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建國曉霞起冷戰(三)
作者︰笨笨的姥爺      更新︰2020-05-03 19:52      字數︰2350
    第二年,公社工農業生產總值全縣排名第二,人均第一。付曉霞的目標是要達到雙第一。她心里想的是,等我把基礎打好了,以後就讓你們自個兒去搞吧。我老是這樣喝下去,也不是個事兒。

    此話還就給她說中了。付書記天天喝酒(起碼是十之八九),終于引發了文建國總爆發。一個休息日,外婆帶著小婕出去玩了,建國有點粗暴地喊醒了還在睡懶覺的曉霞。曉霞昨天晚上又喝高了,又是被人送回來的。

    建國是早有醞釀,第一次就算了,如今隔三差五地喝醉,成何體統?必須好好談一次。今天曉霞難得休息,而老的小的都不在家,正好是談話的好機會——選擇這種時間談話,看來他對其難度是有足夠思想準備的,否則小兩口關起門來說說悄悄話不就成了。

    文建國怎麼也想不到,當年風華正茂的縣中高材生,如今整天混跡于酒桌,說起來還是全國政權最底一層黨委書記,難道這酒不喝,這書記就做不好了?而且這酒杯一端,全沒了一個女人家的樣子,成何體統?前面是因公,後面是因私。不管因公因私,沒有一個方面是對的。文建國理直氣壯。

    文建國甚至想到,這要是在江州,讓父母看到兒媳天天這麼個玩命喝酒,恐怕早就要……建國一時還想不起父母會怎麼樣,但不能容忍是肯定的。一介女流,整天跟那些一張張市儈嘴臉的家伙喝酒,文家人怎麼可以是這個樣子?

    只要是父親或者母親任何一人板起臉孔,說聲“成何體統!”那在文宅大院,就是天塌下來了。文建國無地自容,付曉霞就難以跨入文宅大院了。

    後來文建國不斷強化,並認可了這一假設,可能這就是文家人根深蒂固的觀念意識,是文宅大院不成文的規矩,是文建國與付曉霞之間不可逾越的鴻溝。

    曉霞昨天晚上又喝多了,今天休息,想多睡會兒,一周辛苦下來確實累得夠嗆。好不容易等到一個沒有事情的禮拜天,就多睡睡吧。

    曉霞被建國很不客氣地喊醒,有點莫名其妙,“怎麼啦?今天我想多睡會兒呢,而且你干嘛這麼凶巴巴的樣子?”

    “我想和你好好談談。”建國耐住性子說。

    “談談就談談唄,要加上‘好好’兩個字干什麼?而且等我睡醒了再談也不成麼?”曉霞不理解,但心里有數,明顯的理不直,氣不壯。

    建國說︰“不行,我等不及了。”

    “噢,不過你今天的態度可是我從來沒有見過的。發生什麼重大事情了?”曉霞表示不明白,“天塌下來了?”

    “是的,我無法忍受了!”建國已經怒火中燒。

    “好的,你坐下說。”曉霞自己也坐了起來,她知道建國要發難了,她卻裝糊涂。

    “我搞不懂,你這個當公社書記的,就是天天喝酒應酬?家務小孩你一樣也不管,這也罷了,因為有你母親大包大攬了。但你一個女人家,沒日沒夜地喝酒,平均每個星期要醉一、兩次,都要別人送回來,這成何體統?”建國越說越激烈,才不過說了兩句話,他的臉色都變了,真的很生氣。曉霞“成何體統”是關鍵詞。

    曉霞知道建國有意見,而且意見不小。她也知道長此以往下去不是個事。等鄉辦企業步入軌道,情況應該可以好轉。可是她沒有想到建國的態度如此激烈,沒有想到他選擇的談話時間這麼不合時宜。

    “不鳴則已,一鳴驚人”?這種場面在家里是第一次,雖然她在工作上是司空見慣的。她笑笑。

    “笑什麼笑!這可笑嗎?”建國見她笑了,越發上火。還沒有容得曉霞開口解釋點什麼,建國卻已經大聲呵斥,像對待一個玩劣之徒。“不喝酒就辦不成事了!”“這個家你不想要就算了!也不要如此作踐自己!”“黨風政風都給你們這些人搞壞了!”建國的話有體己有體貼,也有上綱上線。

    曉霞下意識地將臉龐伏在膝蓋上,她一時無法面對建國的指責。解釋什麼呢?一切解釋都是多余的,蒼白的。自己在這個問題確實做得不好。建國說的,沒有絲毫夸張。他的語氣咄咄逼人,讓人受不了,但他說的內容很實在,很具體。我有什麼辦法沒有呢?除了辭職,沒有更好的辦法。

    “怎麼沒話了?理屈辭窮了?喝酒的勁頭哪去了?”文建國認為對方理虧,沒有話說了,自己越發得勁。

    曉霞不想擴大事態,建國正在氣頭上,說什麼都無濟于事,最好就是冷處理。可這時候的建國像一只好斗的公雞,沒有對手上場了,也要矯首昂視一圈,宣示不戰而勝。

    建國蓄意要挑起一場戰爭,以發泄因曉霞喝酒帶來的極度不滿,但曉霞沒有應戰。沒有應戰,是因為不想擴大戰火。建國則認為對方是對自己有意的冷漠,是不屑一顧,自尊心反而受到更大的傷害。

    既然你不作回應,我也不願死皮賴臉,死纏爛打。那就你走你的陽關道,我過我的獨木橋吧。

    曉霞想等他的氣消停消停再作理論,按當時的情景,自己百口難辯,而且本就不想爭辯。自己檢討是必須的,但酒還是要喝的。不是我要喝酒,而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總不能辭職不干吧,那不是天大的笑話?只有盡量兩頭兼顧吧。如果男女雙方角色互換,情況可能會好得多,這是中國的傳統習慣使然。曉霞恨自己為什麼不是一個男兒,否則的話,哼,我天天喝醉,老婆反而認為我有本事,混得開。肯定把我伺候得舒舒服服的。

    後來的一段時間里,曉霞似乎減少了喝酒應酬,也只是似乎而已。

    兩人都在家吃晚飯的時候,曉霞的母親發現他們相互之間比原先更客氣更講究禮貌了——她不知道用“相敬如賓”“舉案齊眉”什麼的——但似乎又少了點什麼?

    農村夫婦習慣打是親罵是愛,不打不罵才是怪。年輕的時候,曉霞她爸就經常有些惹草拈花的事情發生,一旦傳到她的耳朵里,那就是毫不客氣地一場狂風暴雨。晚上一上床,問題就沒了。第二天給人的感覺,就是昨天沒什麼事啊?自己和她爸還不是一輩子過下來了。難道城里人,讀書人都這樣?面子上都是客客氣氣的?你們不難過,我看得難過。

    有一次她悄悄地問曉霞,你和建國之間怎麼越來越客氣了?

    曉霞把她沖得遠遠的,你不懂,不要瞎說!

    母親只得閉嘴。姑娘是公社書記,這個官何等了得?方圓多少里之內的土皇上呢。皇上歸皇上,可我還是皇太後呢。不過我這個皇太後沒有正式封號,她皇上是有紅頭文件的。

    做母親的一會兒自我肯定,一會兒又自我否定。但她從此格外留心女兒和女婿的動靜,嘴上是不敢再“瞎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