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不速之客
作者:蔡白玉      更新:2017-06-15 13:39      字数:5559
    结婚后,我和钟一帆的家就安在文化局分配给他的那间不到二十平米的宿舍里,父母纵使有千般不愿意,但婚礼还是风风光光的办了。我没心情上班,那种机械似的工作既枯燥又乏味,还每天要跟一个患有传染病的同事面对面,这就让我十分窝火。

    下班回到家,钟一帆见我满脸不悦,忙问出了什么事?

    “我不想在那个车间上班了。”

    “怎么啦?”

    “跟我一台机器的那个同事有肺结核。”

    “那你上班戴个口罩,刚进去就找人家领导麻烦也不好。”

    “没有本事就不要找借口。”我心想如果不是违背父亲的旨意要嫁给你,我绝对不会被甩到那个破工厂去。还被那矮冬瓜一样的车间主任瞧不起。我是农村来的怎么了,成心把我安排跟这样的痨病鬼在一起?我咬牙切齿地想,总有一天我会让你们这些所谓的城里人刮目相看。

    “那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我得找人去打招呼。”钟一帆一看我横眉冷眼的样子就妥协了。

    “要多久?”我步步紧逼。

    “你先上着班,我想办法。”

    “等你想到办法的时候我都要退休了,你不是神通广大吗?这点小事都办不到,吹牛皮吧。”结婚之前说自己认识这个当官的那个领导,我分配工作的时候父亲明明是想看看他有多大的能耐,结果一点用都没有,这回我倒要看看他有什么本事。

    “你把我想成什么人了?”

    “是什么人你自己心里不清楚,不是因为你,我爸会不管我的事?!”

    “行行行,这两天我找你们厂长去。姑奶奶,只要你高兴就行。”钟一帆拿我的任性一点办法没有。我恨他,所以我要折磨他。

    其实调个工种也是很简单的事,根本不用钟一帆去找我们厂长,他们局长一个电话下去,不到三天时间,我就离开了那个车间。可是无论在哪个车间哪个岗位,我都不喜欢这种简单机械的重复工作,把那长长的塑料线一圈一圈的绕成圆球,然后再封上塑料纸,贴上标签,工作就完成了。这哪是工厂,就是一个小作坊!完全是在浪费我宝贵的时间和生命。

    还来不及想要在这个工厂里呆多长时间,就因为怀孕的事被单位勒令休假。因为我们单位分批分次断断续续地招了一百来个少男少女,大家都正处在青春年少的年纪,如果不杀一儆百,估计我们这一百来号人结婚生子的事就会让那本来已经苟延残喘的工厂直接关门大吉。

    没想到好不容易招工走关系得到的工作,还没有上三个月的班就成了休假待产,并且没有任何的工资和补贴,父亲更加生气,他花了那么多的心血和精力却得到这样的结果。妈妈又开始为我将来的工作操心,这生完孩子就是两三年,也不知道哪天才能有个踏实安稳的工作。只有钟一帆高兴,因为我不用上班了,可以天天呆在家里洗衣做饭侍候他。

    我还没有做好成为一个母亲的准备,可是一天天大起来的肚子却让我不能不接受这个现实。在家里呆了一段时间,实在闲得无聊,书也不想看,画也画不出来,钟一帆每天都买回来各种各样好吃的东西,可是我什么都不想吃。妈妈说反正快要过春节了,让我回去住一段时间,说是帮我好好补补身子。

    我正在卧室里收拾回去的衣服,钟一帆和安宁钢铁厂宣传部的赵峰在商量他们二十周年厂庆的事。安宁钢铁厂是安宁县非常有名的大型国有企业,听说福利待遇非常好,县里很多有关系的人都想方设法把工作调过去。

    “钟哥,明年我们厂里要新开一条生产线,你想办法把嫂子调到我们厂里去,工资待遇比你们文化局还好。”

    “等她生完孩子再说,现在调过去没法上班。”

    “可以调过去再休产假,这次是个机会,以后调进去可能就难了,正好趁现在你帮我们厂里这么大个忙,厂长也会给你面子。”

    “等她生完孩子再说。”钟一帆呵呵地笑着,“你看看还有什么事需要安排?”

    钟一帆根本就不希望我去上班,从我参加招工考试的时候,他就不希望我出去工作,在家里做家庭主妇更好,他觉得我人见人爱,出了门就会被别的男人拐跑了,只有家才能把我圈住。

    我不知道钟一帆是不是天真地以为我爱他,我怎么可能去爱一个用那么卑鄙的手段得到我的男人?!在我二十岁的人生词典里,已经没有了爱情两个字,《红楼梦》、《西厢记》、《凤求凰》……再美好的爱情最终都会被世俗的尘埃掩埋而成为一堆荒冢,只是成为后人凭吊的信念和向往,我不会把自己的生命浪费在虚无缥缈的爱情上。

    我拿了衣服一声不吭就出了门,钟一帆从后面追上来,数了几百块钱递给我。

    我冷冷一笑,“你以为这几百块钱就养得起我?钟一帆,我希望你自己明白,对我来说,你的价值在哪里?这几天你自己好好想想吧。”

    “怎么啦?”

    我说一句“人贵有自知之明”扬长而去。

    一到家,妈妈就忙着杀鸡煮肉,我根本不想吃饭,越来越觉得钟一帆把我当傻瓜,以为    

    我不知道他心里那点小伎俩。可是他不帮我去办调动的事我也没有一点办法。

    “你爸这段时间都住乡镇府去了,计划生育闹的,我让他少做这种断子绝孙的事,咱们村里已经被抓去十几个了,前几天他在家,天天晚上来吵的闹的,送礼的说情的,不得安宁。”妈妈一边炒菜一边唠叨。

    “生那么多孩子干什么,都穷得吃不上饭了,还一窝一窝地生,养得起吗?”

    “养不起也要生,农村里的人就指望着多生几个孩子将来养老,一个两个的怕靠不住,象我们家,将来我们老了,你哥不管我们,你是个女儿也管不了,我们靠谁去?”

    “我可没说过不管你们,哥也不会不管你们,都想哪去了?我们要真这么不孝顺,也是你们做父母的没把我们教好。”

    “你哥到现在连个媳妇都没找,你还有公公婆婆要管,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我们也不能指望你。”

    “你们生了我养了我,孝顺你们是天经地义的事。公公婆婆,昨天是今天是,谁知道明天是不是?”

    “孩子都要生出来了,还能说什么?早知现在何必当初?”

    “生孩子怎么啦,孩子是装在我肚子里,跟他们家什么关系?如果觉得我嫁到他们家就理所当然要孝敬他们,门都没有!凭什么?天上会掉这么大个馅饼下来啊,也不怕吃不下噎死了。”

    “话不能这么说,你哥将来也要娶媳妇进门,我们将来也要当公公婆婆,如果你嫂子象你一样,还不把我们气死啊。”

    “那就得看这个媳妇有多喜欢我哥了。爱乌及乌,她也会对你们好。妈,你以后对媳妇也要象对我一样好,别把人家当外人,这样才能培养感情,要不然人家凭什么对你好?从小到大没吃你的没穿你的,到你们家来生儿育女,打长工,上辈子欠你们的呀,没这个道理。”

    妈妈看着我,“你说的也是这个理,但我们不一直都是这么过来的吗?”

    “将来不会这样了,以前有几个女孩子读书?我们读了书有自己的想法,不会什么都听你们的,封建思想,女人没男人就活不下去了啊,那是因为以前女人要靠男人养活,现在我们自己养活自己,他没那个权力。”

    “看来这读了书也不是什么好事,歪理一套一套的,”妈妈这时好象突然想起什么,“你拿了准生证没有?”

    “什么准生证?”

    “现在生一胎也要准生证,钟一帆没去拿呀。”

    “没听他说起过。”

    “你……还没到年纪,”妈妈一拍大腿,“前两天还听你爸说起这事,这可怎么办?”

    “生头胎也有规定?”

    “提倡什么晚婚晚育,要满了二十二周岁才算,要不然要罚很多钱,孩子也上不了户口。”

    “生不了就不生。”我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

    “让你爸去想办法,看能不能少罚点,你的户口现在也不在村里,别让人看见了就行。”

    我摸着自己微微隆起的肚子,我的孩子!不可以这样,不能这么狠心,不可以……可是我突然非常强烈地不想要钟一帆的孩子,我恨他!

    在这个五月的阴雨绵绵的季节,我躺在了乡政府卫生院简陋的流产室里。屋外,还有很多被计划生育专干队抓来的年纪不等的女人,她们一个个或阴沉着脸或如丧栲妣,而我却感觉终于要卸掉身上的一个包袱般如释重负。昨天早晨,我趁妈妈去乡政府找父亲商量对策的时候,跑到邮政局给县计委打了个举报电话,他们就把我抓来了。当钟一帆赶到医院时,遭到了妈妈毫不留情的一通数落,说他快三十岁的人了还一点都不懂事,要不是妈妈进门发现我不在家不对劲,赶紧让父亲和哥哥打电话找人,我肚子里的孩子就真的没有了。

    钟一帆低着头不敢出声,我冷冷地在心里笑了一下,闭上眼睛,一种复仇之后的痛快充斥着全身的每一个毛孔。‘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要犯人!’如果钟一帆认为他可以把小小年纪的黄毛丫头玩弄于股掌的话,迟早有一天我会让他明白什么叫生不如死!

    孩子保下来了,钟一帆赌咒发誓,生完孩子后一定给我调个好单位。我不信他的什么狗屁誓言,我有的是办法对付他,不达目的我誓不罢休。

    这个冬天的气候异常阴冷,连绵的小雨已经下了大半个月。生下女儿之后我的身体一直就没恢复过来,听同事说塑料厂已经是半停产状态,钟一帆说不想让我进企业,特别是皮革厂、塑料厂这类的小企业,干不了两月又得走人,他的意思是想让我进文化局,哪怕是进下属的文化机构也比去企业强。于是在这漫长的等待中我又耗掉了差不多一年的时间。妈妈看我一直带不好孩子,断了奶之后就把女儿接了过去,说是等可以上幼儿园的时候再给我送回来。

    钟一帆拎着文化局发的年货推开门时,我正在看书。我抬起眼皮看了一下他手中的东西,眼睛又盯在了书本上。

    “要不帮你们家送点回去?把甜甜接回来去我们家过春节。”

    我撇一下嘴角,妈妈希望我回去过春节,听说哥哥谈了个对象,让我顺便回去看看。

    钟一帆看了一眼我手中的书,“这么快就看完了?”这是一套外国名著内容概要精编作品集。钟一帆买回来好几年了一直搁在书柜里没怎么翻,这段时间天气冷,我不怎么出门,就呆在家里看小说。不知道是因为文化差异还是理解能力的问题,我对很多国外小说看得一知半解。越看不懂越想看懂,我就这么跟自己较劲。

    “还是没太看懂.”我放下书来伸了个懒腰,在屋子里呆了一天,全身都要僵硬了,“很多看过就忘了,名字也记不住。”

    “这是文化差异,要想真正读懂外国小说,就要了解他们的文化背景和社会形态,但有一点我觉得是可以借鉴的,就是外国小说的语言,相比我们国内的小说,他们的语言更简炼干净,没有繁琐的细枝末节。”

    我点了点头。国外的小说无论是人物对话还是场影描写,大都是简洁凝练,幽默风趣,类同于我们国画中的留白,用最简洁的线条和画面构成简单的图画给人丰富的想象空间。

    “那西方的绘画呢?”

    “对绘画我没太深入了解过,西方以油画为主,主要强调色彩和视觉冲击力。中国画以水墨为主,讲究意境和神韵,画家把自己的思想和情感通过画面描写出来,就象写稿子一样,只是表达的方式不同,有时间我帮你去图书馆借点书,三十年代的时候,中国有一批留学海外的画家,他们把西方的绘画理念引入到了中国画里面,你可以了解一下。”

    我能感觉到钟一帆对我好学上进的事既欣喜又耽忧,只有在看书写文章画画的时候我才是最安静的,他不止一次的说过,这个小小的家和小小的安宁装不下我勃勃的野心。

    其实很多时候我都十分欣赏钟一帆的才华,但我讨厌他把我当成傻瓜一样看待,以为那点小伎俩能瞒得了我,其实我只是懒得去揭穿他,他那点小聪明在我心里就是荒诞剧里的小丑,让他自娱自乐好了。

    “上个月寄到北京去的两个散文下个月就发出来了。”

    “哦。”将近一年的时间里,我断断续续地写了些诗歌和散文,发表在各种各样的报纸和刊物上,也能拿点稿费补贴一下家用。

    钟一帆说我的文章比画更美,并且文字赚稿费比卖画更容易一些,所以他让我暂时放下画画的事,多写点文章。

    “要过节了,要不你给我们局长画幅画,上次我看有人送了幅字给他,他特别高兴,工作的事还得找他才行。”

    “我的画也不值钱。”嘴里这么说,其实我还是有点得意的。因为当初解决户口和工作的时候,黎平辉把我参加培训班时画的两幅画送给了他父亲,黎平辉的父亲以前是安宁主管工业的副县长,虽然退休很多年了,但老革命的身份在紧要关头还是起了作用,要不然别说工作,我的户口也不会那么解决。

    “展示一下你的才华,你文章写得好,但不能给他写首诗送去吧,那真成拍马屁了。”

    “我想想吧。”为了解决工作的问题,我必须去完成这个心底里很抗拒的事。

    “小露,”钟一帆想了想,“你这人挺奇怪的,我记得自己第一次发稿子的时候,当时心里真是非常高兴,呼朋引伴地恨不得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今年你算算,大大小小的稿子已经发七、八个了,还全发在省级的、国家级的报刊上,要是换了我身边的任何一个朋友,都不知道会有多高兴,象赵峰他们,要是在全国性的报刊上发了个稿子,那不得了。我怎么从来就没看到你兴奋过?好象第一次发稿子的时候就这样。”

    “有什么好兴奋的?我也不是写给别人看,只是自己的一点感受而已,能发就发,发不了当写日记打发时间呗,又不能靠写文章升官发财。”

    “你真没想过将来成为作家?”

    “没有,”我瞟了钟一帆一眼,“难道你还指望妻贵夫荣了?”

    “那有什么不可以,你将来肯定比我有出息,我会帮你,这样你会少走很多弯路。”

    “你也就那么一点利用价值。”我狡黠地笑了一下,“我啊,不象你们一样,成天想着将来成名成家,飞黄腾达。先把日子过踏实了再去做梦,梦想必须在坚实的土地上才能起飞,要不然就掉到泥淖里了,所以首要的问题是解决工作。”

    “你要是有名气了还愁工作的事?”

    二十岁的时候跟我谈名气?有时候真觉得不知是钟一帆太天真还是他觉得我好糊弄,画饼充饥也得有个饼的样子,虽然我见识短浅,但象钟一帆这个程度的名气我还真不稀罕。

    “名气不是喊出来的,到大街上放高音喇叭能喊出名气?那是神经病干的事。名气也不是三年两载就能得来的,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首先得活着,前后顺序不能颠倒了。”我知道让钟一帆去给领导拍马屁求情是非常为难他的事,可是做为一个男人,如果他不学会这一点,就无法在社会上立足,“学以致用”,在这一点上,我是一个彻底的实用主义者。

    “你的理想是什么?”

    “什么理想,每天把日子过得充实了就是我的理想。赵峰他们厂还能进吗?应该比进文化局容易一些吧。”

    “他们厂在郊区,你每天上下班来回不方便。”

    “我不想在一个文化人太多的地方,没意思。”这是我的心里话,文人相轻自古有之,我更不想跟钟一帆在同一个单位,这是另一个原因。我知道年底的时候,安宁钢铁厂又要找钟一帆去策划春节联谊会的事,我觉得这个机会比他去求他们局长更靠谱。

    钟一帆说两条路都可以试试,哪里先来通知就去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