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老兵有信
作者︰
竹君 更新︰2019-07-16 10:57 字數︰2102
正當我看蓮兒的日志看得津津有味之時,卻被一陣急促的手機鈴聲拉回了現實。電話那頭,九月兒聲音里透露著興奮︰
“知月,謝謝你,老兵有消息了。”
原來,先前知月幫助聯系的媒體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尋人啟事發出之後,報社接到了很多熱心讀者的電話,紛紛提供消息。
其中一位讀者提供了一份名單,是最近國家從國外運回一批老兵遺骨的人員名單。在這里面,便有孫奶奶的未婚夫。原來,孫奶奶的未婚夫當年隨部隊執行的是一項秘密任務,之後,在戰場上陣亡,由于當時知情的將領都沒有活著生還,沒有人知道未婚夫所在的部隊執行的是什麼任務。
有道是天涯地角有窮時,只有相思無盡處。當孫雪琴得知未婚夫的遺骸被送回國,而未婚夫一直到陣亡,也沒有成家。她顫悠悠地起身,之後,慢慢轉身回屋,一整天沒有出門。
九月兒不放心,進屋探尋情況。卻見孫奶奶一個人,對著一堆灰燼。看到九月兒進來,孫老奶奶繼續將手中的照片和信件丟進火堆,緩緩說到︰
“過去了,都過去了。”
這之後,孫老奶奶主動找到王程祥,請他找到拆遷辦,表示帶頭配合拆遷工作,因此,他們一家子,如今正在忙著收拾東西,準備搬離。
九月兒打電話過來,也是想告訴我這件事,並對之前我給予的幫助表示感謝。如果不是我幫助聯系媒體,也不可能那麼快找到那位老兵。這下,孫老奶奶的一件心事兒了了,九月兒她們這些做兒女的,也就放心了。
孫奶奶一家子搬走之後,幾日里,祥叔從路東頭往西頭走,沿街都是熟悉的景物。他一邊走,一邊數來寶般念叨著︰法海寺、承恩寺、七和尚廟、山神廟、龍泉寺、娘娘廟、關帝廟的神仙公公神仙娘娘們,保佑我大斌子早日得子,保佑我早日抱上大胖孫子。
別說,這村西頭再向上的慈祥寺內,有個娘娘廟,娘娘廟里求子別提有多靈了,聞名京西。從西邊麻橋兒開始,第一個是七和尚廟,現在已經被很多人淡忘,位于大街的西側,建國初期,成立合作社,廟宇被拆除,蓋建了大車隊養牲口。再向東是西門洞,和中街過街樓在一個城池。西門洞外是老爺場,下面是娘娘殿,娘娘殿前是雙眼井,再向東是田義墓和慈祥庵,庵旁又是一座娘娘殿。東側是老爺廟,老爺廟前有一對大石獅子和一個大石香爐。
那天,祥叔勸誡大方子兩口子時,大方子媳婦就沖大方子說了一句︰
“走,石香爐門口說說去。”
這句話是很有來頭的,舊時,街上的人如果遇到一些隔閡或是事情需要調節,都會習慣地說上這麼一句。于是,這也成了人們公認的說理兒的地方。
自從斌子的婚事辦完之後,王程祥總覺得一塊心頭的石頭總算落了地。總是隔三岔五地約上個倆仨鄰居喝點小酒。這一天,他剛剛喝了點,酒勁兒還沒完全下去。借著點酒勁兒,他便堵住了那展館的門。展館的負責人見是祥叔,眼前一亮︰
“哎呦祥叔,正想找您老呢您老就到了。”
原來,那展館的負責人前幾日將祥叔拿來的物件交由專家鑒定了一番,沒想到,專家當時大跌眼鏡,據專家鑒定,大方子用的木頭雖是撿來的,不值錢,但是他這手藝可是讓專家們瞠目。
一位專家仔細研究了他的雕工之後,驚呼︰
“乖乖,這可是失傳的景陽雕工。”
據專家介紹,原來,這種雕刻手法,在明清時期便已失傳,後來,知曉的人更是越來越少。
這個大方子,有這等手藝,卻一直深藏不露。
這之前,祥叔也知道大方子沒事兒就喜歡擺弄這些木頭啊,石頭啥的。可是,人們都覺得那些都是沒用的東西,誰也不曾注意過。
展廳負責人告訴祥叔,這幾日,接待了很多國內外的參觀者。一些東南亞地區的商人對大方子雕刻的物件十分感興趣。如果再打磨打磨包裝一下,還真能賣個好價錢。
從展廳出來,祥叔直奔大方子住處。大方子媳婦兒不在,只有大方子一個人在家,祥叔到的時候,大方子正在收拾屋子里這些根雕,準備拿到舊貨市場試試,他想,如今自己這條命也不知還能活多久,這些個物件,都是自己平時精細雕刻出來的,帶不走,將來留給家人搬來搬去也是累贅,不如拿出去,能換幾個錢換幾個錢。
大方子給祥叔沏了一杯茶,用的是從山上打來的山泉水。他們這條古街,是一條龍形古道,據街里的老人講︰凡是在龍拱腰的地方,都會有水。路東有一口水井,舊稱“南大井”,有四個井兒眼,水質很甜。
祥叔帶來的這個消息,著實讓大方子為之一振。從前,他只是跟著爺爺去找材料,撿石頭,從來不知道這個技藝有什麼稀罕,據爺爺說,他在很小的時候,去山里砍柴,和一位老人學的手藝。爺爺也不知這是什麼手藝,只是覺得喜歡,稀罕。在砍柴的時候,遇到合適的材料便帶回家,就這樣,一直雕雕琢琢。具體這是什麼雕法,什麼技藝,完全不知。
而大方子也遺傳了爺爺的秉性,對這些物件,有種說不出道不明的天然熟悉感,第一次見到,便拿在手里擺弄不停,後來自己嘗試拿著小刀在一塊廢木頭上勾勾刻刻。爺爺這才發現了他在這方面的天賦,開始上心教他。這些年,也只是憑借個人喜好,有時間的時候就雕琢一下,誰知,竟學了個絕門的手藝。
祥叔按照剛才展館負責人的要求,讓大方子把家中雕刻好的物件都拍成照片。待從大方子家走出,天色已經漸黑。
剛才在大方子家,祥叔仔細看了大方子的作品。心中暗暗驚嘆,其實很久以前,祥叔就知道大方子有這個愛好。
祥叔年輕的時候,和大方子爺爺也有些交集,知他喜好擺弄這些木頭和石頭。那會子,只道是些個無用的玩意兒。誰知,竟是寶。這讓祥叔想起年輕時開采附近墓群的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