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新征程
作者︰
疆 更新︰2015-12-10 16:48 字數︰3298
24、新征程
也算應了“是金子總會發光”那句話。就因為極度苦惱,沈幽蘭很快引起了一個人的關注。
這個人就是沈幽蘭的老師,公社黨委書記邵樹人邵書記。
那是在深秋季節,山地里的麥子種了,孤坑隊又忙著整理田里的麥畦。還是因為幽蘭的原因,田間的勞動沒有嬉笑聲,沒有說話聲,在那社員由于用力過大而自然從喉管中發出“吭吭”的聲響中,就見田間那銀鋤上下翻飛,大塊大塊的土圪在銀鋤“ ”的敲打聲中紛紛崩潰,粉沫飛濺,再加上鋤頭的鉤撈捶打,數十條齊整的麥畦就如老太太抽棉線般“滋滋”著向前延伸……勞動場面著實火熱、壯觀。如果把那個年代寫回報材料所常用的 “干勁沖天”的詞語用到此時此地此場合,那才是真正的恰如其分!
這天,大隊劉正農書記正領著公社領導來檢查秋種工作,剛翻過苦竹嶺,就看到孤坑這種勞動場面,一個個就不能不為這種場面的火熱而感到驚訝和大惑不解!
邵樹人書記將劉正農招到面前,迫不及待地問︰“老劉啊,現在社員干活普遍都是出工不出力,這孤坑隊的社員怎麼干勁這麼大,干活連活也不說一句?這里有什麼好的經驗,你得好好介紹介紹!”
劉正農是孤坑劉家坳人,這內里的蹊蹺當然清楚,見邵書記問話,就長長嘆了一口氣,說︰“邵書記,你看——”就用手指向那干活的田間。
邵書記說︰“我早看見啦!你們這里的社員干勁確實讓人敬佩!”
劉正農知道邵書記領會錯了他的意思,就再指那田間,說︰“邵書記,我是叫你看那個穿黑方格紫紅褂的姑娘!”說到這,還怕領導找不著,就又數了數田畦,說︰“就是中間偏左一點的那個!”
邵書記很快就看見了,但還是不能理解劉書記話中意思,又問︰“社員的干勁與那小姑娘有什麼關系?”
劉正農本來是準備把那個穿黑方格紫紅褂姑娘的那段痛苦經歷詳細說給領導听的,但當他剛說到那個姑娘的名字,邵書記就急忙打斷了他的話,顯得有些吃驚,問︰“什麼?幽蘭?是不是叫沈幽蘭?”
“是的。你認識她?”
“她是我學生,怎麼能不認識?”
“哦。”听說幽蘭是邵書記的學生,劉正農更是長長嘆了一口氣。
听到劉書記嘆氣,邵樹人已捕捉到一個不祥的信息,急問︰“幽蘭她怎麼啦?”
劉正農見領導已問到這事,就把沈幽蘭同何敬民如何戀愛,如何準備定親,卻又遇到半路上如何殺出個黃玲香,奪走了何敬民,弄得沈家一家人痛不欲生的情況一一說了,最後說道︰“邵書記,既然幽蘭是你的學生,那她的個性你應該知道,好勝,要強。自從那小何同黃玲香結婚後,她成天就很少說話了,只把滿肚的苦悶使在干活上,隊里的社員都同情她,為她感到不平,因此在一塊干活時,大家見她不說話,也都不說話,只把對幽蘭的同情全用在干活上……”
听了劉正農的介紹,邵樹人這才明白過來。想到當年最得意的學生,現在竟遭受如此痛苦,再想到沈幽蘭的聰明機靈,就毫不掩飾地對劉正農說︰“劉書記,幽蘭是棵好苗子,你不能讓她整天在隊里苦悶,你設法給她換個環境吧。”
劉正農當然理解邵書記的意思,再說,他與小幽蘭又是同一個生產隊,這姑娘的聰明、為人、做事,他心中早就有本清清楚楚的帳,同大隊幾個支委湊到一處商量,就把沈幽蘭安排到大隊來工作。
“不要推辭了。你的情況,我都對邵書記說了,他是非常關心你的。你還是出來工作好。你那個性格呀,要是整天悶在一個地方,遲早會把身體悶壞的!”當劉正農書記把沈幽蘭喊到大隊部談話,沈幽蘭一再擔心自己不能勝任,好心的劉正農書記耐心地做著勸導工作。
沈幽蘭當然知道這是她的老師邵樹人和大隊劉書記對她的關心,更是對她的愛護、信任!嘴上雖說不行,但心里還是很高興。這段時間,村上的人當著面,雖然話語少了,笑聲少了,但她知道,只要背過她的眼楮,鄉親們就會三五成群窩在一處嘀咕。嘀咕什麼呢?她當然清楚︰一個好端端的姑娘突然被男方拋棄而同另一個姑娘結了婚,這骨子里究竟是怎樣的奧秘,怎能不讓他人有各種猜疑呢?
那時,沈幽蘭是多麼想換個地方,離開那個整天使她郁悶、壓抑、痛苦、看人冷眼的環境!但一直沒有;現在機會來了,她怎能不高興呢!
當得知自己是分工到陶坑隊工作時,她又緊張起來,就想到一個人,問︰“劉書記,小駝子不就是在陶坑嗎?”
劉正農書記那次是在整理辦公桌上凌亂的報紙文件,見沈幽蘭問,就說︰“是呀,他媽在陶坑嘛。”劉正農並沒注意沈幽蘭問話的意圖,仍在收撿報紙文件,“不過,這小駝子真夠吃香的,剛到陶坑,就又當起了會計!”
沈幽蘭更有些緊張,說︰“劉書記,我還是回本隊好吧。熟人熟事的,工作也好做些。”
劉正農就停下理報紙,看了看沈幽蘭,笑著說︰“這你就不懂了,當干部就是這麼回事,‘當地辣椒不辣’,‘九華山的菩薩——遠靈近不靈’,家門口熟人熟事的,工作更難做啊!”
沈幽蘭這時雖然是理解了劉書記的好意,內心感激;但這畢竟是她第一次當干部而且是到一個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更何況還有死對頭小駝子在那里!“他的性格改了嗎?要是沒有改變的話,那……”想到這些,沈幽蘭更是一陣陣緊張,說︰“劉、劉書記,我、我怕真的不行!”
劉正農又是開心地笑著,問︰“怎麼就不行?”
“我、我沒有工作經驗。”她並沒有把對小駝子的擔心說出來。
劉正農就以一個長者的憨態對她說︰“我們當干部有句話你要記住︰車輪的頭腦兔子腿,蛤蟆的肚子老鴰嘴。”他怕幽蘭沒有听明白,又作了一番解釋,而後又說︰“只要照著這幾句話去做,憑你的機靈,保證一定能干好陶坑的工作!”就又把這次所以派她去陶坑的原因重復了一遍︰“那里是丁副書記‘社教’工作的試點,偏又冒出兩個走資本主義道路的‘尾巴’,丁書記幾乎是天天在催我們要給他加強力量,但大隊實在是抽不出人手;當然這次派你去,對你來說,也是個鍛煉的機會。你別怕,真是遇上大事難事,還有丁書記和我哩!”
處理矛盾的事沈幽蘭是多次做過的,但那都是念小學時處理班級上同學爭吵打架的事,那時即使她不能做好學生的工作,還可以耍耍她當班長的權威,讓那些不听她勸告的學生站黑板或是拖到老師那里讓老師去處理。可現在剛走上工作崗位,面臨的是處理兩條路線的斗爭,那可絕不同于處理小學生爭吵打架的事了!這是政治斗爭呀,自己一個初出茅廬的小女孩,能處理得了這麼重大的矛盾嗎?
果真不出所料,沈幽蘭走馬上任第一天,就受到了一個不大不小的挑戰。
那是劉書記領著沈幽蘭同陶坑隊隊長見面,剛作了簡短的介紹,那個三十剛出頭的陶隊長就傲慢地看著沈幽蘭,說︰“這麼年青漂亮的主任啊?劉書記放心,我一定會配合沈主任搞好工作的!”
這時,小駝子劉巨人就夾著記工薄擠到沈幽蘭面前,咧著那兩排細牙,不無譏笑地說︰“ ,還以為是哪個大干部來了哩,嗨呀,原來是蘭子啊?哦哦,不,不,是沈大主任!沈大主任!”在劉正農書記狠狠瞪了一眼之後,小駝子又咧嘴笑了笑,說︰“我們都是老熟人,所以說話就隨便點嘛。沈主任,你不會生氣吧?”
一番介紹之後,陶隊長看看已近中午,就要領大家去大瓦屋吃飯。
沈幽蘭不解,問︰“去大瓦屋吃飯?”
劉正農又笑了笑,說︰“對,去大瓦屋,也就是陳媽家。那可是我們的‘老飯店’了。”就說了陳媽飯菜做得好,茶也做得好,這些年凡是上面來這里工作,沒有一個不是上她家吃飯的。
沈幽蘭終究是第一次出來工作,想到那時工作隊在她家吃飯,每頓都是要交糧票和錢的,想到這次自己身上既未帶錢更無糧票,就堅持說︰“我不去!”
劉正農見她一再堅持,以為她是怕見群眾,就問︰“蘭咋,孫猴子向鐵扇公主借巴蕉扇的故事你听過嗎?”
沈幽蘭不知劉書記要說什麼,只得回答道︰“听說過,不過早了,還是念二年級的時候。”
劉正農說︰“這就對了。偉大領袖、偉大導師、偉大統帥、偉大舵手毛主席曾說過一句話,說我們要想做好工作當好干部,就得學會孫猴子鑽進鐵扇公主肚里那套本領!”
沈幽蘭當然一時還不能理解,就問︰“劉書記,你說的意思是……”
劉正農又笑了笑,說︰“毛主席的話我哪敢解釋,我們先去吃飯,把肚子填飽了再說。”
在陳媽家吃飯的時候,沈幽蘭一直在想劉書記所說的那個孫猴子鑽進鐵扇公主肚子的事,不料陶隊長這時又提出要听听沈主任處理那兩個走資本主義道路“尾巴”的意見。沈幽蘭知道這是在探她的底細,想了想就微笑著說︰“我是初來乍到,還摸不著鍋灶,等了解了情況再商量吧。”
在劉正農書記的支持下,陶隊長和小駝子才算同意了沈幽蘭的意見。
(下一章︰風口浪尖上)