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皇帝“遵旨”
作者:彊疆      更新:2024-03-24 10:05      字数:3349
    第10章  皇帝遵旨

    高登谷那天虽被荆公一番话气走,但他终究不是庸常之辈,离走前,暗地将两位心腹留在江宁,打探荆公处置反贼情况。时隔数天,心腹回到京城,将荆公放走大多反贼,只将匪首周庄及少量重犯押在大牢的情况一一禀报了高登谷。

    高登谷拿到把柄,想到在江宁受到的侮辱,想到唐广送的那根瑟瑟马鞭,当即写了奏章,第二天早朝奏明圣上,见皇上似听非听,只急得大声奏道:“陛下,江宁知府王安石不仅不让臣将反贼带回京城鞫审,他更是狂妄至极地说道,天塌下来由他顶着!陛下,‘天’不就是指的陛下你吗?那王安石竟敢如此说话,岂不是冒犯天威!还有,王安石已将那些反贼全部放走,这更是公然对抗陛下的圣意。陛下,如不将此人立即绳之以法,必是大宋的后患呀!”

    皇上“哦”了一声,随即挥挥手,让高登谷退回朝班。

    高登谷自是不服,下朝后,又去找他的妹妹高太后。

    高太后不欢喜养蚕,觉得蚕那玩艺儿虽是长得白白胖胖,但生得缩头缩脑软不拉叽,让人见了浑身绵软,提不起刚烈之气。她有她的爱好。她欢喜听那剪韭菜的声音,尤其是喜欢听剪韭菜时发出的“嘎、嘎”的短而脆的声响。因而,她也妨着太皇太后的样儿,在苑中起了一块不大的园地,什么也不种,专一色种上韭菜,她也为这园子取了个名儿,叫“嘎韭苑”。可能是肥料施足的原因,也可能是侍女内臣勤利的缘故,那满园的韭菜终年生长得既粗又壮,那叶上的绿色更是肥得要滴落下来。每逢闲暇,高太后就带着她最得宠的二皇子昌王赵颢前去“嘎韭苑”听那剪韭菜的美妙之音。

    高太后这些天却无心去“嘎韭苑”听那美妙之音,她不仅是烦,更是忧心忡忡。

    那是三天前的一个傍晚,神宗帝照例带着向后来向高太后请安,无意中说了近期要将江宁知府王安石调进京城重用一事,高太后听了大吃一惊,也不陪神宗去看望太皇太后,只气得在宫中咬牙切齿地胡思乱想。

    原来皇佑三年,荆公任舒州通判,时值久旱,稻稷枯死,颗粒无收。土豪劣绅趁火打劫,囤粮积仓,哄抬粮价,穷苦百姓饥饿难熬,纷纷离乡出逃。桐山县池田村佃户荀仁基,因交不起高太后亲嫡嫡的姑父荀子豪的租谷,儿子被关押,儿媳被逼抵债,一家八口,陷入绝境之中。荀仁基老人风闻荆公爱民如子,于是来到舒州告状,请求荆公作主。荆公找到桐山县知县孟仲林。孟知县历来敬佩荆公矫世变俗的气魄,立马陪同荆公赶到荀子豪府上,当场要求放人退田,开仓放粮赈灾。荀子豪自恃是皇亲国戚,不仅不听,更是唆使门人与县衙人打斗起来。荆公当即将荀子豪带回县衙,连夜写了奏表,呈送仁宗皇帝,很快诏书下来,按刑部典律,将荀子豪收监,并处罚荀子豪白银一万两,以赔偿佃农们的损失……

    “家仇未报,皇上还要重用王安石,这口怨气何能咽得下去?!”

    这天高太后正在宫中咬牙切齿念叨,宫吏来报,说高副使求见。

    高太后听说兄长到了,立马说道:“快请。”

    高登谷进来,将荆公在江宁处理反贼一事说了。

    高太后更是吃惊,想了片刻,问道:“官家知道此事否?”

    高登谷道:“我已禀奏过,官家听了只是淡淡地‘哦’了一声,显然他对此事并无兴趣。”

    高太后更加着急,两只长袖左右一展,起身说道:“这便证实了!这便证实了!”

    高登谷见妹妹如此说话,不知所以,急忙问道:“太后,证实何事了?”

    高太后说道:“皇上新近就要重用那王安石了。”

    “啊?皇上要重用王安石?”高登谷一听,气得牙骨咬得“咕咕”作响,说道,“果真那样,我们岂不又多了一个冤家对头!”

    高太后气得浑身一阵哆嗦,问道:“兄长还记得当年王安石将我们家姑父打进大牢的事吗?”

    高登谷咬牙回道:“那种家仇何能忘记!”接着说道,“太后,那王安石脾气倔强,办事心狠手辣,我们不得不早想对策呀!”

    高太后想了想,问道:“皇上既要重用王安石,你我能有何对策呢?”

    高登谷搬出早已想好的计划,说道:“太后,皇上不是最听太皇太后的话吗?我们现在就去找太皇太后,让她老人家出面,定能劝说皇上治那王安石私自放走反贼的罪。只要治了罪,那王安石就不会进京担当大任了。”

    高太后觉得此法甚妙,于是叫了侍女太监引路,与高登谷急火火去了太皇太后那里。

    这天,神宗、向后正与太皇太后在亲蚕宫看宫女们养蚕。

    七月,是熟蚕食叶最旺盛的时节。宫女们将一筐筐清早采撷来的桑叶,先用绢巾将桑叶一片片擦拭干净,再放进木架上那漆得油光闪亮的竹笾里,竹笾中那些白白胖胖的蚕儿见了新鲜桑叶,一个个昂头四处触探一番,再就低头咧嘴从桑叶的边缘啃噬起来,发出的声音就如细雨敲打落叶,“唦唦”声一片……

    神宗见吃桑叶的蚕宝宝着实可爱,伸身拈起一条稍瘦的蚕儿,放到手心,微带几分惋惜地问道:“大娘娘,蚕儿如何长得如此瘦小呢?”

    正看着蚕儿吃叶的太皇太后脸色有些不快,嗔怪道:“顼儿,老身已说过多少次了,如何又给忘了呢?”

    当今的太皇太后,是个性情极其古怪的女人,不知是何法术,尽管她一再声称自己不干涉朝政,但就在她为皇后、皇太后、太皇太后三朝期间,仁宗、英宗、以及当今的神宗皇帝,几乎没有一个不听从她、尊敬她!

    神宗见大娘娘有些责怪,急忙施礼陪着不是:“顼儿无记性,将这给忘了,大娘娘恕罪。”

    向后急忙过来,接过神宗手中那条既瘦又小的蚕儿,以手发夫摸道:“蚕宝宝,瞧你长得多么可爱,白得晶莹,瘦得婀娜,多招人喜爱呀。”

    神宗看着向后手中的蚕儿,调转话头说道:“蚕宝宝确实长得可爱,惹人喜欢。”

    太皇太后这才重新露出笑脸,满心欢悦地说道:“有顼儿你俩这句话,这些蚕宝宝准会长得既白又胖,吐出的丝儿更会又白又长喽!”

    原来养蚕极有讲究,为了让蚕宝宝日后吐出的丝既白又长,养蚕期间只能多说吉利之言,至于什么蚕“死了”、“瘦了”、“长得难看”之类的话语统统说不得的,据说说了蚕儿就吐不出好丝。

    祖孙三人正谈得开心,高太后领着高登谷进来,见皇上和向后正与太皇太后说得开心,只得先向太皇太后请过安,再把荆公不愿将那反贼押回京城的事说了。

    太皇太后接过向后手中的蚕宝宝,问道:“顼儿知道这事吗?”

    神宗回道:“启禀大娘娘,此事臣知道。”

    高登谷接话道:“启禀娘娘,那反贼是官家让臣去捉拿的,但捉拿之后,王安石就是不肯让臣将那反贼带回京城鞫审,并公然对抗圣上的旨意!”

    太皇太后又问:“顼儿,是这回事吗?”

    不等神宗回话,高太后接话道:“一个小小的知府,竟敢不把官家派去的大臣放在眼里而独断专行,日后一旦得了势,他恐怕连官家也不会放在眼里,到那时,乱我赵宋天下者,必是王安石此乱臣贼子!”

    神宗很不高兴,说道:“娘娘,从《上仁宗皇帝言事书》以及韩学士的介绍中,臣知王安石是位敢办大事,能办大事的人才,臣正担心无法请他到京任职,怎能说他是我赵宋天下的乱臣贼子呢?”

    高太后瞪眼问道:“王安石公然将那些反贼放走,并公然庇护官家钦点的贼首,这不是乱臣贼子,又是什么?”

    神宗道:“娘娘,此事尚未查清,如何就遽下定论呢?”

    太皇太后也想起一事,将手中蚕宝宝放进竹笾,让宫女拿手绢为她净了手,转身问道:“顼儿,几年前那世面上有种传言,你还记得吗?”

    神宗急忙施礼问道:“臣不知大娘娘说的是哪种传言?”

    太皇太后道:“就是一位大师说的那个南鸟北飞呀!”

    神宗“噢”了一声,想起那个杜鹃北飞的传言,微微一笑道:“大娘娘,我们怎能信那些谣传呢?再说,即使谣传准确,但扰乱我大宋江山的也不一定就是王安石呀!”

    高太后有了依据,嗓门更是提高,道:“顼儿,要不是大娘娘的提起,本宫倒将那事给忘了,听说那大师可是百言百中的活神仙,你不能不信啊!你说近期就要将王安石擢到京城委以重任,这是万万使不得的大事啊!”

    高登谷看了看两位太后的神色,趁机说道:“太皇太后,臣这次到南方去清剿反贼,还听到一件事……”

    太皇太后急忙问道:“听到了什么,尽管说。”

    高登谷说:“那王安石这多年为何不到京城任职,而在地方办学?他就是要扶植一批自己的势力,为他日后所用。王安石确实野心不小,朝廷千万不能不防啊!”说罢,又做出焦急的模样看着太皇太后。

    太皇太后这才感到事情严重,对神宗说道:“顼儿,这前后的事情放到一起,那传言就决不是虚言了,为防后患,从现在起,你一定得痛下决心,快刀斩乱麻,速速将王安石召来细问!”

    神宗见三人异口同声,想了想,只得施礼道:“臣遵旨。”

    事后高太后还是不放心,又对高登谷说道:“为慎重起见,兄长尽快将王安石私自放走反贼的罪愆写成词状,递于御史台,再带上本宫的懿旨,叫他们速速查办!”

    高登谷立马回道:“登谷立马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