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第二节:少年秘密
作者:闫增连      更新:2021-05-01 20:13      字数:2676
    第四章第二节:少年秘密

    (一)

    崔老国被红梅推醒,眼睛还没睁开,就听红梅急急地喊:“快醒醒,崔洛唐不见了!”老国猛然坐起,惊异地问:“你说啥?”他摸一下儿子的被窝空空的,一种不祥的感觉涌上心头,脑门霎时出来汗珠,脑子轰然炸响……自言自语起来:“去了哪里去了哪里啊!俺的宝贝儿子!”红梅看到老伴涨红的方脸,惊恐焦躁的眼神,还有捶胸顿足的无奈,安慰说:“是不是出去玩?这孩子懂事不乱跑。从来没有。咱们找找吧。”老国略微舒一口气,稳定情绪,点点头。

    此时,天还没有亮,有几颗星星悬在天穹,把余辉尽情洒下来,准备隐去……东方显出鱼肚白,冲破黑夜,准备把阳光照到大地……

    老国和红梅冲出这间茅草屋,房前屋后,羊舍鸡棚,黑影旮旯,没有!院外小路,河边树林,井旁田边……没有!凡是想到的临近地方都没有!!这可急坏老俩口。老国跺跺脚,骂道:“王八羔子,急死老子,你在哪啊!”红梅也稳不住心,胸口突突颤动。眼泪掉下来,哽咽着说:“儿子,好儿子,别吓唬娘,快出来吧,啊儿子,娘的心尖子,你听娘的话,出来吧!……”老国又骂道:“小兔崽子,你平时猴儿精,今天做出傻事,走也不跟爹说一声!你想干啥,爹给你办吗。你小小年纪黑灯瞎火走丢了咋办。咱崔家就你个独苗苗!”红梅抹一把泪,哭着喊:“儿子,娘那里对不住你,直接说呀,干嘛这样折磨娘!”……老俩口同时喊:“儿子……崔洛唐……快回来啊!爹娘等你啊!儿子……心尖宝贝……爹娘想你啊!”

    一个时辰过去,儿子不见踪影。东方那个鱼肚白顶上个红边,云彩成绛紫色……

    (二)

    村里的勤恳人家陆续走出来,都背着土大粪准备薄地的肥料。红梅首先看见三叔彭三,就问:“三叔,看见崔洛唐吗?”彭三问:“没有。咋啦?”老国说:“没啥事,快走吧,背着工具挺沉的!”全子和月儿背着木龢子铁耙镐头铁锹向农田走去。全子看到老国和红梅就问:“你们起的真早啊!棒子种完了?啊,真够快的!”月儿说:“俩口子能干手脚勤快。”还有的插科打诨:“你们俩口子不在被窝搂着,跑外头亲热,真馋人啊!”……当人们看到红梅眼含热泪,再看看老国愁眉苦脸的样子,预感到事情不妙,有的不好意思地走去,全子问:“出啥事了?”红梅嘴快,哭着说:“俺家崔洛唐不见,半夜三更去哪里啊。还是个孩子!”老国叹气道:“去哪里,从来没有这样啊!”月儿安慰:“走不远,小孩子胆小,黑灯瞎火的不敢乱跑。仔细找找,说不定早回家了。俺先去种地。真找不着孩子就喊大伙儿帮帮忙!”

    老国连忙感谢大家。然后和红梅无精打采地回家。等进屋子,可是吓一跳,崔洛唐躺在被窝里安然熟睡。脑门子汗湿淋淋的。看样子是费了很多力气。他们凑近端详,脸蛋鼻尖耳根前胸有剐蹭的血印子。掀开被窝更可怕,嫩嫩的肚子小胳膊小腿都有擦伤。这是咋回事?他们没有惊动儿子。慢慢走出来,在院子里查找线索,寻找答案。红梅说:”不管怎样,孩子安全回家。悬着的心踏实。这孩子真淘气啊!”老国琢磨一阵子,突然很深沉地说:“俺看肯定是崔洛唐搞名堂,故意不让知道。看样子是上树下树剐蹭的伤。”红梅反驳说:“俺看像有人打架。”老国解释说:“俺小时候也上树掏鸟蛋,经常刮伤皮肉。”红梅不解,认为孩子很听话,没有掏过鸟窝。老国也是不解,但想不出儿子干了啥事情。他们不由自主仰头看看院里一棵核桃树,树冠遮蔽半个院子。有几个大树枝越过东墙,此时已是嫩叶婆娑,习习作响。老国在树根处发现脚印,是小孩的。他明白了,对红梅说:“崔洛唐肯定是在这棵树上搞名堂!”红梅赞许地点点头,认为老伴说的对,笑骂:“儿子和你一个德行!”从心眼里惊奇儿子,才七八岁的孩子就能上树,而且这树又粗又光,说明儿子鬼心眼多……他们没有惊动儿子,看睡觉香甜的样儿,一定是耗费了精力……他们肯定的是儿子没有干坏事,这是好家风决定的。但也理不出头绪,儿子究竟做了啥?按这异常举动去想,必定隐藏着小秘密……

    红梅说:“儿子,不管做了啥,只要回家来就是好的。爹娘不怪!”老国附和道:“对,儿子,天塌了爹娘顶着。你只要回家就是好样的!”红梅看看儿子,俯身亲儿子脸蛋,说:“儿子,娘的心尖子,你可回来了,可把娘吓坏,魂儿都要出来。”老国俯下身亲儿子额头,说:“儿子,你个小坏蛋,真会吓唬爹。俺的脑袋快涨破。”红梅摸着小手说:“儿子,以后可别做傻事啊。去哪儿和娘说一声!”老国摸摸小鸡鸡说:“儿子,你是崔家的种,唯一的希望。千万别有闪失,不然对不起祖宗!”

    (三)

    斗店村的庄稼地主要集中在南边。还有绵延的群山。崔老国和红梅没有惊动儿子,轻轻走出院落,走到河滩,踩着裸露的沙石怨声道:“这鬼天气,一星点雨不下,河都晒干!”看看干涸的河床,村民们挖开沙硕,找寻着救命的水源。有的在深坑里用葫芦瓢掏水,灌满两桶就用木扁担在肩上颤颤悠悠来到地里,一个一个坑儿灌水湿润籽种。红梅说:咱也挖个水坑吧,担两桶水去地里,省得来回跑。老国点点头,放下木龢子,就开始挖。铁锹舞动沙石飞扬。不多功夫,一米深的坑出现水。水从沙石缝隙源源不断地涌进来,俩口高兴了,灌满两桶急火火地向地里走去。山区的地形不像平原,高低不平长短不一。但佃农们依然在这稀薄的土地寄予厚望,细心耕耘。只见村民们弓身驼腰汗流浃背,大人小孩忙活的不亦乐乎……

    红梅踩在干透的土地,惆怅地说:“老伴啊,你看这地能出苗儿吗?”

    老国更加惆怅,叹气道:“不出苗儿也得种啊。多加水!”说着话望望忙活的村民,自言自语:“等老天睁眼吧!”

    红梅把木龢子的绳套套在双肩,坚定地说:“老伴儿,来吧,俺在前头拽,你扶好把,咱把地种好!”

    老国更坚定地说:“为了儿子为了咱家,流汗流血都不怕!”

    地里出现一道一道的沟,一个人扔籽种,一个人浇水,一个人封土,一个人施肥。一个双肩勒出血印子,另一个双手磨出大血泡。微风中吹乱头发,飘走汗水,留下一行一行坚实的脚印……

    一个上午,他们终于种上一亩多的玉米。来到地边休息,高声喊:“大伙儿休息吧,别累坏身体呀!”

    大伙都高声喊:“看把你们美的嘴都亲到一起了!”

    哈哈哈哈……

    这时赵二槐走过来,脖项子插着大长杆烟锅子,铜锅头张着黑口,油亮的烟荷包在背上耷拉着,高傲的对着老国说:“把地种好啊,今年是旱年头,秋后照样收租子!”说话的时候,他的眼光阴邪邪地划拉妇女。红梅恼怒地低下头……

    赵二槐走远,红梅就忿忿地说:“本地赖不是好东西!”

    老国忿忿地说:“不就是给赵老八当狗腿子吗,狗仗人势,在本地耍威风,算他娘啥本事?”

    村民们愤愤地骂:“本地赖二地主!……”

    全子低声说:“这仅仅是骂骂而已,谁敢动人家一手指头必遭残害,穷苦佃户又能怎样呢?”

    月儿说:“大家伙说话小声点,少招惹这个烧煤臭,祸从口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