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雨村碗茶
作者︰藏星      更新︰2021-05-06 23:51      字數︰2676
    依夫獨自騎著摩托車離開了衛生院,進入旅谷環島東路。

    說是環島路,其實這條路只抱了四分之三的旅谷鎮。最東邊的那四分之一被群山阻隔。是否要挖通隧道,把整個旅谷鎮沿湖聯結起來,形成閉環的旅谷環島路。當時有不同的意見,但是主流意見還是希望讓公路穿過山體,使旅谷東路和旅谷西路沿著湖邊合抱。

    不要以為合抱一個湖很簡單。

    最大的湖,比最小的海,要大許多倍呢。比如世界面積最大的淡水湖是甦必利爾湖,面積82410平方公里;最小的海是馬爾馬拉海,面積為11000平方千米。旅谷湖是一個海跡湖,是原為海域的一部分,因泥沙淤積而與海洋分開,形成封閉狀態的湖泊。

    由于海底的地殼運動,海底的板塊上升為雲霧迷蒙的村落山峰,它的出生如同雲雨的交合,故而取名“雲巫山”。城市那些熱戀中的男女超喜歡到雲村的山上旅游。一般沿海的山峰也就三五百米,雲巫山海拔居然高達上千米,可謂大自然的奇跡。

    對于這樣的自然奇觀,專家的意見是比較保守的,不建議大規模的開鑿。畢竟山體內部的構造不是很明確,雖然可以用現代化的手段探測,但也存在不小的風險。

    最主要的還是樓老總的意見。因為這個項目的投資已經大大超過預算。

    消息傳到樓老總國外的辦公室,樓老總听了,手上的筆都提到地上。他臉色鐵青,告訴秘書三個字︰“不同意。”再沒有說第二句話。旅谷鎮這邊,還想試探一下原因,秘書說︰“樓總的決定自有他的道理,這也不是我該問的,抱歉。”

    女秘書撿起鉛筆,重新放在文件上。誰知,樓老總又夾起來,一用力,“啪”的一聲,竟把筆從中間折斷了。

    樓老總想到那些冰冷的機械,要一點點打入雲巫山的內部,感覺就像是第三者粗暴地侵犯他心愛的人,又一次怒火中燒。但是,他只能克制,反對的理由,不方便說出來,也沒必要。

    所以,環島跑的國際馬拉松賽事,其實是從雲巫山腳趾旁邊擦趾而過的。這樣更好,運動員跑到山腳下的時候,一陣陣清涼的風拂面而來,跟沖了一個冷水澡的效果差不多,緩解了極限運動的疲勞。

    不只是馬拉松,這個路段也成了長跑運動員的網紅打卡地了。

    進入雲巫山風景區,一群騎友們已經等在前方了,他們一字兒排開,清一色川崎機車,同款運動衣、同款背包、同款安全帽。

    “Go,Go,Go”

    呼呼的摩托車聲此起彼伏,慢慢被雲巫山濃密的樹木吞噬了,機車排氣管噴出的青煙飄散到空中,和雲霧融合為一。

    稍後,樓即陽和孫老師進入旅谷西路,向著谷亭的方向悠悠地飛馳。孫老師腦海里的那張年輕的臉,一直朦朦朧朧地出現又消失。她努力地回想著,追逐著,她覺得只要能跑到他的前面,就能再一次看清他的臉了。

    陳院長一行向著旅谷中路前進,目的是雨村這個最大的原始村落,然後再回到谷村,順利地話剛好可以來得及參加樓家的聚會。至于雲村,因為有點遠,路又不好走,就專門安排明天早上去調查走訪。

    雲霓坐在大眾車後座上,突然想到依夫不告而別,這人生地不熟的,不會被原住民欺負了吧。

    “帥哥你在哪?”,這字發出了,才醒悟這家伙看不懂中文,又重發一次︰

    “handsome boy where are you?”

    時間一分一分過去了,都沒有回音。雲霓連看風景的心情都不那麼漂亮了。

    黧黑的原木隼接的隘門上,用小篆寫著“雨村”。

    到了。

    木門最上方,兩頭像牛又像虎一樣的獸正角頂著頂角,展示雄性的野蠻力量。角的兩邊往下,是波浪形的構造,從遠處看村子的木頭隘門,像一張弓,中間的門柱就是要射向空中的箭。

    陳院長隱隱感覺,這個村子頗有些故事,少說也有數百年歷史了。思想著,余主任已經在村委會門口熱情地迎接陳院長一行。

    雨村主任姓余,五十出頭的一個漢子,穿著對襟的漢服,聲音響徹雲霄。

    余主任沖茶的空檔,陳院長習慣性地問村莊的歷史。余主任似乎早已料到客人會問,脫口而出︰“我們村,五六百年了,大都姓余,到我們這一代已經是綿延近三十代人了。”

    “余主任祖上是哪里遷徙過來的?”陳院長又追問了一句。

    “譜諜記載是東北,大概是吉林省一帶。”

    “東北吉林!”陳院長顯得非常高興。站起了,破了不握手的規矩,忍不住握著村主任的手,“我也是東北人,也是吉林的。”

    “難怪了,我剛見著陳院長,一點也不生分。原來是老鄉,太好了。”余主任就把內人、孩子都叫出來,一一向陳院長鞠躬。陳院長很久沒見過這樣隆重的禮節,趕緊也一一回禮。

    雲依看了,耳聞目染,眼淚也眼眶里打轉著。為了遮掩,她拿起茶水喝了。品咂了一會,又喝了一口,說︰“雲霓,蕭醫生,你們喝喝看,這個茶很特別,跟我們平時喝的不大一樣。”

    雲霓就喝了一口,“真好喝哩!”一咕嚕,全部喝了。又不客氣地朝余主任要︰“余主任,這個茶棒棒噠,再來三碗。”

    余主任爽快地改用敞口大碗,連倒三碗擺在雲霓面前。

    蕭醫生酸酸地說︰“哎呦,小雲護士喝了三碗,難道要打虎去不成?”雲霓就把他一推,蕭塵沒注意,踉蹌了一下,雲霓哈哈大笑︰“打你這樣的,太浪費我的拳頭了。”

    陳院長正臉看了雲霓一眼,含威不怒,雲霓就安靜了,再也不亂插話了,繼續喝茶。

    “我知道了,這茶里有陳皮,好像還有甘草。”

    余主任拿起一大碗茶水,“雨村接待最尊敬的客人,必須用雨存茶。”陳院長好奇了,“雨存茶,是什麼典故?”

    余主任道︰“據說,以前這里是漁村,為了驅病護體,祖上采了山上的十幾味草藥,煎制了一種茶水,也可以說是藥茶。因為需要接特定時節的雨水存起來,等到秋天再煎制,所以叫雨存茶。”

    余主任停了半晌,聲音低沉說︰“後來,煎制的秘方意外失傳,只能夠用幾味藥泡制這碗茶水,後人覺得汗顏,不敢叫雨存茶,就取了諧音叫“漁村茶”。雖然功效所存無幾,但還是比一般茶好喝。”

    雲依不禁說︰“真可惜,要是能喝到原味的雨存茶,也不虛此行了。”

    陳院長听完,一小口一小口地喝著茶水,把碗就著軟軟的陽光,端詳著茶水的顏色,還湊到鼻尖聞了聞味道。

    余主任補充道︰“我們村有個不成文的規矩,如果有瘟疫,全村都要喝雨存茶,用以預防,效果不錯。”陳院長看著余主任,“這次疫情,全村應該也都備有漁村茶嗎?”

    “對,基本上都有,我們村至今還是零感染。”

    “走,我們到村民家中看看去。”

    余主任就帶著陳院長、蕭塵、雲依雲霓先看了村委會的宣傳欄和防疫物資,除了口罩和防護服,還有一包包的袋泡茶,這就是漁村茶,也就是雨存茶了……

    然後,他們又走了幾家村民家,隨口問了一些防疫常識,雲霓問個才十來歲的小孩子︰“你上學戴口罩了沒有啊!”

    “有啊,你看!”小孩從書包里拿出口罩,“這個是明天要用的,今天用過的已經扔到專門回收的垃圾桶了。”陳院長看了看口罩,大小合適,質量也不錯,隨便一問︰“上體育課要不要戴口罩。”

    “是老師說,上體育課不用戴的。”小孩找理由地說。“體育運動需要大量氧氣,為保護身體,不適合戴口罩,老師說的沒錯。”陳院長從醫學角度解釋了一下。

    小孩吐了一口氣,如釋重負的樣子,大家都被逗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