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人生百態誰有知(三)
作者︰笨笨的姥爺      更新︰2020-09-16 16:14      字數︰2228
    “不要說你不相信,連我也不敢相信。”一的意思,她就是應該比建國更開放才對路子的,“不過,話又說回來了,建國夫子,大千世界,什麼事情不可能發生呢?你說說看,前天的開學第一課,那是什麼玩意?那種男生,如果是我兒子、我孫子,哼!我的巴掌早就上去了。”

    “英雄所見略同。”一這一說,建國立馬表示贊同。

    前天晚上,全國開學第一課的節目才剛剛開始,一就給建國撥來視頻,開口就是粗話,“都TMD什麼玩意?這是全國——第一——課嗎?”“你們在看電視嗎?”“央視就這水平,還是你們教育部的水平?”她有意強調了“全國”“第一”。如果不是“全國”,不是“第一”,她也許還懶得追究呢。

    當時建國和史靜也在看,一一陣嘰里呱啦,無疑是激發起了建國的思維,他隨口便說,“安能辨我是雌雄。”

    一可能是一時沒有听清楚,問,“你說什麼?”

    “我說,安能辨我是雌雄?”

    “哦,哈哈哈!”對方傳來爽朗的笑聲。

    這邊史靜接過手機,還沒有說話呢,那邊視頻里也換人了,進軍也正好搶過手機來,看也沒看,先罵了起來︰“一個個慫樣鳥相,是男人還是女人啊?”

    “進軍老兄,請您文明用語好不好?”史靜控制自己不要笑出來,故意冷冷地說。

    “哦,對不起,對不起!不知道是您史大小姐,我以為是建國老兄呢。反正建國也在旁听著,史老師,你說這男不男,女不女的算什麼東西?您當老師的,看了惡心不?”進軍見是史靜,口吻立即變文明了。

    史靜說︰“進軍高見,一高見!”

    “我明明听到是男生的聲音,怎麼突然轉換頻道了?”進軍見史靜沒有不高興,又調侃了。

    建國已經接過手機了,說︰“不正是說雌雄難辨嗎?進軍兄,你也不要說,當年你不也留過一段時間的叔叔阿姨頭嗎?彼此彼此。”

    “不對,不對。”進軍反駁說,“我們當年是瞎胡鬧,是好玩,是時髦,是為主流社會所否定的。所以啊,後來我改邪歸正,光光頭,充滿著雄性氣息,滿滿的正能量。現在這是怎麼啦,上央視,還上課,還第一課,那全社會提倡什麼鼓勵什麼不是不言而喻的麼?這才是真正的瞎胡鬧呢!”

    進軍越說越來勁,三句不離本行,“以後打起仗來,還有人上戰場嗎?建國,你們教育怎麼啦?”

    “謝謝您的抬舉!”建國反應迅速。

    “我抬舉你什麼了?”

    “你們教育啊。”

    “是的,你們教育,你是教育一分子,你們之中當然包括你,你還不承認?”

    “謝謝!承你的情,那我就說兩句吧。”建國也不再客氣,他說,“教育的問題,不是教育的問題——我這樣說,說得清楚嗎?”

    “可以,猛地一听,有點彎彎繞。但我知道你的意思。就像你平時常說的那樣,社會問題,不是社會的問題;闖紅燈問題,不是闖紅燈的問題;孩子作業多的問題,不是作業多的問題。嗨,我早已習慣你說話的句式了。”

    “知我者,進軍也。”

    “少來,你想說什麼就說吧,延生也在听著呢。”

    “人生百態,社會萬象。奇怪嗎?也不奇怪。偌大的世界真正是無奇不有。不是有人說過嗎,狗咬人不奇怪,人咬狗才奇怪。這是出現在央視,全國人民關注的輿論焦點,且有奇葩綻放,那麼在日常生活中,盡可憑空想象好了。想有什麼奇葩,就有什麼奇葩。

    遲到,這要放在老師頭上,上課遲到就是責任事故。還遲到15分鐘?當你是平常播放連續劇呢。這是上課,上課就得遵守上課的規矩。我想這可能不是教育部的問題,他們都是當老師的出身,一般不會遲到。

    還有平時的少兒足球廣告,模特也是油頭粉面的,難怪中國男足老是沖不出去,廣告上那些孩子能夠沖出亞洲,走向世界嗎?踢足球的人都像你廖進軍就好了,赤腳爬天,牛逼哄哄,怎能不沖向世界?”

    那邊進軍听了早就不耐煩了,他也不怕建國生氣,說︰“文老夫子,再說,你就是對牛彈琴了。我是牛固然不好,但你看錯了對象,也說明你老師當得不怎麼樣。再說,那赤腳爬天的糗事,您還記得?”

    進軍在那邊笑得很是爽朗。

    正好史靜給建國端來了一杯茶,他也趁機下台說︰“我說得口干舌燥,史靜的茶來了,我也不想對牛彈琴了。”

    此刻一又說到了“第一課”,文建國恨得咬牙切齒,他接著說︰

    “對于前天晚上的第一課嘛,我自然看不慣那些‘娘炮’們,但對所謂的‘娘炮’個人,也不必過多指責,四個‘娘炮’的開場唱跳,還有18歲的青年打個雞蛋也說,‘我害怕’,裝模作樣的。

    至于是否稱之為‘少年偶像標桿’‘有思想的青年領袖’,我看可以和‘娘炮’一詞一樣對待——另說。因為我看到的是‘細腰寬肩的好身材’‘稜角分明的臉龐’‘可萌可帥的表現力令人驚艷’‘ 精致的五官(報評)’。我不感冒。

    應該受到指責的是教育主管部門和央視。給孩子們上課,起碼得有個老師的樣子,而不是一味追求明星效應。從小就被灌輸明星理念,商女只知後庭花,少年何以強?

    網上有人提出,‘課比天大’。上課遲到,還有什麼事情不能遲到?有人評論說,‘播了半天廣告,教會了孩子,再大的事也可以遲到!大一點的孩子就知道,播放廣告賺錢。就知道了為了錢,祖國的未來都可以出賣,還有啥子不能賣?’如此評論是否有點過激?我不管。但很犀利,很可怕,不知道是否能夠觸動某些人的神經。

    還有張杰唱《少年中國說》,‘少年自有少年狂’,不知出于何處?我懷疑自己的記憶能力,搞得我原文求證。人家梁老先生原文里,通篇就沒有一個‘狂’字。再上網查找,原來是張冠李戴。編歌的人也是胡扯淡,那是容易誤人子弟的。你憑什麼‘狂’?現在是該‘狂’的人不‘狂’,不該‘狂’的人瞎‘狂’,有人‘狂’得過分。

    我看這幫子導演和編劇,不知是無知,還是心懷叵測?”

    葛一一邊注意听,一邊使勁地壞笑。心想,這個迂夫子“憤老”起來,一點不比我差呢。

    她最後奉承建國,“不感冒”一詞用得挺時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