴天霹靂
作者︰      更新︰2015-12-17 17:10      字數︰3109
    32、晴天霹靂

    又是一個星期六的下午,沈幽蘭意外地在孤峰嶺上踫上了劉書記,那真是感到無尚的親切和驚喜!

    城里的老師下遷到山里來辦學,在教學上他們是行家,但在學校管理上是不能讓他們負責的,因為他們是“資產階級知識分子”,是“臭老九”!“臭老九”主要是來“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的,培養無產階級革命事業接班人的重要陣地怎麼能讓資產階級知識分子佔領呢!那次批判會上,峰亭大隊劉書記以陶芙蓉的死揭露了山里人愚昧的事實,痛訴了貧下中農無文化的悲哀。那次發言,深刻有力,震撼人心,一下就鼓舞六十多孩子上了中學!後來,在研究貧下中農管理學校時,公社黨委就想到了劉正農劉書記,就理所當然地讓他進駐中學,擔任了孤峰中學革命委員會主任兼校黨支部書記,由他來領導那些來“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的“臭老九”們!

    現在,沈幽蘭見了劉主任,自然格外親切。這不僅因為她在最困難的時候,是劉正農把她安排到大隊當了婦女主任,解除了她孤獨痛苦的窘境;也不僅是因為他劉正農為人和靄,在工作的時候給了她很多的指點而不能不使她永遠念及他的恩德;而現在親切的一個更重要原因,就是劉主任是從孤峰中學來,是從于福工作的地方來,只有他最清楚于福現在在學校干什麼、于福這天能不能回來……等等等等情況!

    “蘭子,還順利嗎?”

    可不等幽蘭發話,劉校長已先說話了。他問的是在大隊的工作情況。

    沈幽蘭只得點頭回答說︰“還好。”她想讓談話盡快切入到她的主題。

    “鞋(還)好,襪不好?”很少開玩笑的劉正農這天卻偏偏開起玩笑來,“具體說點給我听听,‘還好’在哪些方面?”

    沈幽蘭見推脫不了,就說︰“劉書記,我真不懂,上面的政策為什麼老是和社員想的不是一個樣?比方說種油菜,社員說‘油菜油,中間睡條牛’,可上面老是要求種五五寸,叫我們這些小干部怎麼去執行呀?”

    劉正農就笑著說︰“毛主席他老人家教導我們︰‘嚴重的問題是教育農民’,這就需要我們多做細致的工作。”就說了一系列《毛主席語錄》上的話。

    沈幽蘭當然听不進那些大道理,就換著話題,主動出擊,問︰“劉書記,哦,劉主任,中學的情況還好嗎?”

    提到中學的事,劉正農興趣來了,就激動得將搭在右胳腕上的中山服換到左胳腕,將手中的藍尼鴨嘴帽重新扣在大腦殼上,騰出右手,不住地做著手勢,說︰“哈!中學那些老師真有水平,都是覆旦大學、同濟大學出來的,有個沈老師還是從‘驗金’(燕京)大學畢業的,‘驗金’大學你知道嗎?那在北京,在我們毛主席他老人家住的地方。他們教書真厲害,上堂都不帶書,就是一支粉筆一張嘴,學生听得鴉雀無聲!嘿,我還告訴你一個笑話,我們那個周主任——就是到我們大隊招生的那個周校長呀,冬天她的臉都凍得開裂流血了,她連香脂都不敢擦!你說為什麼?因為她怕擦了香脂,貧下中農會說她‘臭老九’還講臭美!你說他們的膽子小到什麼程度了!”

    沈幽蘭就知道劉書記一點也不了解她的心思,當眼看就要下孤峰嶺與劉書記分手了,就單刀直人地問︰“劉主任,你們那里的老師星期六星期天都不回家嗎?”

    劉校長不解其意,只說︰“回的回家,不回的不回家。比方說,那些下遷的老師,他們的家都在江城,那麼遠,怎麼回家?本公社的都要回家……唉,也不一定,有些有特殊情況的,比方班級出刊了,借著學校不上課下去家訪啊……”就又說一連串早已不是幽蘭愛的題外話。

    “于老師也下去家訪嗎?”急不可待的幽蘭就把話題拉得更近。

    說到于福老師,劉正農興致更高,又將搭在左胳肘上的衣褂換到右胳肘上,說︰“哈,于老師可就忙嘍!”

    沈幽蘭急問︰“他忙什麼?”

    劉正農說︰“這一段時間他忙的事情就重要嘍!”

    “什麼重要的事情把他忙成那樣?”沈幽蘭睜大著杏仁眼,滿是狐疑地問。

    劉正農還是沉浸在為他學校而自豪的幸福中,仍然沒有注意到沈幽蘭神情的變化,還是一個勁地說︰“于老師在學校可是個大忙人啦,書教得好,工作干得也好,最近又談了個小對象,工作熱情就更高啦!”

    沈幽蘭就驚,急問︰“他找對象了?”

    “嗨!他那麼好的小青年,能不找對象嗎?他的對象姓鮑,是這學期才分到我們中學的,老師們都喊她什麼鮑妹妹!”

    沈幽蘭的心涼了半截,想了想,仍不甘心地問︰“瞧于老師那個書呆子的樣子,哪個姑娘願意同他談呀!”

    劉正農就說︰“哈,小沈啦,別說你,就連我也把于老師這個人看錯嘍!我原來也認為于老師文皺皺,見了女孩就臉紅,還以為他這輩子真的找不到老婆。哈,誰知道他真追起女孩來,比哪個都內行、都有軔勁!”

    沈幽蘭更急,就接過劉正農胳膊肘上衣褂,焦急地問︰“老書記,他這對象還真能談成嗎?”

    劉正農見胳膊上少了負擔,就輕松地抖了抖身體,說︰“這怎麼能不成呢?他和那個鮑妹妹天天吃飯打菜都放在一起啦!我看于老師這門婚事,是鐵板釘釘,成定了!”

    這後一句話,簡直就是晴天霹靂,震得沈幽蘭半天說不出話來,只睜著那雙大大的杏仁眼,怔怔地看著劉書記,看著看著,就綿軟著倒下……

    劉正農嚇呆了,不知所措,急忙拉住沈幽蘭那只為他㧟衣的胳膊,驚問道︰“幽蘭!幽蘭!怎麼了?怎麼了?你這是怎麼了?”

    沈幽蘭病了,一病多天不起。

    “還是 啊!硬把自己折磨成這個樣子!”病蔫蔫的母親每次送洗臉水或是送飯到房間來,見女兒躺在病床上那孱弱憔悴的樣子,就心疼得自言自語嘆息著。女兒是娘身上一塊肉,到了這種地步,怎叫她不心疼呢!誰不夸她女兒的臉模子好看,水靈靈紅撲撲的,可是,這幾天下來,就變得臘黃臘黃;好看的杏仁眼也深深陷進去了,眼眶也大多了,而且四周已明顯上了一圈黑暈!平時誰見了都感覺親切、甜美、似乎機靈得能說話的大眼楮,已沒有了往日的清澈和明亮,變得迷朦和無精打采。赤腳醫生來看過。赤腳醫生說,只是低燒,沒有大病,休息些日子自然會好的。可這已經休息已快一個月了,低燒還是不見退!進食也少;整天躺在床上,迷迷糊糊,不言不語。父母只敢嘮叨,不敢多問,問多了,怕女兒會發脾氣——哪個做父母的不怕嬌生慣養的兒女發脾氣呢!

    知女莫如母。沈幽蘭為啥病的,做母親的當然清楚。“說東東不成,講西西不就,既是喜歡小福子,為麼又要回絕人家呢?是你勸小福子去講人的,現在人家講了,你又謳成這樣!”母親不敢當著女兒的面說,只要背過身去,才敢這樣叨絮,“這是作的什麼孽喲,落到這地步。”

    山里人有山里人的禮節。村里的人病了,左鄰右舍的都要相互去看望,看望當然不能空手,但也不特意去準備什麼貴重物品,就是拿著自家雞下的蛋,帶上十個二十個的,算作一點心意。沈幽蘭是孤坑村最好的姑娘,不僅人生得好,為人熱心善良,又是大隊干部,往日在村里進進出出,不管是遇上老的少的,見了面都親親熱熱地招呼一聲,那甜美的聲音听了就叫人感到溫暖、親切。現在听說她病了,怎能不紛紛帶上雞蛋去看望呢?

    沈幽蘭很感動。鄉親們來了,她就強撐起身子,靠在床撐上,親親熱熱地招呼著,讓媽為鄉親們泡茶端水,說些知情知禮的感謝話。

    “不容易哩,十幾歲的姑娘,還是個嫩生生的秧兒,就當起了干部,每天有那麼多事情要處理,有那麼多社員要飯吃,能不操心?蘭子,性子要放坦一點,急壞了身子怎麼得了呀!”不知情的,就憑著自己的猜想,用這些話來安慰。

    “蘭子,人多嘴雜,社員說的話,你就當聾子沒听見狗叫,別把他們的話放在心上。把那麼多話悶在心里,哪能不生病哩!”鄉親們為她出著主意。

    但什麼事兒都很難瞞過八嬸的眼楮。她那天送來二十個雞蛋,同沈幽蘭親熱交談一番後,就把沈母拉到房門外,悄悄地說︰“嫂子,蘭子不是什麼病,十八歲的大姑娘了,得趕緊為她找個婆家,給訂下來,沖個喜,保險馬上就好了!

    沈母滿臉是淚的點頭,說︰“哪個不是這樣說呢!八嬸,你要是能給蘭子找到婆家,我燒香求菩薩,保佑你多活二十年!”

    八嬸一臉高興,說︰“嫂子說的事,放在我身上好了,不過三天,就給你回話。”

    (下一章︰婚姻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