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夢斷神都(10)
作者︰郗德文      更新︰2021-05-08 09:39      字數︰2221
    “可是……我怎麼好意思麻煩你?”

    “說什麼好意思不好意思的,必定是自家兄弟們。我知道你往年也多次進京押運龍衣,本來就想見你一面,可宮里的差事耽擱不得,如今不比往常了,雖說各人差事體面,可出了事故都承擔不起的。”

    “這個我懂。”

    “所以說你不能著急。”

    ……

    曹看著曹頎離開。黑子和方三自是高興。只要有銀子就好說了,橫豎我已經把過銀還上,內務府還能怎麼樣?

    可事實並非如此!

    曹頎倒沒有想那麼多,他知道曹手里不缺這四百兩銀子,因此沒有絲毫害怕曹還不上他錢的意思。他之所以如此就是看在兄弟的情分上。當年叔父曹寅在時,他兄弟們還是少年,因此都蒙曹寅接到江南署中撫育。二叔父曹宣因為曾擔任過康熙皇帝的南巡圖畫監,因此畫得一手好畫兒。兄弟幾個里唯有曹頎喜歡圖畫,因此跟曹宣學了不少真本事。這些年他休沐回來,沒有別的喜好,就是躲在書房里畫梅花。大叔父和二叔父當年都是喜歡梅花的︰梅花凌風傲雪……梅花香自苦寒來……也因如此,成年後曹頎兢兢業業做事,很受主子青睞。康熙五十五年閏三月他終于迎來一個轉機,原茶房總領福壽病故,內務府總管馬齊請旨補放新任茶房總領,馬齊呈報的名單里並沒有他曹頎的名字,可康熙皇帝還是欽點他為新任茶房總領︰

    曹寅之子茶上人曹頎,比以上這些人都能干,著以曹頎補放茶房總領。欽此。

    當曹頎接到皇帝旨意時心里別提多高興了。那年他還不到三十歲。而且尤為主要的是,他是以曹寅之子的名義被欽點為茶房總領的。也就是說,倘若不是借了曹寅的名頭,他曹頎未必會被康熙皇帝相中!因此從這一點上來說,他心里還是很感激曹寅的。曹雖說也不是曹寅的親生兒子,但他覺得能幫的還是得幫。

    曹頎開箱籠取了銀子,一封封包裹好。他剛把銀子放進褡褳里,他父親曹宜就走了進來,疑惑地道︰“竹,你在干什麼?”

    “沒干什麼。”

    “胡說八道。沒干什麼取這麼多銀子干什麼?”

    曹頎知道瞞不過父親,便說道︰“是這樣。金陵的老四回來了。”

    “你是說曹?”

    “是。”

    “什麼時候回來的?”

    “已經七八天了。”

    “是來押送龍衣的?”

    “是。”

    曹宜高興起來︰“哎呀,我已經有好幾年沒有見到昂友了,竹,你應該告訴昂友,什麼時候有空閑時來家一趟,叔叔要請他吃個飯。”

    曹頎笑道︰“已經給他說了,可內務府還有很多事沒整明白……”

    “怎麼,昂友送來的緞疋不合規矩?”

    “緞疋沒問題,可四兄弟遇到了一件麻煩事。”

    “什麼事?”

    曹頎略一沉吟道︰“四兄弟因為路上遇雪,行走艱難,所以在驛站上多索取了騾價程儀,結果被山東巡撫塞楞額給參奏了,所以,四兄弟已經被內務府枷號!”

    曹宜一听驚訝地道︰“什麼時候的事兒?”

    “就在這兩天。”

    曹宜面容凝重,不由放了雞毛撢子,坐下來道︰“被枷號了?嚴重不嚴重?內務府是怎麼說的?”

    “允祿說,究竟四兄弟收受了多少過銀,還需要到南方去查證,因此,四兄弟只能先關押著,到時候查證明白了再定案。”

    曹宜失魂落魄地道︰“我的個乖乖,正好好的怎麼出了這樣的事?可如今雖說沒有查證出來,允祿總該有個大體決斷?”

    “這個不清楚。”

    曹宜看著褡褳到︰“竹,你取這銀子就是為了給昂友還債的吧?”

    曹頎笑起來︰“父親真是在世諸葛。”

    曹宜的臉忽然變得更不好看,不由來回踱步道︰“那我問你,昂友被枷號,他那三個哥哥是怎麼想的?”

    “這……大哥二哥听說一直沒有露面,至于老三跟老四有些過節,所以至今也沒有露面!”

    “老四如今欠了內務府銀子,難道他三兄弟不借錢嗎?”

    “這個不知道。”

    “所以你就拿出錢來,裝親生的?”

    “父親也不能這麼說……”

    曹宜忽然過來,一把奪過褡褳道︰“竹,我看你如今是越活越糊涂了。他們四個兄弟的事,我不是沒有听說過,雖說面子上嘻嘻哈哈,可私底下並不好。自從老四被欽點了織造後,赫達色和驥兒就很少與曹有什麼來往了。為什麼,就是因為皇帝不再給曹賞賜什麼肥差,這兩個人沒有油水可撈!至于桑額,听說至今還欠老四幾千兩銀子!此次他擅自定計關押吳老漢,就是為了賴賬!依我看桑額早晚要吃個大虧!他們兄弟的事是一筆糊涂賬,你還要去摻和嗎?”

    “爹,話不能這麼說……”

    “住嘴!”曹宜懊惱地坐下︰“竹,如今皇上整頓吏治,對這些徇私舞弊之事尤其痛恨。依我看,此次昂友估計是沒有什麼好果子吃了。咱們能幫他,可是未必能救得了他!再者說,人家在京城還有三個一父所生的哥哥,你雖說好心好意拿出銀子來替他還債,可這是要得罪人的!”

    “此話怎講?”

    “你還不明白嗎?你跟昂友是堂兄弟,畢竟隔了一層,可你把人家親哥哥置于何地?人家以後會恨你的!”

    曹頎沒了言語。

    父親的話不錯。其實也是經驗之談。曹宜與曹寅是堂兄弟。可相比于曹寅這一支來說,曹宜的仕途就沒有那麼顯達了。康熙四十七年,曹寅和李煦已經是江寧和甦州織造,李煦還兼任著兩淮巡鹽御史和大理寺卿,曹寅也是通政使司通政使,那時曹宜還是閑散差役,奉康熙皇帝之命護送佛船到南海普陀山去。曹寅李煦接駕佛船的排場曹宜都看到了。說實話內心羨慕地不得了。也看出自己與曹寅等人的差距。可他終究沒有什麼特殊才干,與皇帝也沒有特別親近之干系,所以一直沒有受到重用。也因為如此,他才有了一個老實做人、清白做官的念頭,希圖有朝一日能有出頭之日,也像曹寅李煦一樣風光。可一直等到康熙皇帝駕崩他也沒有風光起來,于是就把希望寄托在兒子身上。曹頎果然不負眾望,雍正元年受到皇帝的賞識。曹宜這才覺得自己活過來了。如今皇帝賞賜了一座大房子,每年新春都要賞賜御筆大“福”字,曹宜就覺臉上很有面子,出門去都是紅光滿面的。也時時告誡曹頎要勤勉做事,不負皇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