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向东与拉塔迎娶南妮
作者:张光光      更新:2025-10-31 17:11      字数:3189
    向东和拉塔与南妮的婚礼刚结束,俩人拥着南妮准备离开酒店,出门却被一大群人围得水泄不通。这种婚姻被看成另类不被人们理解,记者、看热闹的、起哄的什么人都有。

    有记者扛着摄像机、拿着话筒问:“请问,你们入洞房咋睡觉?”人群哄然大笑。

    “怎么睡都可也。”向东轻描淡写。

    “是指怎样行房事?”记者刨根问底。

    “既可以俩人换着做,也可以三人一起做。”拉塔看这架势不说实话出不了门,本身就是示范和推广,要把欧洲这种普遍房事方式宣传出去。

    “谁先谁后啊、贞操献给谁?”

    “如何鉴别谁是孩子父亲?”

    “孩子取名随谁姓?”

    “晚上睡觉前抓阄决定谁先来。”

    “抓阄不好,还是让老婆决定谁先来。”

    “这下女人地位高,打老婆的不让上床。”

    人群又轰然大笑议论纷纷,一生要结多少次婚、要准备多少聘礼累不累?说什么的都有,这种两年群婚的婚姻所以受到强大的抵制,不仅违背伊斯兰教义,也与其创始人安拉的使者穆罕默德传奇一生相悖。

    穆罕默德年轻时贫困,靠给富孀赫蒂彻打零工为生,由于乐善好施品德高尚,赢得赫蒂彻青睐,不久两人结了婚。

    由于妻子的关系,穆罕默德成为麦加上层社会人士。当时的阿拉伯社会,贫富悬殊、等级森严、重高利贷盘剥、族群对立、战乱动荡、经济衰败。为了拯救四分五裂的阿拉伯世界,穆罕默德在麦加希拉山山洞里苦思冥想,四十岁的时候创立了伊斯兰教,并开始了他的传教生涯。“拯救贫困、善待孤儿、解放奴隶”得到了普通民众广泛支持,伊斯兰教风靡全球。

    穆罕默德得罪了贵族阶层,受到了上层社会的攻击和谋杀,但由于妻子的保护免遭谋害。在其传教过程中,赫蒂彻给了他极大的精神与物资支持,也是他第一个信徒,与穆罕默德共同生活了25年后离世,忠贞不渝的爱情被阿拉伯世界传为佳话,被誉为“信士之母”。

    非洲的爱情女神是赫蒂彻,从一而终神圣不可动摇,这种婚姻注定充满风暴。

    “为什么要知道孩子的父亲是谁?”

    拉塔解释这种婚姻制度全球普遍如此,仅在非洲一隅是一夫一妻制,又介绍了其它洲婴儿保育与社会保障制度,父母知道孩子是谁私欲要传承,有贫富差距就有矛盾与对抗,平等与博爱也难实现。虽然婚姻制度相抵触,但生之平等、生命无贵贱,博爱仁义的大同世界却与所有宗教教义相融相通。

    人群开始安静下来都在思考,穆圣所勾画的人间伊甸园就是如此。“我们赞美安拉,大地的乳妈”,他告知了人类生命的起源是爱、指明了最终归宿。他们的婚姻为这里的人们展现了美好生活的画卷。见众人自动让开道,俩人带南妮回家。

    这几天电视与报纸吵吵嚷嚷,对这俩夫一妻的婚姻议论纷纷,赞赏的、嘲讽的、谩骂的都有,仿佛冷水滴进热油锅--炸开锅。非洲男权思想受到不小地冲击,女性赞赏得多、男性嘲讽谩骂得多、底层群众支持得多、上层社会挞伐者众。

    婚后不久,电视台请南妮做专访。她不敢面对不想去,记者的问题敏感毒辣。俩老公鼓励她去,一没偷二没抢怕啥。

    没上过电视,刚进演播室被吓退了几步,五台摄像机半圆形架在台上,分属不同的电视台,台下坐满了特约嘉宾。南妮被请到讲台独自就座,像演讲和作报告,五位主持人站立四周准备采访,话题只有一个,母系群婚是否适合非洲。

    今天到场的全是社会上层人士,默罕默德在其心目中神圣不可侵犯,女人必须忠于婚姻、男人可以多娶,这是是伊斯兰教义规定的。

    首先是举办方省台新闻频道主持人致辞:

    非洲贫穷落后动荡冲突频频,其根源究竟是什么,为什么不能像其它州一样实现和平与平等?非洲的历史种族与宗教长期不能融合,至今胡图族与图西族划域而治,互不来往不通婚,落后的部落制度杜绝了文化来往与人员交流,狭隘的婚姻制度致使私欲历代传承,贫富差距越来越大。

    欧洲人的新婚姻观念符合动物进化论,男性性能力有限、女性相对无限,与两位丈夫同时行房事容易达到最佳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所生的孩子聪明和健康,动物进化论证明,群居类动物相对高大勇猛与聪慧,因为与同类交流的更加广泛。但这种婚姻制度在非洲却饱受争议,其争议的焦点与伊斯兰教义相冲突。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变迁,如果墨守成规非洲永远走不出阴霾。

    他是持赞赏的态度,但不代表所有人的观点。随后调侃,东方人的美谈英雄救美留下佳话,咱非洲是美救英雄,照样留下佳话。

    话说完台下传来零星的掌声后,他让南妮谈谈婚后的感觉。

    南妮介绍开始不太自然,很快就适应了,现在感觉很好,柔情蜜意恩爱有加,俩位男人像左右手都喜欢也离不开,彼此是生死战友贞操献给谁都一样,不存在这个问题。认为在非洲仅限制女性,男性可以无节制,实际上是歧视妇女。

    随后是各电视台主持人提问。

    二号主持人问:“能否介绍一下,三人在一起怎样行房事?”

    他话还没说完,南妮感觉脸红脖子粗,幸亏皮肤黑观众看不见。台下嘉宾一阵嬉笑,都在竖着耳朵听。不能不回答,又不能太具体,南妮沉思片刻道。

    “一位开火车,一位坐飞机。”

    台下哄然大笑议论纷纷,是火车快还是飞机快,哪个更舒服?南妮只能按老公的交代,遇到这样的问题沉默不语。

    三号主持人问:“与两位老公一起行房事感觉是否一样,喜欢向东还是拉塔?”

    南妮解释是不一样,一位是甜点一位是主食。话没说完被问谁是甜点谁是主食?接着说新婚之夜是被老公蒙着眼睛睛进行的,谁是甜点谁是主食不知道,甜点开胃主食管饱都爱吃。

    四号提问:“不担心婚期到了,以后嫁不出去?”

    南妮认为如果非洲男人心胸如此狭隘,反倒是令人担忧的问题,女人每结一次婚在男人间织起一道友爱的纽带,男人每娶一位女人,在女人间搭起一座温情的桥梁。婚礼那天有人问孩子以后取名随谁姓,我们商量好了以后孩子直接取名不要姓,孩子有两位父亲总比一位强,等到天下父母共同抚育天下孩子时,在非洲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平等与友爱。

    五号主持人提问:“按照新婚姻制度一女可以娶五男,一晚上行房事时间是否够用,家里要准备多大的床?”

    这话明显的是在挑衅,南妮愣怔着无以应对。

    台下突然有人站起来发难,非洲女多男少,这种婚姻制度不适合,女人面临嫁不出去的命运,这样家和妓院有何区别,迎来一批送走一批。男孩长大后可以和母亲苟且,女孩也可以和父亲乱伦,是人性的退化。话一出口气氛骤然紧张,不少人表示赞同,这样下去长辈不明伦理沦陷,年轻漂亮的女人成了香饽饽,男人间为了争抢更容易引发社会动荡。

    更有甚者义愤填膺,让一位婊子上台作报告奇耻大辱,让南妮滚出非洲。主持人见状出面制止,今天是话题讨论,不准进行人身攻击,解释欧洲婚姻制度有很多配套措施,嘉宾所提的问题不存在。妓院是交易场所,新婚姻制度提倡不收聘礼不要彩礼,不能相提并论。

    采访进行到自由辩论阶段,两派人员辰枪舌剑,最后草草收场另有原因。

    这场采访是以直播方式进行的,当晚全省百分之九十的电视观众在观看,触动了社会最敏感的神经。市区的支持者仅看电视觉得不过瘾,来到电视台集会声援南妮。拉塔在议会宣布过,两年后要全面实行这种婚姻制度,现有的不能存在,建议该离婚的离婚、该休妻的休妻。

    反对者边看电视边砸东西泄愤,这叫什么玩意,以后跟老婆行房事要排队,锅碗瓢盆砸完后觉得不解气,来到电视台要砸场子。双方人员相遇发生了肢体冲突,支持者女性较多招架不住,被打的四处逃散。反对者正准备进电视台砸场子,被警察赶来制止住。警察建议赶紧收场,再播下去要出人命。

    专访第二天布拉琼布天降暴雨,整整下了一天,各地出现不同程度的灾情。这下媒体浮想联翩,说是欧洲的婚姻制度打开了潘多拉魔盒,洪水即将泛滥,一时间人心惶惶。

    所幸的是洪水不仅没泛滥,缓解了各地不同程度的灾情。几天后第二大城市特基加也出现这样的婚姻,也是欧洲援非市zhang与工作人员共同迎娶非洲女子。为了声援拉塔人家更开放,直接发布公告:“新婚之夜,洞房敞开,酒水保障,欢迎观摩。”由于人多洞房搬到了操场上,在几百人的见证下进行。没过多久,卢旺达、坦桑尼亚与刚果相继出现这样的婚姻,人家都没灾没祸的,整个社会才见惯不怪、习以为常。

    半年后民众的声音开始慢慢凝聚,尤其不要彩礼不收聘礼被广大群众所喜爱,群婚成为时尚也在悄然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