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地裂天崩多事秋(三)
作者:笨笨的姥爷      更新:2020-04-20 20:55      字数:2046
    周总理的逝世,让文建国想得比较多的是,今后谁来当这个大管家?当今的中国,毛主席的地位不可动摇,也无法动摇。其他人呢?难说。从60年代的刘少奇,到文革中的林彪,再到后来居上的王洪文,都没有周恩来总理做配角做得如此出神入化,而且总理的人格口碑,总理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总理的阅历资格,根本就找不到第二人能替代。

    他也曾经为那首后来名声大振的小诗所感动,“欲悲闻鬼叫,我哭豺狼笑,洒泪祭雄杰,扬眉剑出鞘。”他下意识地感到,政治上应该有大事发生。如果说纪念总理,“洒泪祭雄杰”,那么“扬眉剑出鞘”的出鞘之剑指向又是谁呢?文建国不得其解。

    至于“四·五事件”什么的,文建国和他的插友们知之甚少,偶尔回趟江州,也不想多走动,一般就是速去速回。等他们知道点什么了的时候,那个消息已经迟到了,还有不少消息甚至是否定之否定之后的事情了。就像后来的微信,如果三天不看,那么有可能看到的是,同一条信息,昨天的绝密,和今天的打假同时并存,且发布者为同一人。好像昨天是“四月一日”,但又怕玩笑开过分了,今天赶紧打招呼。可令人可恶的是,有些人整天吃饱了撑的,可以随时过愚人节。

    文建国想得很实际,这些消息不能当饭吃,也不可能为自己的表现加分。就连葛延生“四·六”直播那样的重大的当地新闻,建国也是在很久之后才知道的。等他知道的时候,葛延生已经是“四·五”巾帼英雄了。再见到葛延生的时候,葛延生已经是潇洒得一副好汉不提当年勇的模样。

    文建国完全相信,在认识的女性同学朋友中,“四·五”英雄,也只有葛延生具有可能。

    付晓霞原本准备今年(一九七六年)夏天,推荐文建国上大学的,她相信自己完全有这个能量,起码可以推荐一个中等师范,解决户口编制问题。可是一项援藏支教的任务,打乱了她的美好规划。

    县革会教育局五月初开会,下达了选派援藏教师支教的任务。领导开会嘴上说的是自愿报名,私下里却分别给有关公社领导做工作了。

    县里的分管书记对付晓霞说,你,付委员,可得带头完成任务哦。付晓霞理解领导说话的含意。自己是全县所有公社党委委员里为数不多的女性之一,且是最年轻的(没有之一)。这是领导对自己的厚爱,自己不得辜负。

    付晓霞回到村里,在知青宿舍里将“援藏支教两年”随意一说,立马得到文建国的响应,“我去!”

    这简简单单的两个字对于晓霞来说,则不啻在后脑勺让人给狠狠地敲了一棍,她甚至有了头晕的感觉。

    她知道文建国不是一个说话随意的人,不是一个随意心血来潮的人。全盘衡量,文建国只有“已婚”这一条件不符合——可这一条件,恰恰又是可以突破的。开会的时候领导口头强调过,她记得清楚呢。

    她有点后悔,还没有向公社党委汇报,就先犯自由主义?她怪自己,怎么就没有想到文建国可能会冒出这个想法呢?如果有了其他人先报名,工作全部落实好了,再告知文建国,不就什么事情也没有了。

    可是付晓霞已经来不及后悔了。

    “主动报名援藏支教两年,真正动因是什么?”当文建国第二天正式向学校递交援藏支教申请书,申请书又在第一时间里转交到付委员手上的时候,付晓霞请来了文建国,很严肃很认真地问文建国,而且是上级对下级的口吻,是一副公事公办的腔调。

    “这个狡猾的付晓霞,白纸黑字写着,她不相信,还要口头询问。”文建国竟然一时语塞。文建国望望晓霞,她正偷偷地笑呢。她笑什么呢?她笑文建国终于被她问住了?其实她笑得很苦涩。

    “理由嘛,当然就是我在书面申请里写的,怎么,不相信申请书是我亲自写的?”文建国故意跟她邪乎上了。

    “哪能呐,江州中学的高材生。我需要你说实话。”

    实话就是,西藏是祖国的……。我主动报名援藏支教是为了……

    “言不由衷!”付晓霞终于还是没有忍住,扑哧一声笑了出来,“请你不要把我当作公社党委委员和团委书记,你把我看作你的朋友说说看吧。”

    这倒真的让文建国为难了,人家付晓霞把话说到这种份上,文建国再唱高调显然就不近人情了。但这话怎么说?既要让晓霞相信,又要让自己不违心。

    当然在一般情况之下,用世俗的眼光来说,一曰看重了双份工资。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文建国其时已经有了一份稳定的收入(虽然工资偏低),且没有家庭负担,再说那双份工资也远远没有达到“重赏”的分量,蝇头微利不足以对他构成诱惑。

    他理解那些后来成为他藏友们的老师,即使想借援藏支教的机会,来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也属正常。作为一个男人,一个负责任的男人,将个人的志向抱负和国家需要、民族大义有机结合,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不也很好吗!

    二曰捞取政治资本。要想有进步,总得在什么方面作出牺牲。可他已经心灰意懒(政治上有没有解冻那是后话),他不敢,也不愿有非分之想。

    三曰年轻麻木好表现。不知天高地厚,好高骛远。自己二十有七,面对蜗角虚名,已经不会轻易冲动了。

    至于他人,人各有志。鸡子不尿尿,各有各的道;猫有猫道,狗有狗道,螃蟹还有横行霸道。无论是物质刺激,抑或政治进步,通过正常渠道去追求,何错之有?

    诸如此类的想法,文建国认为基本正确。就世俗而言,不为升官,不为发财,到那鸟不拉屎,鸡不下蛋的地方干什么?

    那么文建国主动报名援藏支教到底是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