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负荆请罪
作者:雪原      更新:2023-07-28 17:56      字数:2066
    “老爷,您出门的时候不是和夫人说好,只是来黄府看看安中大人,怎么又留在黄府吃饭、喝酒,还要不醉不休了呢?”

    见苏轼不想回府,书童高俅连忙劝阻。

    “你可先回去告诉夫人一声,就说安中老兄实在客气,我没有推却的理由。”

    “老爷,高俅是您的书童,您没回去,书童又怎能独自回府……”

    苏轼十分恼怒地呵斥:“好你个高俅,小妹的事情还没跟你算账,如今老毛病又犯,竟敢顶撞自己的主人? ”

    “老爷,高俅知错,高俅回府告知夫人。”

    “子瞻也别太难为自己的书童了,苏轸离走一事,怎能全怪高俅?再说,她的身边不是还有兄弟新收的精通道法的书童林灵素吗?苏轸随上官均出使辽国也不算什么糟糕之事,她可在辽后和公主的面前帮宋朝说话…… ”

    “安中兄就别安慰我了。小妹的出走是我家门的不幸,一个未出阁的女子,竟然跟已婚的男人北上辽国,日后我在同僚的面前还如何抬头?这已婚的男子若是别人也就罢了,可他偏偏是太后的外甥上官均,倘若小妹日后受苦,我怎么对得起早逝的母亲?”

    “你老弟也太过于悲观,上官均不是上官凝,刚入仕途就被皇上拟为礼部侍郎,依安中拙见,太后是想在上官均的身上对她已逝的妹夫给予补偿。”

    “安中兄根本不了解高太后,破格提拔上官均只是她的权宜之计,若辽遵守‘澶渊之盟’……”

    “好你个苏子瞻,我要去苏府讨杯酒喝,却不想你跑到了安中府里快活逍遥。”太学博士吕大临一进黄府,便开着玩笑。

    “来得早,不如来得巧,这酒已温好,菜也备齐,我们兄弟三人可入座畅饮。不过丑话说在前头,咱仨一人一壶,倘若谁在半途离场,安中定然不会饶他。”

    见是吕大临造访,黄履极为认真地宣布了饮酒的规矩。

    三人自觉满杯,待喝完一杯之后,吕大临责备苏轼道:“我一进苏门,便见你的书童跪在客厅,原以为是你处罚了他,却不想是他因为没将老爷带回苏府,故而不听夫人的力劝,跪在客厅责罚自己。”

    苏轼迅即倒了杯“秋露白”一饮而尽,酒入舌出,随后他滔滔不绝地诉起了苦衷。

    “由于小妹执意要嫁上官均,为了他,小妹冒充护送灵柩的御林军士兵,而当上官均代表宋廷出使辽朝,小妹又随他北上辽国,这一切的一切,皆源自高俅的失职。小妹走后,我借酒浇愁,常常一人露宿街头,夫人得知后心疼丈夫,便叮嘱高俅紧随苏轼。高俅因没有追回小妹于心有愧,内心便不断地谴责自己,欲在将功补过,故而找了街上的卖字先生,自己给自己立下了‘军令状’……”

    “既是这样,我就不敢久留子瞻,若惹弟妹生气,安中罪该万死。”

    吕大临也力劝苏轼赶紧回去,省得夫人挂念,高俅受苦。

    苏轼万般无奈,只好无比惆怅地离开黄府。

    且说,赵顼在答应了王安石和吕惠卿推荐蔡京为文化特使帮助辽廷贵族普及中原文化的要求之后,又单独留下了王安石。

    原来,上官凝在病逝前,曾书信于太后,请皇上帮窦莘在刑部谋个差使,目的是找出杀害他父亲及家人的真正凶手。

    王安石心想:这大宋天下都是皇上的,皇上的这点要求又算些什么?于是,没过几天,落榜的窦莘就被王安石破格提拔为正五品的刑部郎中。

    且说,当监察御史黄履因同情守旧士绅,把东越之乱归咎为王安石的变法而被皇帝诏回京城革职问罪的时候,他的外甥李夔却留在了东越协助知府解除了危机。待章惇一路南下 赶到东越时,东越早已风平浪静。

    东越守旧士绅虽对变法满腹牢骚,可对李夔却格外尊重,许多问题皆是因士绅看在李夔的面子上积极配合,得以解决,章惇坐享其成,其业绩得到了皇帝和宰相的首肯,于是,章惇很快就由中书检正被提升为从二品文官——端明殿学士,成为王安石革新、变法的核心人物。

    章惇升了官以后,并没忘记黄履的外甥李夔。在章惇的耐心劝说下,李夔走进了章府。

    他一面兢兢业业、不辞辛劳地帮助章惇料理公务,一面枕典席文、寻章摘句地准备着朝廷下届的科举考试。

    黄履对外甥的行为极其不满,认定他是受章惇蛊惑才离开自己。当他准备去章府兴师问罪之时,章惇却学廉颇腰背荆条前来请罪,见章惇谦卑、诚恳,黄履不但没有责备,反而与章惇结拜为兄弟。

    李夔,字斯和,其先祖为江苏无锡人,属唐朝皇室宗亲,唐末为避乱迁至福建邵武。

    李夔的祖上李城之曾在东越做过知府,东越保守士绅正是看在李夔祖上李城之为东越人做了许多好事的分上,才答应朝廷改革的要求。

    李城之是唐僖宗时期的东越知府。

    唐僖宗李儇曾受封为晋王。唐懿宗病重时,宦官刘行深、韩文约为了掌握大权,伪造遗诏立年仅十二岁的李儇为太子。

    公元 874年七月懿宗病死,李儇继位,改年号为“乾符”。

    僖宗继位后,专事游戏,朝廷政务一概委托宦官田令孜处理,任免官员,也都由田令孜决定而不必奏报皇帝。

    此时唐王朝土地兼并严重,全国一半以上的农民因无田而四处流亡,苛捐杂税繁重,统治集团奢侈无度,加上天灾频繁,阶级矛盾尖锐异常,人民大众煎熬在死亡线上,最终被逼得揭竿而起,导致农民大规模的起义。

    南方各省也开始酝酿起义,其中东越的盐民、渔民尤为积极。唐末大将上官洎得知情况后,一面让儿子上官兰南下东越面见东越知府李城之,一面亲自进宫觐见圣上。在东越知府李城之的耐心劝导下,东越人民放弃了起义,逃过一劫。

    而江西洪州的人们却没有那么幸运,他们如期起义,结果遭到李克用军队的残酷镇压,死伤无数,鲜血染红了鄱阳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