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屈辱時代
作者︰竹君      更新︰2019-07-24 19:49      字數︰2443
    正當大漢想再勸慰他幾句,讓他不要莽撞行事。突然,一邊的樹叢中,傳來一陣悉悉索索的聲音。

    “誰!”大漢猛地回過頭去,頓時警覺起來。

    眾人齊刷刷沖著悉索聲的方向看去,氣氛頓時變得緊張。這時,只見一個人從灌木叢中探出腦袋,原來,是另外一個班組的小東北。真是虛驚一場,方才已經把木棍抄在手里的工友又紛紛將木棍放下。

    只見小東北沖大家嘿嘿一樂,蹦出一句︰

    “哥幾個很有情調啊,圍著篝火在這夜話中秋呢。”

    他這麼一說,氛圍頓時變得輕松起來。有工友招呼小東北一起加入,只見小東北神秘兮兮地說別急,之後,轉身沖後面招了招手,陸陸續續,後面又冒出五六個身影,原來,他們也是集體行動,小東北,只是前面探路的。

    隨同小東北而來的,是另外一個班組的幾名工友。這幾個人,和大漢他們不一樣,都是當過兵的人。

    說起這幾位,要說到年初時,那天,天氣特別特別冷,廠區的小白樓,在颯颯的寒風中顯得孤零零的。幾個留守人員從樓上顫顫驚驚地向下望著,遠遠地,便看見幾輛大卡車沖著小白樓的方向開過來。

    每輛卡車頭的前面,都插著一個白色中間紅色圓圈的太陽旗,車上,載滿了身穿制服的日本士兵,隨著車子的左右顛簸不斷晃動著。

    留守人員心里都哇涼哇涼的,他們幾個知道,這是日本人要來接管鋼廠了,還沒等卡車在小白樓下停穩。白樓內的駐守人員便一哄而散,只剩下一位實在跑不動的看門的老人家,呆呆地望著這一切的發生。

    也是從那天起,這個鋼廠便被日本人佔領,開始了一個屈辱的時代。

    就在日本人佔領鋼廠的第二天,又有一隊日本兵步行進入了廠區。這一次,不僅有日本兵,還有很多戰俘。戰俘們排成兩排長長的隊伍緩慢行進著,有的胳膊上纏著繃帶,有的拄著拐杖一瘸一拐互相攙扶,有的帽子歪戴,面色蠟黃,還有不少人光著腳行進。這些戰俘,他們身上的軍裝都破爛不堪,里里外外都千瘡百孔,衣不遮體,眼神呆滯,表情木納,那情景十分慘淡。

    旁邊的日本兵,見他們走得慢了,便上來幾個,不停從旁邊將手中皮輥兒或者手中的槍桿甩過來,抽打戰俘,卻絲毫不見隊伍因此加快行進速度。被抽打的戰俘依舊保持著原先的速度不緊不慢晃悠著,只是不時地歪頭冷冷地看一眼日本士兵,眼底迸射著憤怒和毫不屈服的目光。當和戰俘的目光在空中相遇,只見一位日本兵正要繼續抽打的手又縮了回去,看得出來,本來想發飆的日本兵,內心似乎又有些顧忌。肯定想狠狠地抽他們一頓,卻又拿這些戰俘無可奈何,只能將手中的皮棍兒,向旁邊揮舞著甩了幾下,狠狠地抽向身旁半人來高的雜草,嘴上罵罵咧咧地嘟囔上听不懂的幾句鳥語,以此發泄出氣,那模樣既猥瑣又齷齪,簡直好笑極了。

    看得出來,這個廠區內,已經很久沒有人打理,早已經雜草叢生,在日本兵的抽打下雜草在空中飛揚,飄散幾下之後,緩緩落在地上。周圍的廠房,也是空空蕩蕩,破爛不堪,四處漏風,放眼望去,一片慘淡荒涼的景象。

    小東北和眼前這幾位工友,便在這些戰俘中。

    從那天開始,周圍村莊居住的百姓,便開始了雞犬不寧的生活。日本人開始了大規模的動土動工修修建建,周邊老百姓的田地,被日本人強制劃入廠區內,並用三層電網圍住。很多村落和房屋被損壞,日本人所到之處,哭聲罵聲哀求聲,一片狼藉,還有很多農民的牲畜,也被日本人搶走,此外,附近村落里,日本人還大肆搜尋青壯勞力,但凡是體格健碩些的青壯年,全被抓了壯丁,押送到鋼廠來賣苦力。

    圍坐在篝火的工友各自向旁邊挪了挪,給小東北幾個人騰出一些地方。小東北幾個人也毫不客氣,紛紛坐下。

    平日里,由于不在一個班組,他們平時交流機會並不多。但是大漢卻知道,這班俘虜工友,經常會在夜里偷偷溜到山上私聚,神神秘秘的,像在密謀著什麼。大漢也知道,這些人,和他們幾個不一樣,可都是扛過槍打過日本鬼子的人。

    正因為如此,日本人對他們的看護也很嚴,听說就是他們所在的部隊,在盧溝橋打響了抗日的第一槍,日本人提起他們部隊的番號,就恨得咬牙切齒,自然少不了折磨這些戰俘,打他們也打得更狠一些。

    戰俘工友里,有一位叫李寶平的,看上去是他們的頭頭。剛坐下,便開始滔滔不絕地向工友們講述他們曾經和日本人打仗的場面。他是副班長,在一次戰役中,他打光了身上最後一發子彈,最後手里留了一顆手榴彈,原本,他是想和圍上來的日本人同歸于盡,誰想,那顆手榴彈到了半截兒熄了火,沒有引爆成功,否則,他也不會成為俘虜。

    “老子早晚有一天,還是會站起來和鬼子們干到底,到時候,鬼子怎麼對我們這些兄弟的,要讓他們加倍奉還。”

    李寶平一邊講述著自己部隊的英雄事跡,一邊發出狠話。昨天猴子發生的事情,他們也听說了,弟兄們一個個摩拳擦掌,恨不得立即拿上槍,和鬼子們大干一場。

    他說這話,並不是空穴來風。畢竟他們是扛過槍打過仗,訓練有素的部隊。和工友們這種小打小鬧黃花魚溜邊式的對抗相比,李寶平的班組就顯得硬氣很多,似乎有要重振部隊雄風的雄心壯志。

    這一邊,眾人也听得津津有味。一邊的小東北沖著同班另一位工友眨眨眼楮說︰

    “老四,把我的家伙式兒拿來。”

    旁邊的人以為他要拿出什麼武器,卻只見坐在對面一直沒說話的老四從身後摸出一把二胡。小東北先是咿咿呀呀調了調弦,之後拉起了一首曲子,那聲音悲悲切切,百轉回腸,頓時,思鄉的情緒,隨著悠揚的曲調兒,沿著山下蜿蜒的河流蔓延出去。

    二十幾位工友,都是光棍兒漢,此時此刻,都像黑夜中在江河中漂泊的一葉葉孤舟,不知道回家的路在何處?不知道家中的老父老母是否安好。听著听著,工友們不覺心里酸酸的,淚濕了眼眶。

    小東北見眾人都淚眼婆娑,心底生起思鄉之情。連忙曲風一轉,換了一首歡快的曲子,听了一會兒之後,眾人方才從悲傷的情緒中脫離出來。

    只有最開始抽泣的那位年輕的工友一直淚流滿面,他還在為昨天猴子的事兒傷心,平時,他和猴子關系最好了,一直把頭埋在雙膝中,哭得渾身顫悠,臉上也是黑一道白一道,分不清鼻涕和眼淚。

    工人們對家鄉的想念,為清冷的夜注入一股暖流,讓在漆黑的夜中原本冰冷的廠區有了一絲絲的溫度,卻依舊掩蓋不住十里鋼城的憂傷情緒。年輕工友的哭泣聲,在十里鋼城回響,遠處,似乎也飄來一聲聲嘆息,向世人訴說著工人們的辛酸、無奈和苦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