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趙谷雨直面選才
作者︰青蚨      更新︰2018-05-07 18:26      字數︰3327
    老趙和大家道別後,第二天一早就乘早班車回家了,趙谷雨把他們送上車後,回到宿舍換了套西服,直接去了集團宣傳部報到。

    集團宣傳部長一見到趙谷雨,就高興的笑了,說沒想到是這麼帥氣的小伙子,歡迎歡迎。在簡單了解了一些情況後,親自領到在同一樓層的集團黨政宣傳辦公室,介紹給其他同志,要求辦公室的胡主任安排桌椅,分配工作。

    集團宣傳部的工作和趙谷雨在鎮里的工作有點類似,宣傳材料的來源有工業也有農業,有三產服務也業。西華工業園區是省級開發區,園區里有化工、熱電、機械制造、冶鋼、紡織、服裝等六十四家企業,還有酒店、旅游、地產等服務業,同時,西華村還是江南的蔬菜基地,周圍村民家基本都有大棚,大多是換上皮鞋上班,回家換上膠鞋下地干活。村里除了蔬菜大棚外,還有一個幾百畝的葡萄園,一個草莓園,都是供市區的市民觀光采摘的,屬于休閑觀光項目,春天,草莓上市的時候,每逢周末,有大批的市民自己開車來草莓園采摘草莓,自己采摘下來的草莓按照市場價買走,秋天,西華有個葡萄節,吸引了上海、甦州等地的市民來采摘葡萄,這些市民的到來,不僅讓西華的農民在家門口不要自己動手就把葡萄草莓賣出去,還帶動了村里的三產服務業,那些季節里,酒店里人滿為患。

    趙谷雨剛到集團,工作不知道從哪下手,不像在麻紡廠的時候每天有具體事情,領導也沒具體交辦什麼事情,有點像剛到鎮政府工作時的樣子,看上去大家都在忙,但具體不知道忙的什麼。

    趙谷雨不敢懈怠,他很快就讓自己忙起來了。他是真忙,他到集團之初,每天晚上都忙到十一點。他在不停地收集各單位報上來的材料,不停地領會西華的治村之策,不停地分析西華的富強之因。在短短兩三個多月的時間里,他多次把寫好的稿件主動送到編輯手里,報社記者加工後,記者名字在前,宣傳部長嚴大國和他自己以通訊員的名義在後,先後發表了《今日西華》、《政策指引、黨員引路、群眾跟進——西華村發展模式》、《西華村堅持三手抓——農業支撐、工業強村、文明興村》、《西華村以科技推動農業轉型升級》、《培養身邊典型、弘揚時代精神》、《雙引擎驅動新跨越——西華村‘科技強村,人才強村’紀事》。後三篇還上了省報。

    幾篇報道的發表,在集團內部引起了很大的反響,趙谷雨在集團大樓里成了無人不曉的人物,工作關系很快就徹底由麻紡廠轉到了集團(村部)機關。這里的人喜歡把集團總部叫住機關。

    寫稿件是趙谷雨的工作,但他每次投稿都把嚴大國的名字放在前面。他采寫的新聞稿件《西華村黨委一根扁擔挑兩頭——一頭是市場,一頭是農戶》分別在多家中央報刊發表,徹底奠定了趙谷雨在西華的地位,吳根義親自點名,要考察重用,剛來的時候,趙谷雨打過一份入黨申請,現在趙谷雨已經被發展為入黨積極分子。

    婦委會的袁主任是個熱心人,一天她在電梯口拉住趙谷雨,小趙,談對象了沒有。趙谷雨調侃說,我一無所有,哪來女友。袁主任說,大姐跟你說正經的,有還是沒有,大姐想跟你介紹一對象。趙谷雨說,謝謝袁主任,我現在還不具備談對象的條件。袁主任說,人家不在乎你的條件,人家就看上你這人了,人是你認識的,你給大姐一句話,談還是不談。趙谷雨覺得奇怪了,說這人我認識?袁主任說你認識!趙谷雨把自己再西華集團大樓里所有人說的女孩在腦子里掃描了一遍,沒想出來,說這樓上就這幾個女孩,沒接觸過幾個啊。袁主任著急了,你這孩子,直接說到底想不想談吧。趙谷雨說謝謝袁主任,等過段時間再說吧,我現在還不想談。袁主任說,這什麼孩子!

    趙谷雨心里一直還惦記著朱小菊,盡管他朱小菊一直沒給他回信,但他還是相信,也許跟前次一樣,朱小菊壓根就沒收到他的信。他晚上回到宿舍有給朱小菊寫了一封信,說了自己的近況。其實,朱小菊前面是沒收到他的信,不知道他考到什麼學校去了,就寫了一封信到他的家里。趙谷雨回信以後,朱小菊得知趙谷雨在江南的一個工廠里打工,就沒有給他回信,覺得沒有相處的必要了。趙谷雨後來寫的這封信,朱小菊一看是江南西華來的,就知道是趙谷雨的,粗粗看了一下就撕了,因為,她已經在大學里交了新的男朋友了。

    趙谷雨的報道引起了一定的反響,特別是央報見報以後,引起了領導的重視,各級領導紛紛到西華來視察,西華成了農村建設的一個典型。凡是到江南來視察的領導,市里基本都帶到西華來看一看。吳根義成了報紙電視上的新聞人物。

    省委副書記要來西華視察基層黨建工作,上級要求吳根義要有一個匯報材料,吳根義指名道姓叫趙谷雨寫。趙谷雨對黨建這一塊不是很熟悉,到組織委員那里了解了一些情況,組織委員把西華的做法作了介紹,又給了他一沓材料供參考,趙谷雨熬燈著火忙了兩個晚上,總算把材料交給了嚴大國,嚴大國看了以後稍作修改,打印出來給了吳根義。

    大樓里忙活了幾天,終于把省委副書記等來了。

    趙谷雨並沒有見到省委副書記,也沒有見到吳根義匯報的場面,不過,他後來听說,吳根義沒有讀稿子,不是他不準備讀,而是省委副書記沒有給他讀稿子的機會,只是進行了座談,讓他進行口頭匯報,然後到幾個企業去進行了走訪,看了一些台帳。好在吳根義事前已經認真看過稿子,加上他做了多年的村黨委書記,也練就了一副嘴皮子,這點場面他能應付自如。不過,听說省委副書記听不懂吳根義的話,吳根義不會普通話,一口的江南方言,很難懂,好在有市、區的領導在場,給他當了翻譯。

    吳根義說話省委副書記能不能听懂,跟趙谷雨沒有關系,趙谷雨也不關心,反正他是能听懂的,在江南這麼長時間,江南話雖然不會講,但基本能听懂,不過,吳根義因為這件事的觸動而做出的一項決議,跟趙谷雨連上了關系。村委會兩套班子人員年齡都偏大,而且都是本地人,沒有一個人能把普通話講好的,因此,吳根義決定選拔培養一批年輕干部,進行培訓深造,這個決議後來真的徹底改變了趙谷雨的人生。

    趙谷雨看到這份通知的時候,不能說沒有想法,但在他仔細看了報名條件以後,還是有點灰心,要求是大專以上,三十歲以下,黨員優先。這大專文憑把他卡在了門外。

    楊波本來是不想報名的,楊波的公務員考試筆試已經過了,等待面試,趙谷雨還是勸他報了名,萬一公務員面試刷下來,說不定能到集團來上班,先弄個後備干部再說。楊波是本科,條件自然夠了。

    唐曉丹報名以後,沒有見到趙谷雨的名字,就在集團大樓下面坐車里等趙谷雨,趙谷雨下班走到樓下的時候,唐曉丹按下車窗玻璃叫趙谷雨上車,趙谷雨問什麼事?唐曉丹說上車再說。上了車,唐曉丹問趙谷雨為什麼不報名參加選拔,趙谷雨說,條件寫的很清楚,要大專以上,我成人文憑沒到手呢。唐曉丹說,人家沒說在讀的不可以啊。趙谷雨說人家也沒說可以啊。唐曉丹說,難道你想一輩子打工?這是你融入江南的一個最好的機會,明天最後一天,趕緊報名。趙谷雨說,要是去了人家不讓報,多難為情?唐曉丹盯著趙谷雨看了有十秒,然後說,就為了你那薄薄的面子,放棄了這麼好的機會?有時候,成功不一定全靠能力,也靠勇敢,看你在機會面前能不能向前跨一步,我想,這不是你心里的真實想法,既然有想法,就要付諸行動。說完,唐曉丹把車打著,趙谷雨下車,看著唐曉丹離去。

    步行回宿舍的路只有一公里,趙谷雨卻走了半小時,他是想報名的,但他恨自己的硬件不夠硬;他是感謝唐曉丹的,但他嘴上沒說出來。

    第二天早上上班,趙谷雨並沒有報名,他給師範學院函授班的同學蔣凱打了個電話,請他到師範學院辦個在讀證明。蔣凱是欣然允之,一小時後就傳真來了。趙谷雨拿到師範學院的證明,並沒有立即報名,而是一直等到下午的四點前,公布的截止時間快要到了的時候,他才敲響了集團組織人事科的門,他為這事情已經糾結了一天。

    看了登記表,趙谷雨才知道,他已經排到第六十號了。基本都是本科。趙谷雨有點後悔,還是不應該來報名,據說只有二十個名額送出去進修,這已經是三比一了。但已經進來說明來意了,總不能退出去,只好硬著頭皮先登記吧。

    報名並沒有他想象的那樣繁瑣,並有很多審問的環節,僅僅就是填寫了一張登記表,把相關證件的原件進行了復印,趙谷雨沒有學歷證書,他遞給人家的是師範學院成教學院的學生證和學校出的在讀證明,他拿出來的時候有點誠惶誠恐,問這可以嗎,那女同志拿了仔細看了看,說先只能這樣了,有沒有用再說,小趙,你可是才子,這文憑的事情得抓緊。

    趙谷雨臉有點紅,笑了笑趕緊離開。這時候他深切地感受到,學歷是他心頭的一個痛,切膚之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