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山野槍聲
作者︰
田園 更新︰2019-05-23 16:03 字數︰5111
慶城縣在黑龍江省東部,俗稱東山里,舊名余慶街。清屬呼蘭副都統轄區。光緒十一年,設分防經歷,1906年設余慶縣。該縣系平原、丘陵和山地交匯處,雲中雕部便隱藏在這北部的深山老林中。
且說李海青自離開了郭爾羅斯草原後,一連幾天的辛苦奔波,千兒八百里的路,只幾天工夫便到。幾經輾轉,終于在一座大山深處的小山坳口看到了幾個荷槍實彈的小胡匪。為頭那位見海青只身一人,便右手抱左手,搭在左胯上,高叫道︰“蘑菇!你那路?什麼價?”(什麼人?那里去?)
“哈!想啥來啥,想吃奶來了媽媽,想娘家的人,孩子他舅舅來了。”(找同行)
“你八成是來‘踩盤子’的吧!”(摸地形)
“老子是‘拉桿子’的!”(拉幫)
“那你也不過是個‘崽子、掏窯’的!(小土匪、抄家)不像是個‘巴山子’”。(虎)
“老子是‘吃橫把’的!”(靠槍搶劫)
“野雞悶頭鑽,哪能上天王山!”(你不是正牌的)“不是‘山根蔓’吧?(姓石)八成是個‘趨線’的?”(探路)
“奶奶的,老子是‘虎頭蔓’”(姓王)
土匪接著道︰“你是誰?”
海青道︰“我是我。”
土匪又道︰“壓著腕。”
海青道︰“閉著火”。
“拜見過阿媽啦?”(你從小拜誰為師)
海青道︰“他房上沒瓦,非否非,否非否!”(不到正堂不能說)
“局紅管亮,人歡馬壯,大家托福太和。”(太平和氣的意思)
李海青在松嫩草原混事多年,粗通一些土匪黑話,遂也高聲叫到︰“太和太和,大家都太和。”
“‘有噴子’(手槍)和‘青子’(大刀、匕首和腿叉)麼?”
“奶奶的,全不懂他媽的江湖規矩,想當‘巴山子’拉桿子少哪一樣能行!”
“原來是個掛注(入伙),嘛哈嘛哈(獨干的)。那好吧!交出你的馬、噴子和青子。再委屈你進山須蒙眼,我等好帶你進山!”
李海青拔出腰刀,抽出腿叉,把黃驃馬交給了小胡匪牽著。胡匪見海青沒交出“噴子”,還以為是海青有意留後手,便凶神惡煞地對海青盤問喝罵,海青只做沒听見,幾個上前去搜索了一番,見海青身上真的沒有手槍,也只好作罷。接著海青便被用青布蒙上雙眼,左拐右拐的不知怎麼便被領進了大山深處。當被人去掉蒙眼布後,才發覺自己被帶進了一個巨大的山洞里。洞底的最高處有一碩大的虎皮交椅,上邊坐著一個清瘦的中年漢子。壽眉下一雙笑眼,干巴巴的臉上一團和氣。並不像人們傳說中的山大王那等凶惡。兩邊各有四把交椅,上邊鋪的是毛茸茸的狼皮,坐著八個彪形大漢。與山大王相比,這八大金剛反倒一個個都橫眉立目,凶神惡煞。地上是用黑熊皮相互連接拼湊而成的地毯。兩側的石頭上,點著十幾盞巨大的野豬油燈,吱吱響地冒著青煙,更給人以陰森之感。洞內燈煙彌漫,與郭爾羅斯草原那清新的空氣相比,真乃是天上人間。海青也學土匪的樣子,右手抱左手,搭在左胯上向山大王及八大金剛先行了個坎子禮。接著便道︰“恕小人語失,如果本人未猜錯……”接著便下意識地向坐在正位的清瘦漢子拱拱手。
哪知還未待海青說完,那人卻笑呵呵地搶先發問︰“你難道真的想‘闖馬子嗎’”?(當土匪嗎)
“山高路在上,海闊船能過!”(胡子是朋友,我也和胡子打交道過)海青斬釘截鐵地回答。
“金碗供北斗,銀盆洗佛手。(兄弟何處人?有難盡管言語)正 午時插敬柱,誰也不帶家。(四海之內是朋友,事事互相照應)”
“西北藍天一塊雲,烏鴉落在鳳凰群。不知哪是金來哪是銀,哪是君來哪是臣?”海青跟進一步說。
只見那中年漢子陡然立起,一只腳踏在虎皮交椅上,左手同時伸出了大拇指︰“一把鑰匙響嘩啦,里里外外我當家。”
海青緊跟著又道“如果我海青沒猜錯,那您就是黑龍江遠近聞名的響馬大當家,雲爺雲中雕?”
“不錯,本人就是雲中雕。只可惜鄙人還不知尊兄從何處來?又向何處去?到此又有何貴干呀?”
“小人來自郭爾羅斯草原,賤名李海青。今投奔江省遠近聞名的綹子大掌櫃雲爺雲中雕,只求將來英雄能有用武之地,好歹能在青史留下一個名姓,一旦遇有出頭之日也好步步登高!”
海青說到此,又向山大王及八大金剛行了一個見面坎子禮,接著又道︰“今後還望諸位老大鼎力相幫,海青將不勝感謝!”
山大王雲中雕重又眯起了一雙笑眼,默默地端詳了李海青好一會兒,這才又開口說道︰“這麼說你是郭爾羅斯王府老蒙古巴賴老爺子的人了……常听人說,你那郭爾羅斯草原物華天寶,貢品極多,不知尊兄此番來我山頭都帶了哪些見面禮?不能是‘使小錢’(吝嗇)的吧?”
海青見此人剛一見面便索要見面禮,便知此人乃是個吝嗇小氣之人,將來絕難成大器,便有些悔意。但上山容易下山難,只好強作笑臉,高聲答道︰“水貂、水獺皮各20張,上等蒙古藍緞一疋,敬請雲爺笑納!”
海青說完,便向廳前的“小胡匪”招一招手,“小胡匪會意,提過包袱。李海青先打開牛皮口袋,在口袋最上層,拿出了扎木甦榮臨行前送給他的,早已抻壓得平平整整的水貂及水獺皮,這乃是清朝時,郭爾羅斯王爺府送給朝廷的最佳貢品,它同當時的另一最佳貢品,獵鷹海冬青齊名。接著海青又將一匹藍得發光的錦緞,拱手遞至雲中雕面前。
且說這雲中雕雖在黑龍江省遠近聞名,但畢竟只是草寇胡匪,平日里雖能佔村奪寨,打家劫舍,掠金奪銀,卻很少能有機會見到此等寶物,今見海青親手奉上,心里不由大喜,便急令手下侍衛“快與新到的李爺打坐!獻茶”。
本來按理說,海青現可以安然落座了。哪知海青還未坐穩,便見大掌櫃雲中雕笑吟吟地一邊起身一邊問海青道︰“海青老弟,本掌門人早就知蒙古藍緞遠近聞名,但卻不知他究竟妙在何處?請貴兄當面指點,本人不勝感謝!”
海青聞此,便慢慢起身緩緩打開藍緞,剛想對雲中雕細細述說,忽覺腦後一陣涼風襲來。海青不由暗叫一聲“不好!”
你道此是何故?原來扎木甦榮教海青習武時,經常提醒海青應時刻注意的一大習武常識,這便是“金風未動蟬先覺,暗送無常死不知”。雖說是“害人之心不可有,但防人之心不可無”。所以凡事總要提防在前,為人應時刻處處謹慎小心。海青對此早已心神領會,渾身功力水到渠成,今天也是不暇思索早有防備。說時遲那時快,只見海青上身略傾一傾,左手伸出一對手指旋即以利劍般的攻勢,倏的一聲向涼風飛來方向反刺出去。接著又是一個急轉身,如此便使開了拳腳,從上至下,流星似的解數滾了開來……
其實這事說來實是有些怪異,眾金剛雖都眼睜睜地瞧著海青人到式到,卻不見雲中雕做何防備和反擊。海青見狀便急收腿,但還是用左腳尖在雲中雕的下腳踝部輕輕一撩,雲中雕便自覺下身麻木,知已中的,暗思來將可是身手不凡,式起時凶如猛虎,變招時又快似狸貓。便只好強打精神,佯裝出若無其事的樣子,急急地坐到了自己的虎皮交椅上,對左右道︰“來將不但身手不凡,且勞苦功高,現委其為‘水箱掌櫃’!”
說至此,掌櫃雲中雕對左側一位道︰“請鋪局將我的大鏡面匣槍送給海青兄弟,但願海青弟來日馳騁疆場,多為大寨立功!”
海青接槍在手,向雲中雕拱手道謝。請諸位牢記住此話頭,這便是李海青第一次摸槍。就是憑這支槍,海青率領眾弟兄們多年征殺在硝煙彌漫的烽火戰場,殺得日寇聞風喪膽。此乃後話不提。
海青與眾兄弟又在洞中閑聊了一會兒,便在兩個小胡匪的帶領下,七折八拐地進了水箱掌櫃的大寨,眾匪徒將其接進寨內,一番寒暄後,便開始擺酒接風慶賀。
第二日早晨,海青早早起床,站在寨門口四處一望,方知雲中雕的大寨原來是坐落在一個小山溝里。周圍大山林立,山上古木參天。榆、椴、楊、樺樹等一株株遮天蔽日,幾摟粗的大樹需幾個人才能合抱。奇峰險石猶如亂箭穿天,朔風吹得林濤怒吼,一聲聲峽谷震蕩。林密仰面難見天,草深俯首不見地。谷底看天,就如井中之蛙坐井觀天般,不過是“巴掌大的天,碗口大的地”,進出只有一條崎嶇的羊腸小路,還要通過層層坳口,山路兩邊的斷崖峭壁似被刀削,蒼蠅上去都打滑。真乃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難怪當地官府多次收捕,興師動眾,勞民傷財,卻無損于大寨半根毫毛。所以才使這股悍匪愈加猖狂。他們曾多次率軍打進附近好幾處官府,將府庫錢糧及貪官污吏家財洗劫一空。殺得官兵聞風喪膽,雲中雕大名便漸漸威震龍江。
其實這水箱掌櫃無非就是負責大寨布防,每天只是放哨查崗,傳遞口令,其余便無甚大事。大寨門前,有一小山坳,海青每天都來這里習武練槍。這天早晨,他緊身利落,剛出營門,只見一青年身著青衣,腳穿皮靴,虎頭圓臉,一眼就能看得出是一精明強干的小伙子。見海青走出營門,青年急對海青一拱手道︰“大哥早晨好!小弟海龍,每見大哥早起練武,功高道深,式大力沉,已達爐火純青。小弟不才,如不嫌棄,自今日起,願為大哥牽馬墜蹬,陪練武功,不知大哥肯容納否?”
其實海青自到大寨後,雖整日練習武功,卻只是苦于槍法不精。大鏡面匣槍在手,一揮可甩出二十多響,就似小機槍,只是中的實在太少,弄得海青心焦。今見海龍,經自我介紹方知此人乃山寨 青。交流槍法,見此人槍舉處,雖算不上百步穿楊,卻十有八九槍響見物。自此以後,二人只要無事便互教互學,不出一個月光景,海青的槍法已是大有長進,打出10發子彈,最少可中的6、7發。
一天,海龍見海青習槍心切,便悄聲對海青講述了一個秘密。
原來海龍在這里有一大哥,名海豹,現在山寨當炮頭,此人雖平素不愛張揚,但卻槍法嫻熟,有槍打飛鳥、百步穿楊、百發百中之硬功。他二人原在左治局的一家大戶內共事,因這家大戶老板搶男霸女,欺軟懼硬,兩個心生反感,又恰值雲中雕帶人到左治局打響窯,砸開了這家大戶的大門。海龍和海豹見這伙人殺富濟貧,像是個豪杰,便跟隨雲中雕來到大寨。到這里後,雲中雕愛海豹槍法,便委海豹當了炮頭,讓海豹晝夜與自己不離左右。打一般的小窯,都輕易不允海豹下山,但若遇有那打不開的大響窯時,便令海豹出面擋橫。那海豹很少在胡匪隊伍內活動,只有在雙方對峙時,他便持槍與窯里炮台內的炮手對射。但凡對方炮眼里槍聲一響,他便緊隨一個點射,彈無虛發,百發百中。一般都不超一個時辰,炮台便成了啞巴。至此雲中雕再一聲斷喝,眾胡匪蜂擁而上,窯子便被打開了。
常言道“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海豹初來大寨入伙時,對雲中雕還充滿了信心。時間一長就發現這個人雖重江湖義氣,但平素卻渾渾噩噩,日後絕難成大器。在這里賣命,乃是“牆頭跑兔子,沒有大奔頭!”
海龍對海青說︰“咱倆如能將海豹槍法學到手,就不愁將來騎馬挎槍闖天下了!”
海青聞之大喜,拉著海龍的手直奔海豹營中。見那海豹正自擦拭他的大肚子匣槍。見二人突然闖入,心里犯疑。還未待讓座倒茶,海青早已單腿跪地,只叫︰“師父在上,請受小徒一拜!”
海豹大驚,急將海青拉起,海龍便趁機將海青欲拜師學槍法一事,一一告訴了海豹。
其實自海青上山那日起,海豹便對海青有了十分好感。特別是雲中雕那日,一指禪功偷襲想試海青武功,未成想卻是偷雞不成蝕把米,反被海青所傷。海豹已知李海青不是等閑之輩,今見海青來找自己拜師學藝,便道︰“拜師不難,只是我等三人必須拜把子結成兄弟,才好日後行事。”
海青聞听大喜,便立即委海龍尋來烏雞香火等祭物。為掩眾人耳目,先找了一個僻靜之所,將香火點燃,插入碗內,三人面南背北齊跪于地,拜罷了天地,三人焚香說誓︰“今海青、海豹、海龍雖為異姓,即結為兄弟,便須同心協力,濟困扶貧,除暴安良,上報國家,下為百姓;不求同年同月生,只願同年同月死。皇天後土,實鑒此心。背義忘恩,天人共誅!”
誓畢,拜海青為兄,海豹次之,海龍為弟。既成兄弟,便可推心置腹。三人步出營門,海豹遂對二人道︰“學習槍法也同習武一樣,並非一日之功。昔日練武之人講的是內練一口氣,外練筋、骨、皮。而打槍則必須先練好氣功。氣功練成,便自然形成意念,如此才能周身是眼,意到槍到,指哪打哪,百發百中。此等練法雖也需平心靜氣,但並不強求非‘三點成一線’不可”。
說至此,只見他左右兩手分別從腰間抽出兩支大肚子匣槍,大叫一聲︰“大哥請看好!”
恰有一只小鳥從海豹腦後飛來,就听槍聲一響,小鳥被打得粉碎。一只貓頭鷹被槍聲驚起,掠過三人頭頂,欲逃去林中躲藏。見海豹頭也不抬,右手輕起,貓頭鷹早應聲墜地。林中一群被驚飛的小鳥急急展翅,意欲直上九霄,躲開子彈襲擊。只見海豹左右開弓,彈無虛發,但見空中鳥羽飄飛,數只小鳥也都紛紛墜地。最後海豹又高叫一聲︰“大哥請看好前方那倒垂柳枝!”
最後一聲槍響,五十多步外一根柳枝也輕飄飄應聲落地。
這一陣山野里的槍聲頓使海青大開眼界,茅塞頓開,忍不住高聲叫絕。而海豹卻從容自如,像方才未發生任何事情一樣。末了,又從口袋里取出了一只大鏡面匣槍,遞與海青道︰“此槍產自德國,系德國原裝,威力極大。但江湖上只會單手打槍的不算是好漢,這支大鏡面匣槍送給大哥,叫做鴛鴦配。大哥只有雙手皆會打槍,才能使兩只手交替掩護,自成一體,防日後不被敵人偷襲或暗算。
接著海豹又把夜練氣功,日練槍法等基本要領及應知口訣,一招一式,一字一句地向二人細細傳授。
自這日起,海青練槍才真正入門,也為他今後馳騁疆場打開了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