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愧疚难安
作者:雪原      更新:2023-07-27 10:35      字数:1992
    安丘上任还不到一年的时间,在太后曹氏的力劝下,皇后高氏最终应允将妹夫上官凝调至京城,拟任为兵部下辖机构的职方员外郎。

    职方员外郎只是一个从六品的武官,高氏将妹夫从正五品的地方知府降为从六品的京城武官,所考虑的当然还是要妹夫上官凝为她的外戚做榜样。

    “不好!上官凝写给我的书信,定然是他的临终遗言,我必须赶紧见他最后一面,否则,于心难安,嗟悔无及。”

    高太后一面让邓琳公公去状元楼通知外甥上官均,一面让皇上与她同去探望上官凝。

    赵顼陪着母后来到了妹夫上官凝的府中,没想却看见愁云惨雾、老泪纵横的太皇太后。

    太后知道自己来迟,便跟赵顼商量,决定将上官凝的坟墓建造在巩义皇陵的风水宝地。

    高太后把自己和皇上的决定告诉了身旁悲情难抑的太皇太后。

    曹氏一听,摇头叹曰:“万万不可,巩义皇陵乃皇家风水圣地,上官凝不属皇室,只属外戚,死后的他不能享受皇室待遇,没有理由葬在皇陵。”

    从上官凝房里出来且依然处在万分悲恸之中的窦莘,连忙跪在皇上面前,肝胆欲裂地低声泣曰:“义父临终遗言:叶落归根,死后须将棺椁运往邵武和平。”

    太皇太后曹氏借机叹言:“死人为大,皇上理当遵从才是。”

    话说,待苏轼从苏府赶到状元楼时,主持人蔡确便宣布庆祝酒宴正式开始。

    按照惯例,首先应由主考官发言。

    吕惠卿清了清嗓子,十分愉悦地大声说道:“诸位生员,你们是社稷的未来,是朝廷的栋梁,是皇上‘富国强兵’的希望所在。诸君及第的捷报,已由吏部、礼部派人层层送达,想必在不长的时间里,你们的家人便可得到喜讯。眼下是新政推行的关键时刻,望列位不负皇上的重托,摈弃腐朽的观念,敢于同旧党斗争,敢于同旧法决裂。”

    “吕主考说得好。”

    王安石在吏部尚书曾布和管家王之涣的陪同下,一边喝彩鼓掌,一边欣喜地夸奖。

    王安石的到来,让吕惠卿、蔡确、吴冲卿、宋敏求、刘分文及客栈老板、状元叶祖洽、蔡氏兄弟等人兴奋不已。

    见苏轼面无表情,尴尴尬尬,考官吕大临连忙扯了扯他的袍子,规劝道:“低个头,捧捧宰相、逢场作戏,不会难死你苏子瞻。”

    苏轼对着吕大临点了点头。

    他牢记夫人之前的嘱咐,连忙走到宰相身边轻声招呼。

    可王安石看也不看他苏轼一眼,而是面对着吕惠卿,细声询问叶祖洽。

    叶祖洽受宠若惊,慌忙跪地。

    王安石急忙扶起叶祖洽,而后无比愉悦地轻声责备:

    “我希望叶状元是新政、新法的力推者,是旧政、旧法的掘墓人。日后的朝廷官员不论官职大小,相互往来无须弯膝,大礼侍候,此等礼节只对我朝当今皇帝。”

    正当众人为宰相大人的言谈举止喝彩、奉承之时,苏轼却一边摇头叹息,一边悄悄地走出大厅。

    “这人不是苏子瞻吗?难道酒宴已经结束?”

    得太后之令的邓琳公公,见客栈门口与自己不打招呼便擦肩而过的中年男子极像监官苏子瞻,便十分不快地自言自语。

    不见苏轼,吕大临连忙下楼寻找,恰好跟那急着上楼的邓琳公公相遇,俩人差点儿撞到一起。

    “恕在下冒昧,险些撞倒公公,事出有因,还望邓公公您大人大量,原谅才是。 ”

    邓琳忙问:“太常博士心急如焚,可是因为监官苏子瞻?”

    吕大临点了点头。

    邓公公用右手指了指门外,叹了叹气,自问自话:“今天到底是咋的了?不是搞庆祝酒宴的吗?怎么还没散席,两个考官皆离现场?”

    追到客栈门口未见苏轼人影,吕大临只好悻悻地返回三楼的酒宴大厅。

    此时的庆祝酒宴已进入高潮,生员们拿着酒杯,按照此届应试排名的顺序,依次敬着宰相大人。

    当状元和榜眼、探花敬完酒后,接踵而来的便是蔡氏兄弟。

    王安石看了看蔡京,又看了看蔡卞,内心十分沉重地大声说道:“变法是一项既空前又伟大的政治运动,理所当然,变法所承受的压力也是空前巨大,史无前例,尔等必须做好长期准备,要为皇上‘富国强兵’的理想而奋斗终生。”

    “大人放心,哪怕变法之路荆天棘地,举步维艰,学生也定然义无反顾、勇往直前。” 蔡京信誓旦旦。

    听了蔡京一番豪迈之语,王安石欣然拿起桌上的酒杯,与蔡氏兄弟举杯立干。

    正当王安石要与排在蔡氏兄弟后面的高中生员对饮之时,邓琳公公却跑到他的身前,急喊大事不好。

    什么大事不好?难道是太后老人家。

    王安石不敢想象,也不敢询问。他虽与高氏意见相左,但太后历来崇尚节俭,办事公正,更以约束外戚而著称于世,令人肃然起敬。

    邓公公饱含热泪地向处在云里雾里的王安石说明了来意,希望榜眼能尽快去看看自己病重的父亲。

    王安石随即传来正跟吕惠卿说话的上官均,并与上官均和邓公公一同坐进了他的官轿,前往上官府,探望上官凝。

    上官均一路上悲不自胜,想起父亲,他失声痛哭。

    父亲每年回家一次,回来时又总要叮嘱家人别去找他,还给家人约法三章,对此,上官均十分不解地询问母亲。

    母亲安慰道:“你父亲不是不想你们,而是因为工作太忙的缘故。”说完母亲便含泪跑进自己的房间。

    应试前,本想和祖洽同去探望父亲,可一想到约法三章,上官均只好放弃,欲待高中之后再行相见,希望父亲能看在儿子为家族争光的面子上不予责究,予以原谅。

    “老爷,上官府到了。”

    相府管家王之涣的叫喊声打断了上官均对往事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