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殒灭 第14节 二姐死了
作者:
凝神 更新:2016-12-24 08:03 字数:1813
明洁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是,生瞎了人,别生瞎了命。明洁常对自己的评价是,小姐身子,丫环命。
夏至第一次听到二大姑子说这句话时,还以为她吃饱了撑的闲情呢。因为那时明洁通过复习考上了成县师范学校的民师班,顺利的转了正。而丈夫许玉忠,也在供销社升了职,当上了专管采购的副主任。夏至当时还想,这个二大姑子说滋润话的吧。她人生得好,命也很好啊,嫁了个供销社的主任,当时正吃着香呢。还里里外外,什么活儿都干着,对媳妇惟命是从不说,对老丈母娘的那份心,那都赶上古代二十四孝了。
后来,经了一些事情,当夏至再听到明洁叨叨这句话时,也就不再觉得自己这个大姑子矫情了。她不但能理解二姐的话了,而且多少还有些感同身受。再后来,二姐再也不这样说了,夏至反倒不习惯了。
当夏至再次想听到明洁说这句话的时候,已是2005年的冬天了。那时明洁已因患胃癌住进市人民医院里病房里。
当夏至跟着丈夫杨明远带着儿子到市人民院的重症病房里去看明洁时,心里还直犯嘀咕:二姐,会不会又一脸愁容唉叹气的说“生瞎了人别生瞎了命”啊?这个犟得跟樊梨花似的二姐,命也真够苦的。
不料,出现在大家面前的明洁却谈笑风生,一副生龙活虎的样子。那状态看起来,比好人都更像好人。她一会儿拿出零食来逗引年幼的侄子,一会儿又要拉着大姐跟她一起去离医院不远的地方的一处饭馆去看看。说是如果在这儿住的时间长了,不如就让大姐把那饭馆给盘下来,这样,来陪她的人吃饭也方便。说得跟真的一样,惹得夏至好一阵迷糊,心话,这对大姑子是来住院开刀来了,还是来准备长住沙家浜赚钱来了?
可六个月之后,当夏至想起来明洁的这句口头语,准备从市里返到大丰中心小学看二姐时,却传来了二姐已然去世的噩耗。当她哭泣地噎着疙瘩,生平第一次赶到二姐的婆家——那个只有二十几户人家,李玉秀和二大伯子明善曾长途跋涉微服私访过的小山村时,明洁已化身一撮骨灰,躲在了一个简陋而黯淡的方盒子里。
来晚的夏至看到院子里站满了来拜祭二姐的中小学教师。他们一个个臂带黑纱,哭红了双眼。教委主任一脸肃穆,语调沉重地致辞。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朋好友、父老乡亲们:
今天,我们怀着极其沉痛的心情,在此深切悼念杨明洁同志。在此,我代表大丰镇中心小学全体师生,对杨明洁老师不幸去逝表示沉痛哀悼,并向其家属致以诚挚问候。
杨明洁老师的去世,是我们大丰镇教育事业的一大损失,她的去世,使我们失去了一位好老师、好同志、好朋友。 (人群中众多女教师已抑制不住小声在哭泣)
杨明洁老师1962年5月18日出生,1986年参加教育工作,先后在陈庄小学、洼头小学、大涧村小学、大丰镇中心小学任教。2006年9月20日因病去世,享年44岁。
杨明洁老师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自幼勤奋上进,品学兼优。她于1986年参加工作,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杨明洁老师一生任劳任怨,一心扑在工作上,为教育奉献了自己全部的热情和青春岁月,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受到学校师生和家长的尊敬和爱戴……
接下来的致辞,几欲被人群的哭泣给淹没了。夏至在人群的后面也不停止的抽泣着,满脑子里都是二姐生前的叹息:唉,生瞎了人,别生瞎了命啊……
接下来是来送殡的老师代表发言。
明洁生前同事兼好友孙华两眼噙泪,两手颤抖地端着一张讲稿,声泪俱下地读道:尊敬的杨明洁老师,亲爱的二姐,你安息吧!你在工作中,永远是我们的好榜样;你在生活中,永远是我们的好二姐。无论是生前,还是身后,永远都是……
孙华读着读着,就被心中巨大的悲痛噎在的喉咙里,禁不住大放悲声。在场的所有的女教师、女眷都跟着哭起来。男人们也止不住落泪啜泣。
霎时间,整个老院里,哭声一片,西风吹着围在灵堂四周的花圈,呼啦啦作响。院里的杨树叶混着纸钱落下来,打在人的脸上。悲恸中的众人,都在擦眼抹泪,浑然不觉。夏至置身其中,也不能自禁,悲泣中含混不清哭诉着:“二姐,我来晚了,再也见不到你了,再也不能听你教导了啊!”
这时一个愤然哭声在夏至耳边响起:“老天爷啊,这丧的什么良心啊?”立在一旁的杨明远立马过去,赶紧扶住一个踉跄差点跌倒老泪纵横的四叔。
“为什么我们老杨家的人这么短命啊?我苦命的明洁啊!我的不孝的二海啊!
“你说,明远啊,我们杨家的风水不好,是不是祖坟有问题啊?发送完你二姐,你叫几家的兄弟一起商量一下,我们得给你爷爷奶奶迁坟。”
明远悲戚地扶着四叔,很配合地应着四叔的发话,使劲地点点头。
夏至忽听到四叔哭喊声中来了这么几句,想着一定是悲从中来的四叔触景生情,想起自己年纪轻轻即被毙命的二儿子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