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高中状元
作者:雪原      更新:2023-08-14 09:56      字数:4445
    公元1067年(治平四年),赵顼即位,庙号“神宗”,次年改元“熙宁”,由于赵顼对疲弱的政治制度深感不满且素来欣赏王安石的智育才干,故在登位后立即命王安石推行变法,以振兴北宋王朝,史称“王安石变法”(又称“熙宁变法”)。

    溯至1045 年(庆历新政的夏日一天,邵武和平官坊墟的水口处,依偎着怯声怯气的母子俩。

    孩子乃归化(现在的泰宁)城关叶家窠人,因父亲染天花去世,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跟随母亲背井离乡来到此地。“官坊墟”的乡亲们生怕天花进入村里,把这母子俩堵在了水口之外。

    由于彦衡(上官均,字彦衡)的父亲上官凝长年在外做官,母亲高氏菩萨心肠,将逃难中的母子俩领进了自己的府里。

    孩子随即跪在高氏的脚下,望着高氏,他声声地呼唤母亲。

    见这孩子极为懂事,高氏对着孩子点头答应,收为义子。

    这个孩子姓叶,名祖洽,字敦礼。在成为高氏的义子之后,敦礼便和彦衡一起走进了上官家族学校——“白莲堂”。

    见上官一家待敦礼甚好,为了儿子的前程,叶母在归化天花得到平息之后便依依不舍地回到了故乡。

    没过几年上官均、叶祖洽又一起进入“和平书院”深造学习。

    和平书院为五代后唐工部侍郎黄峭弃官归隐时所创建。

    书院的院长黄其中乃黄峭的第六代孙,膝下有一甥女杨梅英,不但长得娉婷袅娜,面若桃花,而且能诗善文,蕙质兰心。

    而梅英从小因父母染病早逝,故而跟随舅舅在书院长大。

    上官均、叶祖洽、杨梅英同岁,上官均的月份最大,叶祖洽其次,杨梅英最小。

    五年后, 三人的学习成绩不相上下,上官均、叶祖洽皆喜欢上自己的学妹杨梅英。

    黄其中十分中意上官均、叶祖洽,尤其是上官均他更加喜欢,不是因为上官均的父亲当官有着显赫的仕宦背景,而是由于上官均金玉其质的品质和表里如一的性格。

    上官均的母亲高氏将次子、义子与黄院长甥女杨梅英的情感纠葛,写信告诉了远在千里之外的丈夫,上官凝随即回信做出次子彦衡让步的大方决定。

    父亲的理由是:义子祖洽失去父亲,义父、义母理当为他做主。若让儿子娶了梅英,祖洽的心里定然悲不自胜,痛心 不已……

    高氏先让管家上官达把叶祖洽的婚事告诉了归化的叶母,叶祖洽的母亲喜不自胜地点头答应,高氏随后又将丈夫的回信呈于和平书院的黄院长。

    黄其中问了问身边的甥女。梅英一时难以抉择,只能一句:“但凭舅舅做主,甥女遵从便是。”之后的她便面若桃花,羞羞答答地低下头颅。

    没过多久,高氏便帮义子祖洽完备婚礼。

    上官均的心里虽说痛苦万分,但他还是向义弟表达了自己的衷心祝福。

    而叶祖洽却认为自己的一切来自上官家的给予和施舍,乃嗟来之食。他不是想着如何报答上官一家的恩情似海,而是千方百计地设法证明:杨梅英压根儿没有嫁错郎,他比上官均强。

    和平书院地处和平镇的坎头村。书院初创时乃黄氏家族的自办学堂,专供族中子弟就学。它开了宗族办学的先河。北宋以来,和平书院逐渐变为一所地方性学校,它不再只是黄姓的家族学校。附近的地方的士绅也捐钱、捐粮、捐田资助和平书院,并将子弟送书院就读。

    办学以来,邵武俊贤辈出、英才荟萃,无不直接或间接地仰仗于和平书院。

    和平镇坎头村的张东明员外是远近闻名的大财主,他为书院捐出了最多的钱、粮、田。 东明属和平镇比较开明的富人,他不但让儿子到书院学习,还把自己的女儿送进了书院。

    张东明的女儿名叫淑萍,比上官均小三岁。她原本就喜欢上官均,无奈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再者,上官均和叶祖洽又总爱跟院长的甥女杨梅英黏吝缴绕,不离不弃,倘若自己过分地卷入其中,怕是被人闲话,失了体统。因此,她只好默默地承受着相思的痛苦,偷偷地爱恋着上官均。

    杨梅英在婚后的第二天就按照邵武人的规矩和丈夫叶祖洽回到了娘家,她向舅舅、舅母礼节性地问候了一番后,便瞒着舅舅、舅母和丈夫,急急忙忙地来到张府找淑萍。

    “梅英姐是咋的了?今天可是您婚后初回娘家的大喜日子,姐不陪着舅舅、舅母好好说话,跑到我这儿想做啥?”

    “若妹不欢迎,姐可要走人。”

    “好姐姐,您生的是哪门子气呀?淑萍是和姐闹着玩的。”

    “无事不登三宝殿,姐来张府有好事相告。”

    “什么好事,说来便是,妹妹洗耳恭听。”

    “是姐的婆婆要托媒人给彦衡说亲,梅英首先向婆婆推荐了你,倘若妹妹答应,过些时日姐的婆婆便会让坎下村的大媒人李月娘向妹的双亲提议联姻。”

    张淑萍听后,头摇得像拨浪鼓似的慌忙说道:“不行,不行,彦衡喜欢的人是我才貌双全的学姐,我嫁过去,算是哪回事,多尴尬呀?”

    “死妞子,以为姐不知你的心里早就喜欢他,只是碍于姐的情面,不敢向他表露而已,如今姐是叶家的媳妇。彦衡的品貌才学,妹又不是不知道,要他真的娶了别家姑娘,妹就哭天抹泪地后悔去吧!”

    张淑萍深深地叹了口长气,而后一板一眼地认真说道:“讲句良心话,彦衡学兄确实优秀,淑萍的心里早就爱上他,像彦衡这般杰出人士,我一个乡下女子岂能匹配?不是妹妹说祖洽学兄的坏话,像他这种腹诽心谤、暗地使坏的人……”

    “这就是妹妹的不对了,皆是学兄却另眼相待。祖洽失去父亲,离开母亲,有点怪僻亦属正常,这也是公公、婆婆要让舅舅将梅英嫁给叶学兄的主要原因。”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书院只有我们两个女生,平常姐待妹妹不薄,可谓不是亲姐妹, 胜似亲姐妹。姐处在他们兄弟俩的恋慕、景仰之中,心里每天都是欢欢喜喜、甜甜蜜蜜,可知姐和彦衡单独相处的时候,祖洽总会设法让人打搅,而当姐和祖洽单独交往的时候,彦衡却叫人不要干扰,由此看出二人的品行……”

    “说什么呀?姐和他们只是讨论学习上的一些问题,并未涉及男女之事,祖洽根本不是妹妹说的那种人。”杨梅英打断了张淑萍的话语。

    “不光是妹一人对祖洽的行为有如此看法,就连外地前来和平书院深造学习的杨时、游酢对他也有类似认识。”

    “就别说叶学兄了,姐今天来找妹的目的是为了妹的终身大事,若是妹同意,姐可尽早让婆婆托李大媒人前往你们张府提议结亲。”

    “依姐便是,可就怕妹和上官学兄的生肖八字……”张淑萍欲语还羞。

    杨梅英看了看满脸通红的张淑萍,极其愉悦地大声笑道:“妹就宽心吧,姐帮你们查过属相,妹和彦衡生肖相配,适宜联姻。”

    杨梅英回到舅舅的家里,学妹的话语总在耳边回响。

    在书院学习的时候,因上官均、叶祖洽二人的品貌、才学相当,自己总想一碗水端平,而当叶祖洽和上官均、杨时、游酢为了新党、旧党,新法、旧法争得面红耳赤之时,自己又往往同情身世悲悯的叶祖洽,甚至公开责备上官均。

    然,舅舅则十分赞同上官学兄的见地和分析,他对甥女说:“旧法虽说需要改革,但也不能全盘否定,就拿三年一次的科举考试来说,如果罢黜经义,如何能够清楚地阐明义理?不过我喜欢他们的这种争辩,只有争辩,才能越争越明,才能越辩越清,彦衡、敦礼皆是书院的优秀童生,若是日后朝廷科举考试,二人定然能够榜上有名,不过俩人的思想斐然不同,怕是将后……”

    舅舅没敢把话说下去,他不希望甥女的心里也跟着学兄、学弟蒙上新、旧两党的政治阴影。

    杨梅英回到“官坊墟”,她向婆婆介绍了自己的学妹张淑萍。

    听说是张东明的女儿,高氏心里非常高兴,她当即书信给外地的丈夫,并把自己的意思告诉了次子。

    上官均是个大孝子,母命难违,唯有应许。

    此时的上官凝因常年操劳,身体日渐虚弱,接到高氏的来信后,他即刻回信让夫人决定。

    收到丈夫的回信,高氏随即让管家上官达到坎下传唤大媒人李月娘。

    “您上官家有福,张员外的女儿张淑萍不仅温柔贤惠,知书达理,而且她前凸后翘利于生育,倘若成为您家儿媳,定能让上官家族兴旺发达,儿孙满堂。”李月娘笑嘻嘻地说道。

    “还有劳大媒人给辛苦一趟,若能说成,定然报答。”

    高氏将一坨金子放到了大媒人 李月娘的手心里。

    “夫人见外了不是?您大公子彦明也是我李月娘保的媒,他娶了媳妇不久便高中进士,现已官至广东南路转运使。娶媳妇是家族大事,就拿我们的上官老爷(上官凝,字成叔)来说,他初调安徽,娶了夫人便官运亨通,顺风顺水,这女人是水,男人是船……”

    “你李大媒人别再拉呱,东西都准备好了,巳时过去哪有诚意?”上官达十分焦急地催促道。

    李月娘一边应诺,一边将金子放进了袖袋。

    见是李大媒人和上官府的管家上官达来到自己的府邸前,张东明的心里比吃了蜜还甜,他暗自忖度:我张家还缺少什么,缺的就是达官显贵,倘若女儿与上官均联姻,不就攀上了官宦人家……

    “我说张员外,您就别光顾着自个儿高兴,还不叫府上的家人赶紧接过担子呀!”

    张东明无比欢欣的样子,李大媒人的心里有谱。

    “是,是,是。”张东明连忙传唤府内的家人,热情迎接客人进府。

    待上官府的家人坐定后,张东明急忙唤李大媒人进入自己的书房。他极其爽快地送给李大媒人五百两银子,而且极为认真地叮嘱道:“打铁还须趁热,烦大媒人催促上官家尽早将孩子们的喜事讲妥办帖,婚后东明还有重赏。”

    李月娘不但在邵武附近保媒赚钱,还与和平的风水半仙游瘸子装神弄鬼,骗人钱财。

    见张东明猴急猴急,她一边将银子放进袖袋,一边连连应诺:“这个当然,张员外放心便是。” 没过多久,上官均便和张淑萍喜结良缘。

    转眼到了朝廷科举考试年份(1070)的初春,上官均和叶祖洽离开家人一同进京科举考试。

    此次应试的主考官:吕惠卿。考官:苏轼、蔡确、吕大临、吴冲卿。复审官:宋敏求、 刘分文。 应试结束后,考官苏轼拿出了来自福建邵武和平童生上官均的策论答卷,考官吴冲卿则抽出来自福建邵武归化童生叶祖洽的策论答卷。

    应试主要以策论为主。上官均首先肯定了新法对改变北宋“积贫”“积落”的意义所在, 他采用以经义为主诗赋为辅的形式,对朝廷目前推行的“青苗法”以及在实施“青苗法”的过程中,因一些官吏按照自己的个人意愿和目的行事以及他们的过激行为和偏废做法而导致的地区差异和官员腐败等问题,都做了较为全面的剖析和批判,并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解 决方案。

    整张卷子文铺锦绣,字吐珠玑,论述观点十分明确,无懈可击。一会儿行云流水、挥洒自如,一会儿文笔犀利、锋芒尖锐,凸显其个性,令人拍案叫绝。

    叶祖洽则完全摈弃了诗赋和辞章。他在策论中写道:祖宗多因循苟简之政,陛下即位,革而新之。

    从形式和内容上来看,叶祖洽意在投合皇帝的口味,附和大权在握、锐意改革的权臣王安石。

    苏轼、吕大临将上官均排为第一,叶祖洽第二,陆佃第三。然,蔡确、吴冲卿则坚决反对。 蔡确说:“叶祖洽的答卷既无华而不实的诗赋和辞章,也无墨守成规的建议和主张,而是顺应新的形势,力助朝廷推行新法……”

    “非也,叶祖洽是为了自己的高中不择手段。”苏轼极为愤怒地大声说道。

    见吴冲卿不站出来为叶祖洽说话,蔡确只好将苏轼、吕大临选出的本届科举考试排名,送到了主考官吕惠卿的府上。

    “主考官大人,恕我蔡确无能,叶祖洽他……”

    吕惠卿拍了拍蔡确的肩膀,轻声笑道:“不是还要复审的吗?宋敏求、刘分文是我们宰相大人的得意门生,我吕某人就不相信,经过复审后的第一名还会是他上官均?”

    果然,宋敏求、刘分文根据主考官吕惠卿的意思,对本次科举考试另外编排了一份各地童生高中的名单。

    于是一份叶祖洽第一,上官均第二,陆佃第三的排名被送到了皇帝宋神宗的手里。

    得知复审后的结果有了变化,苏轼、吕大临急忙拿着初审的名单觐见皇帝,赵顼连忙令百官殿堂议事,并让总管太监李宪当场宣读了上官均和叶祖洽的应试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