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與生活的平衡
作者︰齊薇霖      更新︰2018-03-13 00:07      字數︰1690
    “工作與生活的平衡”(work-life balance)曾經是我的職業理想之一。工作的時候就努力工作,在工作之後保留一份自己的時間和興趣,唯有這樣才能讓我們的職業生涯走的更遠、更健康。我曾認為這是顯而易見的事情,但直到擁有了一些職場經驗之後,我想說——“工作與生活的平衡”並不是那麼容易實現的,甚至可以說是職場中一種很高的境界,不是誰隨隨便便就可以達到。

    你無權定義“平衡”

    我曾經進到一間公司,第一天上班人事經理給了我一份員工手冊,上面有很多關于公司的詳細介紹,其中在公司文化的一欄赫然寫著︰work-life balance (工作與生活的平衡 )。清楚地記得當時我很高興,覺得找到了和自己價值觀一致的公司,一定會合作愉快。但事後證明是我太傻,太年輕。比如,我所以理解的“工作與生活的平衡”,首先包含了準時下班,除非有什麼特別的項目,平常日子里,我希望在工作時間里集中火力,將所有事情準時完成,然後準點下班。不過,做了一段時間我發現,老板非常喜歡加班,所以很多同事也喜歡陪著老板一起,老板也樂于見到大家“如此努力”,說好的“工作與生活的平衡”呢?後來我發現,老板對此的理解是他喜歡給我們買咖啡,即使公司里已經有很不錯的咖啡機,他也喜歡幫大家去咖啡店叫外賣,邊喝咖啡邊工作。

    這使我明白︰當你對公司還沒有那麼重要的時候,就無權定義“工作與生活的平衡”。你只能跟隨別人對平衡的感受和理解,即使這對你來說並不平衡,也必須去適應。

    我,我,我

    在競爭激烈的行業,每個人都不想錯過一絲一毫的機會去爬到職業的頂端,去擁有那種定義“平衡”的權利。你會特別強烈地感受到,職場的壓力來自每個人都必須將自己擺在第一位。例如,小A作為一名新人來到部門里,每個人都必須立即將他視為競爭對手,因為多了一個人,就有機會使另一個人被取代。有些人會極為謹慎,他們會將那些最沒有價值的工作交給小A,使他永遠都無法接受核心工作的鍛煉,以此來保證自己職位的安全。

    那些將工作視為一種純粹競爭的人,似乎永遠不覺得自己需要“工作與生活的平衡”。對待工作時他們少有同情,或者極端謹慎,他們不相信任何人,在工作中冷靜地將所有人視為單純工作關系,甚至是潛在的競爭者和敵人。往往在待遇比較豐厚的公司或行業里,這種情況會更加嚴重。原因很簡單,每個人都想進入這樣的公司或行業,所以競爭激烈。

    下班之後怎麼辦?

    當我們習慣了這種競爭激烈的生存方式,每天以這種心態生活8-12小時左右的時候,你會發現如果不留意,你很容易將這種心態代入到自己的生活里。我們開始不相信任何人,只用純理性去看待問題,不摻雜任何感情。做任何決定的時候都純粹從自己的利益出發。因為,在內心深處我們已經相信,這就是最值得追求的高效生活方式。從此,工作和生活被我們成功混為一談。

    和朋友談心開始顯得浪費時間,與家人交流變得沒太大價值,我們不自覺地將所有人當成了同事 - 競爭對手 - 敵人。我們不敢將內心敞開給任何人,因為工作中謹慎的習慣,使我們害怕有一天自己會被他人出賣,再不敢與任何人深交。

    在工作與生活之間劃一條線

    我發現比“工作與生活的平衡”更重要的是“在工作和生活之間劃一條線”。畢竟“平衡”是一種太難實現的境界,但劃一條線就容易多了。讓我們來將所有關系劃分一個層次,1)工作關系——純粹工作的聯系;2)普通朋友——工作之外認識的,可以有限分享生活的人;3)親人、超級好友——那些我們可以信任與交心的人。

    這樣是不是就清楚多了?那些工作之外的朋友和家人之非常值得我們重視的。從某種角度來說,他們拯救了我們的心理健康,使我們的心靈有了一個停留與休息的小島。與他們在一起的時候,我們應該忘記工作,忘記營業目標和自己的頭餃。我們應當感謝生活中還有這些與我們利益一致,至少是沒有沖突的人,使我們可以暫時放下戰爭的盔甲,做一個自自然然的人。當你真誠對待他們的時候,他們也會以真誠回報你。

    工作中的謹慎是有必要的,畢竟總會有一些人在背後攻擊我們,八卦我們,試圖用一切方法按倒我們然後自己沖到前面去。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需要為自己建一堵牆,然後封閉在里面,懷疑一切。我還是相信“佛系工作”更健康,該來的總會來,搶到的未必好。做好自己,與其每天勾心斗角,不如讓一切順其自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