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擅权枉法
作者:雪原      更新:2023-01-08 15:27      字数:3114
    吴言信凭借他和方孝孺的特殊关系,很快就被吏部拟命为皇太孙朱允炆身边的侍读官员,当然这道人事任命,吏部不能随意任命,而是要经过太祖皇帝朱元璋的事先同意,才能拟命的,这毕竟关系重大,因皇家无小事,更何况是皇太孙朱允炆的侍读官员。但朱元璋在答应了文学博士方孝孺的这一要求之际,他又命令吏部将修撰黄观拟为皇太孙朱允炆的侍读。

    朱元璋对方孝孺说道:“黄观乃辛未科进士一甲的殿试状元,他若只是翰林院修撰而不兼任翰林院侍读,怕是日后惹人家闲话,说朕太过迁就文学博士,朕此举完全是为了博士考虑,尤其是在用人方面,朝廷必须慎之又慎,否则,作用只会适得其反。”

    方孝孺微微笑道:既然这般,也不差个辛未科进士一甲的殿试榜眼张显宗,就干脆让他也兼翰林院的侍读,以免被人说是皇上厚此薄彼。”

    朱元璋略显不高兴地敲打道:“博士是要一碗水端平的呀!这碗水你又端的平吗?吴言信是朕看在你是太子、太孙老师的面子上才给予特别准许的,若把辛未科一甲进士的前三名都安排在皇太孙的身边,怕是别人妒忌,眼睛发红,皇太孙的身边不是还有个练子宁吗?他都是老翰林了,现在又兼任朝廷的三品文官——吏部左侍郎,朕看他的文采相当不错,总不能人都老了还是个翰林院的侍读吧,也应该升为翰林院的侍讲了。”

    方孝孺骤想:练子宁和自己是一同时间被安排进了翰林院的,以前他和自己都是太子朱标身边的侍读官员,是文太公宋濂的学生,而自己早都升为翰林院的侍讲,成为翰林院的文学博士,可他练子宁依然是翰林院的侍读,想此,方孝孺连连认错,说自己是一时心急,才会考虑如此欠妥。

    “好了,朕相信博士是为了他皇太孙好,也相信博士意中的吴言信将后能助皇太孙一臂之力,就别在允炆的身边再加人了,那侍读过多,他心会野。”

    其实太祖对方孝孺的教育方法还是比较中肯的,他不希望朱允炆像自己的祖父一样,将来被后人定义为暴君,他也肯定了儒家思想对皇室教育的极其重要,可是太过的道德礼义,怕是允炆过于懦弱,不能掌控大明朝廷,加上齐泰、黄子澄等人的一再奏疏,说是皆因太祖皇帝当初的分封诸子,占地为王的失策 ,恐给大明的后人带来灾难。

    黄子澄谏言:“皇上将来留给太孙朱允炆的政治局势极其不稳,您不惜屡次发动大狱,诛杀功臣宿将。建国之初,为了使公侯将相尽忠于朱明王朝,洪武五年(1372年),皇上作了申诫公侯的《铁榜文》;洪武八年(1375年),又编了《资治通训》,反复强调重臣要僚们对皇上效忠,勿欺、勿蔽;洪武十三年(1380年),又编了《臣戒录》,‘纂录历代诸侯王宗戚宦臣之属,悖逆不道者凡二百十二人的行事’,来教育皇上的臣僚;洪武十九年(1386年),又颁布了《志戒录》,‘其书采汉唐宋为臣悖逆者凡百有余事,赐群臣及教官诸生讲授,使知所鉴戒’。”

    齐泰也奏道:“洪武十三年(1380年),皇上以图谋不轨之名诛杀丞相胡惟庸,屠灭三族,连坐其党羽,诛戮了一万五千多人。以后又几兴大狱,使‘胡惟庸狱’不断牵连扩大。到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功臣太师李善长等人也以与胡惟庸‘交通谋反’被赐死,家属七十余人全部被杀。著名儒臣宋濂只因受长孙连累,全家被贬四川,之后病死途中。此案延续了十年之久,前后被杀的几十家王公贵族,共三万多人。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锦衣卫指挥使蒋瓛参奏蓝玉谋反,皇上随即令人将其拿下,并由吏部审讯。三天后,皇上将蓝玉处死,尔后是大规模的清洗和株连。 蓝玉下狱后,狱词称同景川侯曹震、鹤庆侯张翼、舳舻侯朱寿、定远侯王弼、东莞伯何荣及吏部尚书詹徽、户部侍郎傅友文等人预备谋反。受此案株连被杀的高官,仅列入《逆臣录》的就有两万五千人。”

    黄子澄又接着奏言:“‘胡蓝之狱’”后,皇上依然自行其是,过了年余,颍国公傅友德,奏请给怀远田千亩,非但不准,反将他赐死。定远侯王弼,又奉诏赐死。宋国公冯胜亦被赐死。经过几次党狱,明初的功臣皆被屠戮殆尽,将这样的江山留给以道德仁义为标准的皇太孙朱允炆,请问皇上,大明的将来又有何稳定可言?”

    朱元璋是强抑怒火,才听完二人的轮番奏疏,他内心虽然接受了二人的说辞和劝导,可还是忍不住地大喊了一声:“来人啊!将二人推出去斩首!”

    正当齐泰和黄子澄要被锦衣卫的指挥使蒋瓛和手下厂卫押走之时,太祖朱元璋却突然叫停。

    齐泰和黄子澄是何许人也?又为何要如此大胆地奏疏太祖朱元璋,指出皇上的执政以及确立皇太孙的失误所在?

    齐泰,原名德(生于1353年),明太祖赐名泰,字尚礼,别号南塘。洪武十七年(1384年)应天乡试解元,洪武十八年(1385年)进士。历任礼部主事、兵部主事。因皇宫三大殿的谨身殿不幸被雷击中,明太祖只好去郊外的祖庙进行祭拜,随行人员的要求十分严格,必须选择朝中为官九年并且没有过错的官员陪同祭祀,齐泰符合这些条件,所以陪同明太祖前去祭祀,明太祖为他赐泰。

    齐泰之后被提拔为兵部左侍郎。明太祖曾经询问边境将领的姓名,齐泰一个不错地说了出来。然后明太祖又询问各种图籍,齐泰拿出袖中的手册给明太祖,简要而详细地说出了各种图集,于是明太祖很重视此人。

    黄子澄(出生1350年),原名黄湜,子澄是他的字,为江西分宜澧源人。洪武十八年进士,而且还是会试第一,殿试第三。相传黄子澄原本是殿试第一的,可是在朱元璋询问他出生时间的时候,因为有些紧张,一时没有答上来,于是本来状元郎的黄子澄,变成了第三名的探花郎。虽然不是状元,但是探花也足以证明黄子澄的学识如何。中了进士之后,授翰林修撰,侍读东宫,累迁太常寺卿,翰林学士。

    这两个读书人,可谓是抱着必死的决心向太祖谏言,其目的就是要太祖朱元璋撤回皇太孙的拟命,在皇子中择一太子人选,很显然,他们是四子朱棣的说客,在26个儿子当中,只有燕王能担当重任,若是能让燕王是为太子,还要他们两个书呆子拼死谏言作甚?就怕是皇子之间闹得不和,个个孩子或成四子朱棣的阶下囚,或成四子朱棣的刀下鬼。

    且说,锦衣卫指挥使蒋瓛还是第一次遇上了这种状况,太祖朱元璋竟然会临时改变主意,饶了这两个不知天高地厚的书呆子?可他不敢询问原因所在,锦衣卫是做什么的,不就是听从皇上的吗?倘若不依照皇上的意思去办事,那前任毛骧的下场,便是我蒋瓛的前车之鉴。

    锦衣卫是明朝专有军政搜集的情报机构,前身为明太祖朱元璋设立的“拱卫司”,后改称“亲军都尉府”,统辖仪鸾司,掌管皇帝仪仗的侍卫机构。洪武十五年(1382年),裁撤亲军都尉府与仪鸾司,改置锦衣卫。

    作为皇帝侍卫的军事机构,锦衣卫主要职能为“掌直驾侍卫、巡查缉捕”,既能从事侦察、逮捕、审问等活动。又可参与收集军情、策反敌将的工作。

    朱元璋设置锦衣卫以驾驭不法群臣为目的,而锦衣卫却往往狐假虎威,为所欲为,制造了无数的冤、假、错、案。

    锦衣卫的第一任指挥使在历史上没有明文记载,不过综合各种蛛丝马迹来看,曾经是检校成员的毛骧可能就是锦衣卫的第一任指挥使。毛骧很早就跟随朱元璋,在明朝建立之前就已经是检校的一员了,既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又深得朱元璋的宠护、信任。

    毛骧带领锦衣卫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替朱元璋找到屠杀功勋大臣的充足理由。这理由在毛骧看来,其实很好找,就两个字——谋反。和谁谋反呢?和逆臣胡惟庸。

    以锦衣卫之能,想要找出些证据来证明胡惟庸谋反是件很容易的事情,胡惟庸虽然已经死了好几年了,但在朝廷中仍有不少曾经和他有过瓜葛的朝廷大臣,这栽赃都栽到了死人的头上,大臣们更是无从辩解,毛骧正好可以一网打尽。

    于是,经过几年的蛰伏,洪武十八年(1385年)起,原本早已尘埃落定的胡惟庸案再起波澜,性质也从普通的“擅权枉法”变成了十恶不赦之首的“图谋造反”。从洪武十八年到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短短五年的时间,被胡惟庸案牵扯进的功臣有一公、二十侯,连坐、死罪、黥面、流放的达数万人之多,朝中文臣几乎为之一空。

    而为这个案子流出了最后一滴血的,正是功臣太师李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