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集 九连行去堪岭南
作者:
张常清 更新:2017-03-13 18:19 字数:1913
10.1
白天。山路上。
第二天,杨救贫坐了船一路到虔州,又搭了船一路到大庾县南安上岸,登上了大庾岭,凭吊了张九龄开凿的梅关驿道,然后越山,顺浈江一路南行。左边是九连山的支脉,右边就是北江。
10.2
白天。广州,白云山。
杨筠松顺九连山快步南下,一路顺龙而落,到了广州城外。杨筠松登上白云山顶,纵目四望,江天淼淼,珠江在阳光下像一条白带,飘舞着,三角洲平原上,星星点点的小山像牧放的绵羊。
越秀山上云霭腾腾,有如车盖,更有五彩之色。
杨筠松:“那可是王气呀!秦亡后,赵佗在此建立南越国,后归属大汉,被封南越王,看来,此地还会成为小王廷之都啊!”
面对这片南越之地,杨筠松忍不住放声高歌:
“白云连天尽情舞,
山龙迢迢到此住。
散作群羊去自牧,
江天外,
茫茫南海去无路。
自古江山愁永固,
君非主人且莫语。
时光滔滔滚如旧,
他去也,
山下红旗人自举。”
杨筠松唱完一曲《鱼家傲》,下得山来,进入广州城。
10.3
白天。广州,白鹅潭边。
广州城一派繁华。他一直循迹到白鹅潭。
杨筠松:“龙脉从昆仑山到此,迢迢万里,气钟于此呀!”
虽不见白鹅,但见白帆点点,往来如梭。
杨筠松随口念道:
“白鹅潭里泛白鹅,
白鹅落地富贵洲。
从来富贵人钦羡,
金银珠玉似水流。”
10.4
白天。木船上。
杨筠松在大沙头边雇了船,往珠江下游而去。
杨筠松交待:“船家,船顺东岸走。”
当看到江右东江口时,杨筠松不觉问船家道:“船家,这里入海还有多远?”
船家:“不远了,不到一个时辰。”
出到珠江口,船往北走了。
杨筠松忙问:“船家,这里是什么地方了。”
船家:“这里叫九龙。”
杨筠松:“好,就在这九龙上岸了。”
杨筠松上岸,心想,九龙九龙,那是九龙聚会之所,武夷山入岭南而来,到这里是龙尾了,山龙到此潜入海中,再昂头成一岛,前面是茫茫南海。再回头一望,龙楼起峰高大,张膀左环右抱,呈蜘蛛状。此亦龙尾,虽无王气,但有铜臭,只怕千年后必成繁华流物流钱之地。
杨筠松随口念道:
“九龙湾,九龙山,
九龙到此画金盘。
千年之后成旺地,
寸土之地用金算。”
杨筠松付了船家船资,看到要走的船家,又问了一句:“这里小地名叫什么?”
“上岸之地叫尖沙嘴。”
对了,这里是嘴。
杨筠松:“那对面呢?”
船家:“对面叫铜锣湾。”
杨筠松又随口念道:
“铜锣湾,铜锣湾,
铜锣湾上铜锣山,
铜锣一响飘外番,
百年之后才回转。”
10.5
白天。深圳。
杨筠松穿过九龙半岛,顺龙而来,看到蜘蛛颈部的细狭,各有溪河向东西流去,北面一座大山高高耸起。杨筠松进入一个村子,问了一个老人。
杨筠松:“老人家,那山叫做什么山?”
老人:“那山叫九尾顶。”
杨筠松随口又念道;
“九龙到此地,
山顶汇九尾,
龙头皆北望,
此地无王气。”
杨筠松:“此地叫什么名?”
老八:“深圳。”
杨筠松又念道:
“深圳肥沃地,
满眼尽芦荻。
只怕千年后,
遍地长楼围。”
10.6
白天。惠州。
杨筠松在九尾顶下的村里老汉家住了一夜,一路向东北进到循州府。
进到循州城,只见半城山色半城湖,一条河从北而来注入东江,龙穴仍南来龙之腰上,为乌龟下湖,虽无王气,龙气颇旺,当为岭南都会。
杨筠松又随口念道:
“我循南龙到循州,
龙到此地不是头,
半城湖光现旺气,
南来富适第一州。”
进得府去,杨筠松亮出金牌,州刺史十分高兴。在这南端之地,能见到京城里来的人,十分难得,何况是灵台钦天监官阶比自己高的人。刺史本是京城人氏,自然热情接待。
坐定之后,刺史急急说:“敢请杨大人指点循城布局!”
杨筠松:“我一进城就已先堪过了。龙现湖光,龙气之所钟也,布局合理。水口关锁严密,局势宏大,将来或不可量呀!”
刺史:“大人,你看,江北地局如何?”
杨筠松一想,此公也想……再一看面相,官不过四品。
杨筠松回答说:“对面仍是九连山龙脉分出的一支,东江水在此团团抱住,也是气钟之地呀,恐怕要千年之后才有灵动之气啊!”
刺史:“此州虽也蛮荒,倒也富适。”
二人于是大谈京城逸事,惹出刺史一片思乡之情。
10.7
白天。山路上。
第二天,杨筠松要告辞北行,刺史挽留,杨筠松推谢而去。杨筠松循龙北上至海丰县北,看到山脉散乱,不见河川。
山路上走着走着,听见一个人唱道:
“山连山来山连天,
山山相连没有边,
一生都在山上走,
九山半水半分田。”
杨筠松和着那人的调子随口唱道:
“造化钟灵得自然,
龙行有路水成川,
从今之后山川现,
山是山来川是川。”
他拿出赶龙鞭,口里念道:“天造山河成造化,地生万物育生灵,天赐神鞭鞭大地,地造万福福万民。山龙各行其道,不得有违,速速听令。”
他神鞭一抽,山岭立即变成脉象,一条山川显现出来,一条河向北流去,在武夷南端转一个弯又向南流入大海。莲花山脉的脉形立即显现出来。
杨筠松顺着规整好了山脉北行,经龙川县回到九连山的龙头,然后顺脉东行到武夷南端,到得雩都县九州镇的贡江边,于是搭了船到雩都,又转梅江回到虔化钓州村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