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的遐想
作者:刘仁前      更新:2015-12-15 15:51      字数:1563
    也许是生长于平原水乡的缘故,在我的心底始终有一种对高山峻岭、对江海大泽的崇敬和想往。置身于辽阔无际的平原,望着那绿油油的麦苗儿、金灿灿的油菜花在春风里起伏荡漾,望着那秋天蔚蓝色的天空下滚滚的稻浪,望着那野藤般乱缠的河汊和河汊上撑着小船悠然而行的乡亲,我总是扼制不住心中的念头:那崇山间、大海上该有怎样的景物?生存于那里的人们该有怎样的生活呢?

    我无端地觉得那浩淼的大海上,一定有仙山琼阁存在,一定有美丽动人的仙子。这些自然是年少时那一册册童话带给我的想法。坦率说,对于大海有一点真切的认识,则是缘于一个外国人的一篇文章。“在苍茫的大海上,风卷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不错,就是高尔基的著名散文《海燕》。我相信,不仅仅是我一人,像我这样生长于平原水乡的孩子,绝大多数是从这篇文章里认识大海的。尽管课堂上,老师反复讲述的是海燕。

    有了走南闯北的经历之后,到是见过一些大泽名川,其中自然包括大海。在笔下形成文字的就有十来篇呢,《江山如画入廊来》中有昆明湖,《走近丽江古城》中有丽江,《游长江三峡》中自然有长江,还有写漓江、澜沧江、千岛湖、西湖、太湖……点来点去,似乎没点到写海的。还真是的,专门写海的真还没有,有一篇《追忆日光岩》,这当中写到了台湾海峡,写到了对海峡对岸亲人的思念。所以,当我有机会亲赴台湾探望多年不见的亲人们时,我放弃了去写那闻名遐迩的阿里山、日月潭,而是写了在台的亲人们,有了一篇《五千个日日夜夜的等待》。尽管平日里,亲近海的机会并不多,但在台湾、在海南、在深圳,到还是有了让我亲临大海、投身她怀抱的幸运。望着那蔚蓝色的海水,蓝绸缎一般从脚下铺展开来,一直铺向遥远的天边,是如此广博,如此辽阔,如此浩渺,怎不让人胸中浊气尽吐,心旷神怡,胸襟更加开阔呢?当道道巨浪从水天相连处滚滚而来,发出惊天的轰鸣,矗起座座浪峰,在相互迅猛的撞击中绽放成晶莹洁白的花朵,是如此雄悍,如此激扬,如此澎湃,怎不让人弃俗务中之萎琐,心中豪情顿生,血气更刚呢?我知道,仅凭我如此初浅的与海接触只能了解海真实面貌之万一,多种自然环境下,海会有多种不同的状态,而观海者年龄、心境的不同,也会见到不一样的海。我之于海,多数时候只能存在于想像中。

    其实,现在看来,我对大海的想往倒不是无端的。宋朝一个叫范仲淹的人,在我的家乡做过官,他在做官期间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修筑了一条长长的海堤。据说,那时的先民们年年受海潮侵害,于是范仲淹叫人用稻糠撒于海中,海水退潮后留下稻糠附着的蜿蜒曲线,范仲淹便下令组织民工沿此曲线修筑海堤。同时,将海堤之外的人家全部搬迁堤内耕种生活。由于海潮涨到海堤就会退回,所以海堤便成了一道坚固的屏障。人们终于摆脱了年年修堤,年年堤毁,年年受淹的厄运。家乡人为了表彰范仲淹的功勋,就把这条海堤叫做范公堤,一直叫至今天。

    原来,我的先民们都是在海边生活的。如此一来,泰州被称之为海陵便理所当然了。海陵,顾名思义,乃海边高地也。当我置身于兴建中的望海楼前,听凤城河风景区负责人介绍,这望海楼是按照宋朝建筑风格重修,为二层加平坐,楼高32米,建成后将是凤城河风景区核心景观。登斯楼,东眺桃园,南观百凤、百龙二桥,西瞰文会堂、文正广场。楼前广场中央立青铜方鼎,广场前沿河建牌坊,南侧设游船码头。西行至水溪,有水流沿假山石而下成瀑布之势,积水成潭,望海楼倒映其中。如若风起浪高之日,水拍石滩,便可成望海听涛之景。

    听着景区负责人的介绍,我心想,这不仅是眼前这座始建于南宋绍定二年古楼之幸运吧,她的重建可以让“气吞湖光吞五岭,剑横秋影薄三台”的气慨再度呈现于世人面前,同时,也让我们这些心底对海充满想往的海边先民的后裔,能够在自己家门口望海听涛,激荡起对大海的无限想往,从而让自己的心胸更加宽广,情怀更加激昂,岂不快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