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东三绝
作者:刘国林      更新:2017-11-08 19:07      字数:3990
    可谓关东三绝?即马拉爬犁比车快,百褶皮鞋脚上踹,大神、二神跳起来,要知这三绝的来龙去脉,且听我慢慢道来。

    一绝——马拉爬犁比车快

    六十年前,关东一带人烟稀少,没有像样的路。春天草长得疯快,刚压出来 的小路没几天草就盖上了。夏天雨大,有路也是泥汤子路。秋天更不用说,草长得比春天还快。有一个笑话,讲的是关东一个车老板子赶车行进在大草甸子里,正赶上小解,刚撒泡尿,一转身的当儿车却找不着了。咋回事?让刚长出来的草给遮挡住了。冬天的关东简直就是冰天雪地,根本就分不出哪儿是路,信马由缰,只要往前走就行。听说,那时期的关内,人们出行一般都是坐车,坐木轮的马车。而在关东,不是没有车,只是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使得马车这种交通工具一年里只能用上三四个月。为了适应冰天雪地的环境,关东汉子灵机一动,制造一种冬季可以在雪地上行走如飞的交通运输工具——爬犁。爬犁可以不分道路,只要有冰、有雪,便可行于其上,借助冰面雪地里极小的磨擦力,使得马拉爬犁真的比陆地的马车还要快。

    史书上记载:“爬犁,国语曰法喇,制冰凌床,而不施铁条,屈木为辕,驾两马,行雪上疾于飞鸟。”它制作简单,取材方便,男孩们从小就看父辈们制作,耳濡目染,也跟着照猫画虎,作比成样,代代传承,相约成俗。爬犁又叫“扒犁”、“扒杆”,关东人在户外活动主要靠它。这种交通工具极像耕地用的“犁杖”,“爬”则是指这种东西没有有轮子,而能在冰雪上滑行,如此的称谓可以说既准确又形象。

    关东的爬犁沿承了关东人制作工具的简单实用和轻便精巧。一个壮年劳力小半天就可以制作成一具爬犁——用同等粗细的两根柳木杆,架火熏烤,趁其受热变软之时撖成半圆形,钻了孔,钉上横杆,再穿上横带便制成一具爬犁。这种轻便的架子爬犁主要是用于运送日常用品,不负重载,一个成年男子便可驱动。用于跑长途的重载爬犁则采用结实粗壮的松木,横杆之间不用钉子固定,对准铆眼用冰浸泡,木头一涨比钉子钉的还结实。出门一冻,任你多重的东西都能载得动。要是长途行程多日,还要支上“睡棚”,如同关内的花轿一样,白天赶路,晚上睡棚里一钻,既舒适又安全,甭担心野兽的袭咬。睡棚一般都是木制的骨架,狍子皮往上一搭,左右各留个小窗,棚子里有火盆、脚炉等,长途在外可过夜和抵挡风雪。当年小说家曲波笔下的《林海雪原》,描写的关东土匪们,就是用这种跑长途的重载爬犁刺探敌情,运送枪支的,神出鬼没的十分方便。

    爬犁出用马做为牵引力外,还常常使用狗、鹿、犴达罕(即四不象)等动物来拉。《吉林地志》记载,沿松花江两岸居住的金人,冬季“以数犬驾舟,形如撬,长十一二尺,宽尺余,高如之。雪后则加板于下,铺以兽皮,以钉固之,令可乘人,持篙刺地,上下如飞”。这里说的是一种既可用狗牵引又以人为持具支地而行的双驱动方式的“爬犁”。

    爬犁出自家制作外,还有个专门生产爬犁的木匠铺,除打制大车的重型爬犁,还制作精致小巧的爬犁,供孩子们玩耍。

    如今的爬犁已退出载物易货的功能,转而成为了种冬季户外运动方式。南方的客人,外国的友人,大老远地跑到关东来,很重要的目的就是为了看一眼狗拉爬犁的情趣,过一回坐爬犁的瘾。

    二绝——百褶皮鞋脚上踹

    说到关东的“二绝”,就不能不提到一种关东人特有的御寒用具——靰鞡。关东一带十分寒冷,冬季的平均气温一般在摄氏零下三十度左右,高寒地带无霜期仅有120天左右。所以靰鞡是这里人们的主要防寒用具之一。

    靰鞡现身民间的时候,大头鞋和棉胶鞋早已出现了。但大头鞋太笨重,棉胶鞋又不耐穿,加上这种洋玩艺关东的先民们大都买不起,于是他们就地取材,就用干蒲草编成鞋子,穿在脚上以御风寒。因为蒲草叶片中有峰窝状的空隙,所以具有防寒保温的功能,所编的鞋上有许多的褶,关东人称它为“百褶草鞋”。后来猎得野物或是自家杀了牛马,遂用皮子代替了蒲草叶,使得普通的贫民也得以穿上皮鞋了,这便是关东人最早的皮鞋——靰鞡。

    靰鞡又称百褶皮鞋,名字怪,模儿样更怪。制作简单,穿着舒适耐用。制作方法是:把熟好的狍子皮或是牛皮先用谷草熏,关东的谷草杆粗叶大,熏好的皮子制的鞋不走样,不进水,不扯针眼儿。把皮子熏成杏黄色,按大小裁好,手拱针一行行地纳,做成帮底一体的鞋,侧面钉上穿带着鞋耳子,再在后跟上钉两个扁钉,一双靰鞡就算完成了。活儿好的伙计做出来的靰鞡前脸上的褶儿掐得平整均匀,既憨头憨脑的,又轻巧适用,再垫些关东的特产——靰鞡草,包你在雪地里站上一天也不冻脚。靰鞡草也是有讲究的,割得太早了它没长成,不耐用;割晚了经霜一点就脆了,不柔软也不经磨,穿不上两天就磨成了碎草粉沫。割靰鞡草的最佳时节是中秋节前后,这时的关东还没下霜,靰鞡草也长成了,草细如马鬃,一撮一撮垂下来像山羊的胡子,絮到靰鞡里,又软又暖和,好过苞米的皮。把割回来的靰鞡草吊在屋檐下阴干,用时先把其捶软了,软得像发丝一样柔,絮在鞋里吸汗,保温,蓬松,舒适。用过的靰鞡草,在灶口前烘干汗湿,可以接着再用。

    靰鞡没有鞋号,只分大、中、小,论斤两卖。买鞋的人都往大号上买,指望里面多絮点儿靰鞡草,保暖效果好。当年关东人穿着靰鞡,在大烟炮的天气里撵狍子,抓野鸡,在雪海里健步如飞,不怕湿,不打滑。可是它的憨样子也实在不敢恭维、太土气、太丑陋,穿脱又不方便,年轻人实在不愿意穿它,最终还是被大头鞋和棉胶鞋取代了。近些年在关东的林海雪原里偶尔也能撞见穿靰鞡的山里人,但多半是上了年纪的老汉们。他们对靰鞡情有独钟,也许只是想从靰鞡上唤醒一些沉睡多年的记忆吧?

    三绝——大神、二神跳起来

    关东人信奉萨满教,民间称萨满舞为跳大神。细分,跳大神的为主,起帮扶作用的为辅,民间称其为“二大神”。萨满舞是巫师在祭祀、请神、治病等活动中的一种舞蹈,由男女巫师共同主持。目的无外乎治病,庆丰收、占卜,属于图腾崇拜、万物有灵的宗教观念的原始舞蹈。至今,在关东的乡间仍有遗存,据说灵验无比,几千年来成为关东的一种神秘的文化形式。

    萨满一词源于通古斯语,意为“激动不安和疯狂乱舞的人”。萨满一般都经过严格的训练,掌握各种法术与技艺。如登刀梯、舐烧红的烙铁等气功绝技。经过上十来米高的刀梯并翻下来的考验后,才能成为公认的萨满。

    萨满的服饰有很多的讲究,上面有上古时代的原始文化的痕迹。随着时代的变化和经济的发展,萨满对它们不断作出新的解释。例如关东人把神衣上的360颗贝,解释为一年360天;腰间系着24条腰带的法裙,表示24个节气。这种说法正反映出关东先民已进入以农耕经济为主的生活,但仍有畜牧与狩猎的遗存。又如关东人把神衣上缝着的12对小铁片,解释为人的12对肋骨,有了它能为人治病消灾。

    萨满族神话传说中和动物有关的居多。这和关东天气寒冷,过去以原始渔猎为主要生活来源有关。如萨满传说中熊和人有着血缘关系,猎得熊归来和吃熊肉时都有一套固定的仪式。因此,萨满舞中多有熊等动物形象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萨满鼓和萨满铃,是原来萨满教祭祀仪式中表演的舞具和乐器。后来民间将其用于祭天祭祖、烧香还愿、欢庆丰收、节日娱乐等场合中。表演时,手持萨满鼓,腰缠萨满铃,边击边唱边舞。舞蹈时以甩、摆、颤、晃、摇、撞等各种舞蹈姿势动作,使小铃互相碰击发音,音色清脆响亮。鼓点多变,曲调丰富,舞姿优美。

    萨满的服装必须符合祭祀场合的特定情境。例如祭祀远程、崇拜物类、神谕等结二为一。这种内在制约性,却留下这样的余地,即萨满根据个人所好去挑选服饰,或随意更换它们 。人们常常见到几十斤乃至百多斤重的萨满服装,其上镶嵌各类兽禽图案,或它们的骨羽,这些正是萨满教灵魂观的显现。依靠这些神助,萨满才能翔天入地,到主体以外的宇宙任何一方,进而实现宗教目的。例如顺星时,要使自己能够达到想要的祈拜的那个神的居处。就要类于善飞的灵禽,这时萨满帽上饰飞鸟,服饰的肩部有鸟饰,身上披鸟羽,象征鸟翅膀,这时的萨满便化形为鸟。突然的心跳、眼皮跳动、耳鸣、头发根发炸,恍惚中有人呼唤,自言自语、打喷嚏、手中物突然丢失、或失而复得、做梦等都被视为不可思议的某种灾喜出现前的先兆。在萨满教中,上述种种人体出现的体态变化,都是萨满自身占卜或属当事者自卜的依据,随之而来的自然便是沐浴、素食、跳大神了。

    萨满除了祭祀、庆丰、占卜、祛病外,还有些独特的精神领域的神窝。比如“叫魂儿”,似乎在中国各地都有,但细究起来其起源则是萨满。萨满跳神时所用的神器——如镜、铃、刀、酒盅等,往往也可以来占卜、治病、问事、求财、解难等。此外,若萨满患病或死丧后,其所用神器便收归家族祭供,而这些久置不用的神器如果突然无人而颤,无人而响,后人们则认为古辈来寻,必杀牲大祭,祈求神悦人安。清康熙三十一年(1962年),俄国英斯科大公的使节维尔特、伊斯布兰特、伊代斯和他的同伴亚当、布兰特一起访问了中国。在他们撰写和发表的中国旅行记中,第一次把关东的萨满教介绍到全世界,使得这种神秘的东方祭祀形式得以在全世界流传开来,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萨满舞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关东人精神生活重要侧面。烧香跳神,饮食歌舞,酬神娱人,从心理、感情及审美观而言,他们是以吉为喜,以喜为美。可以说,烧香跳神,均为致喜;喜字当头,有喜必乐,一喜皆洗,是萨满舞的品格。很多现代舞都借鉴了萨满舞蹈中独有腕部、肩部、腰部的动作,使之成为现代舞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东北土生土长的二人转的艺术形式,也继承了萨满的遗韵。国内外学术界一直把萨满教研究作为探索人类历史文化的重要途径,以致萨满研究成为世界人类学文化中颇受青睐的一门科学,至今方兴未艾。外地人初入关东,常会被这种奇装异服、连喊带叫、又蹦又跳的舞蹈惊得手足无措,然而当它们逐渐进入舞蹈的剧情中后,又禁不住拍叫绝:“越是民族的东西,越能走向世界,难怪全世界有那么多人研究萨满舞,稀者为贵呀!”看到这里,你一定会恍然大悟:萨满舞是“关东三绝”中最绝的了,说它是绝中之绝,一点儿也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