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的“隱形特質”
作者︰齊薇霖      更新︰2018-03-30 01:13      字數︰2147
    我曾經為一款手機游戲做市場推廣工作,還做得比較成功。當時有很多人跟我說,我想去你們那里工作。做游戲的市場一定非常有趣吧?需要天馬行空的想象,每天都要來幾個頭腦風暴,將游戲中的人物推廣到現實中來,是不是特別過癮?

    後來,我發現在一開始表現出極大熱情的人,往往不是最適合那個職位的。他們的熱情很大機會來自于對職業的幻想。實際上,每個行業都有不為人知的痛苦,能夠駕馭這種痛苦的能力,遠遠比熱情更重要。

    就像在打游戲的時候,很少有人是萬能的全才,求生類游戲的高手未必能夠駕馭角色扮演類。成功的玩家,是根據自己的性格特質選擇他們最擅長的“游戲種類”,在過程中一邊挑戰難關,一邊享受完成的刺激與成就感。

    當要選擇一種職業的時候,其實也跟選擇一款游戲差不多。每種職業都有隱含著對應的關鍵特質,當這種特質剛好符合自己的性格特征時,你就比較容易在競爭中取勝,而且,做起來不覺得特別辛苦。

    不覺得太辛苦,這點很重要。如果你真的適合某個職業,你一定不會感覺特別辛苦。你會付出很多努力,也會體驗艱辛,但因為每一分付出都看到相應的結果和進步,所以,你不應該感覺很累。就像那些成功的運動員,雖然訓練很刻苦,但他們做起那項運動的時候,給人感覺是輕松的。

    根據我個人的觀察,職業的隱性特質與人的性格特長是對應的。

    醫生︰隱形特質——“平衡”

    當想到一名優秀醫生的時候,我們或許首先會想到善良的心和精湛的醫術。但作為一名職業醫生,“平衡”的特質,才是讓他們一直堅持下去的因素。醫生應該是那些對“平衡”十分敏感的人,他們需要幫助人體機能恢復平衡;找到不同治療方案之間的平衡;還有與患者和家屬關系之間的平衡。醫療職業可能隨時面對生死之間的決定,仿佛在走鋼絲一樣,因此平衡力也是醫生的競爭力。

    會計︰隱形特質——“無暇”

    會計師的責任是將公司所有的營運收支數字結合起來,形成一個閉合的大賬單。如果合不起來,哪怕是相差一分一毫,都是嚴重的疏漏。不難想象這種工作需要極度的耐心,並且要對“瑕疵”十分敏感。我認識幾名會計師,他們的家里都是極簡主義的裝飾風格。仿佛對“無暇”有種天然的愛好,這使他們能自然地融入到此項工作中。

    銷售︰隱形特質——“真誠”

    很多人以為銷售就是有勇氣,能說會道。但我見過很多這樣的人並不能實現銷售的最終的目的——賣貨。實際上帶給人“真誠感”才是銷售的王牌天賦。他們要善于觀察客人的心意,並且以一種真誠的語氣和姿態將產品介紹出去。所以,一間公司在聘請銷售的時候,一定要選擇那些說話有“真誠感”的人。所謂“真誠”也是一種換位思考的能力。我見過一些銷售十分可笑,他們只能想著自己,恨不得跟客人挑明“你快點下單吧,這樣我能快點拿到佣金。”這樣的人沒有做這行的天分。

    學術︰隱形特質——“嚴謹”

    有人說做學術的人,必須有很強的求知欲,喜歡追探究事情背後的原因。我的求知欲也挺強的,但完全不適合學術行業。在讀書的時候,每到要寫論文的時候,我都是寫得很辛苦的。因為每條理論的提出、形成、求證都不能建立在直覺和經驗上,而是必須經過嚴謹的科學考證。如果你不能享受這種“嚴謹”,那麼做學者應該是挺痛苦的事情。所以,我還是做小說家吧。

    法律︰隱形特質——“交換”

    以前,我一直以為律師就是經常要記住很多枯燥法律條款的人。後來,一次工作中我接觸了一個行業里很知名的大律師。我發現原來真正頂尖的律師都是談判專家,他們最懂“交換”。實際上,在大量的案件中都並沒有絕對的黑與白,律師的工作是解決糾紛,並在這個過程中為當事人爭取最大利益。那些對“交換”很敏感的人能夠勝任這一職位。他們善于揚長避短,懂得如何利用自己手中的籌碼。

    藝術︰隱形特質——“淡薄”

    除非你出生在一個強大的藝術世家,然後家里剛好缺一個傳承人。否則,你在藝術上所付出的努力很難得到立竿見影的結果。如果沒有一份“淡薄”的心境,那麼你很難堅持下去,並且會非常痛苦。而且藝術就像自然界的植物一樣,今年開的特別好的花,可能明年卻整株死亡了。因此,很多守到雲開見月明的藝術家,都是天生帶著一點淡薄的人。他們並不把結果看得那麼重,能夠從過程中感受快樂。

    設計︰隱形特質——“契合”

    設計跟藝術相似,但更多的運用在一些生活實踐領域。它跟藝術最大的分別是,設計是從客戶的需求出發而定制的。經常看到一些設計師在網上抱怨,被無知的客戶氣得多慘。不過,如果你在一份工作中感到腎上腺素經常分泌的話,那麼可能這個職業不太適合你。優秀的設計師是那些對“契合”特別敏感的人,他們能夠很快發現設計內容與客戶之間的聯系,並且有耐心經歷過程中的各種打磨。

    市場︰隱形特質——“影響”

    做市場與做銷售有共同點,都是將產品推銷出去的工作。但市場工作面對的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群體的用戶。他們是那些懂得如何建立和運用“影響”的人。通過大量的調查分析、對產品的優化,以及營銷活動,去影響用戶的消費行為。那些不是適合做市場的人,是過于主觀,試圖將自己的喜好強加在別人頭上的人,他們不理解什麼是“影響”。

    這些思考是基于我個人的經驗和觀察,或許還有很多值得補充的空間。但我要表達的是,不要盲目地選擇一個職業,或者認為待遇好、條件好,就急著沖進去。更不要將選擇建立在自己的幻想上面。在自我特質與職業特質之間找到一個契合點,才能跑贏大盤,更輕松的去體驗職業的快樂和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