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泉水叮咚
作者:竹君      更新:2019-07-16 10:51      字数:2290
    隐居天台山期间,幼时念书很少的将军天天坚持练习写楷书,让人刻在后山上。附近村里一位世代为石匠的老人曾经回忆:

    “民国十四年(1925),将军的字是我父亲和找的几个人刻的,先写在纸上,拿回来底子照着往下拓。”

    如今,我们能看到的天台山现存石刻有六处,分别为“勤俭为宝”、“真吃苦”、“耕读”、“淡泊”、“灵境”和“谦卦”。

    将军治军极严,操练之余,带领士兵在寺后开荒、种树,并开了一眼泉水。泉水在两个山坡的夹沟上,这些,在将军的日记中均有详细的记载。

    泉水被当地人称为“将军泉”,泉边的柳树被称为“将军柳”,表达对将军的深深怀念。可惜的是,近年水位下降,这眼泉水现已干涸了。

    慈祥寺的另外三口泉水也非常有名。水帘洞内的观音菩萨座像下有一股清泉,人们叫它大悲泉,水质清冽甘甜,传说可以治病、消灾,前来打水的人络绎不绝。

    古时有诗云:“西山古寺大悲泉,除浊驱病不虚传,天公造化非神力,心有余恶亦枉然,清凉冽、纯净甜,滴滴甘露赛膏丹,世人不解其中妙,除祛凡尘自成仙。”

    后经专业部门检测,泉水是玄武岩底层天然矿泉水,与八大处、玉泉山等泉水为同一地层水脉,用于泡茶,香味四溢。距大悲泉百余米处还有一处圣水泉,位于龙王庙前,泉水从青石下流入井中,从龙口流出,传说为大青龙所赐,泉后大青石上雕有“大青龙王之神位”字迹。有古书记载:“双泉寺西北二里许,观音殿外,大青、莲儿二灵物常出没于此”。当地有“山前魔王,山后鬼王”斗法的传说。

    相传顺治皇帝在寺内出家时,最爱用这里的泉水煮茶,称此水为西山之最,故得名“圣水”。在财神殿北侧高台上,还有一眼僧泉,这里的泉水则不宜饮用,适于沐浴,有清心明目的特效,以前专供僧人洗漱用,于是,便又多了许多慕名前来净浴的人们。

    我一边听着讲解员精彩的讲解,一边环视着墙上的一张黑白照片。照片里的人,除了将军外,其他的人,有的身着军装,面露稚气,有的一身民国装束,面露威严。

    突然,我的目光,不觉在一张合影上停驻。照片中有四个人,中间的是将军,一身军衣,英姿飒爽,将军的两边,一边是一位戴着眼睛,身穿长袍的中年男人,神情严肃,一道剑眉,一看就是位时政要人,另一边是位僧人,最边上,是一个年轻的小伙子,身材高大,圆圆微胖的脸,青涩地盯着镜头。那眼神,那身形,十分熟悉。

    我的眼前,突然出现第一次穿越画卷,黑夜中那个高大的身影。照片上的人,虽然看起来稚嫩些,然而,那两道粗狂的浓眉,圆脸和温和的眼神,这,不正是我太爷爷王首臣吗?天哪,他竟然出现在这张照片中,他竟然和民国将军同框。

    我急忙看向下方照片的注释,然而,却只有将军和友人合影几个模糊的字样。我又在其他照片中搜寻,一个一个地盯着看,恨不得把眼珠子瞪出来,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一个军装大合影中,我又看到了那熟悉的身形。

    这一次,太爷爷在最后一排还是靠边的位置,虽穿着军装难以辨认,但唯有那温和的眼神不变,我一眼便从几排军官中认出了他。

    天哪,我太爷爷王首臣,以前,竟然也是位军人。可是,为什么爷爷和父亲,从来没有向我讲述过这些。我的大脑一片混沌,各种问题在脑海中交织,却找不到答案。

    抬眼向前看,只见一行人已经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来到寺庙西头一处小平台,讲解员向我们介绍,这里适合眺望远山近景,被称为“观景台”。

    眼下,正是春暖花开的季节,满山遍野的杏树和桑树,如烟似雾,云蒸霞蔚,整个寺庙宛若仙境,被笼罩在一股云烟腾雾之中。

    寺庙前院,一棵400多年树龄的古楸树,扭动着树干的腰肢,开满了粉红色艳丽的花朵,这棵古树,有两个殿堂一般高,花期短,花色美,楸树在北方十分稀少,当然也吸引了现场不少游人驻足拍照。

    院子前方,一棵柿子树和一棵柏树紧紧合抱在一起,取名为“百事如意”树,寓意吉祥美满。慈祥寺景色清雅不俗,可以说是个远离城市喧嚣的世外桃源和清凉世界,或许顺治皇帝看中的就是这个,将军隐居于此想必也含有一番深意吧。

    众人参观完,在一片赞叹声和唏嘘声中,坐上考斯特离开。在回程的路上,我一直凝视手机中刚才我翻拍的墙上的照片,我的目光与照片中温和的目光相对,也许是血浓于水,基因作祟,心中竟然油然而生出一股温暖亲切的感觉。

    太爷爷,竟然与一位著名的爱国将领同框?太爷爷究竟是何许人也?既然能和爱国将领同框并且被挂在展室的墙上,

    这个寺庙,是一个文物保护点,并不是旅游景区,平时人员稀疏。如果不是这次机关干部组织,我也很少来。

    那天夜里,我做了一个梦,我梦见我跟随着上香的队伍一直向前走。

    前方,三三两两的人聚集在庙门口,错落有序地前进着。随着人群,凑到前方,庙门上几个大字赫然眼前“龙泉寺”。

    看向人群,貌似方圆几里地的年轻男女都在这里聚齐了。基本上没有上了年纪的人,都是年轻男女。

    还有一个奇怪的事情,刚才明明看到成群结队的女子前来,可是,貌似拜过庙之后,便成了一对对的男女离开。

    庙堂内,四周供奉的神佛与其他庙门并无他异,中间供奉的是龙王。最中间最上面,是一个圆盘石磨,上下两层,扣在一起,中间是一个轴。而众人最后朝拜的,便是这石磨。

    我觉得好生奇怪,见过拜佛的、拜观音的,甚至民间诸神也都见过,但却从未见过,拜石磨盘的。

    在我的认知体系里,这石头在远古时期是神圣之物,远古时期,人们用石头摩擦生火,把石头视为生存的法宝,因此尤为敬重。

    但是,那为何这庙内供奉的是个双层的石头磨盘呢?我百思不得其解。

    我看到,拜过石磨盘之后,有一些男女便双双嬉笑着走出庙门,朝着庙西侧的方向奔去。

    看来,古代还是挺开放的,没有男女授受不亲这一说。否则这些男女们,怎么敢在光天化日之下,手牵手在山间嬉戏,尤其还是刚刚敬拜过神庙。

    龙泉寺就在慈祥寺的西侧,一股涓涓的流水声从远处传来,不远处,是一条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