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饮一坛酒 且书满墙字
作者:远音尘      更新:2019-02-08 10:38      字数:1791
    第二辑 无上清凉

    翻弘一的帖子:无上清凉。其字墨满笔缓,不激不荡,单纯而清莹,肃穆但不华贵,清淡不失丰厚。是初秋的几滴雨,没有一泻千丈的滂沱,却一下子浇灭了逼人的暑气,天一下子远了,风,吹到脸上,一下子便有了凉意。

    但饮一坛酒 且书满墙字

    1

    滴酒不沾,却醉过一次。去好友家玩。他们在我们的北方,格外热情好客。劝酒。我们这里也劝,巧舌如簧,各种段子只为你肯端起酒杯。遇到这种情况很好办,把持住自己,咬紧牙关,人家又不会灌你的。可是好友那里不同。他们只给自己倒满酒:“你能来,我们真开心啊!”不等我看他们,一饮而尽。正要说什么的,好友又来了:“好事成双,我再干一杯,热烈欢迎我的老同学!”我目瞪口呆,来不及反应,好友又来一杯:“在我们这里先干三杯才显诚意!”仰脖又是一杯。我咚一声,起立,忙着往自己嘴里灌,我拿不准我的好友会不会自己再来个四四如意。然后,我烂醉如泥。

    2

    酒醉其实是最普通的醉。这个世上却有别样的醉。“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我觉得这个分明不是酒醉,这个醉的是藕花。郑板桥的:“白菜青盐糙米饭,瓦壶天水菊花茶”这个是茶醉。最负盛名的“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这个醉翁,醉的是山水。千古名联:茶亦醉人何须酒,书自香我何须花。 这便对了,世上凡令自己神魂颠倒黑白莫辨的,便是醉。

    3

    说说张旭吧。那个家伙,典型的酒疯子。每次喝醉了就草书。酒至深酣,人起身,立于墨坛前,嗷嗷狂叫数声,断然把头插进坛中,猛然抬起,走至书案前,低下头,整个头发铺于纸上,再次吆喝数声,拖发前行,所到之处,墨迹四起。待得酒醒,自己也不敢相信会有那般的神奇。诗人李颀《赠张旭》描其态:

    “张公性嗜酒,豁达无所营。

    皓首穷草隶,时称大草圣。

    露顶据胡床,长叫三五声。

    兴来洒素壁,挥笔如流星。

    瞪目视霄汉,不知醉与醒。”

    哈哈,终于知道现代丑书他们为什么写字时喜欢大叫,喜欢狂舞,喜欢用左手写字,喜欢拿拖把扫字,喜欢用长发刷字了,原来张旭给了他们榜样。只是他们忽略了一点,醉后书法,前提是醉前你的字就要足够好,比如张旭,如果醉前字平平,哪来醉后神异效果?我爸一生饮酒,按酒量也能排行个大书法家了,可惜他老人家毛笔都抓不稳的。

    4

    其实便很好懂了。但凡可以写得一手好字,吟得锦绣文章,醉,常收到好的效果。这个醉,不是真的要酒醉。会写字的不会喝酒,就拼命捧着个白酒天天练酒量,醉,是你要能沉迷其间,你要能醉在其中,不能自拔不甘自醒,又要能进出自如醒醉由己,“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那是大境界。

    5

    再说怀素。怀素字好,也值钱,买不起,却骗得到。有的是办法。

    先把家里所有的墙,都刷白了。刷得越白越好,且把你的紫藤凌霄啊,统统挪一边去。只留白墙。然后,备酒。酒不是梦之兰海之兰一瓶瓶一箱箱地备。是用那种大坛子,酱色大酒坛,上面贴着大红福字的大酒坛子,排上一排。满满一院子。然后一张小木桌,几碟家常小炒,骗得怀素上门来就可以了。怀素敞着怀摇着小扇子,吸着鼻子踏进了院子。注意,吸着鼻子,那是被酒香引来的。

    一屁股坐在凳子上,这下好了,你就负责倒酒吧。喝得兴起,不用你求字,只听怀素大喝一声:“笔墨伺候!”你的粉壁长廊数十间,就见怀素提笔急书于粉墙之上,其势若惊蛇走虺,骤雨狂风;满壁纵横,又恰似千军万马驰骋沙场。李白赞:“吾师醉后倚绳床,须臾扫尽数千张。飘风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起来白壁不停手,一行数字大如斗。恍恍如闻鬼神惊,时时只见龙蛇走。”李白自己也是个狂徒,斗酒诗百篇的,看看!酒真是个好东西!能喝酒你就是个诗人,要不也是个书法家的!后人评:醉来信手两三行,醒后却书书不得。”

    写到这里,我突然泪流满面。伤心啊,曾巩一幅字2.07亿的天价,只可惜怀素那么多字,都是写人家墙上的,那是多么浩瀚的人民币呀,可惜全被拆迁办毁了!

    6

    夜已深,开始写一个大幅作品。在此之前的,全是准备。先拿一本帖,通临。两小时之后,转入大幅作品的创作。这个很重要。不能一下子进入创作。两小时的热身,也不能少。两小时足够自己沉醉到字的世界里,每到那个时候,如果是酷暑,一定会写得手脚清凉,心底凉风四起。铺开想要创作的大纸时,笔走龙蛇酣然如醉。如果能一气呵成的,这种作品一定是自己的兰亭,相当于醉后疾书,基本醒后却书书不得。

    如此,写得写不得一手好字,与酒量毫无关系。你要舍得让自己沉醉,醉于字间,不肯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