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七 軟長魚
作者︰濮穎      更新︰2015-12-26 19:34      字數︰1010
    軟長魚

    生在水鄉,自然喜歡吃魚。銅頭、草唧、虎頭鯊,雪鰱,花(鱖魚)、翹嘴白……這些魚或大或小,或貴或賤,種種味道鮮美。家鄉人會做魚,或清蒸,或紅燒,或煮湯,“拆燒魚頭”,“銀魚漲蛋”,“丁魚臭干”……個個滋味十足。吃魚也講究︰鯉魚頭、青魚尾、長魚吃脊背……

    長魚就是黃鱔。大多生長在水田河塘,肉質鮮嫩,營養價值很高,有“水中人參”之稱。個大的黃鱔開膛剖肚,洗淨剁成塊,打上花刀,與五花肉同燒,因膳段形似馬鞍,拱曲如橋,此菜取名“紅燒馬鞍橋”,個小的黃鱔則會做成一道“軟長魚”。

    ,就是頸,脖子。軟,就是脖頸後的軟肉。“軟長魚透骨鮮”。軟長魚系長魚席中第一名菜。它選用小嫩的活鱔魚(俗名筆桿青),取其脊背肉,在油鍋內旺火烹制而成。該菜色澤烏亮,純嫩爽口,香氣濃郁,鮮美絕倫。盛入玉盤,盤如滿月,鱔脊細長,婉延其中,恰似嫦娥舒廣袖,故又名嫦娥善舞。2002年,被國家國內貿易局評為中國名菜。

    家鄉人喜歡吃“軟長魚”,也擅做“軟長魚”,做的最好的是蝶園路上的俞師傅,當年江總書記來揚州,他被邀去迎賓館做了兩道菜,一道“雪花豆腐”,另一道就是“軟長魚”。

    很多人吃過這道菜,但大多叫做“軟兜長魚”,現在大小酒樓的菜單上也寫著“軟兜”,而不是“軟”。這是一個誤解。最早知道這個””字是爸爸教的。小時候跟爸爸去飯館吃飯,爸爸看菜譜點菜,一下子看出了錯誤,飯後特意把老板叫到邊上善意地告訴他“軟兜長魚”的“兜”應該寫作“”,並告訴了老板“軟”的意思。我在邊上也就學到了這個小小的知識。

    “”軟長魚”是淮揚名菜,淮安人更擅做,也叫“淮安軟”,此菜講究刀工,注重火候,精于調味,講求韻味。曾選入開國第一宴,被譽為共和國第一菜。

    2004年,時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的許嘉璐回到故鄉淮安,出席第二屆海峽兩岸中華傳統文化與現代化研討會。身為語言學家,當他看到菜單上軟兜長魚菜名時,注目深思。隨後,他提筆將菜單上軟兜的“兜”字改為“”,又劃去長魚二字,還在菜單上寫上了“”字的出處︰,古語古字也,首見于漢代《說文解字》,猶存于淮語中,可貴也。然今人多不知,此兜字代之,誤會也,今為改正之。最後,他還在菜單上寫下了“淮安軟止此家,亞非拉美譽中華”,對這一淮揚菜的經典名菜給予了高度評價。

    喜歡中國美食,更喜歡中國文字。中國文字浩繁廣闊,博大精深。它們蘊含著中華民族獨特的文化,它們記載著中華民族的精神歷史,它們有生命,更有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