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煮干絲 俊鷹掠空 李邕行書藝術
作者︰
遠音塵 更新︰2019-02-08 11:56 字數︰1096
大煮干絲 俊鷹掠空 李邕行書藝術
在我看來,煮干絲就是大雜燴,凡是能放進去的,都放進去。先是干絲,然後蝦米。然後瘦肉絲,然後毛豆米。然後起鍋的時候,覺得不夠好看,在上面放了些剁椒。如此,顏色豐富起來。
兒子伸筷子,吃了一口,朝我看︰你做之前看教程了嗎?
至于嘛!不就是個煮干絲,熟了不就可以開吃了?
兒子嫌棄地挑著剁椒︰“你能不能做點減法?”
一頓飯吃得。堵。不如看書。看李邕。這字讀庸。讀他的李思訓碑。說行書,王羲之人人熟悉,如果說王羲之的字是鳳,李邕的字就是俊鷹。
李邕也從二王筆意中來,只是在王羲之的清秀柔媚里加了很多剛強鏗鏘的元素。李思訓碑便是那個目光如炬凌空飛翔的鷹,翅尖掠過耳邊,都有森森涼意。
李邕行書除了如蒼鷹掠過高空,還有一個特點便是強調點畫呼應,筆意連綿。看那個“故”,明明完全兩部分了,卻沒有兩部分的感覺。上筆引帶下筆承接,筆勢往來,松而不散。
微信好友一小生點進來說話,發來兩幅字讓我指點,如何把字與字之間擺布得更好一點。完全自由體。婉轉告訴他,無臨帖不習字。他一臉無辜,從來不臨帖啊。那得從零起步,系統臨帖。我發臨帖工具鏈接給他,他說,不臨帖有什麼解決的辦法麼?
回復︰終生無解。
心有所動。燒干絲也是這個道理呀。一點不臨帖,就想燒出自己的風格?妄言不能失去自己?听到兒子的批評,還拉長一張臉?
點開我的做菜師傅。師傅說︰干絲先放水進去,再放點食用小甦打,一起煮到干絲有微微的孔,火候要把握,時間短,不起效果,時間長了,會爛了。蝦米要泡,泡得又白又大時。然後姜絲起油鍋,炸到聞到香味,放入干絲蝦米,水沒過干絲為妙。煮到20分鐘左右,可以放些小青菜,或者筍,然後放少許雞精,起鍋。
啊。我那是做菜嘛?捂住自己的一張嘴。
做菜和學書法有那麼多相通之處!
晚上到家,小甦打不知道打哪兒來,就省掉了,其它嚴格照師傅說的照辦。兒子撈了一筷子就朝我看了︰你看教程啦?
豈!止!是!
我連師傅都有了!
好。現在看李思訓碑。我來教幾點廚藝︰
一、點︰
獨點的寫法,形式多樣,有寫在圓點者,如雨點頓落,如亢。有寫成方折者,如刀斫下,如言。寫有寫成橫點,如補的第一畫。
散水點的寫法,有時三點分開,如淮字,有時一二點分開,二三點連筆,如海字。
其腳點的寫法多取顧盼形,如其字。各種點法雖取勢,形態不同,但都寫得豐滿扎實。
二、橫
橫的寫法多見方起圓收。逆鋒入紙,折而成方,稍頓即行,運行中用力較勻,線條不作大的變化。收筆處略加停駐即回鋒收住,寫得結實而圓厚。
然後同理觀察豎,撇,捺,鉤,挑,折多種筆畫的寫法。我的論點是不要把筆畫單獨抽出來練習,就放在單字里過關,會寫仲,就會了撇,豎,橫,折,鉤。再寫中,種,忠,只消再學會點和臥鉤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