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建国再读少年强(三)
作者:笨笨的姥爷      更新:2020-09-09 11:01      字数:2333
    他在文章的最后,决定改‘哀时客’之号,而更名为‘少年中国之少年’。我现在重读,才认为是否‘少年’,不应以年龄为鉴定,而是以人的精神状态和心理为标准。他文章里引用西方谚语曰:‘有三岁之翁,有百岁之童。’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我的理解怎样,是否牵强?”

    建国一边说,一边不停地翻阅《少年中国说》。他今天显得很兴奋,好像真的就是一少年,他在宣读一份宣言:“以共产主义为目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至今日,在世界共运史上还正是一少年。苏联夭折于1991年,从1922年苏联成立起算,是69年,按1917年苏维埃政权建立时计,为74年。‘《牢不可破的联盟》(苏联国歌)’终究‘破’了。是‘内破’,是‘外破’,抑或是综合因素的产物?那是共运史专家研究的事情,但于我‘少年中国’,则不可不谓前车之鉴。是否可以这样说,苏联,或俄罗斯,都是我们的先生。它告诉我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史静说:“他返老还童了。”

    “建国,你的小说不愁不成功!”一芃说。

    进军说:“就凭你这股‘少年’之精气神,小说肯定成功。你放心,只要你写出来,没有出版社要,我代你自费出版。不就是几个小钱的事吗。出版以后,洛阳纸贵,让那些出版社悔之莫及。”

    “但愿如此。谢谢各位捧场!革命尚未成功,老夫正在努力!”

    其实建国从来没有考虑出版经费的事,能用钱解决的问题,就不是问题。无论是进军主动赞助,还是自己拿出两年的退休工资,都是小事一桩。用进军的口头禅说,毛毛雨啦。关键问题是质量,是质量!不能赔了夫人又折兵,或只是浪得虚名。

    如今这个年龄,名和利都是过眼烟云,活得自在最是重要,恬淡的生活才是当下最适宜的。只要每天活得实在,不感到空虚就行。如果要与“少年”挂钩的话,那就回到童稚童真童趣,用少年的眼光看世界,用少年的大脑想世界,用少年的心态对待世界。该笑的时候笑,该哭的时候哭。笑与哭,都是痛快淋漓的。晚上睡个好觉,做个好梦,哪怕就是尿床,仍然哈哈!第二天,太阳又出来啦!

    建国好像在表决心,他高高地举起手上的小册子,似乎摆了一个造型。史静讥笑他,造型不怎么样。还有就是人家早就无纸化办公了,你手上的小册子要换上手机更好。

    史静是难得公开拿建国玩笑的,她这一说,把进军和一芃都逗得哈哈大笑。

    一芃说:“是的,是的。现在微信满天飞。以前我们读毛主席语录,手不离、口不离,也没有现在看微信厉害。以前吧,早请示,晚汇报,中午还得来一个对照。其实毛泽东同志本人是反对的。我认为那是有人借助钟馗,或者是有人大脑糊涂。现在的人,则是自觉自愿地时时刻刻看微信。坐车看,走路看,吃饭看,睡觉前看,醒来后看,跟人讲话看,开会看,做报告的人也看(提纲就在手机上),没有不看的时候。我不知道这些人做爱的时候看不看?”

    “嘿嘿,老土了吧!怎么不看?有视频啊,对照着做,那是何等刺激!”进军借题发挥,又来劲了。

    “去去去!就你贼心不死!”一芃又把他又是冲得老远的,其实话题是她自己先带出来的。

    文建国的写作渐入佳境,他现在除了每天晚上的《新闻联播》,已经很少看电视了。

    这一天史静拉他一起看“中央6台”的法国电影《爱》。史静已经了解了电影的主题,跟他说,你好久没有看电视了,也要调剂调剂,说不定会有新的启发。

    《爱》讲述了一对中产阶级老年夫妇乔治和安妮的故事。

    他们年过八旬,都是有教养的退休音乐教师,居住在巴黎一个宽敞的公寓里,相亲相爱,相敬如宾,过着体面且有尊严的生活。他们的女儿(独生子女)也是一个音乐工作者,生活在国外。

    影片整体上运用的是现实主义手法,但却赋予死亡以浪漫色彩。当乔治拿着枕头捂向安妮后,他买回鲜花,经过水的浸润撒向安妮的遗体;乔治在门厅里捉到一只鸽子并释放了它——这一小细节说明他心地善良充满着爱心。

    影片情节简单,其基调,就是居家过日子的平淡和温馨,只是出现了乔治将安妮致死的情节的时候,才突然将主题凸显,让观众猝不及防,甚至惊心动魄。

    影片突出了做人的体面和尊严。夫妇俩去欣赏音乐会,回家后要“来一杯”,谈音乐,谈文学,读书,讲故事。安妮在有音乐家学生拜访时,不谈自己的病痛,而谈学生的成功及喜悦;乔治不愿意女儿女婿来看望,因为女儿无法给予母亲以更多的照顾,女儿的多次出现给父亲的感觉只是增加了莫名的指责和尴尬;乔治将无视病人体面和尊严的护士坚决辞退等。

    影片以“成全”的方式为“爱”作出了诠释。在乔治参加他人葬礼前后,病痛中的安妮不愿意给丈夫增加负担,想到了死亡。面对相册,感叹“生命是那么漫长”,生不如死,于是绝食(水),并将口中的水,吐向喂水的乔治。

    已经难以承受(刚刚遭受被辞退护士的无端辱骂)的乔治给了妻子一个巴掌后,做起了噩梦。

    安妮不愿上医院,也不愿到养老中心,雇佣关系的矛盾及其激化,成为乔治对妻子“成全”的燃爆点。有一天,在安妮不停地叫唤着“疼”的时候,乔治一边温柔地抚摸着她的手臂,一边讲述小时候的故事,安妮逐渐安静下来,乔治却用枕头“成全”了妻子——或许,这就是影片想反映的一种“最佳选择”?

    看完电影,史静平静地问建国:“如果我是安妮,你会用乔治的方式成全我吗?”

    建国无语,好长时间地无语。他甚至坐在史静身旁抽了一支香烟,仍然是无语。他只是尴尬地苦笑。“最佳选择”,是最佳吗?

    史静知道自己为难建国了,她也说不出,果真有那么一天的话,自己究竟是希望建国选择“是”,还是“否”?

    《爱》片给了建国无尽的切肤之痛,沉重冷酷压抑无助煎熬惋惜恐惧相伴始终,但更多的是无奈和茫然。老之将至,死之将至,这是个问题。

    安妮在生命弥留之际发出语无伦次的“疼……”、“妈……”的呻吟和呼唤在耳际时隐时现,乔治身心交病伺候妻子的囧态难以释怀。

    他想史静内心里一定更加痛苦,因为建国是她的“唯一”。史静认定的“最佳选择”是“唯一”的吗?如果是“唯一”,我忍心吗?反之,我有勇气要求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