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季明帖
作者︰
遠音塵 更新︰2019-02-08 10:49 字數︰1286
超愛文友叔叔的一首詩︰一個人的游戲 / 球場曠空我一人,無拘無事自由神。汗淋氣喘猶持續,投得十分方轉身。
任何藝術的最高境界,一定是一派天真。這首詩便是。一個已然花甲的男人,顧自在球場上投籃,投入且執著,非要十分,才肯轉身。從這一點講,寫詩和寫書法有很多相通的地方。米芾也是。米芾寫張季明帖時,已經垂垂老矣。
天真,一定是藝術的最高境界。天真,一定是一個人活到一定年歲,返樸歸真的最高境界。米芾的書法,是書法史上的廣玉蘭。白鴿一般高高棲在枝頭。一朵一朵,大得驚心。卻沒有枝葉。一片葉子都沒有。就見一朵朵花,招搖在枝頭。不懂得收斂,不肯藏掖,就那麼敞開衣襟,任人一覽無余。你卻沒有覺得他在炫耀,沒有覺得他在顯擺,你只有滿心地臣服,只有他,才肯如此敞開赤子胸懷,而我們,這些凡夫俗子,太需要這樣赤裸的誘惑,潔淨的洗禮。太需要如此兜頭蓋臉地浸淫。頗似我給花草澆水,一勺下去接著一勺,猶嫌不夠,放到水龍頭下面,龍頭擰到最大,嘩嘩水流飛瀑一般濺起朵朵浪花,並不肯擰小一點。米芾是那個戲水的頑童,那些寫出來的字是他擰大的水龍頭,在你的心靈上砸下一個個凹塘,從不手軟。
米芾天真,從很多帖子可以看出。紫金研帖就是。甦軾跟他借了個硯台,一月後不幸去世了。米芾巴巴地一定要回那個硯。這放在別人身上,就覺得不可思議。放他身上,毫不稀奇。甦軾算得他的老師的。米芾向晉人學習,就是甦軾點撥。然而米芾素有米癲之稱。見皇上,看到皇上一個上好的硯,心癢難耐,趕緊用舌頭舔了一下硯︰此硯已被老臣舔過,皇上再用就不合適了。不如送我了。不等皇上有反應,立馬揣懷里了。那副急切,惹得皇帝老兒也哈哈大笑。甦軾人都死了,米芾還在念著他的硯。這種人,就是我家陽台上開著的馬蹄蓮︰我的眼里只有你。
米芾學字比較有意思。開始他並不知道怎麼學。跟他同時代的人後面混了一陣。然後遇到甦軾,甦軾嚴肅地跟他講,你這樣不行。必須以晉人為榜樣。否則白瞎了你的才華了。然後他才發憤臨古。這中間當然有過程的。臨古的直接後果就是,誰都能看出,他寫得誰的。他臨得實在太像了。慢慢地,寫到後來,終于可以自成一體了。這時,他變得狡猾了,再有人問他學的誰的,他回皇帝都是,自幼便學顏柳王的,得意洋洋地稱,老來,誰也不知以何為祖也!看看!一副老賴皮的嘴臉!
老賴皮後來得了張季明帖,就寫下了這幅張季明帖。余收張季明帖。雲秋氣深,不審氣力復何如也。看看,真正的張季明後人並不知了,米芾收張季明帖做的記錄,卻流芳百世。當然,他再怎麼模糊他以何為祖,我們從中間的一氣呵成的兩行,明顯看到王獻之中秋帖的行蹤。
那也不丟人。就像先生跟我說,我現在不敢翻米芾的帖了。只要一動筆,米字就跳出來了。
有什麼要緊?這需要多大的功夫才能如此爛熟于胸?
眼楮不舒服。手機電腦用得太多。改花大量時間臨帖。他幫我看臨作︰說,你做的任何努力,未來的日子里,一定會照亮你的路。
無一例外。
就像米芾。他一直是書壇上,公認的天分最少努力最多的人。他和王羲之一樣,王羲之由衛夫人引路,終超過了衛夫人。米芾由甦軾點撥,卻在書藝上遠遠超過了甦軾。張季明帖就是米芾從山中來,帶回的蘭花草。一日盼三回,滿園花簇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