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第一节:温情小家
作者:闫增连      更新:2021-05-01 20:12      字数:2359
    第四章第一节 :温情小家

    春花和崔洛唐在一起时间长了,一天不见就有想的感觉。崔洛唐的一举一动,甚至有些歪点子,春花想起来心里甜美。更让春花不解的是,崔洛唐甩飞石的刻苦劲头咋来的。为啥迷恋呢?春花借机和崔洛唐在柳树沟挖药材,趁银丽不在,问道:“崔洛唐,你从啥时候开始练飞石,不是一天两天吧。”崔洛唐卖关子说:“你猜猜吧。我天生就会,还用练!”春花说:“你就吹吧,根本不信,肯定有人教你!”崔洛唐说:“你说说,谁教俺?”春花说:“是个神仙吧!”崔洛唐自豪地讲起来……

    这一年,老天爷发了狠,冬季没有飘一片雪。春天更甭提下雨了。整天刮着风,卷着沙土和残草败叶忽东忽西忽高忽低。从山梁转到沟里,再到平地,遮天蔽日鸟兽绝迹……太行山北麓的一个村庄叫墨斗店,由于没有肥沃的良田,全是沙土地,遇到大旱年景就会粮食绝收全村饥荒。好多佃户因交不起粮租而恐慌……

    这个村子北面是沙石岩。快立夏了,还不见新鲜柴草牙子出来,光秃秃的热得似锅底。只有河边和晒不到阳光的山坡看到绿色。一些嫩树叶子和野菜几乎被采光……村前是条大河,往年这个季节,河水哗哗,种庄稼,人畜饮水都很方便,可是今年,河床干了底,鱼虾成了干儿。全村一百多户人家集中住在北山下。单靠一口井提水。从早到晚都有辘轳的转动声,吱咛吱咛……咕噜噜咕噜噜……最后提水的总是崔老国一家。因为,他们离水井最近。人们排队争先恐后,都是穷苦人家,相互理解。但是,谁也惹不起二地主赵二槐。他仗着大地主赵老八的势力,欺压乡邻无恶不作。他来了就得排在前,不然就会使绊子……有时会大声吵吵:“老子就是要先提水,看你们咋地?”众人就像躲避瘟疫唯恐不及。崔老国的媳妇红梅总是手里拿着针线活儿,对一些旧衣服浆洗干净进行缝补,听着人们摇动辘轳发出的沧桑单调的歌谣……这歌遥微弱消失,红梅才慢慢走来。然后,重复那种苍凉的叹息和无奈,每每这时,老国领着宝贝儿子就来接。儿子天真烂漫,在爹的身后偷偷地用小木棍挑水玩。娘嘻嘻笑,爹佯装不知,边走边笑骂:“崔洛唐,你个小兔崽子,把水撒在外面,糟年景吧,这水多贵重,照这样下去,种不了地收不了庄稼,不渴死也得饿死……”这些话对于一个七八岁的顽皮孩子是不起作用的。崔洛唐照样挑来挑去,一会前一会后。爹就呵斥老伴儿红梅:“你也不管管,看你养的孩子多不懂事!到家水就糟蹋光了,哼,渴死你们,哼,你个王八羔子……”没等红梅说话,自己先嘻嘻笑了。儿子是这个家的希望,长大就是顶梁柱,娶媳妇生娃子,崔家的香火传承啊,疼还疼不过来呢!是掌上宝心上肉,看他虎头虎脑的,多招人爱啊!宝贝儿子,爹不怪你,快快长大吧,这个家就靠你了……老伴儿看出啥意思,撇撇嘴:“看把你美的都找不到北了。”

    (二)

    不过百步就到家。这个家是个草房,用石头垒起来的墙,外面用黄土泥磨平上半截;里面也是如此。只是不同的是磨得较细致,还用当地山上挖出的观音土刷白。这算是好的装修了。自古至今延续。虽然土气,但整个小屋子洋溢着温暖喜悦……崔老国走进小屋,担子不下肩,歪一下前桶,哗啦啦,又歪一下后桶,哗啦啦……水缸就溢满了水,他的影子晃晃悠悠……他还想备下两桶水,防止井水干了底。这时,老伴儿红梅就说:“崔洛唐爹,够用了,歇歇吧。一会吃饭!”他嘿嘿笑着把桶倒扣,担子挂在墙壁。然后不由得仰望天空,星星若隐若现,苍穹灰蒙蒙。山风微微吹来,竟是热乎乎的。村北的沙石山传出野鸡和斑鸠低鸣,温温吐吐没有生气.他长嘘短叹:“今年是咋的啦?都过立夏了,还不见一个雨点儿!庄稼能种吗?”他听到大犄角羊的咩咩声,知道这是缺水。羊啊也知道闹水荒了!他把一瓢水倒进一个石头水槽,三只羊就挤在一起喝水,滋喽滋喽声很响。他顺手摸摸大犄角说:“老伙计,对不住啊,跟俺几年,今年遭大旱,山上无草吃,家里无水喝!谁知老天啥时开眼!唉,慢慢熬着吧……大犄角似乎明白主人的意思,叫了几声就跪下,两眼湿湿的……

    “爹,娘叫吃饭……”老国回过神来,冲儿子嘿嘿笑,顺手抱紧儿子,刚硬的胡茬剐蹭嫩嘟嘟的脸。儿子啊啊喊叫:“娘娘,爹扎俺……啊……”

    红梅就生气地说:“你个大人像样子吗,看把孩子扎的!别闹了,赶紧吃吧。”

    (三)

    饭菜很简单,是谷子糠皮经过炒热在石碾子砸烂成面,放些树叶子,叫菜饼子。刚出锅的饼子,热气腾腾的,散发着香气!这种饭食一年不断炊,在当时就算温饱人家。比起有的佃户,每年春季出外逃荒要饭,一家的生活就算知足了。这要归功于勤劳和节俭!崔老国放下儿子,脱了鞋盘腿坐在炕上。围着变成黑色的木桌,掰开一个饼子,咬一口慢慢品尝,嚼烂伸长脖子瞪眼咽下,赶紧端起大瓷碗吹几口,咕咚喝下野菜汤。夫妻两个这样生活惯了,不觉清苦,总比饿肚子强啊!可是,儿子崔洛唐就撅了嘴嘟嘟囔囔不肯吃。一劲儿嚷:“苦,俺不吃,……”这时,夫妻俩就使眼色,会意地笑笑,把煮熟的鸡蛋给儿子。老国说:“儿子,放心吃吧,再穷也不饿着你!”红梅就说:“你是爹娘心头肉,不让儿子吃让谁吃!”儿子那里知道,这是爹娘饿肚子喂养的几只鸡攒的蛋啊!不大工夫,这顿饭就结束。一家人安顿好剩汤和菜饼子,搬走黑桌,小屋宽敞许多。杏核油灯散发着弱光,但可以看到一家三口和谐幸福……为了省下奇缺的灯油,他们早早就钻进被窝休息。儿子倒头就睡。老国靠近红梅,抚慰着说:“今年大旱,恐怕交不上粮租。二地主催租子该咋办啊!唉!”红梅把头埋进丈夫怀里,感到无比温暖,更感到是个靠山,很自信地说:“车到山前必有路。咱们好好干,多担水抗旱,不信没收成!睡吧,明天俺就帮你种地。”说着话,吹灭油灯,把脸贴近了。老国是个血性汉子。一股热血冲上来,翻身爬了上去,尽情挥洒云雨……但他有些牵强力不从心。吃不饱肚子,不沾油水的身体是虚弱的,臌胀起来却是空枪,留下些许遗憾。红梅理解男人,他太累了,为这个家耗干了身体,原本魁梧的身板竟然干瘪弯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